代理分站: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背景:
阅读新闻

第一章 养生学概述

[日期:2012-08-20] 来源:  作者:佚名 [字体: ]

   第一章  养生学概述

    养生,又称卫生、摄生、养性。养生学又称为养生之道,它是研究增强体质、防御疾病、延长寿命的学问。

从远古时代的巫术到现代的体育,从却病延年的现实追求到得道成仙的梦想,人们因此创造和发展了内容丰富的养生学。今天,我们应该选择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理解与诠释中国传统养生学。

中国传统养生学是诞生于原始时代,成熟于农业时代,最终又被工业时代的人们疏远了的人类内部的文化体系,即内求的生命文化指向。它来自于人的本能和生存需求,其表现形态为:

其一,形体运动。其间经历了三个阶段:起初是因身体的疾病反应而有无意识的肢体摆动,此为自发调节;稍后是对动物的模仿,产生了形体文化,此为模仿阶段,这种形态也是生命自我调节最真实的源头之一,到庄子时代熊经鸟伸已经作为一个派别而存在了;最后是主动地编排动作程序,以活动筋骨,宣导郁滞,最早如《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中陶唐氏作舞的记载,此可称巫舞阶段。这种巫舞既能调节人的精神状态,以使人们的精神舒畅,又能调节人的生理状态,以使人们筋骨舒展。因此,这种巫舞既是一种舞蹈也是一种导引术。

    其二,调息默守。这种形态起初只是睡眠状态的延伸。在极端劳累的情况下,原始人休息过程中逐渐发现了身心静止对消除疲劳的益处,便有意识地摸索入静的最佳方式。呼吸因而成为最早的自我调节途径。

    从动或静入手,原始人开始了关注自己,善待生命的历程。但他们最初的动机也只能是本能的生存需求。这些原始的生命调节经验在地球上各个部落中都是存在的,直至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出现,包括锻炼、药物、饮食起居等所有的生命经验被他们全面吸收整理,又重新赋予神秘的职能之后,这种以心身调节为核心的自我养生文化才在各个文化区域内出现不同的际遇。在东方,生命的经验作为一切智慧的基础,由人而天,由天而人,并作为一种文化根源而影响了整个种族的历史;在西方,生命的经验则在被保存的巫文化中,渐渐被社会主流所摒弃和不屑,或仅仅局限在医疗的范畴,作为一门具体学科而发展。

    在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发展的过程中,真正的推动力来自医学与宗教,或者说来自人的健康与精神需求。在汉代以前,这种技术的传播和实践还是一种很淳朴的行为,或是为寿而已的养生祛病技术,或是实现圣人神人至人真人理想而使生命获取无限自由的途径。后者至多只能做哲学层面的实践,而与宗教无关。当道教发展到唐宋时代,原有的生命调节技术才被作为独立的宗教实践而确立,其直接的后果是,一方面促使了生命内练技术的成熟与完善———内丹学体系建立,另一方面则使道教明确体现了由我不由天的生命理念。宋元以后,内丹术成为养生体系中的重点,原有的呼吸调节、意念控制、导引按摩等技术被有机融为一体,各家的理论也在心身模式下融会贯通,呈现系统化趋势。明清开始,内丹体系的许多技术被引入武术训练之中,出现内功外功相结合的趋向。这一方面使武术训练具有了生理学基础,另一方面武术中许多形体训练的方法也极大地充实了养生体系。两者相互促进,促进了传统养生对生命运动规律的系统化理解。

中国养生学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中,存在着一种从简单到多样,从低级到高级,从零散到系统的发展规律,并融各种防病、治病、健身、修练方法于一体。它以中国哲学为理论基础,汇集道、儒、佛的思想精华,不仅具有健身延年的实用价值,而且映射出中华民族文化品格、民族心理、思维方式的特色。中国传统养生学已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从一个特定的层面代表了中华文化的特征和本质。

因此,中国传统养生学是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尽管其文字载体主要是中国古代的文献典籍,但其精神是由中国古代流传至现代,对人们的养生实践仍有重要影响。所以,就其影响而言,则并不限于古代。

 第一节  养生学的原理

    养生学的目的一定不能是使人舒适。因为对人的力量和感觉的这种照顾乃是娇惯,也就是说,它的结果将是虚弱和无力。正如过于频繁和剧烈地运用生命力也会使其耗尽一样,生命力也会由于缺乏锻炼而导致逐渐熄灭。

    虽然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一些对养护身体有益的措施,但养生活动上升为有理论指导的养生学,一般还是认为形成于百家争鸣的先秦时期。由于古代知识分子一向有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的思想,所以各学派都重视养生之道,并见仁见智,各有发挥,贡献较大的要数道家、儒家、佛家和医家。

    在先秦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创时期,诸子百家都程度不同地关注过生命问题,但最突出地弘扬古老文化传统中之生命精神的却是道家。道家创始人老子上承远古神话中的生命意识以及原始宗教中的生命崇拜,其对《周易》等古代典籍的吸收也是侧重于生命关怀方面,所以道家从一开始就走上了关怀生命的道路。不仅如此,道家思想在其后的发展中自始至终都贯彻了这种生命关怀。譬如,道家哲学的最高范畴本质上便是一个包含生命意蕴、融宇宙之本与生命之本为一体的概念,是对生命存在进行形而上的终极思考而得到的理论结晶。又如,道家哲学以生命为本位,其他一切问题都服从于生命存在问题,其价值取向不是追求伦理的至善,而是追求人性的至真、个性的自由和生命的超越。再如,道家哲学无论其理论起点,还是其思想内核或是其旨归趣,都无不以归结为生命问题:它以追寻生命根源为理论起点,以探讨生命存在的应然方式为思想内核,以追求精神超越为旨归。所以,道家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生命哲学。

    道家生命哲学在内在结构和理论形式上表现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观念体系,主要包括以为核心的生命本源观、以为基础的生命机制观、以为内涵的生命本质观、以自然为特征的生命本性观、以形神二元一体为基础的生命结构观、以生死自然之变为内容的生命过程观、以重生贵生为准则的生命价值观、以自然无为为原则的生命存在观、以形神兼养为特色的生命修养观、以身心超越为目标的生命境界观。这些观念都是围绕生命问题展开的,可统称为生命观。道家生命观是其生命哲学的理论核心和观念形态,它规定着道家生命哲学的理论旨趣、思想特色和精神格调,构成了道家生命哲学的基本内涵。只有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道家生命观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才能准确揭示道家哲学的生命意蕴,全面了解道家生命哲学的丰富内涵和理论特色,进而透过道家哲学的生命精神来体悟整个中国传统养生哲学的精神实质。

对养生学有重要影响的另一个学派是儒家。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所以也很重视养生。儒门弟子在日常生活中,把作为一切行为的准则。他们认为思想、行为以至饮食、起居符合礼仪则治,不符合礼仪则乱。儒家也和道家一样,主张清心寡欲。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说: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在饮食卫生上,儒家最为讲究。周官制设有食医,专门掌握饮食调配,孔子也曾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门弟子也很重视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孔子教授学生不只有《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还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其中乐是音乐,射和御是有战略实用的健身运动。清代学者颜元说:孔门司行礼、乐、射、御之学,健人筋骨,和人气血,调人性情。正是看到了儒家体育养生的效果。同时儒家还主张劳逸有度,认为过劳和过逸都会致病。值得注意的是,老子不言仙,孔子不言神圣,他们的看法一致,都是唯物的。其对养生学上的意义在于:都提示人们自主地对待养生之道。

佛家与道、儒的区别是,它不以神仙不老为然,而重视精神超脱。佛家在我国形成很多宗派,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完全中国化了的禅宗,或者说是儒学味很浓的禅宗。禅宗集体定居深山,远离世俗,自食其力,将生活劳作都视为修禅的功课,有的禅院甚至秉行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清规。无疑,这些成规与生活方式在客观上对延年益寿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佛家禅修的功法独树一帜,流传后世,对养生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佛家认为,养生不仅是指延长人的生命,而且应有更全面的意义。他们于是用长寿、宝贵、康宁、吉祥、平安五福来概括佛家养生的要诀。

一、养生的含义

    养生是人类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养生二字的含义是指保养性命。养有鞠养、培育之意;生,可解释为生命,也可解释为生机,即活力、生命力。养生实质就是养育生机培养生机。养生学是一门以健康长寿为研究目标的学科,但它研究的范围仅局限于个人行为,研究个人如何通过自我修养,合理安排好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休闲,并进行适度的身体锻炼和调养,以达到却病延年,获取健康长寿的目标。

    养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第一,养生是对生命存在进行理性思考的理论结晶,是古人以自己毕生的生命体验为后人留下的安身立命之道,其中蕴涵着深邃的生命智慧。虽然历史在变迁,生命在进化,但作为生命最高形态的人,永远需要身心之安顿,永远需要追求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永远需要对生命存在进行哲学剖析,也永远需要生活的智慧。当我们对养生进行系统研究和客观剖析之后,其理论得失将自然呈现出来。那些与时代精神不符的生命观念将逐渐被淘汰,那些历久不衰的生命智慧则会成为现代人的宝贵财富,而它那善待生命、关爱万物的宇宙情怀和守护纯真人性、提升精神境界的安身立命之道,也将为现代人确立生存原则、建构精神家园提供历史借鉴。

二、养生的机理

    人人都希望健康长寿。人到底能活到多少岁?长寿的极限是多少岁?这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据我国古书《神仙传》记载,有个叫彭祖的人活了746岁,号称800岁。这当然只是传说而已,不是史实,难以置信。嵇康提出了上寿为120岁的见解。《内经》说善于养生的人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认为人的正常寿命是百岁。但按有关学者测算,旧石器时代中国猿人平均寿命不足14岁,新石器时代北京猿人平均14.6岁,夏商时平均寿命近20岁,西周至秦汉寿命平均20来岁,隋唐时也不到30岁,宋元平均寿命递增到30岁,清代平均寿命是33岁,民国时期是35岁,但近代的二百年间,则从不到40岁迅速提高到70岁。可见社会发展的总体状况与人类的健康、长寿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按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年逾百岁的寿星已达八千余名,其中,生活于城市者约占23%,小城镇约占11%,农村约占66%。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第一这一教育思想的提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全国的平均寿命已递增至70岁以上,而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的平均寿命已达到75岁左右。

    根据生物学家的理论推算,人类寿命至少也在100岁以上。而实际上,绝大多数的人都未能活到百岁,不能尽终天年,其主要原因是遭受各种各样的伤害,导致疾病而早衰。中医经典《内经》中说: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这段话明确地指出了生活放荡必然早衰。客观世界对人的伤害和人的自我损害是时刻存在的,它经常作用于人体,造成疾病,促进衰老,以致折寿。人们只有掌握了防止损害的方法,并采取积极措施,才能获得自然赋予的正常寿命。要长寿必须养生,要养生必须防伤。防伤,是养生的基本原理。

    所谓,是一个内容广泛的概念,不单是指立即感觉得出的直接损害。它包括所有作用于人体,并能造成或直接、或间接、或显著、或细微的各种伤害,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生活因素、精神因素等。天有风寒、暑湿、燥热,人有喜、怒、忧、思、悲、惊、恐及饮食、男女之欲,这是客观存在,是正常现象。这些因素可以伤人,也可以不伤人,是否伤人,关键在人。如果能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其伤害,化解其伤害,或提高自身抵抗其伤害的能力,那么,就能将遭受的伤害减少到最低限度,最终获得健康长寿。所以防伤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避免伤害,另一方面是增强自身抗拒伤害的能力。

    防伤必须谨慎小心。养生家葛洪说:夫损之者,如灯火之消脂,莫之见而忽尽矣。益之者,如禾苗之播植,莫之觉而忽茂矣。故治身养生性务谨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凡聚小可以就大,积一可以至亿也。若能爱之于微,成之于著,则几乎知道矣。人体受损,就像灯油消耗一样,人体受益,就像禾苗生长一样,都是看不见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故养生必须懂得聚小就大,积一成万的道理。细小的损伤是大量的,是不易被觉察的,也是最具危害性的。比如某些不良的习惯与嗜好,一次、一日,其损害之微小是表现不出来的。眼前无害,就不引起警惕,习以为常,等到损害明显形成了,后悔也已晚了。

    强身是防伤的积极措施。伤害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人体的损害,其损害程度取决于伤害因素的强度和人体抗拒损害的能力。比如外邪侵入,必须通过正气虚弱这一因素起作用,正气不虚,邪气是难以侵入的。养生方法不出二途,一是避害,二是求益。强身即是求益,而求益的方法主要是神形锻炼和补养。

 

三、养生的基本内容

    养生必须神形并养。神指精神活动和生命力,形指形体,包括精血、脏腑、经络、筋骨、皮肉、毛发等。形与神是个整体,密不可分。形持神以立,神须形以存。神依附于形体而存在,形是神存在的物质基础,没有形体,不存精神。形也要依靠神才能保持,没有神的形体会腐烂败散而消失。神形并养,做到形与神俱形体为蔽精神不散,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至于并养神形的方法,养生家强调静以养神,动以养形。养神强调一个字,精神要安静,恬淡虚无。养形强调一个字,要劳动形体,流畅气血。

 1.心身修养。包括精神修养,调控个人行为如饮食、起居、睡眠、性生活、环境居室卫生、个人卫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2.功法锻炼。通过调息、坐禅、按摩、导引等各种安静精神、活动形体的方法,锻炼形神,强壮形体。

 3.药饵补养。进食各种具有补养脏腑、气血的药物与食物,以健身健体。

 4.却病养病。包括患病之后对待疾病的态度、应当采取的措施以及不同疾病的合理调养方法等。

 

四、养生必须贯彻终生

    人们往往将养生看成是老年人或中老年人的事情,甚至将其看成是一种养老措施,这实在是令人遗憾。老年人或中老年人对养生较为重视,现实生活中确实如此。人到老年,生理功能衰退,疾病增加,使之不得不注意保养以减少病痛。然而,人到老年才注意养生,虽如古人所云亡羊补牢,未为迟也,但毕竟羊已逃跑了,羊未逃之前补好,不是更好吗?养生是一个终身过程,从胎儿期就应当开始。当然,在懂事以前,是不可能自己进行养生的,因此那是父母的事情。孔子论养生,是从发育期开始的。他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子的见解是有道理的,少年已有调控个人行为的能力,这时就应当开始养生了。养生家陶弘景说:始而胎气充实,生而乳食有余,长而滋味不足,壮而声色有节者,强而寿;始而胎气虚耗,生而乳食不足,长而滋味有余,壮而声色自放昔,弱而夭。陶氏看待养生,着眼在壮年以前,从胎儿期就开始,是非常有见地的。他说的长而滋味不足,所谓滋味是指膏粱厚味,即肥腻肉食和细粮。

人类各个年龄段的养生各有不同要求:

出生之前,父母的养生关系到胎气的充实与否。中医的胎养胎教,就是孕期中母亲为了子女未来的健康和品性所应遵循的养生行为规范,说明古人对胎儿健康和孕妇养生的重视。

    婴幼儿童时期的养生,首重饮食、冷暖、阳光。母乳喂养至关重要。乳为血所化,食母乳,能得到母亲精血的滋养,不仅能营养形体,而且能增强抵抗力。给食不可过饱,饥后才可给食。不饥而强喂,则食积难化,损伤脾胃,重则发生疳积。注意防寒,但决不可穿着过暖,过暖使筋骨缓弱。俗语说: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饥与寒。要常见风日,多在户外阳光下嬉戏活动,小儿才会健康活泼。闭门不出,如长在阴暗无光之地的花木,没有生机,脆弱萎黄。不要怕孩子哭,啼哭有有利的一面,能锻炼肺活量,娇生惯养的孩子往往不健壮。要多和孩子交谈,以开发智力。

    少年壮年时期,是人生的兴盛阶段,养生要特别注意控制性欲。少年时期处于发育阶段,虽然性器官已基本发育成熟,出现了性要求,但整个形体并未完全发育成熟。这一时期放纵性欲,必损害身体,所以孔子强调戒在色。必须避免早婚早孕,要防止染上手淫之类的不良习惯。壮年是形体生长发育的鼎盛阶段,精力最为旺盛,养生之戒,孔子提出戒在斗。斗,不只是打斗,还包括心理、精神和事业上的争斗,如与人钩心斗角。壮年是鼎盛期,鼎盛期也是转折期,是成长的顶点,也是衰退的起点。这时期有精力斗,有斗的欲望。斗的结果,是衰败的加速,是衰退阶段的提前到来。

    中老年时期,养生的重点是延缓衰老。人若出现明显的衰老特征,便进入了老年期。进入老年期的年龄,一般认为在60~65岁左右。但衰老是一个渐进过程,人过壮年,衰退过程就开始了,约在30岁以后,衰老现象便开始出现。也就是说,在壮年与老年之间,有一个移行期,即渐衰期。所谓中年期,就是这段时期。人到老年,以往不注意养生的人,这时非得注意养生不可了,亡羊补牢,不得不补。一向注意养生的人,则要将养生方法转入养老的轨道。孔子论老年养生,认为戒在得。人到老年,体力衰退,但由于社会经验的积累,虽然记忆力减退,但理解力反会增强,老谋深算,长于谋略。如果仍然志在必得,势必钩心斗角,与人恶战。对体力衰退、气血虚耗的老年人来说,仍然要处心积虑地去争斗,无异于垂死挣扎

    害的因素多,养生的方法随之也多。每种养生方法都有其限定的作用,只能预防某些特定的损害。养生如果顾此失彼,只注意预防这一种损害,不注意预防另一种损害,是达不到良好的养生目的的。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全面实行养生,才能获得理想的养生效果。

    养生方法很多,怎样才能做到不顾此失彼、挂一漏万?只有掌握了养生要领,才能做到全面养生。

    要领是纲,是简明而科学的概括。明朝的名医万全根据养生的精神实质作了这样的概括:养生之法有四:曰寡欲,曰慎动,曰法时,曰祛疾。夫寡欲者,谓坚忍其性也;慎动者,保定其气也;法时者,谓和于阴阳也;祛疾者,慎医药也。万氏的概括很简略,但也很全面。四者之中,寡欲居于首位,这是关键,也是最难做到的。欲望人人都有,食欲与性欲,更是动物与人共有的本性,是生存的保证,没有是不可想象的。人类的社会生活使人还具有动物所没有的欲望,这就是名利。名利之欲有其积极的一面,因为,名可以鼓励人的上进心,利可以让人获得必需的生活资料。欲望不可以没有,但必须控制,不控制就会变得贪婪。贪

食、贪色,使生活放荡,伤脾伤气,伤肾伤精血,其害无穷。贪名贪利,时时处心积虑,玩弄权术,吹捧奉承,钩心斗角,心无宁日,伤心伤神,损气耗血,同样危害不浅。反对贪婪,是养生的第一大内容。二是慎动。慎动不是不动,而是要动得适当。要动而不妄,劳动、运动、练功都要适度。养生家提倡的运动锻炼不同于现代的体育竞赛。竞技运动的目的是夺金牌、破纪录,养生运动的目的是强身健体,它强调经常要运动,但运动量要适中。三是法时。法时指的是适应自然,效法自然,避免自然因素的损害,根据自然规律安排生活和锻炼,以便更好地培育生机,强身拒邪。四是祛疾病。养生是为了防病,没有任何疾病的人恐怕是很难找到的,有了病如何祛除是争取长寿的重要问题,也是养生的一项重要内容。祛病,最要紧的是对待医药的态度。唐代名医、养生家孙思邈说:养生者当知五失。不知保身,一失也。病不早治,二失也。治不释医,三失也。喜峻药攻,四失也。信巫不信医,五失也。记住五失,你会获益匪浅。另外,古人还认为,健康长寿者不外慈、俭、和、静四字而已。盖人心能慈,既不害物,也不损人。慈祥之气,养其天和也。所谓俭者,非止财用,俭于饮食则养脾骨,俭于嗜欲则聚精神,俭于言语则养气息,俭于酒色则清心寡欲。和是指和气致祥,乖气致戾。所谓静者,身不可劳,心不可轻动也。

    总之,养生必须全方位实行。养成眠不过久,过久则精气耗散;食不过饱,过饱则肠胃必伤;遇事勿急,过急则伤;喜怒哀乐,过度则伤;谈笑食息,失时则伤;寒暖不慎,步行过疾,酒色淫乐,均易致伤。损伤之极,即可亡身。此古人之所以行不疾行,目不极视,耳不极听,坐不过久,卧不及疲。光寒而衣,光热而解;不及饥极而食,不及渴极而饮;无喜怒哀乐之系其心,无福贵荣辱之动其念也。正如古人所曰:饥寒痛痒,此我独觉,虽父母不能代之。衰老病死,此我独当,虽妻子不能代也。自爱自全之道,不自留心,将谁赖哉?此语警惕,足为养生者圭臬(准则)。民间还流传:饭后百步行,睡觉不蒙头,老婆长得丑,活到九十九,话语虽俗,但都是真知灼见。也有现代人书对联,上联是:早死晚死都得死,下联是:早退晚退都得退,横批是:早退晚死。以上所述养生之道,其实也就是中国养生家们的普遍主张,这些方法人人都可以做,但必须养成习惯,持之以恒。

 

六、健康长寿属于养生之人

    有人认为寿命是天数,是生来就被赋予的定数,强要是要不到的。这种说法,抛开迷信成分,有其一定道理。所谓天数,可以理解为禀赋,包括遗传因素。寿命长短与禀赋的关系是肯定的,但禀赋绝非是决定一个人的寿命长短的主要因素。如果认为禀赋是绝对的因素,就势必陷入宿命论,否定人的作为。除禀赋外,影响人寿命长短的因素还很多,前面所述的养生内容都是涉及寿命长短的因素。一个人如果具有长寿的禀赋,而后天不知保养,不知运动身心,难免会疾病缠身,衰老早至,落得一个短命夭亡的结果。禀赋不足,后天保养和运动得当,则可保健康,延年增寿。所以养生家强调我命在我,不在天,认为绝没有无所施行(即不采取养生措施)而偶自长寿的人。长寿只属于养生者,这就是养生家的结论。自然赋予人的生命是有限度的,但人们却往往活不到最高限度,养生就是要争取达到最高限度,它也一定能够帮助你争取到、或是接近于这个最高限度。

 第二节  养生与教育

    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的功能,将文化遗产传承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的成长,并启动其自由天性。

    人来自于物,却又不是物。有着动物的生命体,但又不等同于动物生命的本性。动物的生命是单一的种生命,而人的生命则不满足于种生命支配的本能生活,他的生活是经过理解和筹划的有意义的生活。因此,对于人,他不光满足于吃喝拉撒地活着,而且还探索为什么活着以及人生的目的和意义。这说明人已经突破种生活的局限,去追求具有价值和意义的超生命的生命。对此,马克思做了正确地揭示。他说: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正因为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所以,人的生存方式就不是动物式的被动依赖环境,而是依赖于自身生产生活资料的活动。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当人开始生产他们需要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人的本性就脱离了动物。动物依赖于自然环境,依赖于与生俱来的自然生命,动物的活动是其本能的表现。但人不是这样。人虽然脱离不了自然环境,也离不开本能的活动,但这不是人的唯一,甚至不是根本。人自己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生命由原来依赖于环境而存在,变成依赖于自身活动而存在。动物与人虽然说都是生命,都具有自然的生命体,但生命的本性发生了变化,人依靠自身的实践活动,创造了自身独有的类生命

    如此看来,人具有双重生命。人的种生命从形态上看,与动物相同,是自然给予的,与肉身结为一体,遵循生物体的植物机理和规律,有生有死,是有限的生命,非人的意志和意识所能支配。每个个体呱呱落地,都是一个自然的生命体,在种生命上没有太大的差异,甚至没有差异,但后天所成就的社会人则反映出类生命的巨大差异。这说明,人类生命已经超越了种生命的有限性,而走向无限,获得了自我创造、自我规定的自为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成为自己生命的主宰者,他能够自主地支配自己的生命活动。这就是人类生命的本质。

    由于人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双重存在,无论是自然生命的发育完善,还是精神生命的成长都离不开教育,教育是人的生命的存在形式。人只有受过教育,才能成为人。可以说,受教育是生命的一种发展需要,非外力所施。

教育是因为人的生命而存在,生命的生长需要才是教育的基本内容。但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语境并不关乎人的生命,而是仅把教育作为工具,教育理解为社会借此可以保存、延续、进步,个体借此得以获得某种素质而在未来过上幸福完满的生活的工具。对教育的关注,不是因为人本身的需要,而是因为社会的直接需要,它间接由培养社会的人来完成,这就是工具主义的教育语境。教育的工具主义思维方式,导致了功利主义教育盛行,造成了生命的遮蔽。由此可知,教育是最具生命力的事业,它不仅关注生命的发展,而且要基于生命的需求。那么,人的生命的最基本特性是什么呢?我们认为,生命具有全面性、自由性、创造性和独特性。人的生命是一个双重生命的存在,是一个身心和谐的统一体。舍弃了价值生命,人就降低为只具有本能的动物;舍弃了自然生命,人就异化为无所不能的神。生命是一个不可分裂的整体,具有发展的全面性。全面性是就生命发展的内容而言的,就发展的形式来说,生命的本质就在于它能够有意识地支配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使生命体现为永不停滞的自我超越与自我发展,实现自我追求的发展和确证。人是现实的产物,现实规约着人,但人对现实不满,要改变现实。人就是这样,不断地创造世界,又不断地改造世界。超越性和否定性就是人的生命的本质。

从根本上说,教育对生命具有本体论的意义。人的生命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广义的教育来实现的,因此,教育唯一地隶属于人。只是在文明社会由于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教育才逐渐变成一种相对独立的活动,与生活日益分化。此外,在当前现代性的历史语境下,教育只教人掌握人何以为生的本领,放弃了引导受教育者对为何而生的思考。因此,大多数学校就是强调专业技术知识教育,德育、体育被边缘化。这也许使科学技术上去了,但德育、体育的脆弱所造成的后果却很少有人去考虑。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连续下降,学生对生命的

自残和对他人生命、对自然界生命的漠视,国民的健康已成为社会的大问题,

 

具体表现如下。

一、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根据全国学生健康状况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学生的速度、耐力、柔韧、爆发力、力量、肺活量水平二十余年来持续下降,肥胖学生明显增加,肥胖检出率上升至10.7%,近视率居高不下,其中小学生的近视率为20.33%,初中生的近视率48.18%,高中生的近视率为71.29%,大学生的近视率为73.01%,反映学生保健水平的龋齿矫治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学生中贫血等常见疾病改善不大,尤其是许多成年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出现低龄化现象。从青少年的生理过程来看,学生阶段是最需要进行有氧锻炼的阶段,这对他们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青少年学生需要进行很多肌肉活动,肌肉群经过锻炼,神经系统才会越发平衡。不然就会在军训、体育课上出现站不住甚至晕倒等现象。这都是由于运动锻炼少、肌肉的调节能力差、血液循环功能弱的缘故。肺活量与胸腔大小、肌肉功能有关,但最主要的是与胸腔壁的扩张与收缩的程度有关,肺部的通气量越大,耐力就越好,它与人体的健康与长寿有着直接关系。

 

二、国民体质健康状况

    2000年,我国从幼儿、成年人、老年人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方面进行了国民体质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国民身体形态的身高、体重、胸围等各指标随着年龄增分别呈现出增长、稳定和降低的趋势,但各指标发生变化的时间和幅度不同。从机能来看,国民40岁后身体机能呈明显下降趋势,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肺活量下降。从身体素质来看,幼儿、儿童青少年(学生)的大部分身体素质随年龄增大而增长,40岁后肌力随年龄增大而下降。爆发力、柔韧性和平衡性没有最大值的保持期,从20岁起随年龄增大呈降低趋势,其中柔韧性和平衡性下降趋势显著。另外,体力劳动人群的肌力好于非体力劳动人群,非体力劳动人群的速度、灵敏性、平衡性和反应能力好于体力劳动人群。

三、国民的健康不安全

    保证人民的卫生健康是我国今后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目标之一。所谓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不仅仅是不生病,而是在躯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满状态。世界健康调查涉及7个健康范围测量,分别是:活动性、自理能力、疼痛和不适、认知能力、视力、睡眠和精力、情绪,侧重于健康的躯体和心理方面,涉及日常生活、工作、精神与情绪等方面的情况。

    所谓健康不安全,主要指健康危险因素得不到有效控制或基本健康权利受到剥夺的情况,健康不安全已经成为中国人类不安全最大挑战之一。

    从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资料中,我们将人口健康不安全具体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城乡居民患病人数高达50亿人次,近一半人未能就诊。在本次调查的患病人员中,21.8%认为自己患病不严重,51.3%的患者认为

一般严重,21.1%的患者认为严重,28%则是不清楚严重与否。

    2003年全国未就诊人次为23.5亿人次,占患病总人数比重的47%,这些

患者生病既不上医院也不看医生;未治疗人次为6.3亿人次,占患病总人次比重的12.6%。城乡患病者未采取治疗的比例相当高,分别达到10%和14%。未治疗患者中约有38%是由于经济困难未治疗,应该住院治疗而未住院的患者中有70%也是由于经济困难而未能住院;在城市低收入人群中约有41%的人应住院而未能住院,即使是高收入人群中也有17.2%的人应住院而未能住院。

    第二,城乡居民未获得社会医疗保障者比例在80%以上熏达到10亿人。过

去10年,全国未获得社会医疗保险人数从9亿人增至10亿人,未获得社会医

疗保险的比例由67.8%上升至80.7%,其中城市未获得医疗保险人数由9653

万人上升至3亿人。

    从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看,1998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878万人,2003年达到1.1亿人,占城镇总人口(52376万人)比重的20.8%,占全国总人口(129227万人)比重的8.4%。即使按这一数据,城镇人口中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也比卫生部的调查数据高出1.1亿人。这些调查都反映出我国城镇人口有3亿~4亿人还没有获得社会医疗保险。

    第三,妇幼人群和贫困地区人口不健康问题还十分突出。

    首先,全国的孕产妇产前检查率由1993年的70%上升到2003年的99%,农村由60%上升到86%。但是,仍有14%的农村孕产妇没有进行产前检查,估计每年有105万的农村孕产妇没有进行产前检查。农村产妇住院分娩问题仍较突出,城市住院分娩率已经达到93%,但农村还只有62%,估计每年有286万农村产妇没有在医院分娩。

    其次,出生儿童健康情况有很大的改善,低体重儿比例在城市为3.1%,农村为3.8%,都低于世界16.8%,下中等收入国家9%,上中等收入国家8%的水平,特别是农村婴儿出生体重与城市非常接近。此外1990年城乡地区新生儿死亡率、婴幼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以及孕产妇死亡率有较大差距,目前城市的健康水平赶上发达国家预期寿命73岁,而落后的农村仍然属于不发达国家类型。

    第四,各种不健康人群规模较大。首先,中国是世界上吸烟人群最多的国家。此次调查表明:中国男性吸烟率为47.3%,尽管比10年前的水平(为61.2%)有明显下降,但是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吸烟已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其次,中国也是饮酒消费大国,居民年直接消费约1000万吨酒。2003年全国城乡居民人均消费酒分别为9.39公斤和7.67公斤,城乡居民每年消费酒为492万吨和589万吨,合计1081万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版,95页、366页和389页数据计算),过度饮酒也是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

    而且,中国有2亿~3亿多人口还没有安全水饮用。据这次调查数据,全国得不到安全饮用水的比例高达14%,相当于1.8亿人口没有安全的饮用水,其中绝大多数在农村。

    另外,全国还有几亿人口缺少人类健康知识。能够主动获取保健知识的人口比例全国为47.2%,城市为67.5%,农村为39.5%。相当于全国有6.5亿人不能够主动获取保健知识。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认知,不知道和认知错误的比例全国为25.8%,农村为33.9%。相当于全国有3.3亿人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仍然不能正确地认知。这里我们必须提及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简称,是1981年才被人们认识的一种新的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病毒主要侵犯人类的免疫防御系统。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体内免疫系统对机体起着良好的防御作用,抵抗各种病原体的袭击。一旦受艾滋病病毒感染之后,人体的这种良好防御系统便会受到破坏,防御功能减退,因而病原体及微生物得以乘机从破损伤口经血管长驱直入,导致各种感染的发生。此外,身体中一些不正常的细胞,例如癌细胞,也同样乘机迅速生长、大量繁殖起来,发展成各类癌瘤。也就是说,艾滋病人主要表现为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伤,机体抵抗力下降,以至诱发严重感染和一些少见的癌瘤。平常不容易感染的疾病,在感染者身上都很容易发生,同时一些罕见的疾病也会出现,如卡波氏肉瘤、卡氏肺囊虫肺炎等。由于HIV主要侵犯人类的免疫细胞,当HIV病毒由皮肤破口和粘膜进入血液后,可吸附于CD4T淋巴细胞受体上,在靶细胞内复制破坏靶细胞,释放出病毒或潜伏下来。此过程周而复始,导致大量靶细胞死亡。HIV感染细胞后,可播散全身,在皮肤、粘膜、淋巴结、胸腺、肝、脾及脑组织中存在。

    艾滋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性行为、吸毒(吸毒者共用注射器)和母婴感染(携带艾滋病病毒的母亲传染其所生的孩子)等,国际医学界至今尚无治疗艾滋病的有效药物和疗法。因此,艾滋病也被称为超级癌症世纪杀手

    感染艾滋病者最早可出现一些带状疱疹和口腔真菌感染,随后会出现持续的不明原因发热,体重进行性下降,反复发生肺部感染、消化道症状、皮疹。此外,也常常出现肿瘤,皮肤上出现蓝色或褐色的肿块。到晚期出现神志的改变、肢体的活动障碍、视力下降。

    此外,全国还有各类残疾人约6000万人,比1987年增加了836万人,各类残疾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还有1亿多乙肝病毒携带者,近2亿心脑血管病患者,600万肺结核病人,300余万性病患者,成人超重率达39%。

    最后,根据此次调查,全国各类健康不安全人群规模相当之大,全国患慢性病人数为1.67亿人,未就诊人次为23.5亿人,未获得社会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0.4亿人。

    本次调查为估算由于中国人类健康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提供了数据基础,其计算结果是,仅2003损失年就高达8000多亿元,相当于当年GDP比重的7%左右。

    你可以向银行贷款,但决不能向健康透支。前者是可以偿还的,而后者则无偿还的可能。

    人类健康不安全因素将成为中国21世纪长期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健康问题之所以成为中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是与现代性的出现分不开的,正是现代性的出现导致了身体运动缺乏现象的产生,并使得心理焦虑和社会不适应感在全国蔓延。

    身体运动的缺乏是现代性的后果之一。现代性是把双刃剑,在带来社会变化及便利生活的同时,也引发了负面效应,如空气污染、生态破坏以及种种现代文明病。这些负面效应无疑是人类健康的克星。首先,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了人类身体运动的减少。以第二产业甚至第三产业发展为主的产业结构减少了人的体力活动,机械化、自动化的流水线作业使人成为机器中固定的小螺丝。在日益单调、乏味的重复性作业中,人日渐丧失其创造性,人的内本质被异化。其次,市场机制的引入,使人趋利倾向增强。市场机制的哲学基础是功利主义,其动作逻辑是不断刺激人的需求,激发人的欲望。而发达的交通,便利的通讯以及自动化的工作程序,使人可以足不出户地购物、消费,人的欲望得到即时满足。并且由于体育设施、运动场所被纳入市场机制中,其高昂收费使众多人不敢问津。再其次,竞争机制的推行,使人忙于工作,使人急于算计。社会对成功人士的评价体系,如忙碌、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拥有金钱、名望,享有由专人提供服务的高档待遇等导致人们身体运动缺乏、心理困扰增多。最后,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时期,社会成员对新的社会环境、新的行为方式和新的规则往往存在着一种复杂不安的心理状态。再加上计划经济体制下一系列保障制度的废除,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特别是社会安全网的建设滞后(社会保障制度)等因素使得整个社会普遍出现焦虑、失范现象,犯罪行为也在增多。除以上原因外,大环境的变化也是导致健康问题成为中国当今最大社会问题的重要条件。第一,世界各国为谋取在新的时代下有利于自身的政治、经济格局,大肆鼓吹高技能、高学历的人才培养战略,使得整个世界掀起了一股高学历、高文凭的热潮。中国也不例外,考研盛行,出国留学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整个社会为获得更好的读书、学习机会以便求得更好的发展而躁动不安,从而造成整个世界推崇智育,忽略体育的风气。

    第二,现有教育体制的弊端。中国自提倡实行素质教育、废除应试教育以来,尽管一再要求各个学校贯彻素质教育的宗旨,然而在实际的教育动作中,仍是应试教育在发挥作用。为了追求升学率,为了考上名牌大学,老师和家长频频向学生施加压力,学生休闲娱乐及体育锻炼时间大大减少,学习的重压使得不少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心情抑郁、心理紧张、社会适应力差。另外,不少学生沉迷于电脑网络和看电视等相对静止的活动中不能自拔,这种生活方式和态度,使得肥胖人群不断增加,导致广大学生的体质越来越差。而相对于提高学生体质,各级政府和学校等有关部门似乎对出成绩、抓金牌等更加热衷。并且实际的体育教育也存在着不足。

    总之,中国人的健康问题,作为一个潜伏的根本的社会问题,已成为中国强国富民的一大障碍,这要求中国运用当代学术研究成果和实际经验,建立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新的养生观念,使全社会都来关注和解决人的健康问题。

    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讲,只有一次,人从生命第一天开始,便进入倒计时状态,生命在一分一秒的缩短。当我们了解身边发生了那么多的疾病和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二十余年的持续下降之后,实在是到了该清醒的时候了。在这里不妨讲个故事:美国石油大亨默尔一次在工作奔波途中突然发病,住进英国汤普森急救中心抢救。这个病人在医院包了一层楼,架设了五部电话和两部传真机。当时的《泰晤士报》是这样渲染的:汤普森———美国的石油中心。默尔患的是心脏病,经手术后一个月便出院了。出乎人们的意料,出院后他并没有去经营石油生意,而是卖掉了自己几十亿的资产,将所得捐给了社会慈善和卫生事业,自己则住到苏格兰一间乡下别墅里去了。默尔在他的传记中说:富裕和肥胖没什么两样,都不过是获得了超过自己需要的东西罢了。对这一句话默尔领悟很深,把握到了它的真谛:功名利禄常常会微笑着置人于死地。因此,他果断地舍弃了功名财富,找到了人生新的起点。

    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百万富翁张先生,为了提前实现他千万富翁的理想,天天熬夜加班,忙得不亦乐乎。至于体育锻炼,却是压根没有想过。甚至有了病,也没有时间去看,一心只想着赚钱赚钱赚钱。没想到突发心肌梗死,英年早逝。仅仅过了半年,其年轻漂亮的夫人便欣然改嫁。在他妻子那盛大的婚礼宴会上,百万富翁的生前好友恍若做梦,相顾唏嘘道:早先不明白老张忙的是什么,原来是给媳妇挣嫁妆呢!此话固然有些尖刻,但其所包含的道理却是深刻的。

    生命是一种能源,那么,当生命能源紧缺时,必须注重节能,尽力减少对生命成本的耗蚀。

    此外,还有许多英年早逝的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本来身心疲惫不堪,但为了事业,为了自己的声望或欲望,硬撑着,结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人作为高级动物,都有七情六欲,没有任何欲望的人是不存在的。但是,欲望不能过分强烈,无限膨胀,而应当有所节制。过度的没有节制的欲望,不仅会使本来可以得到的欲望化为泡影,还有可能把人引向毁灭。西方一位哲学家说过:人的欲望是一座火山,如不控制就会害人害己。贪心的人想把什么都弄到手,结果什么都失掉了。有的人无节制地追求金钱、地位、权势、美色,认为钱越多越好,地位越高越好,权力越大越好。然而,古往今来,欲望的贪得无厌不知毁掉了多少人的功名事业,不知使多少人身败名裂。

    人的生命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以损害健康来换取一时的成鸩止渴。正确的态度是:动静结合,劳逸结合,工作适度,注意休息,加强锻炼。学习、工作再忙,也要抽出一定时间锻炼身体,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有病就及时治疗,绝不能搞超负荷劳动,做那种健康透支入不敷出的蠢事。否则无异于自己折磨自己,同生命开玩笑,万万要不得。

    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我们必须加倍爱惜身体这个知识之车与道德之舍。

 第三节养生与运动

    生命是有高度的,灵魂也是有高度的。这些和智能、体能等组成人生质量的内涵。

    中国有句俗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运动是强健身体、延年益寿的基本条件。法国哲学家伏尔泰的名言:生命在于运动,揭示了生命的一条规律———动则不衰。

      经常运动,可以加强心肌的力量,使心脏每分钟的搏动次数减少,每次的搏血量增加。这既有利于全身的血液循环,又有利于改善冠状动脉对心肌的供血。

      运动可改善呼吸。人体在运动中需要吸进更多的氧气,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因而肺活量增大,残气量减少,肺功能即可增强。

    运动还可促进人的消化机能,增进肝脏的健康,提高骨密度,保护神经系统功能,提高免疫能力等等。

    可见,运动和养生对人类健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运动养生机理

    传统养生将精、气、神称为三宝,其与人体生命息息相关。运动养生则紧紧抓住了这三个环节,调意识以养神;以意领气,调呼吸以练气,以气行推动血运,周流全身;以气导形,通过形体、筋骨关节的运动,使周身经脉畅通,营养整个机体。如此,则形神兼备,百脉流畅,内外相和,脏腑协调,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从而增进机体健康,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二、运动养生的特点

    运动养生的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以传统养生理论指导健身运动

    无论哪一种传统健身法,均是以阴阳、脏腑、气血、经络等理论为基础,以养精、练气、调神为运动的基本要点,以动形为基本锻炼形式,用阴阳理论指导运动的虚、实、动、静,用开阖升降运动的屈伸、俯仰,用整体观念说明运动健身中形、身、气、血、表、里的协调统一。健身运动的每一招,都与养生理论密切相关。

   (二)注重意守、调息和动形的协调统一

    强调意念、呼吸和躯体运动的配合,就是指意守、调息、动形的统一。意守指意念专注,调息指呼吸调节。动形指形体运动,统一是指三者之间的协调配合,要达到形、神一致,意、气相随,形、气相感,使形体内外和谐,动、静得宜,才能起到养生、健身的作用。

    (三)融导引、气功、武术、医理为一体

    中国的运动养生法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千百年来,人们在养生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使运动养生不断地得到充实和发展,形成了融导引、气功、武术、医理为一体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养生方法。源于导引的功法例如:五禽戏、八段锦等,源于武术的功法例如:太极拳、太极剑等。然而,无论哪种功法,运用到养生方面,都讲求调息、意守、动形,都是以畅通气血经络、活动筋骨、调和脏腑为目的。融诸家之长成一体,正是运动养生的一大特点。

三、运动养生的原则

    我国传统的运动养生法能够健身、治病、益寿延年,是因为它有一套较为系统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注重强调机体内外的协调统一,和谐适度。从锻炼角度来看,归纳起来,主要原则有三个方面:

(一)掌握运动养生的要领

    运动养生的练功概念即是意守、调息、动形的统一。这三个方面中,最关键的是意守,只有精神专注,才可宁神静息,呼吸均匀,导气血运行。三者的关系是:以意领气,以气动形。因此,在锻炼过程中,内练精神、脏腑、气血,外练经脉、筋骨、四肢,使内外和谐、气血周流,整个机体可得到全面锻炼。这也正是我国京剧艺术大师盖叫天所说的: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二)强调适度,不宜过量

    运动养生是通过锻炼以达到健身之目的,所以,要注意掌握运动量的大小。运动量太小达不到锻炼目的,起不到健身作用;太大则会超过了机体耐受的限度,反而会使身体因过劳而受损。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西方一家保险公司调查了五千名已故运动员的生前健康状况后发现,其中有些人40~50岁左右就患了心脏病,许多人的寿命竟比普通人还短。这是因为剧烈运动会破坏人体内外运动平衡,加速某些器官的磨损和生理功能的失调,从而缩短生命进程,出现早衰和早夭。因此,运动健身强调适量的锻炼,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操之过急,否则欲速而不达。

 (三)提倡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锻炼身体非一朝一夕之事,要经常而不间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则说明了动则不衰的道理,二则也强调了经常、不间断的重要性,水长流方能不腐,户枢常转才能不被虫蠹。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方能收到健身效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可能达到锻炼目的的。运动养生不仅是身体锻炼,亦是意志和毅力的锻炼。

 

四、运动养生的形式与方法

    动养生和静养生是东方养生的两大法宝,各有利弊。按照《周易》的阴阳原理,动则生阳,静则生阴。比较而言,练动功的,动则生阳,可以增强精力,提高工作效率;练静功的,静则生阴,可以降低人体的消耗,人的寿命也相对较长。

    生命好比燃烧的蜡烛,燃烧得愈旺,熄灭得愈早。

(一)动养生,包括:走、跑、跳、爬、打球、游泳、骑车、登山、跳绳、踢毽……所谓动养,就是节奏快,包括呼吸快,心跳快,吃饭快,动作快,好喝酒、侃大山、玩牌,好运动,睡得少,所谓多吃多动,精力倒是好,但不一定能长寿。有的也能长寿,但活得很累。其特点是像虎、豹一样,大量耗能,于是阳气耗散得多,阳气、阴津保护得差,所以生命的烛光熄灭得早。相对而言,静养比动养更能长寿,但不如动养精力好。

    动养的人,什么都可以吃,瘦肉、肥肉、蛋都能多吃,因为口福好,所以活得也很潇洒。但静养的人,就要常服丹参片、山楂等以促进活血化瘀。

    中国人自古就有闻鸡起舞的习惯,说明中国人喜欢在上午锻炼。按照动则生阳、静则生阴的原理,上午和春夏都属于阳长阴消的阶段。阳主动,动则生阳,所以阳虚的人及年轻人应该在上午锻炼。上班族可以利用早晨跑步、快走或骑车上班,这样上班、健身两不误,又免除了挤车之苦,何乐而不为呢?

    相反,傍晚和秋冬属阴长阳消的阶段,阴主静,静则生阴,那么,阴虚的人及老年人,当然应选择傍晚静养效果更好。所以,究竟是上午锻炼好还是下午锻炼更好,应该因人而异。当然也应根据工作、环境而定。

(二)静养生,包括:静坐、静立、睡眠、琴棋书画、闭目养神……

    静养生的优势在于帮助生命节能,让生命之烛常亮不灭……静养生是对生命的轻抚。

    所谓静养,就是节奏慢,包括呼吸慢,心跳慢,吃饭慢,运作慢……总之,静养之人一切都优哉游哉,少吃少动,活得很舒服。其特点是和龟、蛇一样,他们善于节能,于是阳气耗散得少,阴津保护得好,所以生命的烛光能常亮不灭。

    研究表明,寿命与呼吸频率成反比:呼吸频率愈慢,寿命愈长。龟每分钟只呼吸1~4次,寿命可达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人每分钟呼吸多达12~20次,寿命仅几十年。这些说明保养、节能、减少消耗是养生长寿的一个重要方面。

    东方养生在动养和静养方面都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足够我们汲取。偏于动养还是偏于静养,应因人而异。动则生阳,阳虚者应以动养为主,但不可过于剧烈;静则生阴,阴虚者应以静养为主,但也必须配合动养。

    总的来说,腹围不大、血脂不高、胆固醇不高,没有这方面疾病遗传因素的人,可以静养为主、动养为辅;反之,就应以动养为主、静养为辅。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yua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