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分站: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背景:
阅读新闻

40.如何应用中药灌肠剂?

[日期:2009-01-22]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未知 [字体: ]

  中药灌肠是用中药煎剂或冲剂直接灌注于直肠,通过肠黏膜吸收进行治疗的一种方法。其作用包括清热解毒、理气止痛、活血化瘀、生肌敛疮、祛风定痉等。常用于某些肠道疾病或破伤风治疗等。中药灌肠分保留灌肠和直肠滴注两种,它能使药物通过直肠、结肠的吸收进人机体而产生局部和全身性的治疗作用。目前已广广泛应用于治疗临床各科多种疾病,如内科的细菌性痢疾、肠炎、泌尿系感染、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外科的术前准备、术后腹胀、肠麻痹及急腹症,肝、胆、胰疾患;妇科的盆腔炎、输卵管炎、阻塞性不孕;小儿科的高热、惊风、腹泻、蛲虫病等。由于直肠给药吸收快,药效发挥迅速,现已成为中医急症的外治方法之一。

   灌肠前准备应备有漏斗连接胶管或小灌肠筒,16~18号导尿管、量杯(内盛药液),弯盘,油棉球,橡皮布及治疗巾,止血钳,胶布和手纸少许,按要求铺好治疗盘,携带至患者床旁。

  操作方法①取得患者合作后,嘱患者左侧卧位,臀部略垫高10-15厘米,臀下铺上橡皮布及治疗巾。

  ②将盛有药液的灌肠筒挂有输液架上,导尿管涂油润滑,排出气体,缓慢插入肛门内15~20厘米,并用胶布固定于肛缘,以缓慢速度(每分钟60~70滴)滴入直肠以上部位。

  ③灌入完毕,夹住导管后拔出,按压肛门片刻,用手纸擦净肛缘溢液,嘱患者静卧保留。

  注意事项  除保留灌肠的注意事项外,应掌握中药煎煮知识,以便更好地发挥中药的治疗效果。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中药的煎煮直接影响药物效果,如清代徐灵胎日:“药虽中病,而煎法失度,药必失效。”可见煎煮中药的重要性。为充分发挥中药的治疗作用,不仅要了解中药(植物、矿物、动物)的性质,而且应掌握煎煮中药的要求。一般煎煮中药的要求如下:

  ①选用煎药容器以沙锅为宜。

  ②煎药前应洗净并浸泡20~30分钟,使水分充分浸人药内让有效成分容易更快煎出。

  ③煎药用水量,第一煎加水量应高出药面3~5厘米,第二煎加水量高出药面1~2厘米。

  ④煎药的火力和时间,先猛火至沸,后文火慢煎,一般头煎20~30分钟,第二煎10~15分钟。

  ⑤煎好后必须用纱布过滤。要求药液澄清,温度37~40℃,药液容量不宜超过250毫升。

  (2)观察中药灌肠的治疗效果。中药灌肠液应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选方药,按法煎煮或提取,尽量选择对肠黏膜无刺激或刺激小的药物。  

  (3)灌肠液的用量、温度。用量可因人因病而异,一般为1001200毫升,直肠滴注可适当增加,小儿按年龄递减。一般每日1~2次。液温一般以37.5℃左右为宜,可根据季节及病情适当调整,如夏天36℃,冬天38℃;热证、实证宜凉些,虚证、寒证宜温些。  

  (4)灌肠时间以大便后或临睡前为佳。灌肠过程中如有便意:可嘱患者张口呼吸,同时按摩患者骶部。

  (5)肛管插入深度为10~25厘米。插管时动作要轻缓,以防损伤肠黏膜。保留灌肠,药液灌注速度不宜太快;直肠滴注,一般每分钟30~50滴为宜。灌肠保留时间要在2小时以上;滴注保留时间应在8~15小时。体位一般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也可俯卧或取右侧卧位,臀部垫高10厘米。疗程一般10~14天,疗程间隔2~5天。可视病情灵活掌握。  

  此外,应用中药灌肠还应注意:凡有痔疮、肛门疾患、肠道术后或大便失禁及严重腹泻者不宜。女性患者宜避开月经期与产褥期,孕妇慎用。灌肠后应注意排泄物,如发现异常,应查明原因,及早采取相应措施。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tanghan | 阅读:
相关新闻       百病外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