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好睡眠好身体
掌握婴儿的睡眠时间
——l-3个月的小儿。1天应睡18小时左右.白天应睡4次,每次l.5-2小时,夜间要睡10—11小时,这就是说.除了吃奶、换尿布、玩一会儿,大部分时间就是睡觉。
——4-6个月的婴儿。每天睡眠时间应保证在15.-,16个小时,但是,决定婴儿一天生活的睡眠方式应由婴儿的睡眠状况来决定。把正在鼾睡的婴儿叫醒,增加断奶食品是愚蠢的。硬要改变婴儿睡眠这一基本生命节律,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如果硬是这样做.婴儿的情绪会变坏。
——7~11个月的婴儿。睡眠时间和睡觉的香甜程度因人而异。一般是上午睡1次.每次睡1~2个小时。下午睡1~2次,每次各睡l~2个小时,夜里的睡眠情况也不尽相同。一般夜间睡10小时左右。在这个年龄的婴儿中,很少有一觉睡到天亮而不醒的。一般都要醒来2~3次解小便。这时既有换掉尿布后又马上入睡的婴儿.也有吃足母乳后方能安睡的婴儿.还有不吃80~100毫升左右牛奶就不能入睡的婴儿。总之这个时期的婴儿一昼夜睡眠时间应在14"-'15小时。
婴儿睡眠有多有少
新生儿睡多长时间和他的成熟度有关,足月的宝宝一般每天需要睡16~20个小时不等。每个孩子睡眠时间的个体差异很大.有的孩子睡的时间长,有的则精神十足,不愿意睡很久。其实这就像成年人有的每天只睡几个小时,有的却要睡满10个小时才不困一样,父母不用大惊小怪。无论是10多个小时还是20个小时都可以算正常。像早产的宝宝,因为成熟度比足月的低,所以需要睡眠的时间更长。
宝宝睡觉时惊悸不是病
宝宝一出生就对响声有反应.说明已有听觉。当处于浅睡状态时.可以听到响声。由于宝宝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易于兴奋,对声音易引起反应。所以惊悸并非有病。
量婴儿睡眠不需要特捌的环境
婴儿睡眠有较强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也就是说.无论睡眠时的周围环境是否安静,大多数婴儿都能适应,一般不会影响其睡眠。可见,年轻的父母没有必要有意识地为婴儿营造特别安静的睡眠环境。否则,容易导致患儿睡眠不深,稍有动静即被吵醒。
睡觉时也可给婴儿换尿布
无论是自天还是晚上.尿布一湿就应厦时更换,这一点在新生儿期尤其重要。幼儿的皮肤受潮后容易刺激臀部皮肤发红,在炎热夏天,发红的臀部皮肤常伴有皮疹。甚至表皮浸烂、脱落,出现“红臂”(红屁股),若并发霉菌或细菌感染,受损的皮肤会进一步向四周扩散,受到尿液或大便的刺激,疼痛会更加剧烈,而且细菌及其毒素通过皮下血管进入全身,可引起败血症、毒血症,出现高热、低血压。甚至抽风、昏迷等症状。
从睡眠检查婴儿的健康
如果婴儿在睡眠中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家长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因为这往往是婴儿将要或已经患上疾病的信号.如:
——咀嚼。婴儿入睡后不断地咀嚼,可能是得了蛔虫病,或是白天吃得太多.消化不良。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若是排除了蛔虫病,则应该合理安排婴儿的饮食。婴儿在刚入睡或即将醒时满头大汗。大多数婴儿在夜间出汗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大汗淋漓,并伴有其他不适的表现,就要注意观察,加强护理,必要时去医院检查治疗。比如婴儿伴有四方头、出牙晚、囟门关闭太迟等症状。很可能是映钙或患了佝偻病等。
——频繁翻身。孩子入睡后在床上翻滚的现象较为常见。孩子睡觉无法睡得沉.经常翻动身体。有时可能是被子太厚;也有些家长怕孩子冷,冬天就让菝子穿较多的衣服睡觉,这反而会让孩子感到不适;有的孩子晚上睡前吃了很多东西。睡觉后肚子总是胀得难受,消化不良,难免要翻身。
——四肢抖动。婴儿睡觉时四肢抖动,这一般是白天过度疲劳所引起的。需要注意的是,婴儿睡觉时听到较大的响声而抖动是正常反应;相反.若是毫无反应.且平日爱睡觉,当心可能是耳聋。
——抓耳摇头。婴儿睡眠时哭闹,时常摇头、抓耳,还有时发烧,这可能是婴儿患了外耳道炎、湿疹或中耳炎。应该及时检查婴儿的耳道有无红肿现象,皮肤是否有红点出现,如果有的话,应及时将婴儿送医院诊治。
——手指或脚趾抽动。婴儿睡觉后手指或脚趾抽动且肿胀时.家长要仔细检查一下婴儿的手指、脚趾,看是否被头发或其他纤维丝缠住,或有被蚊虫叮咬的痕迹。
从睡眠看婴儿吃奶情况
如果母奶量足够的话,婴儿多在10~15分钟之内就能吃饱,吃饱后的婴儿就不哭不闹地玩或安静地入睡。如果孩子吃完奶仍久久不能入睡,或入睡后不久又哭闹起来,或仍烦躁不安、不高兴.或未能维持3个小时就要吃奶了,这些情况都说明奶量不够。有的孩子吃奶时间较长,若用20多分钟仍吃不饱,就说明奶水不足。即使在吃奶时入睡了,并不说明是吃饱入睡,而是由于吃奶时间过长,导致婴儿疲乏入睡。这样孩子睡眠中易于醒来.每次醒来都有强烈吃奶的欲望,常常是急促地大口大口地吸吮起来。
如何应对宝宝睡赢头
由于婴儿的扁头大多与睡眠姿势不合理有关,所以对扁头的婴儿,应及时纠正不良的睡眠姿势,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还是有望恢复的。年龄越小越易矫正。最好在一周岁内进
行。具体办法如下:
——经常变换体位:这是纠正宝宝扁头既有效又方便的一种方法。要求家长在小儿入睡前及入睡后有意识放置孩子的头部位置.选取最合适的睡眠姿势,以有利于矫正扁头。如“右扁头”取左侧卧位; “左扁头”取右侧卧位; “枕后扁头”可左右交替侧卧.不可再取仰卧位。
——沙袋固定法:对于习惯于某种睡姿的稍年长的宝宝来说,家长给宝宝纠正后的睡姿常不能保持长久,常在睡眠中又重新翻回到原来早已习惯的睡姿。对不合作的婴儿可采用沙袋固定来矫正。方法是:用较厚的布做成长20厘米,宽l0厘米的口袋,内装黄沙,若孩子是“右扁头”,就让孩子朝左侧睡,并将沙袋置放在后枕部以作固定,让孩子的头部长时间持一种特定的姿势,有利于矫正扁头。
——防治佝偻病:佝偻病俗称软骨病,既可使小儿抵抗力下降.又可影响骨骼发育及造成骨骼不同程度的畸形。可见,佝偻病患儿更容易睡出头畸形。对于佝偻病患儿,应加服鱼肝油,平时多接触日光,包括户外光线及反射的光线,但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同时,也应注意补充维生素D与钙剂,以调节钙、磷代谢.使颅骨得以正常发育。
婴儿用睡袋更健康
很多母亲担心小儿睡眠时把被子蹬开而受凉,常常把孩子包得很紧.但这样做又不利于小儿的发育.婴儿睡袋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它既可以给小儿提供一个舒适、宽松的生活环境,保暖性能又好.不会被小儿蹬开,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而且简便易做,因此,我们提倡给小婴儿用睡袋睡眠。
婴儿睡觉脱衣好处多
儿童在夜晚还是脱衣睡觉好.其好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不易感染皮肤病。白天,南于儿童经常尿裤.裤子难以保持干燥、清洁.特别是棉裤,细菌容易寄生繁殖,另外.儿童的皮肤细嫩.柔软,含水分较多,蛋白质较少.如果儿童的两条腿和腹部常被潮湿的衣服浸着.就容发生长毛囊炎、皮炎等皮肤病,影响儿童的健康。家长要及时给乳儿晾晒衣服,保持衣服卫生清估。
——能使婴儿睡得舒服。这时.若经常穿紧身衣服或不合体的衣服睡觉,就影响婴儿的血液循环,不利于休息,身体易产生疲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婴儿的身体发育。因此.婴儿脱衣睡觉能够睡得更加舒服、坦然,有利于儿童的健康发育。
——容易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从小开始培养形成的,乳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条件反射才剐剐建立.如果从儿童出生家长就注重日常生活细节训练,如喂奶、睡觉、洗手、洗脸等方面,就有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全的性格。
提醒:通过以上叙述显然可以看出。婴儿也是需要脱了衣服以后睡觉。但是切忌让婴儿完全裸睡。
给婴儿选择凉席的几点注意事项
夏天气候炎热,在凉席上睡觉既舒适又凉爽.但小婴儿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如果使用不当,容易引起腹泻、感冒等。因此.在给婴儿选择和使用凉席时应注意:
——选择合适的凉席。常用凉席有三种.一种是竹皮凉席,光滑耐用,十分凉爽;另一种是高粱秸皮凉席,也较凉,较粗糙,易划伤婴儿的皮肤;还有一种麦秸凉席.其特点是质地松软,吸水性较好,凉爽程度适中,是比较理想的婴儿凉席。
——不要让婴儿直接睡在凉席上。可铺上毛巾或床单,以防止过凉。
——消毒使用凉席之前.一定要进行消毒处理.新买来的凉席要用温水擦洗后在阳光下曝晒;旧凉席可先用沸水浇烫再曝晒,以防止婴儿皮肤过敏。
——清洁。特别要注意,如果婴儿将凉席尿湿后.应及时刷洗,以保持清洁、干燥。
——及时撤去。只要炎热的盛夏一过。要及时将婴儿睡觉使用的凉席撤去,以免因此而损伤稚嫩的婴儿。
正确睡眠八点小提示
——不是人人都需要8小时的睡眠。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人所需的睡眠时间略有出入,甚至即使生活在同一地区的人.每天所需的睡眠时间也长短不一。如有的人仅睡5小时白天照样神采奕寞.而有的即便睡足了8小时白天仍感萎靡不振,其原因部分是遗传因素、部分是习惯使然。
——空腹上床不能提高睡眠质量。恰恰相反.那些因减肥而不吃或少吃晚餐的人.往往睡眠质量大打折扣。他们通常在午夜后醒来.然后由于饥饿而难以入睡。不过.晚餐吃得过饱同样也会影响睡眠,具体表现为:多梦、易醒,因而睡眠不深。
——午睡有助提高工作效率。过去.西方人普遍对部分东方民族保持每天午睡的习惯不以为然.认定这除了浪费时间外,还影响了下午的工作质量。然而研究证实,午睡片刻(以不超过一小时为宜)可保证整个下午头脑清醒.因而可明显提高工作或学习效率。
——开灯睡觉有碍健康。有的人养成开灯睡觉的习惯。而其实这并不是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研究显示.晚上的非自然光线会促使大脑负责睡眠的部分不再或推迟发出入睡指令,于是大脑可能保持兴奋而难以入睡。
——临上床前不要喝茶最好喝杯牛奶。喝茶同喝咖啡一样。都会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而喝牛奶倒真的能助人入眠,特别是加了糖(蜂蜜效果更佳)的牛奶,原因是:牛奶含有一种催眠的化合物色氨酸、而糖或蜂蜜则能帮助人体整个晚上维持血糖水平,从而有效地避免早早醒来。
——数数不可催人入睡。不少失眠者往往采用数数的办法帮助入睡.殊不知其结果适得其反。原因很简单:数数只会导致注意力集中.从而使大脑持续处于兴奋状态,结果更难以入睡。
——心脏病患者宜采用右侧睡。心脏病患者采用右侧睡的姿势可使心脏减少压力和紧张。因而可减少睡眠中突发心脏病的可能。
——婴儿不宜趴睡。婴儿趴睡十分危险.特别当枕头、垫子等是以泡沫塑料制成时(因泡抹塑料易使趴睡婴儿窒息)。
宝宝不正确的八种入睡法
——摇睡。摇晃动作使婴儿的大脑在颅骨腔内不断晃荡,未发育成熟的大脑会与较硬的颅骨相撞,造成脑小血管破裂。引起“脑轻微震伤综合症”,发生脑震荡、颅内出血。轻者发生癫病、智力低下、肢体瘫痪、严重者出现脑水肿,脑疝而死亡。如果视网膜受到影响,还可导致弱视或失明。由此铸成大错.尤其是l0个月内的小宝宝更危险。
——陪睡。从宝宝一出生。就应积极鼓励他独自入睡。并养成习惯。即使是新生儿.也不应与妈妈同睡一个被窝。妈妈熟睡后稍不注意就可能压在小宝宝身上.造成窒息死亡。美国一项调查资料证实了这一点,即让婴儿独自睡觉可降低60%的突然死亡率。
另外。妈妈长期陪睡.宝宝会出现一种“恋母”心理.到了幼儿园甚至上小学的年龄,与妈妈分离还会很困难,由此宝宝日后容易患学校恐惧症、考试紧张症,对宝宝的身心发展不利。
——俯睡。婴儿猝死综合症与睡眠姿势有关.特别是颜面朝下的俯睡最具危险性。原因在于小婴儿一般不会自己翻身,并且不能主动避开口鼻前的障碍物,因而呼吸道在受阻时,只能吸收到很少的空气而缺氧;加上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当胃蠕动、胃内压增高时。食物就会反流,阻塞本已十分狭窄的呼吸道,造成婴儿猝死。
——搂睡。搂睡使宝宝难以呼吸新鲜空气,吸入的多是被子里的污秽空气,容易生病;可能使宝宝养成醒来就吃奶的环习惯。不易形成定时喂养习惯,从而妨碍宝宝的食欲与消化功能;且限制了宝宝睡眠时的自由活动,难以舒展身体,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如果妈妈睡得过熟,不小心奶头堵塞了宝宝的鼻孔.还可能造成窒息等严重后果。
——蒙睡。婴儿蒙被缺氧综合症又称“婴儿闷热综合症”,是由于过度保暖、捂闷过久引起婴儿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乃至呼吸、循环衰竭的一种冬季常见急症,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发病高峰期。l岁以内的婴儿。特别是新生儿,若不注意科学护理,最易诱发此症。一旦出现婴儿闷热综合征,应速送医院救治,切莫掉以轻心。
——热睡。宝宝不宜使用电热毯。若要用须正确掌握方法.即睡前通电预热,待宝宝上床后及时切断电源,切忌通宵不断电。使用过程中.如果宝宝出现了哭声嘶哑、烦躁不安等表现,说明身体可能脱水,马上给宝宝多喝些白开水.通常就会平静下来。很快恢复正常。
——亮睡。婴儿在通宵开灯的环境中睡眠,可导致睡眠不良,睡眠时间缩短。进而减慢发育速度。因为婴儿的神经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适应环境变化的调节机能差,卧室内通夜亮着灯,势必改变了人体适应的昼明夜暗的自然规律.从而影响宝宝正常的新陈代谢。危害生长发育。
——裸睡。小宝宝体温调节功能差.裸睡容易使身体受凉,特别是腹部一旦受凉.可使肠蠕动增强,导致腹泻发生。为防止这一点。即使炎夏也不可裸睡,胸腹部最好盖一层薄薄的表被。或带上小肚兜。
父母与孩子分床三点注意
3岁之前分床是顺其自然,而到扣5岁时。如还没有形成此习惯,再分就挺难了。而且孩子的年龄越大越难分床,如果强行为之,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讲明道理并做准备。先要让孩子明白独睡是一个人长大了的标志.而不是父母从此不再爱他了。此外.要逐渐培养孩子晚上睡觉不乱踢被子或小便时知道叫大人。
——布置小床和睡房。可以给孩子布置一个快乐的儿童天地,在墙上挂上各种五颜六色的图案,再把孩子平时喜欢的玩具挂在床边,入睡时可开个弱光灯。还可根据需要不断变换摆设,让孩子总是充满新鲜感。
——循序渐进。先分床,再分房.让孩子慢慢适应。岿要时给他一个抱抱熊作为替代物。诱导睡眠时.可讲个小故事,可轻轻拍拍背,让孩子有种安全感,安静入睡。有的父母分床后一见孩子哭闹,就难以坚持.又让孩子回来同睡。这样达不到效果。孩子和父母分床而居并巩固成习惯.不是一夜间就顺利完成的,反复也是难免的。但父母只要决心已下,就要持之以恒,好习惯才可能日趋巩周。
培养儿童午睡四方法
使儿童从小拥有良好的午睡习惯.可以使孩子上课时有精力、学习效率高,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以下是推荐的几种帮你的孩子养成午睡的方法:
——要坚持午睡。父母应当给孩子规定出一天的作息时间,使他吃饭、睡觉、活动都有一定的时间,这是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条件。一定的时间经过多次反复形成条件反射。这样坚持下去,到午睡的时间.弦子就会产生睡意,并慢慢养成自动入睡的习惯。
——要用正确的方法安排午睡。到午睡的时间,你可以提醒说, “该午睡了,睡醒再玩”,使宝宝形成一种概念,即“午睡和吃饭一样,是一天生括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而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并且在宝宝做得好时。要及时鼓励。
——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新鲜清爽的空气是使宝宝很快入睡的重要条件,因此室内温度不宜过高。要有安静的睡眠环境.成人的动作、言语要轻,排除一切人为的干扰。
——要台理安排睡眠时间。午睡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影响夜间的睡眠。一般l~3岁的宝宝,白天睡2小时左右为宜,夜间睡10-11小时,共睡13小时。而已经上学的儿童大约一个半小时就够了。
你的孩子是否有睡眠障碍
一般情况下.幼儿的睡眠时间比成人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的睡眠规律。但是一些家长却发现,孩子入睡非常困难,常常出现惊梦、夜啼等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孩子存在着睡眠障碍,幼儿的睡眠障碍.有以下一些:
——入睡困难或睡眠不安。前者为患儿不能人睡,后者则睡眠不深或容易惊醒。年龄愈大.睡眠障碍的形式愈接近成人。所以.入睡前不要过分逗引或恐吓幼儿。要让其养成定时睡眠的起居习惯。
——梦魇。白天受到恐吓或过度兴奋.或睡眠时胸部受压使呼吸不畅等因素,均可使幼儿发生梦魇.表现为幼儿从噩梦中惊醒,醒后仍有短暂的情结紧张、并伴有出冷汗、心悸及轻度面色苍白现象.对梦中紧张景象可恍惚回忆.片刻后安静入睡。
——夜惊。是小儿在熟睡时突然坐起、尖叫,即使家长哄他或者解释没有效果.而且也不易把他从睡眠扶态中唤醒。夜惊时心率及呼吸加快。一次发作大约持续l0'-'20分钟。次晨小儿醒后完全记不清昨晚发生的事情。
——梦游症。可在精神因素作用下发生,也是癫痫表现之一。患儿从睡眠中起床,步态不稳如醉酒状,面无表情,往往不语,在室内走动。可避开障碍物。片刻后自行上床复睡。有时绊倒后立即入睡,醒后对梦中的经历不能回忆。
夜惊和梦游可能是神经症的一种表现,也可以是癫痫的一种症状.需要作脑电图检查以作鉴别。
宝宝睡眠五要领
——睡眠时间。四季睡眠春夏应“晚卧早起”,秋冬应“早卧早起”,冬季应“早卧晚起”。最好在日出前起床.不宜太晚。正常人睡眠时间一般在每天8小时左右,体弱多病者应适当增加睡眠时间。
——睡眠方向。睡觉要头北脚南。人体随时随地都受到地球磁场的影响,睡眠的过程中大脑同样受到磁场的干扰。人睡觉时采取头北脚南的姿势.使磁力线平稳地穿过人体,最大限度地减少地球磁场的干扰。
——睡觉姿势。身睡如弓效果好,向右侧卧负担轻。研究表明, “睡如弓”能够恰到好处地减小地心对人体的作用力。由于人体的心脏多在身体左侧,向右侧卧可以减轻心脏承受的压力,同时双手避免放在心脏附近,避免因为噩梦而惊醒。
——睡觉时间段。无论是“夜猫子型”的人还是“早睡晚起型”的人.都应该找准自己的生物钟.提高睡眠休息的效率。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子(夜间ll时到凌晨l时)、午(白天ll时到l3时)两个时辰是每天温差变化最大的时间.这一段时间人体需要适当休息。
——睡眠环境。在卧室里应该尽量避免放置过多的电器,以确保人脑休息中不受太多干扰。此外.也不要戴“表”和手机等物品睡觉.它们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孩子睡觉落枕怎么办
孩子落枕一般是枕头的高低不合适.使颈部过度屈曲.损伤了颈椎的椎间韧带和关节囊而造成的。小孩落枕后.切不可强搬硬扭。否则会发生颈椎骨折、脱位等。现介绍一简单治疗法.家长不妨一试。
在小孩的左右手的手背.第三和第四掌骨间隙下1/3处各有一落枕点。家长可用大拇指直立着加压.上下顺着掌骨间隙进行移动性指压.时间大状会很快消失.急性落枕多数可一次治愈。
孩子睡觉磨牙怎么办
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饱餐或过度兴奋之后的入睡。饱餐之后,胃肠道内积存着大量未被消化的食物,这使菝子在入睡之后.其整个消化系统仍在不停地工作。使得体内消化、吸收的连续活动仍然带动孩子的咀嚼肌肉.从而产生入睡后的磨牙。另外,孩子在过于兴奋后的睡梦中也会出现磨牙现象。
除了以上原因.如果孩子经常磨牙,有寄生虫病和佝偻病.也是弦子经常磨牙的原因。蛔虫是一种寄居在人体肠道里的寄生虫。它在吸食营养物质的同时,还分泌毒素.刺激肠壁.引起腹痛、烦躁和夜间磨牙等现象。所以父母应在医生建议下.给孩子服用驱虫药。
另外,患佝偻病的孩子,由于体内维生素D的缺乏、矿物质钙的吸收不良.以致使孩子不仅在成长期出现方头、肋骨下缘外翻、鸡胸等骨骼方面的症状,还会出现多汗、夜惊、烦躁不安等神经系统症状,夜间磨牙也是症状之一,应及时治疗。
学生睡眠四点注意
——合理安排青少年的作息制度:为保证中学生9小时、小学生l0小时的睡眠时间,除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外,中午还应安排l小时左右午睡哪怕睡不着也不要剧烈活动或看书写字,应闭目养神或深呼吸使自己全身放松,排除杂念.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
——足够的户外活动发体育锻炼:中小学生每天应在户外话动不少于1小时(含体育课、课间操、课外活动)。早晚爬楼梯、步行或骑自行车,双休日由家长陪同去公园、广场或郊外进行有氧运动。也可与家长、邻居、同学一起打羽毛球、踢键球、跳绳、跑步、做游戏、绘画、听音乐等等。但睡前l小时不能剧烈运动.否则也会影响睡眠质量。
——定时定量进餐.早餐营养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有条件的中小学生晚上睡前l小时喝1杯牛奶,有助于入睡。在稀饭中加入大枣也起到安神作用。平时要注意营养均衡、不吃零食、不挑食、不偏食。节假口不能暴饮暴食。
——及时就诊。如果出现了严重失眠症、血压升高、焦虑症、抑郁症、胃肠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去正规医院诊治,尤其是没有医务室的学校住校生,切不可自己去药店买药乱服用或去无证照的卫生所就医。有什么烦恼及时与朋友、老师、家长沟通,不能意气用事,毕竟孩子还处在身心发育阶段。切记:要想身体好.睡眠最重要。
两种方法保证考前睡眠
许多考生在中考、高考前一天比较紧张,从而造成了失眠.导致考试的时候昏昏欲睡,从而不能正常发挥.两种方法保证考前睡眠。
——可以适当吸氧.以改善大脑的供氧和供血,促进睡眠:
——有些不适应的考生可适量服用安定剂,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要服太多。
考前寒长两勿
家长应避免“无心之过”。考生家民容易出一些“无心之过”,从而造成以下两点千万要记住:
——勿逼孩子早睡。比如平常都是晚上11时左右睡觉,考前那几天,每晚9点半不到就“强制”考生放下书本.关灯睡觉。而考生怎么也睡不着.有的甚至失眠。专家指出:适当提前就寝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但不要过分强调早睡,更不要随便扰乱作息时间。
——备考勿住“高考房”。为让考生少走点路,井给他们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许多家长在考点附近的宾馆为孩子包房.以备考之用。住宾馆无可厚非.但面对一个陌生环境,孩子往往要一段适应时间,一旦适应不好,就容易引起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