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分站: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背景:
阅读新闻

第二卷 养性

[日期:2013-01-28] 来源:  作者:倪泰一 [字体: ]

  由“性命”这个词,我们可以知道“性”与“命”是紧密相联的,而且,“性”对于“命”也是极其重要的。在中国几千年来的养生学、医学以及各种人文科学中,“养性”始终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然而,“性”又与“情”密不可分,“情”是身体受外界事物刺激之后在情感方面的反应。但是对于同样的外界刺激,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所引起的情感波动都有不同,或者完全不同,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们的“性”不同。中国古代圣哲认为:“情由性生”或“情者性之所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性是一个人内在的深层次的动因,情不过是特定的性在感受一定外物刺激时所产生的一定的外部表现。一个人要想有效地把握情感活动,最根本的措施莫过于注意自己的心性进行修养。通过修养心性,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增加对外界事物的适应能力,从而在更大程度上保持人体的气机、阴阳的平衡,避免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如何进行修养心性?本卷提供了大量前人在养性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供你参考。当然由于前人所处时代的局限,需要你运用新的眼光和观念去分析,吸取其精华,去除其糟粕,相信你能从中得到更多的益处。

  养性•养气•养形人首先要养性,其次才是养气,再其次才是养形。这三者都得到了调养,才百病不生;如果失去调养,风、寒、暑、湿、燥、火等六种危害人体健康的病邪之气就会损伤身体。

  〔明〕胡翰:《胡仲子集》卷2《医前论》

  人应该将心性调养得如天空一样明澈广大;如大地一样包容、覆盖并承载一切;像水一样奔流不息,永无停滞。

  〔明〕李乐:《见闻杂记》卷1

  尽性与养生形体,是生命赖以存在的根本。所以说养生首先在于保养形体,充实形体又在于养气,养气又在于宁心,宁心又在于养诚,养诚在于完备性情,不完备性情就不足以养生。能够完备性情的人,是道德行为达到最高境界的人;道德行为能够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就是心性平和的人;能够做到心性平和的人,就是善于养气的人;能够养气的人,就能够保养形体;能够保养形体的人,就是善于养生的人;不善于养生的人就不足以完备性情。生命与性情相互因循,情志与神气互为表里。

  〔宋〕王安石:《临川集》卷29《礼乐论》

  养性之道在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力求做到高尚,脱离并摒弃世俗,高谈别人的怨恨和诽谤,这样做仅是为了表现自己的清高。这是隐居山谷之中,不满于社会现实,身体枯槁,自命清高的人的信仰;仁义忠信,恭俭推让,是为了修身而已。这是使社会安定太平,以教育者自居,一会儿到处游说,一会儿又定居讲学的人的信仰;讲功劳,注重名利,重视君臣礼仪,严格区分上下等级关系,表现出自己治国的才能。这是朝廷命官,推崇君主、维护君权使国家强盛,致力于开拓疆土,兼并诸侯国的人的信仰;闲居湖泽,保持旷达的心境,垂钓赋闲,表现出无所为。这是江湖之士,超脱社会,闲暇的人的信仰;注意呼吸节奏,吐故纳新,像熊一样伸长脖子,像鸟一样伸展身体而进行锻炼,是为了延长寿命。这是导通气血,柔和肢体,延寿、养形,研究长生之道的人的喜好。

  如果在思想上不严格要求自己就能做到清高,不讲求仁义就能做到修身,不追求功劳和名利就能治理国家,不闲居江湖就能获得旷达的心境;不导通血脉、柔和肢体就能做到长寿;没有什么使自己刻意去忘掉,也没有什么让自己刻意去占有,淡然无谓而什么都做到了,这才是符合自然的规律,圣人的德行。

  所以说:安静淡然,空虚无物,这是自然的准则、道德的本质。所以也有这样的说法:圣人宽容,与外界事物没有矛盾,没有矛盾就是安静淡然。安静淡然就什么忧思都不能进入,邪气也不能侵袭,所以,他的德性完善,精神饱满。

  所以说:圣人能够长生是天道的自然运行,他的死也是物理的必然变化。动也好,静也好,都能与天地阴阳的变化相一致。善是福的先声,恶是祸的根由,善恶都不沾染,也就无所谓福与祸了。感知了才有思考,施加了力量后才会有运动,本性出于自然,智慧和习惯都属于后天人为,凡违背天理的,都应该抛弃。这样,就不会有天灾,不被物所役,也无人世间的是非与罪责。如果把生看得很轻,把死亡看得和平常休息一样,不思想考虑,不忧郁图谋,无心显露自己,守信而不须约定,纯粹顺其自然,就会睡觉安稳而不做梦,无忧无虑了。人就精神饱满不疲倦。虚无恬淡,才是符合自然的规律。

  所以,悲、乐、喜、怒、好、恶是道德的过失。心中没有忧愁和快乐,就是德行的最高境界;坚持纯一之道而不动,一切无心,就是高度静的境界。一切顺从,虚怀若谷,不与外界事物交往,非常淡泊,与外界没有丝毫的抵触,就是非常纯的境界。所以形体劳累而不休息就会生病,精神用个不停就会疲劳,疲劳就会引起精神枯竭。

  水的性情,是清而不含杂质的,不动就一平如镜;水不流动就会腐臭混浊,也可以说不能清,这就是自然规律的反应。所以,纯粹而不含杂质,静一而不改变,淡然无为,动而遵循自然规律,就是养神之道。

  《庄子•刻意》

  治气养心治气养心的方法:血气刚强的,用柔来调和;城府太深近于险诈的,用平易良善来诱导;行动敏捷轻快的,用迂缓来加以节制;心胸狭隘偏小的,应使他心胸开阔;意志卑下、反应迟钝、贪图便利的,应促使他奋进,提高其道德与志向;平庸、驽钝、散漫的,应约束他亲师近友,好好学习;态度怠慢、轻佻、自暴自弃的,应使他明了这样会引起祸害和灾难;朴素老实、极端忠厚,就教他礼乐,疏通他的思想,让他思索。凡是治气养生的方法,要从礼直接学起,要有老师的教导,要所好专一,无思虑杂念。这就是治气养生的方法。

  《荀子•修身》

  修身养性的人,节制情欲,调节饮食,调和喜怒和动静。如果这些内在的东西都做到了,那么邪气就无从侵入。用过多的精力粉饰外在,会伤害内在的情志,扶持了情志就伤害了神气,装饰打扮得到展现而又蒙蔽了人的本质。须臾不忘做一个圣贤的人,必被性情所困;百步之中都不忘打扮容貌的人,必被形体所累。所以说:鸟的羽翼漂亮丰满,必定伤害到骸骨;树的枝叶茂密繁盛,必定伤害到根茎,天底下没有能够做到两全齐美的。

  《文子•符言》

  养性四要原天命,治心术,理好憎,适情性,是调整自己行为的道理。原天命,即根据自然发展的规律,不被祸福所迷惑;治心术,即不妄自喜怒无常;理好憎,即不贪图那些无用的东西;适情性,就是说欲望不要超过节度。不被祸福所迷惑,即是对于祸福顺其自然;不妄自喜怒无常,也就是要赏罚公正,不徇私情;不贪图无用的东西,就是不要因为自己的欲望损害了人的本性;欲望不要过多,就是养生要知足。凡是这四种,不求于形体之外,不要假借于别人,应凭借自己而获得。

  《文子•符言》

  通常心里所喜爱的,不要用情太深;心里的恨,也不要恨得太深;这都会损性伤神。称赞不能过度,批评也不要过火。要用平常心对待事物,如有偏颇,寻求改正。

  身处于贫贱时,要安于贫贱;身居富贵时,不要以富贵矜持;不论居于贫穷还是富贵之中,都必须有恒心坚守自己的道德。不要因为自己贫穷或者富裕而改变了自己意志和变更本性。通达道理,不要表现在语言上。有了大功德,也不要恃之而生非分之想。养身的药物不离手,美好良善的言辞不离口,心不生邪恶的念头。内心要常怀诚意,对外事外物要恭敬。不要用欺诈的言行来取悦别人。即使终身行善而被人嫌弃,也不要生怀恨之心;对待君子做到礼貌周全,别人认为你讨好献谄,应当用道来平静自己的心。只要是道义还存在,那么好的德行就不会孤立,不要因为做了善事而没有得到善报就用怨仇待之。

  对于居住之处,不要让心里感到不满足,如果有不足之心,就应极力抑制,不要使之升起。人如果知足,就不会对其福禄而遗憾。所到之处,不要苛求过多;多求,则会劳心苦志。人之所以多病,是因为不能养性。在平常健康的时候,总认为这很平常,就纵情恣欲,切勿心里所想,就尽量满足,不受禁忌的约束,欺罔幽灵和神明,无所不作。自以为这一切适合养性,却不知此后全是引起疾病的因由。等到两手空空,自汗流出,口唱皇天,才无所适从,这都是因为平时粗心,不自我检点,才至于此。只要能够做到平时内省身心,就会发现自己的日常行为之中,有许多都是会引起各种不同的疾病的,多种疾病,都是自己造成,并非是上天安排。等到一朝病发,百药不能救,才诽谤医药无效,神灵不显。所以聪明的人,爱惜自己性命的人,自己反思,深感惭愧,告诫并约束自己的身心,常常修身行善。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卷27《道林养性》

  久生之道寒、湿、温、燥、晦、明等邪气变化多端,形体受到邪气骚扰太多就会死亡,形体虽死而邪气仍存。喜、怒、哀、乐、思、惧等情绪变化都具备,神气就会被这些变化消耗殆尽,神气耗尽了而情绪仍有余。正气上下贯通,像圆环一样没有始端,不知道圆环首尾,就不知道圆环的起止。如果能够使精神得到润泽而不委靡;使身躯强健安宁不可阻挠,就是通晓明白养气方法的人。倘是气不胜,邪气就要攻伐身体。邪气不停侵入,那么正气必定受到挫伤,正气受到挫伤就会趋于消亡。正气渐渐消耗殆尽,邪气就会亢旺生成,心必被气所伤,而表现在外的色泽就发生改变,神就会离开心这个主干而死亡。理解这个道理的人,首先强壮自己的身体以防止邪气侵入,疏通经脉让真气流动,深居静处,不被外界外物干扰。动、静、出、入都保持神气完备,严守禁忌,谨慎地封闭身上的毛孔与穴位,情志专一不被分散,那么真气就存在,上下灌注,气就流通。这气就像水一样长流不停,像日月的运行一样永无休止。阴气荣五脏,阳气固六腑,源流不断,满而不溢充而不盈,就是所说的长寿。

  〔晋〕程本:《子华子•大道》

  养性十三字诀

  一曰遗形忘体,恬然若无,谓之“虚”;

  二曰损心弃意,废伪去欲,谓之“无”;

  三曰专精积神,不与物杂,谓之“清”;

  四曰反神服气,安而不动,谓之“静”;

  五曰深居闲处,功名不显,谓之“微”;

  六曰去妻离子,独于道游,谓之“寡”;

  七曰呼吸中和,滑泽细微,谓之“柔”;

  八曰缓形从体,以奉百事,谓之“弱”;

  九曰憎恶尊荣,安贫乐辱,谓之“卑”;

  十曰遁盈逃满,衣食粗疏,谓之“损”;

  十一曰静作随阳,应变却邪,谓之“时”;

  十二曰不饥不渴,不寒不暑,不喜不怒,不哀不乐,不疾不迟,谓之“和”;

  十三曰爱视爱听,爱言爱虑,坚固不费,精神内守,谓之“啬”。

  《七部名数要记》

  百病与百药《大藏经》说:与其灾难发生后才解救,不如首先避免更容易;与其在疾病发生后去治疗,还不如患病前先调养预防。所以,圣人都提倡求福在没有先兆之前,灭祸在没有萌发之先。要知道灾祸是暗中渐渐形成的,疾病也是从微小的不适逐渐加重的,如果认为行小善没有大益就不去做,因小恶没有大损而不去改正,那么大德是不能形成的,大祸也会很快降临。所以太上老君特别指出,患心病是因为欲望太多,病者应该引以为鉴。人能通过静坐自省,察视自己是否有病,心病心医,并用心药加以治疗,哪里还需要等候良医来治愈疾病呢?要想长寿,首先要没有疾病,聪明的人应常常这样告诫自己。

喜怒偏执是一病忘义取利是一病好色坏德是一病专心系爱是一病憎欲无理是一病

纵贪蔽过是一病毁人自誉是一病擅变自可是一病轻口喜言是一病快意逐非是一病

以智轻人是一病乘权纵横是一病非人自是是一病侮易孤寡是一病以力胜人是一病

威势自协是一病语欲胜人是一病货不念偿是一病曲人自直是一病以直伤人是一病

与恶人交是一病喜怒自伐是一病愚人自贤是一病以功自矜是一病诽议明贤是一病

以劳自怨是一病以虚为实是一病喜说人过是一病以富骄人是一病以贱讪贵是一病

谗人求媚是一病以德自显是一病以贵轻人是一病以贫妒富是一病败人成功是一病

以私乱公是一病好自掩饰是一病危人自安是一病阴阳嫉妒是一病激厉谤悖是一病

多憎少爱是一病坚执争斗是一病推负著人是一病文拒钩锡是一病持人长短是一病

假人自信是一病施人望报是一病无施责人是一病与人追悔是一病好自怨憎是一病

  好杀虫畜是一病蛊道压人是一病毁訾高才是一病憎人胜己是一病毒药鸩饮是一病

  心不平等是一病以贤贡高是一病追念旧恶是一病不受谏谕是一病内疏外亲是一病

  投书败人是一病笑愚痴人是一病烦苛轻躁是一病捶掷无理是一病好自作正是一病

  多疑少信是一病笑颠狂人是一病蹲踞无礼是一病丑言恶语是一病轻慢老少是一病

  恶态丑对是一病乖戾自用是一病好喜嗜笑是一病当权任信是一病诡谲谀诌是一病

  嗜得怀诈是一病两舌无信是一病乘酒凶横是一病骂詈风雨是一病恶言好杀是一病

  干预人事是一病钻穴窥人是一病不借怀怨是一病负债逃走是一病背向异词是一病

  喜抵捍戾是一病调戏必固是一病故迷误人是一病探巢破卵是一病惊胎损形是一病

  水火败伤是一病笑盲聋哑是一病乱人嫁娶是一病教人捶掷是一病教人作恶是一病

  含祸离爱是一病唱祸道非是一病见财欲得是一病强夺人物是一病。

  此上共是一百种病。人如果能心系一念,无贪无欲,心境平和,将这一百种病除掉,也就不会有灾害、痛苦、烦恼和凶险了,不仅自己因此而保命延年,子孙也会百世享受这样做的福祉。

  《大藏经》说:“古代圣贤做善事,并不因为是微小的就不推崇;对于恶行,也不会因为太微不足道就不去制止改正它。”改恶行崇尚做善事,也是治病的药饵,抄录下所谓的百药以治心病。

  思无邪僻是一药行宽心和是一药动静有礼是一药起居有度是一药近德远色是一药

  清心寡欲是一药推分引义是一药不取非分是一药虽憎尤爱是一药心无嫉妒是一药

  教化愚顽是一药谏正邪乱是一药戒勒恶仆是一药开导迷误是一药扶接老幼是一药

  心无狡诈是一药拔祸济难是一药常行方便是一药怜孤恤寡是一药扶贫救厄是一药

  位高下士是一药语言谦逊是一药不负宿债是一药愍慰笃信是一药敬爱卑微是一药

  语言端悫是一药推直引曲是一药不争是非是一药逢侵鄙是是一药受辱能忍是一药

  扬善隐恶是一药推好取丑是一药与多取少是一药称叹贤良是一药见贤内省是一药

  不自夸彰是一药推功引善是一药不自伐善是一药不掩人功是一药劳苦不恨是一药

  怀诚抱信是一药覆蔽阴恶是一药崇尚胜己是一药安贫自乐是一药不自尊大是一药

  好成人功是一药不好阴谋是一药得失不形是一药积德树恩是一药生无骂詈是一药

  不评论人是一药甜言美语是一药灾病自咎是一药心平气和是一药不忌人美是一药

  心静意定是一药不念旧恶是一药匡邪弼恶是一药听教伏善是一药愤怒能制是一药

  不干求人是一药无思无虑是一药尊奉高年是一药对人恭肃是一药内修孝悌是一药

  恬静守分是一药和悦妻孥是一药以食饮人是一药助修善事是一药乐天知命是一药

  远嫌避疑是一药宽舒大度是一药敬信经典是一药息心抱道是一药为善不倦是一药

  济度贫穷是一药舍药救疾是一药信礼神佛是一药知机知足是一药清闲无欲是一药

  仁慈谦爱是一药好生恶杀是一药不宝厚藏是一药不犯禁忌是一药节俭守中是一药

  谦己下人是一药随事不慢是一药喜谈人德是一药不造妄语是一药贵能援人是一药

  富能救人是一药不尚争斗是一药不淫妓娼是一药不生奸盗是一药不怀咒压是一药

  不乐词讼是一药扶老挈幼是一药。

  这就是百药。人的疾病,都因为人掩盖自己的过错和恶欲而起,由于不想让别人知道,就将生病的原因归咎于饮食、风寒和恶气。由于人违犯了圣贤的教导,胡思妄为,以致魂魄迷丧,不能藏在形体中而使肌体空虚。精气不能相守,风寒恶气才有机会伤害身体。这就是为什么有大德的人,虽然处在不被人注意的地方,也不为非作歹;虽然居于荣禄的高位,也不去作恶;量体裁衣,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决定食物的丰俭,即使十分富有高贵,也不恣欲妄为,虽然贫贱也不做贪鄙的事。这也就是为什么外无残暴,内无疾病的原因。人不必因有百病而自究,以百种药来自治,只要通过调节修炼使自己与天理相合,同时心志协调,从而也能具有长生不老的条件。

  〔唐〕灵澈:《大藏治病药》

  名利害人,胜于戈矛名是造物主最为禁忌的,但争夺利益是人之常情。所以说,名利杀人,比戈矛还厉害。为什么呢?戈矛杀人,人看得见并且可以回避它,为争夺名利而引起的伤害,一直到死人们也不知悔改。自古以来,人心国法,多被利益所害。天下的大祸害,大都隐藏在大的利益之中,而人却不知;其实并不是真的不知,而是被利欲熏昏了头脑。

  《无字真经•养真篇》

  心胸狭窄,不能容物,是因为名利之心未除去。只要利己之心存在,那么一切利害关系都能牵动我;名利之心存在,一切称赞和讥讽都足以动摇我,又怎么能够看得见天下之理,而又怎么能够顺应万事万物呢?

  〔明〕黄宗羲:《子刘子•学言》卷1

  崔子玉《座右铭》不要去揭别人的短处,也不要炫耀自己的长处。既已施舍于人,就不要老挂在心上;受了别人的施舍,一定不要忘怀。人世间的名誉地位不足以羡慕,只有仁慈才是行动的纲领。用心忖度后才行动,诽谤议论对我有什么伤害?不要使自己虚名超过实际,守本分将贤德隐藏,即使在冥间也贵不可言。岁月悠悠难以估量,要谨慎说话,节制饮食,懂得满足,行为要持之以恒,时间长久自然会好处无量。

  〔明〕高濂:《遵生八笺》卷2《清修妙论笺下》

  清心寡欲清心释累,绝虑忘情,少思寡欲,见素抱朴,是学道的人必须做到的。心清累释,足以扫尽内心的瑕疵。绝虑忘情,足以使自我世界宁静。思虑欲望全部泯灭,足以造化所学的道。素洁、朴素,极度的单纯,足以明白天底下的安乐之法。每天务求做到少食宽衣,遇到闲暇之时,入室盘膝静坐,心无杂念,一念视中。丹书说:“人心如果与天心合一,能够让阴阳颠倒、停止片刻。”用心来观道,道就是心;用道来观心,心就是道。如果能够做到清心寡欲,并长期坚持,就会百病不生。在秋分到冬至以后,行之更妙。如果在春夏行持,春是万物发生之时,夏是阳气茂盛之际,儒家说,歌咏能够养性情,舞蹈能养血脉,又不必静坐,这些适宜夜间入眠和早晨起床之时,昂首阔步于庭中,披头散发缓缓前行,可使人长寿。古人在冬至时,关闭七窍来养微弱的阳气,斋戒掩身,以期待阴阳能够处在应有的位置。之所以古人迟起以待阳光,是因为阳气闭藏之时,不可以扰动筋骨,只有安调静养身体,那么春夏就百病不生。情不动,精固则水朝元;心不动,气固则火朝元;性寂魂藏,则木朝元;情忘魄伏,则金朝元;四大安和,意志坚定则土朝元。所以说人有五气朝元。又经说:“人能长清净,天地悉皆归。”

  〔明〕龚居中:《红炉点雪•静坐功夫》

  善于保养生命的人,经常保持清虚泰然的心境,既少思虑也少有欲念。知道了为名誉地位会伤害品德,所以时刻都不会松懈,即使没有欲念也要强制禁欲。要知道五味太过会损害心性,所以不要弃而不顾,不要贪食了以后才去抑制。外物之累会使心失去控制,精神元气是用以保持心神纯正不杂的。心要做到空旷得没有忧患,宁静得没有一点思虑,又坚守如一,通过调养使之达到和平,并依据一定的方法进行自我调节,这就同大自然的规律相符了。然后再进食灵芝之类的营养药物,并用泉水洗浴以泽润身体,适当晒晒朝阳,用音乐调和情绪,做到无为自得,身体轻快,心也就旷达了。忘掉欢乐,才可能自然满足;忘掉生命的存在,身体才能得以长存。假如长久坚持这样做,就可以与古代传说中的仙人羡门比高寿,可以与王子乔的年龄争高下。

  〔明〕高濂:《遵生八笺》卷1《清修妙论笺上》

  郝太古说:道不负人,是人自己负道。日月的运行并不快速,人刻意计算才觉得变得快速。勇猛刚强,不如低心下气;游历高远的地方,不如静心素养;追名逐利,不如安于穷居自适;饱餐珍馐美味,不如粗茶淡饭;绫罗绸缎满箱,不如布衣遮体;谈古论今,不如闭口不语;逞强夸能,不如自守本分抱元守一;趋炎附势,不如贫贱自乐;怀怨记仇,不如洗心悔过;较长论短,不如安心自怡。如果按着这样去做便可道气绵绵不绝而成神仙,自然会超越凡尘登上仙界。

  〔明〕高濂:《遵生八笺》卷1《清修妙论笺上》

  养心在于寡欲养心的方法,没有比尽量减少欲望更好了。那些平素欲望少的人,尽管也有失去本心(即天生的善性。——译注)的,但为数却很少;那些平素欲望多的人,尽管也能保存本心,但为数也很少。

  《孟子•尽心下》

  欲可尽,虑当节性,是人的天性;情,是人性的实质;欲,是情感的反应。把心里希求的当做可以得到的而去追求它,这是情感必不可免的现象,也是理智必出于此的选择。即使贱如门吏,也不能除去欲念;即使贵为天子,私欲也不可尽除。尽管欲望不可能完全除尽,人们还是可以近于除尽它,可以节制它。所以,欲望虽然不可能完全除尽,人们还是希望能除尽它。欲望不可以完全摒弃,如果求之而不能获得,想满足欲望的人也应当节制。有“道”的人,进而在位,就会使私欲近于除尽;退而在野,就会节制自己的求取。这样的人,天下是没有人能胜得过他的。

  《荀子•正名》

  勿以性养物水的本性是清澈的,却被泥土搅浑浊了,所以水不能清;人的本性是长寿,却被外物所干扰,所以不能够长寿。万事万物,是用来养性的,不是用性来养物。今世的人,被外物所迷惑,这是不知道孰轻孰重。不知孰轻孰重,就会轻重倒置,把轻贱的事物看得贵重,把贵重的事物看得轻贱。像这样,就会动辄失败。

  如果只要有声音,就用耳朵去听,直到满足为止,却不知听得太多会使人耳聋,必须做到尽量不听;只要有色彩,就用眼睛去看,直到满足为止,却不知看得太多会使人目盲,必须尽量不要看;只要有滋味,就用嘴巴去吃,直到满足为止,却不知吃得太多会使人失声,必须尽量不吃。所以圣人对于声、色、滋味,有利于养性的就取用,有害于养性的就舍弃,这才是成全养性之道的方法。世上处于富贵之中的人,多被声色滋味所迷惑,为了求得日夜满足而放弃养性。放弃了养性怎么会不伤害身体呢?万人操弓,共射一个箭靶子,怎么会有不中的?万物绚美,以害生灵,生灵怎会不受伤害?用来滋养一个生灵,生灵怎会不长寿?

  所以,圣人控制万事万物,是用来成全自己的天性。天性完美就神和、目明、耳聪、鼻嗅、口敏,三百六十关节都通泰了的人,不言而信,不谋而当,不虑而得,精通天地,神覆宇宙,不受万事万物的干扰和侵袭,如同天和地一样坦荡淡然。居上做天子而不骄,处下为平民而不惛。这就是所说的全德的人。

  富贵之人不懂得道,这是一种祸患,还不如贫贱的人。贫贱的人要想享受都很困难,怎么会有过分的欲望呢?出则用车,入则用辇,力求做到安逸,是导致富贵之人突然晕倒的原因。肥味厚酒,力求做到强食,美女、声色,力求做到自乐,这是攻伐性命的斧头。三种祸患是由于富贵所导致的。所以,古人有不肯富贵的,是由于重视自己的性命而不想张扬自己的虚名。

  《吕氏春秋•本生》

  血气、五脏,是人的精华。血气能集中在五脏中而不外越,那么胸腹就充实而嗜欲减少;胸腹充实,嗜欲减少,就会耳目清静,听视通达;耳目清静,听视通达,就叫做神明。五脏能够专属于心,心就平和,那么勃勃之气充沛,邪气就无从侵入,邪气不侵入,那么精神旺盛而神气不会分散;精神旺盛神气不被分散就顺畅;顺畅了就调和,调和了就畅通,畅通了就是达到了精神的最高境界,达到了精神的最高境界,就没有什么看不见,没有什么听不到,没有什么不能成。这样,忧患病痛就不能进入,邪气也不能侵袭了。而某些事情,求之于四海而不能寻到,固守于形骸之内也不能出现。所以说,所求多的人所得到的反而少,所见大的人所知道的反而小。

  人的七窍,是精神的门户;人的志气,受五脏役使,耳和眼被声色所诱惑,会使五脏摇动而不安定;五脏摇动不安定,会使血气滔荡不休;血气滔荡不休,就会使精神驰骋于外而不固守体内;精神驰骋于外而不固守,那么祸福的来临也无从知道。如果使耳目精明玄达,必须没有诱惑,使志气虚静恬愉就要减少嗜欲;五脏安宁充盈而不泄泻,精神内守形骸而不外越,就能望穿来事之前,而知来事之后,还没有达到足以做到的,岂止是祸福之用。所以说:“出游得越远的人,知道得越少。”这是说精神不可以外淫的道理。五色乱目,使人目不明;五声乱耳,使人耳不聪;五味乱口,使人口病伤;取舍乱心,使人行为越轨。这四者就是造成天下人为什么要养性的原因,其实这都是为人所累。所以说:嗜欲的人,使人的气失去;而好憎的人,使人的心劳累。不除去这些毛病,就会使人志气日耗。

  《淮南子•精神训》

  善于养生的人善于养生的人主要在于养内,不善于养生的人则养外。养外就会贪婪快乐,放肆情欲,心里又充满幻想,这种注重外在享受的人,他的内在精神自然就空虚。所说的养内,就是让五脏平安谐和,三焦守位,饮食适当,尘世的驳杂事情不要涉及,这样就可以长寿。

  〔明〕高濂:《遵生八笺》卷1《清修妙论笺上》

  除六害凡善于养生的人,首先必须除去六种有害于身体的行为,之后才能够保住性命延年益寿。哪些是应该除去的六害呢?一是要淡薄名利;二是要禁止淫荡的乐音与美色;三是要轻视钱财;四是不过度吃损害内脏的食物;五要去除虚妄的念头;六要消除妒嫉别人的思想。这六种对修身养性极为不利。如果这六种行为不消除,对自己不会有什么益处。即使你心中想着真理,口中念着真经,咀嚼着食物的精华,呼吸着自然的空气,也不能弥补它们带来的危害。这种舍本求末的教训深刻呀!

  《太上老君养生诀•养生真诀》

  物可求,不可贪人居住在尘世之中,难免要有所思和有所求。虽然这样,如果没有患得患失之心,即使有得或无,心也会时常安泰。对于物可以寻求,但是不可贪婪,可以获得,但不可以积蓄。不贪婪就少忧心,不积蓄就没有失去,行为虽然与他人相同,但是心却与俗人不一样。

  〔明〕高濂:《遵生八笺》卷1《清修妙论笺上》

  养性在于静心心就像眼睛,只要一点小灰尘入眼就会不自在,小事系挂于心,心必然会波动。既然有了波动,心就难得镇定下来了。养性首先是静心,因此要赶紧除去这一毛病。

  〔明〕高濂:《遵生八笺》卷1《清修妙论笺上》

  正心所说的修身在于端正心。因为身上有愤怒,心就不能正;有所恐惧,心就不能正;有所好乐,心就不能正;有所忧患,心就不能正。如果心不在焉,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所以说:修身在于正心。

  《大学》

  诚意所谓诚意,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道德涵养好的人,去恶就像憎恶极臭的臭气,为善就像喜爱极美的美色,这样才叫做“自谦”——自己去求得自身的快乐和满足,不是为了装饰给别人看。所以君子在单独活动的时候,必定谨慎行事。

  小人独处的时候,可能什么坏事都会做出来。见到君子时,他就会把不善的地方遮掩起来,把好的地方显露出来。在别人的眼中,就好像看见了他的肺肝一般的明白了然。这样遮遮掩掩,又有什么好处呢?这就叫做“诚于中,形于外”。一个人只要心怀诚意,就一定会在外表表露出来。所以这是君子独处必须谨慎的原因。

  曾子说:“一个人即使是在独处时,也随时像有多双眼睛在盯着他,多只手在指着他,这是多么需要谨慎的啊!”

  资财雄厚可以把住处装饰得富丽堂皇,道德浑厚可以滋润身心。心胸开阔的人,身体会强壮结实。所以说,君子一定要诚其意。

  《大学》

  存厚君子处在世上,没有轻视他人的心,也没有高高在上的想法。轻视人,类似于浅薄;高高在上,类似于轻狂。既然浅薄、轻狂,那么骄傲之气就会经常存在,而心中不会有片刻的快乐。世上的文人志士,见到愚蠢的人拥有富贵,不仅心里轻视,而且用行动来轻视;见到君子得到好的名声,不但心里嫉妒,而且用行动来嫉妒。这是可悲可叹的呀!天生之物,不可能齐全,应当平心静气地寒暄应对在贤愚之间。那些轻视人、高高在上的人的心,会被造物主所谴责;而他的学问也日日受损,为何不用谦虚的胸怀接受外物,为增进道德、修建功业奠定基础呢?

  〔明〕王达:《笔畴•存厚》

  仁爱之心孟子说:“仁,是人人固有的爱人之心;义,是人人应走的人生之路。一般人舍弃应走的路不走,放弃仁爱之心而不知用,真是可悲呀!人们把鸡狗放到门外去,还要去把它们找回来;可是失去了仁爱,却不知道去寻找。做学问的要领没有别的,只不过将自己放失的仁爱之心找回来罢了。”

  《孟子•告子上》

  心欲小,志欲大大凡为人之道:心越小,志越大;智慧越丰富,行动越方正;能力越强,事情越少。所以说:心小的人,忧患还未发生就已被想到,戒祸慎微,不敢放纵欲望。志大的人,包罗万象,殊、俗、是、非、福、祸都聚集在一起。智慧丰富的人,终始无端,像水一样源远流长而不枯竭。行为方正的人,正直而不屈不挠,素白而不污,穷贱而不卑,显达而不放肆。能力强的人,文武俱备,动静中仪,措施废置,周全得宜。事少的人,从众多之中抓出要领,用简要的方法来处置广大的范围,处在静中来对待躁动不安。所以心小的人,能做到防微杜渐;志大的人,天下之物无不包容于胸中;智圆的人,无所不知;行方的人,无所不能做;能多的人,无所不能治。

  《文子•微明》

  致寿四道张英说:古人谈论致寿之道有四种,它们是:慈、俭、和、静。人如果能够用仁慈之心对待万事万物,不做一丝一毫有害的事,即使一句有损于人的话,也不轻易说出。推而广之,戒除杀生,以求爱惜生物的性命,不砍伐树木以求保护自然,不考虑自己为善而无好报,心中仍怀着慈祥和平易近人的度量,就不会受自然灾害的干扰,那么就可以长寿了。人生寿命的长短,自有天数。爱惜生命的人,就有可能长寿;残害生命的人,容易导致短命。

  所以,古人以俭为宝,不仅仅只是在钱财上节俭;对于一切事,都应当节俭,才会有盈余。在饮食方面节俭,可以养脾胃;在嗜好和欲望上节制,可以集聚精神;在语言上做到少说,就可以养气;少于交游,就可以减少择友不慎而引起的过失;少喝酒、劝酒,就可以养身息劳;少熬夜,就可以神安体畅;饮食节俭,就可以清心养德;少于思考忧虑,就可以免除烦恼忧愁。任何事情减少一分,即可以增加一分益处。天下的事物,与自己无关的,不过十之一二。初见时以为与己不相干,细细想来,又觉得并非与己无关。如果做到能省则省,那么每天的事情也就会逐渐减少。白香山的诗写道:“我有一言君记取,世间自取苦人多。”试问:现在那些劳扰烦苦的人,哪有不觉得万事万物都与自己有关的呢?当然这就会使自己神思恍惚,而失去了自我。

  如果人常和悦,那么就会心气平和五脏安宁,古人所以喜欢喜神。真定梁公每次对人说:“白天在外做事,每到晚上必定要回家居住,必须寻找一些可以欢喜或令人发笑的事情,或者与客人放声高论,掀须大笑,以抒发一天的劳顿郁结之气。”这真是养生的要诀。何文端公在世时,他乡里曾有活过百岁的老人,他问这位老人有什么养生之术,老人回答说:“我是乡村里人,不知道世事,但一生只知道欢乐,从不知忧愁烦恼。”唉,这岂是名利中人所能做到的?

  据说,“仁者静”。又说:“智者动”。大多心气浮躁的人,举止轻佻,不能够长寿。古人认为,砚台用世来计,墨用时来计,笔用日来计,这就是动与静的区别。静的意义有两种:一是身不过度劳累;二是心不可轻易触动。凡是遇到一切劳顿、忧惶、喜乐、恐惧的事情,应表现出顺其自然的态度来对待,这就是心凝然不动,如一泓澄清的深潭,如一口幽深的古井,那么外间的一切动气及纷扰之事,都会听而不闻了。

  这四种方法,对于养生是最切实不过的,比那些服药、引导要强一万倍。如果服药,会使物性发生偏移,或多有燥性停滞;引导吐纳之法,则容易时作时停,不易坚持。用以上四种方法作为养生的根本,就不会舍本而求末了。《道德经》五千句,它的要旨也在于此。用它来作座右铭,时时体察,应当是有裨益的。

  〔清〕张英:《文端集》卷45《聪训斋语》

  百行周备自长寿善于养性的人,总是在疾病未发作之前就懂得防范,这是他们的原则。希望长期坚持而习以为常。性自为善了,不习以为常,也就不会不利了。性行善,则内外百病都不会产生;祸乱灾害,也无从发作。这是养性的重要理论。善于养性的人,能够在病未发作之前,就加以治疗,就是这个意思。

  古时养性的人,不在于服食什么灵丹妙药,而在于平时起居。五常俱全,百行周到,即使没有药饵,也足以长寿。如果德行不足,纵然服金丹,年寿也不可能长久。所以老子说:善于养生的人,陆地上行走不惧虎兽。这是禀受道德的福,怎么能凭借服用药物来祈求延年益寿呢?圣人之所以用药,是用来救治那些德行太过的人。愚蠢的人抱命经年,不修一行,疾病缠身,却无悔改之心。所以岐伯、医和长寿,彭祖,俞跗永归。嵇中散说:养生有五种难处,即:不放弃名利是一难,不消除喜怒是二难,不除去美色是三难,不淡泊滋味是四难,不定神思精气耗散是五难。五难不除,心虽想高寿,口中虽念至言,吃喝都是精华,仍不能避免短寿和生病。五难能绝,适应外界的能力逐渐完善,道德也会逐日圆满,不祈祷长生也有神灵保佑,不求高寿也可以延年了,这是养生的大宗旨。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卷27《养性序》

  心静通神明心里宁静就可以通达神明,也就能在事情还未发生时就预先知道,不走出门户就能知道天下的事情,不开窗口就可知道天空的景象。心像水一样,只要久不扰动就会清澄见底,所以叫做灵明。心静可以保住元阳之气,也就什么病也不会生,便可以活到一百岁。假如有一个念头搅乱了宁静的心境,那么心神飞驰于外,元气就会散在体内,体内混乱了,多种疾病就会侵袭,年寿自然就短。

  〔明〕高濂:《遵生八笺》卷1《清修妙论笺上》

  心能静,道自定人能快乐地生存,必定是由于能够欢畅快乐。忧愁会使心情失去正常的条理,忿怒会使意志失去清楚的头绪。心中充满了忧愁、悲伤、喜悦和忿怒,道就没有了存留的地方。有了爱恋和贪欲的私情,要把它静止下来。有了愚蠢和纷乱的念头,要把它改正过来。要去的不必强留,要来的也不用阻挡。这样,幸福自然就会归属于你。道是自然到来的,可以顺应大道的趋势来调节自己。安静,就能得到道;急躁,就会失掉道。灵气在心中,一来一去,细不在体内,大不在体外,之所以失去,是因为急躁而失去。心中能够安静,道自然安定下来。得道的人,理蒸而毛泄,胸中不败;节欲之道,万物不伤害。

《管子•内业》

夙兴夜寐箴鸡鸣时人睡醒,思想便逐渐活跃,将它搁置心间,慢慢加以整理,或反省过去的错误,或者又想重新获得,逐条整理,便会心中明晰尔后默记于心。考虑的问题既已成熟,觉醒后顿觉神清气爽,然后穿衣洗漱,端正敛形。收敛住驰骋的思想,便觉心中明亮如初升的太阳,严肃整齐,虚明静一。然后开始学习,好像孔夫子在坐,颜回曾参立于前后,对圣人教诲的话语,洗耳恭听,弟子问答辩解,反复思考订正。事情到来自然会有相应的解决办法,这就需要在实际行为中得到验证,把握清楚命运,一切好似在眼前般明了。事过后,心境宁静,凝神息虑。动与静循环交替,只有心才完全监察明晰,静时心存动时心察,不能三心二意。读书的空闲时间,间或游走吟咏,舒发精神,休养性情。天晚倦怠人便昏愦,这时邪气容易侵入,因此要斋戒恭敬,振作精神。夜深了想睡觉,齐手敛足,不作思维,让心神归宿,在夜间好好养气,使真气复元。注意啊注意,早晚一定要坚持不懈。

  陈茂卿:《夙兴夜寐箴》,见《遵生八笺》卷2《清修妙论笺下》

  静坐水澄清那么珍珠自然就出现,心澄静那么性情就自然明朗。所以,必须以静坐为基础,虚明寂定为本来的面容。静而虚明寂定,这叫做喜怒哀乐未发作的“中”,动而虚明寂定,这是喜怒适度调和。时时进行返观,时时进行体验,如果一时能这样做的,便是一时的圣人;一日能这样做的,便是一日的圣人;一月能这样做的,便是一月的圣人;终身不断地这样做的,光明不断,那么就是一个完全的圣人,天人合一了。

  〔清〕李灏:《二曲全集》卷2《学髓》

  如果心动不息,任何忧郁都能触动它,众多忧愁都能干扰它,好像风吹动的水面一样荡起层层波澜,这就不能够养寿了。大多从事静坐的人,起初不能够完全摒弃心里的杂念,但可以做到心中专注于某一念,逐渐由一念转到无念,像平静而无波澜的水一样,寂定之后,就会觉得有无穷的恬淡的意味,愿与世间的人一起来分享。

  〔清〕沈复:《浮生六记》卷6《养生记道》

  在炎热的夏天,郑瑄曾经默然静坐来澄清心思,闭上眼睛,心里想到看水的样子,于是他就感到好像有水洒在肌肤上,也好像有清爽的凉风吹来。一会儿后,他用手触摸,眼前的景象马上消失了,所以才知刚才眼前的情境是自己的心里所造就的幻境。

  〔明〕郑瑄:《昨非庵日纂》卷7《颐真》

  沉静沉静,并不是缄默不语。意志渊涵而态度闲正,这才是真正沉静。即使你整天言语不休,或者遭受千军万马的攻击,或者在喧嚣的闹市中繁忙应对,不受其害,这才叫沉静,这是神已定的原因。一旦你有飞扬动扰的心,即使你端坐终日,寂无一语,在表情上就已经有所浮现了;或者心即使不飞扬动扰而昏昏欲睡,都不能叫做沉静。真沉静的,是自然清醒,包括全部精神在内。

  〔明〕吕坤:《呻吟语》卷1《存心》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biancc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