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别被疾病追着跑——
远离疾病的养生处方
人老了,就会得病,得病就可能意味着死亡,这似乎已经是一个定律。可是,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健康的中老年人,疾病也曾光临过他们,可他们却依然健康地生活着。其实,说起来并不难理解,人老了,如果能够坦然面对疾病,不惧不怕,相信疾病一定会被很快控制的。这样一来,患病的中老年人也可以很健康地生活下去。
明修栈道,与静悄悄的高血压过招
我国有近1.6亿的人口惠有高血压病,并且每年以600万人的速度递增,而死于该疾病的人数每年在200万人左右。一连串的数字让人不寒而栗,高血压这个“幽灵”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它的存在让我们不能畅快淋漓地流汗,不能开怀畅饮。有了它,我们的生活失去了本有的色彩。为了能重新拥有健康的生活,全面狙击高血压的活动正式拉开。
高血压性疾病是十大死亡原因之一,它的发生率在15岁以上人口中约为10% N15%,在40—.65岁的人口中约为20%~25%,在65岁以上人口中高达50%。
据我国卫生部门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的高血压病患者已超过1亿人,每年新增600万人以上。现有脑卒中患者500余万人,每年新发病150万人,死亡20万人,其中76%的人有高血压病史。冠心病患者约有1000万人,其中65%的人有高血压病史。
这是一组多么可怕的数字,在高血压面前,人类的生命显得那样脆弱。那么,这样一个令人发颤的杀手是怎样形成的呢?
有关专家认为,高血压的形成与膳食结构不合理、生活不规律、烟酒过度、遗传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想要预防高血压,可以从这几个方而入手:
1.要学会科学地控制自己的饮食,平常少吃过稚、过盐.过油腻的东西,以清淡为主。对食物的处理方面,尽量少用油煎,炒炸等方式。
2.劳逸要结合,不要让自己过于劳累, 一些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中老年人最好不要参与。当然,参与—些轻体力劳动还是十分有必要的,毕竟长期不活动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也并不是一件好事。
3.戒掉烟和酒,我们都很清楚,尼古丁可以收缩毛细血管,会让心跳加快,更会让血压升高;酒,尤其是烈性酒对中老年人的身体是十分有害的。
4.定期体检,中老年人要坚持每年体检1次,平常也要对自己的血压情况非常了解,尽量将血压控制在理想的范围之内。
近几年来,血压、血糖、血脂等问题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当大家知道这些问题地发生和饮食有关的时候,一股素食风潮也随之兴起,甚至有的中老年人拒绝一切肉类,刘大妈就是其中一员。
62岁的刘大妈在两年前查出了高血压,当时医生提醒她要注意饮食。于是,刘大妈从此开始了素食之旅。每天早上只吃白粥和馒头,午饭和晚饭则是米饭加炒青菜,偶尔吃点菇类、豆腐或豆干。这样坚持了两年,刘大妈的血压确实一直很稳定,但在一次体检中,医生发现刘大妈的血压很正常,但她的血色素却只有5.6克,已经是严重的贫血了。
专家曾经强调,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即使是肥胖者,也必须要摄入一定量的动物蛋白,要知道鸡蛋、牛肉、羊肉等动物蛋白所含的脂氨基酸与人体的需求相符,是植物蛋白所不能替代的:
那么,高血压患者具体要怎样规划自己的一日三餐呢?
第一,每天摄入约300—500克的主食,如米饭、馒头、玉米粥等,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主食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每天摄入400—500克的新鲜蔬菜、100—200克的新鲜水果,高血压患者摄入一定的蔬菜和水果,对控制血压很有利。
第三,每天摄入50克的鱼类和虾类,鱼类是优质蛋白的来源,并且脂肪含量很少,适合高血压患者食用。
第四,每天摄入25—50克的蛋类,50~100克的肉类。
第五,每天摄入一定量的奶类及其奶制品,豆类以及豆制品,每天可以摄入1 00克脱脂奶或酸奶。
运动,高血压的奇效良方
刚退休的柳先生,天天和一群老哥儿们下棋、聊天,很有精神。可是谁又能想到,就在3年前,柳先生可是一个病秧子。3年前,柳先生被查出患有高血压,本来身体就不好的柳先生这下可被击跨了。天天不是吃药就是打针,老伴还天天让他吃各色各样的保健品。后来,一位中医朋友建议他多运动,没想到,柳先生坚持了两年,血压基本恢复到了正常状态。
高血压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但遗憾的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血压在升高,或者对于血压的升高他们并不在乎,这正是高血压的厉害之外。在不知不觉间,让人们搭上“高血压”这辆快车,并且还悠闲地欣赏着外面的景色,等他们察觉时,.可能已经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了。也就是说,这辆快车可能已经抵达了“终点站”,这个终点站的站名或者叫脑中风,或者叫心肌梗死。
为了避免高血压的发生,最好的方法就是坚持体检’,并且要积极预防,而运动则是预防高血压发生的一大法宝。
高血压患者可以选择散步,在清晨、傍晚,或是在睡前,患者可以用中等的速度散步30~60分钟。
也可以选择慢跑,慢跑比较适合于年龄不大,心功能比较好的早期高血压患者。在跑步的时候,患者要注意掌握节奏,注意用鼻呼吸。
如果不想跑来跑去,也可以选择坐在椅子上活动一下。端坐靠背椅上,双腿呈直角弯曲,双手自然下垂,闭目宁神,这时候什么都不用想,约2分钟即可。
降压五字按摩法
擦:用两手掌摩擦头部的两侧,各36次。
抹:用双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从前额正中向两侧抹到太阳穴,各抹36次。
梳:双手十指微屈,从前额发际开始,经过头顶,梳至后发际36次。
滚:双手握拳,拳眼对着相应的腰背部,上下稍稍用力滚动3 6次,滚动的幅度尽可能大一些。
揉:两手掌十字交叉重叠,贴于腹部,以脐为中心,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揉36次。
关注骨质疏松,关注骨髓的“抗震指数”
骨质疏松,这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病,尤其在一些发达国家更为常见,有些国家,因骨质疏松而髋部骨折的女性朋友甚至会高达1/5。为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中老年人不妨多晒晒太阳,接受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紫外线的照射可使人体皮肤产生维生素D,而维生素。是骨骼代谢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可以促进钙在肠道中吸收,从而使摄入的钙更有效地吸收,有利于钙的沉积。
近来这段时间,大家可能对于房子的耐震指数比较关心,唯恐再发生一次地震。但有没有人关心一下自己骨髓的耐震指数,它们是不是能承受轻微碰撞或是较大幅度的肢体动作呢?
世界卫生组织曾预测,如果按照目前这个速度发展下去,到2050年,在全球发生髋部骨折的中老年妇女中,将有超过50%的病例发生在亚洲地区。在美国,某机构研究显示,在随机抽取的20万名绝经妇女中,约有一半人被发现存在低骨质量,这些人潜在的骨折危险性非常高。
这些都说明了,骨质疏松及其相关的骨折将成为一个重大的保健问题。
骨质疏松确实是非常可怕,造成的伤害也很巨大,但它却不是无法阻挡的。如果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骨质疏松可以很轻松地被预防。
注意饮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预防骨质疏松,关键是合理安排饮食。对于中老年人,以及正处于更年期的女性来说,要多食用一些含钙、维生素及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如青花莱、海带、乳制品、虾皮等。另外,要多吃豆类,有关研究发现,多吃大豆食品可以使中老年人保持强壮的骨骼,从而减少骨折和骨质疏松的危险。
注意运动是很有效的一种方法
有关研究发现,适当做些运动,可以增加骨质量。如果中老年人能做一些体育活动,就可以调节全身的代谢状态,改善骨髓血液循环状况,增加外力对骨髓的刺激,从而就可以缓解骨质疏松。其实,运动是预防骨质疏松最简单且有效的方法,中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一项运动,如果能够坚持,相信就能够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注意每天晒一会儿太阳
维生素D对于预防骨质疏松也很重要,它可以影响身体的吸收,并且还可以影响钙质保存的效率。如果每天能够晒几分钟的太阳,就可以使体内产生足够的维生素D。如果不晒太阳,每天则需要补充400个国际单位(IU)的维生素D。
长期饮酒,导致骨质疏松
酒精的化学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人体后,可以和其他无机物或某些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些新物质。这些新物质具有抑制成骨细胞功能的不良作用,抑制骨生长因子。
长期大量饮酒,会使人体血液中保持一定浓度的乙醇,从而对骨骼的生长和发育产生影响,加快骨量的丢失。此外,长期大量饮酒不仅是骨质疏松的诱因,还会导致骨质疏松病人的病情加重。
“一炎难尽”的关节疾患
从字面上看,关节炎就是关节出现炎症,实际上它不仅指一种疾病,而且涉及到以下不同的情况,包括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脊椎炎等。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骨关节病患病率为46.3%,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中老年人的发病率则更高。
傍晚,公园里一位大妈正坐在长椅上揉腰,并对同伴说: “每当肩部开始渐渐的发酸,腰膝关节开始慢慢的痛,就知道明天一定是个阴雨天,等着吧!”果然不然,第二天细雨早已滴滴答答的下了起来。
患关节炎的朋友可能就有过这样的经历,雨还没有下,身体已经开始有信号了。其实,关节炎这种病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了,关节炎尤其钟爱中老年人,在60岁以上的老人中,有25%的女性和15%的男性患有退化性关节炎。
很多人都想摆脱这种病痛的折磨,可是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完全治愈关节炎的方法。所以,为了避免让自己的身体成为气象台,除了要在平时保护关节外,还要注意加强锻炼。
凡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身体相对来说比较强壮,抗病能力也很强,很少患病,其抗御风寒温邪侵袭的能力比一般没经过体育锻炼者强得多。另外,关节炎患者也可以尝试一下关节操,或许可以有不错的效果。
第一节,手指屈伸练习。握拳,紧握1支铅笔或稍大的棍棒,伸指,使手掌和手指平贴桌面。
第二节,手腕屈伸练习。两掌在胸前相对成合掌姿势,用一手压另一手,使一手的手腕伸展,反复进行。注意练习时要快速有力。另外,也还可以握着轻哑铃做手腕屈伸活动。
第三节,肘屈伸练习。用力屈肘,同时握拳,使手触肩,然后用力伸肘,同时放开手指。
第四节,肩前屈练习。两臂下垂,从前方举起在头上拍掌。
第五节,肩外展练习。两臂伸直下垂,从两侧举起在头上拍掌。
第六节,肩外旋内旋练习。两手掌心放在头后,两肘正向侧方,肩外展外旋,两手背放在背部,掌手向后,再肩内旋。
第七节,踝关节练习。足踝屈伸,绕旋。
第八节.髋、膝屈伸练习。立位,弓箭步,两腿轮流在前;立位,尽量深蹲,起立,足掌着地,反复进行;立位,直腿用力前后摆动,两腿轮流做。
对于以上的动作,每节要做10—20次,每天则至少做2遍。
“自疗”腰痛有妙招
后弯腰:离墙半米处,背部朝墙站稳,两腿保持与肩同宽的距离,双手叉腰,四指腰前,拇指腰后。慢慢做向后转身动作,到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后复原,反复做1 8次。动作要缓慢,幅度要由小到大,循序渐进。
垫软枕:仰卧在床上,然后将一个高约1 0厘米的枕头放在腰骶部位,当然也可以放在疼痛处,将枕头的高度调整到自己感觉舒适、满意为宜。这样会缓解腰部痛感。
热敷法:将粗盐炒热,然后将它们包在布袋里,趁热敷在患处,每次30分钟,早晚各1次,注意不要烫伤皮肤。
冬天到了,抓起一块冰,将其紧握在手中,那是什么感觉?想必很多人都不想体验那种感觉,但肩周炎患者却必须承受那种感觉。因为,那么冰冻的痛就是肩周炎的主要症状。
江大妈从事了30年的办公室工作,在工作期间,每天都要埋头于成堆的文件中,久而久之,肩周炎的种子就在她的双肩生根了。虽然江大妈已经退休了,但肩周炎的病痛却从来没离开过她。
为了摆脱肩周炎,她四处求医。有的医生建议她服用止痛药,却没想到很快引发了胃溃疡的副作用。而有关专家表示,肩周炎多数都是由于过度劳累、感受风寒之类的“物理”因素导致的,因此治疗它的方法也以运动、按摩推拿之类的“物理”疗法为佳。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些锻炼关节的动作,如果能够坚持锻炼,则可以有效地防治肩周炎复发。
摇肩操:直立,站好,双肘自然弯曲,自前后、上下进行摇肩动作。做的时候,可以尽量加大力度和运动范围,但需要注意的是,速度不要过快,也不要过猛,量力而行。做好摇肩活动,对肩关节来说,就好比进行了一场“热身”运动,对关节很有好处。
抬手操:站立,将双手慢慢伸向背后,相握,然后有节奏地尽力向上抬,然后放下;将两只胳膊伸直,双手尽力向上、向后举;让两只胳膊自然下垂,双臂伸直,手心向前,然后慢慢向上用力抬起双手至头顶,接着让两手心对合,然后打开,这时不要让双手落下,可以在头顶交叉抱头,停留10分钟,反复进行。在做抬手动作的时候,幅度可以根据自身的症状而定,当然不要心急,要循序渐进。做以上的抬手小动作,肩关节基本完成了3600的活动范围,这样一来,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均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摸棘操:自然站立,双上肢自然向后伸,屈肘、屈腕,用中指触摸脊柱棘突,由下逐渐向上至最大限度后停留,两分钟后再缓缓向下回到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摸棘操是对摇肩操和抬手操的“冷身”运动。
在做以上关节操时,一定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配合锻炼,一般每天做3~5次,每个动作做30次左右。
冠心病患者须警惕, “关心”大事马虎不得
冠心病,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大多发生在40岁以后。据调查,在55岁以下的病人中,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城市居民多于农村居民。平均患病率是6.49%,而且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由于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冠心病被称作是“人类的一大杀手”。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会随着增高,并且其发病的程度也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有资料表明,从40岁的时候开始,每增加10岁,其罹患冠心病的机率就会增加1倍。当男性过了50岁,女性过了60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会更加迅速。同样,心肌梗死的危险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无论是什么疾病,患者最怕的就是1日疾复发,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最怕的则是夜间复发,很多病人就是在夜间突然出现心绞痛,甚至发生心肌梗死,严重的就会失去生命。所以,一定要注意夜间保健,尤其要注意夜间喝水,如果能够在夜间及时补充体内的水分,就会减少血液的黏稠度,从而就会减少冠心病的发作。
在睡前,冠心病人可以在床头准备好水,一般来说,夜间最好喝上3杯水。
第一杯,在睡前半小时喝杯温开水,以降低血黏度,增加晚间血液流速,溶解血栓等。
第二杯,在深夜醒来再喝1杯温开水,午夜的时候是冠心病的高发期,这个时候补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和心肌梗死的发生。
第三杯,最后1杯水应该放在清晨起床后,有关专家表示,在起床后2—3小时内是冠心病的危险期,脑血栓、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多在这个时候发生。所以,清晨醒来,稍加活动四肢,坐起身子后,及时喝上1杯凉开水,可以稀释黏稠的血液,改善脏腑器官血液循环,防止病情发作。同时还有利于胃和肝肾代谢,增加胃肠蠕动,促进体内废物的排出。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举家团圆的日子。为了这个日子王大爷可是盼了好久,不为别的,就为这一天儿女们都到家里吃年夜饭,一大家子相聚在一起,多开心的一件事啊!可是王大爷并没有开心几天,因为他的冠心病犯了,被送进了医院。
逢年过节,亲朋好友之间免不了要摆几桌,热闹一下。在这样的场合中,人们的情绪往往会比较激动,开怀畅饮是免不了的,兴致高时还可能会一醉方休。这些对于正常的中老年朋友来说并没有什么,但对于一个冠心病患者来说,这种气氛是十分不利的。
为了度过一个祥和的节日,不给您和您的家庭带来意外的麻烦,冠心病患者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一定要格外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随身携带急救药:不论是在自家设宴,还是去参加别人的宴会,冠心病人一定要随身携带急救药,这样在疾病复发的时候才能及时抢救。
二是避免情绪激动:即便是好久没见的亲戚,也不要与其高谈阔论,可以听对方说,偶尔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记住千万要避免情绪激动。
三是吃饭只吃八成饱:过年过节的时候,总会准备一些丰盛的菜肴,不管饭菜多么诱人,请一定要记住“吃八成饱”。否则,很可能会造成心脏负担过量而诱发心绞痛。
四是少喝酒或不喝酒:菜肴丰盛,就一定不会少了酒,如果不是烈性酒,冠心病人可以少量饮用,但最好还是以果汁代替。
酒足饭饱后,大家正在兴头上,不免会搓上两圈。对于有冠心病史的人来说,适当打两圈可以,但时间不可以太长。据统计数据表明,一天中有80%的时间久坐的人,冠心病发病率增加3~4倍。
慢跑可以防治冠心病
对于冠心病人来说,慢跑应有规律地进行,至少每周3次,每次30~60分钟,每小时3~5公里。
慢跑时的姿势应为收腹挺胸,双目平视,双臂弯曲并稍微向外摆动,并尽量用脚尖着地,或脚尖、脚跟交替使用。慢跑比较适宜病情较轻的患者,对于中老年人或是病情不允许者,可用步行代替慢跑。
为什么这么说呢?平常的时候大鱼大肉,让我们摄入了过多的热量和胆固醇。日积月累,这些油脂就沉积在我们的血管中,于是血管粥样硬化、阻塞的危机就造成了,心脏慢慢就会生病。为了不让心脏生病,或者说,为了让生病的心脏稳定下来,我们在饮食方面一定要做到三多和三少。
三多:
一要多补充膳食纤维素。膳食纤维素是一种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物质,但它能促进胆酸从粪便中排出,减少胆固醇在体内生成,有利于冠心病的防治。纤维素主要存在于蔬菜中,竹笋、芹菜、韭菜中都有,黄豆、燕麦等粮食中也有。
一只老鹰站在高岗上,眼神锐利地盯着山下的一只小白兔。当它正准备要大饱口福的时候,有一个猎人冷不防地朝着老鹰的心脏射了一箭。老鹰忍着突如其来的剧痛,看着这枝箭,最后哀痛地说: “想不到我竟然会死在用自己的羽毛做成的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的生命是我们自己夺去的,就像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一样。
二要多补充维生素。维生素对人体有益,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维生素有助于心脏健康,您知道吗?比如维生素C就可以使冠状动脉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它还能促进胆固醇生成胆酸,从而降低血液中有害的胆固醇。除了维生素C,维生素E对心脏也很有益,它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阻止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过氧化,保护心肌,预防血栓。
三要多补充微量元素。硒对于心脏来说,可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防止病毒侵袭心脏,可谓是心脏的保护神;铬能抑制胆固醇吸收,从而减缓或阻止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自然界中,很多食物都含硒,其中含量较高的有鱼类、虾类等水产品,动物的心、肾、肝中也含有硒,蔬菜中含硒量较高的有金花菜、荠菜、大蒜、蘑菇等;铬的摄取则可以通过肉类、动物肝脏、苹果皮、胡萝卜等食品。
三少:
一要少吃点。少食就是限制进食的数量,心脏病人不要吃得太饱,以免加重胃肠的负担,引发心脏病。另外,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及过热或过凉的食物都不要吃得太多,以减轻肠胃的刺激。
二要少摄入脂肪。摄入过多的脂肪会造成高血脂,而高血脂是引起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所以脂肪的摄入量一定要控制。在选择饮食的时候,要避免动物性食品,少吃肥肉、奶油、黄油等脂肪类食物,少吃鱼子、墨斗鱼等高胆固醇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豆类食品,其中黄豆最佳,因为它含有卵磷脂及无机盐,对防治冠心病十分有利。
三要少吃盐。吃盐太多会导致钠水潴留,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脏负担,不利于心脏病的预防。因此,专家建议心脏病患者每天的食盐量最好不要超过6克。
防冠心病的“美食兵团”
麦芽:麦芽内含有的甲种生育酚,是维生素E的组成成分,它能降低血液的黏稠度,进而阻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玉米:玉米胚榨出的玉米油,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它能清除人体内多余的胆固醇,并具有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豆类:研究发现大豆含有豆固醇,豆固醇是植物固醇。摄入植物固醇以后,人体不仅不能吸收它,而且还能抑制肠腔中的胆固醇水解,从而减少胆固醇的浓度。
对付糖尿病:识“食”务者为俊杰
近几十年来,糖尿病“风靡”了全球,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以惊人的速度在迅速增长。到目前为止,糖尿病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问题。其实,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问三不知”,何谓“一问三不知”?一是“不知”自己有糖尿病、二是“不知”自己得了糖尿病而疏于追踪、三是虽知得了糖尿病却“不知”严重性而未加以控制。只要解决了这三“不知”,要战胜糖尿病并非难事!
陈大妈今年58岁,身体还算健康,食欲也不错,饭量也还行。不过在不久前的一次体检时发现,她居然患有糖尿病。医生告诉她要注意控制主食的摄入,多吃蔬菜。陈大妈打那时起,就只吃稀饭粥,红豆粥、绿豆粥、玉米粥、荞麦粥、玉米粥,天天如此。她认为这样就能达到减少主食的目的。可是不知为何,陈大妈的血糖控制一直不理想。医生详细询问陈大妈的饮食后,终于发现根源所在。原来,就因为陈大妈“吃软怕硬”。
生活中,跟陈大妈持同一观念的患者为数不少,然而我们必须指出的是,这种观念是十分错误的,正所谓“喝粥等于喝糖水’’。将大米熬成粥,其中的淀粉就像糊精一样,比淀粉更容易消化吸收,在人体内很快分解成葡萄糖,被吸收后,直接升高血糖浓度。而且粥熬的时间越长,越黏糊,吃后血糖升高就越快。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吃软怕硬”。
当然,这里所指的“吃硬不吃软”并没有专指粥与干饭,而是说口感较硬的食物消化慢,因而血糖比较不容易上升。所以,烹调时要注意火候,趁食物还有点硬的时候就可以端上桌了。比如青菜,不要煮得太老或太软。
低血糖预防措施
1.避免过度疲劳及剧烈运动,按时进食一日三餐。
2.正在应用胰岛素的患者,应严格计算好普通胰岛素与长效胰岛素的用量比例。
3.如果发现白天尿量多、尿糖多,夜间常发生低血糖时,应检查注射部位是否因吸收不良而引起,注意改变注射部位。
4.糖尿病人应随身携带一些水果糖、饼干等食品。
糖尿病,一种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紊乱。其主要特点是高血糖及糖尿。
糖尿病是现代疾病中的第二杀手,其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其实,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带来的危害,几乎都来自它的并发症。就是因为糖尿病的并发症那么的可怕,在面对它的时候我们显得小心翼翼,不敢妄动。于是,米饭不能吃饱,甜食不能碰,水果不能吃多……诸如此类的限制开始出现了。但真的是这样吗?是不是由于我们的过度在意,而让我们进入了某些误区呢?
误区一:限制饮水
林阿姨刚刚被检查出患有糖尿病,慢慢她发现自己出入卫生间和茶水间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了,严重影响了她的工作。为了能够正常工作,她开始限制自己喝水。糖尿病患者口渴是因为葡萄糖从尿中排出时带走了大量的水分,口渴就要喝水,千万不要限制,否则很可能会引起脱水。
误区二:过度节食
为了让自己的血糖、尿糖达到正常的水平,李大爷开始控制自己的饮食。慢慢的,李大爷原本圆滚滚的身体瘪了,血糖、尿糖确实也降了,但李大爷也因此进了医院。控制饮食这种方面虽然开始能使血糖、尿糖暂时下降,但由于营养摄入不足,人体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只能由身体分解脂肪来提供,这样就可能会引起酮酸中毒,严重者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
误区三:不吃水果
刚患糖尿病时,王大妈是一点水果都不敢吃,后来,女儿告诉她,虽然水果中含有糖分,但也含有维生素、果胶和矿物质,它们对人体十分有益。如果能在控制碳水化合物总摄入量的前提下,选择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的水果作为加餐,对减轻胰腺的负担很有帮助。
误区四:多吃坚果
没事的时候,张老伯总喜欢磕瓜子,剥花生,他认为这些东西对他的糖尿病很有帮助。不错瓜子、花生的含糖量确实很低,但是却含有大量脂肪,100克花生所含的热量相当于200克馒头。如果摄入过多的脂肪会使血脂升高,一部分血脂会通过异生作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对身体不利。
误区五:不吃甜食
在很多糖尿病人的心目中,没有放糖的白面包可以吃,而放了糖的酸奶却一定不能吃;无糖的月饼可以吃,有糖的苹果却不能吃。然而,近年来的营养学研究认为,食物是否有甜味,和它会不会让血糖快速增高并没有绝对的关系。只要慎重选择,糖尿病人就可以适当地吃一些含糖食物。
糖尿病人可以多喝牛奶
牛奶是补充钙的最好的食物来源,不仅钙的含量丰富,而且牛奶中的钙易于人体吸收和利用,所以糖尿病人每天至少应该喝1杯奶(大约250克)。为了控制能量,减少动物脂肪摄入,最好选用脱脂的或低脂的纯牛奶(或无糖酸奶)。脱脂奶与普通奶相比,l杯能减少大约7克脂肪,而钙的含量不变。糖尿病人还要注意不要饮用含蔗糖的牛奶、酸奶以及乳饮料,以免影响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