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确手法
叩打时落针要稳准,针尖与皮肤呈垂直接触;提针要快,发出短促清脆的“哒哒”声。叩打的力量,不是用臂力,也不是用压力,而是用腕部的弹力。
二、不正确手法
1.慢、压刺:这种刺法病人疼痛明显,容易出血。
2.斜刺:这种手法是治疗时针尖与皮肤接触不呈垂直所造成,常易在叩打臀部、关节周围、头部、眼区、颌下等部位出现。
3.拖刺:由于持针不牢,提针慢或针尖带钩,均可发生拖刺。这种刺法患者感到疼而不适,损破皮肤或出血。
三、刺激强度
1.轻度刺激:叩打时使用腕力轻,冲力也小。患者稍有疼痛感,皮肤局部略有潮红。具有补的性质。
2.中度刺激:叩打时用腕力稍大,冲力亦较大。介于轻重刺激强度之间。患者有轻度痛感。局部皮肤有潮红、丘疹,但不出血。具有平补平泻之功。
3.重度刺激:叩打时用腕力较重,冲力大。患者有较明显痛感,但能忍受。叩打到局部皮肤明显发红,并可有轻微出血。属于泻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