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病变,为最常见的一种心肌炎。常见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其病理变化为心肌细胞水肿、溶解、坏死。常见症状有发热、咽痛、咳嗽、呕吐、腹泻、心悸、胸闷、气短、乏力、胸痛等,重症病人可并发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常用药物主要有促进心肌代谢药物如三磷酸腺苷、辅酶A、肌苷、细胞色素C以及大量维生素C和B1等。伴有心功能衰竭或心律失常者可选用洋地黄类、利尿药及抗心律失常药等。关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至今仍有争论。
【药物饮食禁忌】
1.服维生素C忌过食碱性食物
因维生素C属于酸性药物,若在服用维生素C期间过食碱性食物(菠菜、胡萝卜、黄瓜、苏打饼干、茶叶等),可因酸碱中和而降低疗效。
2.服维生素C忌吃动物肝脏
因维生素C是一种烯醇结构的物质,易被氧化破坏,如遇到微量金属离子,如铜、铁离子,会迅速氧化,特别是铜离子能使维生素C氧化加速1000倍以上,而动物肝脏含铜丰富,能催化维生素C氧化,使其失去生物功能,降低药效,故服用维生素C时忌食动物肝脏。
3.服维生素B1忌饮茶
因饮茶可影响维生素B1的吸收而使其疗效降低。
4.服维生紊B,忌饮酒
因酒中所含乙醇易损害胃肠粘膜,可影响维生素B1的吸收,故含乙醇的饮食物(如酒、啤酒等)忌与本品同服。
5.服维生素B1忌食生鱼、蛤蜊
因为生鱼、蛤蜊肉中含有破坏硫胺素的硫胺酶(维生素B1分解酶),长期吃生鱼和蛤蜊,会造成维生素B1缺乏,故服用维生素B1时,应禁食这些食物,否则会降低药效。
【药物相互禁忌】
1.维生素C不宜与氯丁醇合用
因本品与止吐剂氯丁醇可结合生成无疗效的产物,故氯丁醇不宜与本品合用。
2.维生紊C不宜与磺胺药同服
因维生素C为一种酸性药物,可使尿液酸化,pH值下降,若与磺胺药(如复方新诺明等)合用,可使后者解离度变小,有引起结晶尿的可能,导致肾脏损害。如病情需要同用,可间隔2小时服药。
3.维生素C忌与氢氧化铝凝胶同服
因为氢氧化铝凝胶的吸附作用能使维生素C的吸收减少,疗效降低,故维生素C忌与氢氧化铝凝胶合用。
4.维生素C不宜与氨茶碱并用
氨茶碱系碱性药,与酸性药维生素C合用,可因酸碱中和而彼此降低疗效。
5.维生素C不宜与口服避孕药(雌激素)同服
因为口服避孕药(如雌激素等)可加速维生素C的代谢,从而降低维生素C在血浆中的正常水平。如长期服用避孕药易引起体内维生素C缺乏,故应注意补充维生素C。
6.维生素C不宜与红霉索同服
因为红霉素在酸性条件下呈解离型,不易吸收,而且排泄快,在胃肠道中不稳定,易被破坏,因此合用可使红霉素疗效降低。
7.大剂量维生素C忌与石蒜碱合用
据实验证明,大剂量维生素C能增强石蒜碱的毒性,故石蒜碱忌与大剂量维生素C合用。
8.维生素C慎与眠尔通、巴比妥类、苯海拉明合用
眠尔通、巴比妥类和苯海拉明等可增加维生素C在尿中的排泄量,减弱维生素C的作用,故合用应慎重。
9.维生紊C慎与阿斯匹林、四环素合用
因阿斯匹林和四环素等能减少血小板、白细胞及血浆内维生素C的含量,增加尿中维生素C的排泄量,减弱维生素C的作用。
10.维生素C忌与维生素K3同服
由于两药极性较大,均溶于水,在体液中相遇后便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维生素C失去电子被氧化成去氢抗坏血酸,维生素K3得到电子被还原成甲萘二酚,因结构的改变,导致两药的作低或消失。
11.维生素C忌与含甙类成分的中药同服
维生素C是酸性药物,甙类在酸性过强条件下(如维生素C加胃酸)有可能使甙分解成甙元和糖,从而影响疗效,因此,凡含甙类成分的中药(如黄芩、人参、龙胆草、砂仁、远志、柴胡等)均不宜与本品同服。
12.维生素B1忌与含乙醇的药物同服
因乙醇易损害胃肠粘膜,可影响维生素B1的吸收,故含乙醇的制剂(如风湿酒、鹿茸精等)忌与本品同服。
13.维生素B1忌与氢氧化铝凝胶同服
因维生素B1与氢氧化铝凝胶合用,会由于氢氧化铝凝胶的吸附作用而减少其吸收,降低其疗效。
14.维生素B1不宜与氨茶碱并用
因本品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故不宜与碱性药物如氨茶碱同用,以免引起化学反应,降低疗效。
15.维生紊B1忌与口服避孕药合用
因避孕药可加速维生素B1的代谢,从而降低维生素B1在血浆中的正常水平。故如长期服用避孕药应适当补充维生素B1,以预防维生素B1缺乏。
16.维生素Bl不宜与含有鞣质的中药或中成药合用
含有鞣质的中药有五倍子、桂皮、狗脊、侧柏等,中成药有四季青片、虎杖浸膏片、感冒宁、复方千日红片、肠风槐角丸、肠连丸、紫金粉、舒痔丸、七厘散等。因为鞣质可与维生素B1结合产生沉淀,不易被吸收利用,故应忌合用。
17.维生紊B1不宜与药用炭、白陶土同服
因为维生素B1可被吸附剂药用炭、白陶土吸附而降低疗效,故一般不宜同服。如必须合用,可先服维生素B1,2~3小时后再服药用炭、白陶土。
18.维生素B1不宜与阿斯匹林并用
阿斯匹林是酸性药物,其在胃中会析出水杨酸,刺激胃粘膜,引起恶心,甚至溃疡。水杨酸在碱性环境中可排泄出大部分。而维生素B1却是酸性药物,如与阿斯匹林同服,会使阿斯匹林中析出的水杨酸蓄积致毒,这不但对治病不利,而且还会给患者带来新的病症。
19.维生素B1慎与碳酸氢钠、巴比妥类同服
因同用可引起分解,使维生素B1疗效降低或失效。但维生素B,可减轻巴比妥类药物所引起的戒断症状。
有关强心药、利尿药、抗心律失常药的禁忌详见“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
【本病饮食禁忌】
1.忌过食辛辣油腻食物
辛辣油腻食物(如辣椒、蒜、肥肉、油炸食品等)可助火化热,不利于控制杀灭病毒和身体的恢复。
2.忌营养不良
由于患者发热、呕吐,进食量减少,使各种营养物质摄人减少而消耗增多,机体抵抗力下降,如再不注意补充营养,就会加重病情。
3.忌饮酒
酒中乙醇进入血液,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冠状动脉痉挛,心脏耗氧量增加,加重本病。
4.忌过食食盐和含盐多的食品
心肌炎并发心衰时,体内钠离子增多,易引起水肿,水肿反过来又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心衰症状。所以本病患者并发心衰时,每天吃盐应少于2克,也不应多吃盐腌制的咸肉、酱菜等食物。此外,香蕉也含丰富的钠,多吃香蕉也会增加钠潴留,对心衰不利。
5.忌饱食
饱食后,胃体积增大,抬高横膈肌,从而压迫心脏,不利于心功能的改善。
6.忌高脂肪饮食
过多摄入高脂肪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不易消化,可加重心脏负担,不利于本病的好转。
7.忌浓茶和咖啡
浓茶和咖啡中所含的大量茶碱和咖啡因可兴奋中枢神经及心血管,从而引起心跳加快,兴奋不安,使心肌耗氧量上升,心肌的损害加剧,甚至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
8.忌烟
烟中尼古丁对循环系统有直接的损伤作用,可使周围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上升,并引起心律失常。一氧化碳进入血液,使血红蛋白结合氧的能力下降,从而使心肌缺氧、缺血,导致心肌损害、心律失常的加剧。
9.忌腥膻发物
急性心肌炎病人应忌腥膻之品,如桂鱼、黄鱼、蟹等,这类发物可助时邪疫气,酿痰生湿,瘀阻心络,从而加重心肌炎的症状,不利于疾病的及时治疗。
【本病用药禁忌】
1.慎用对心肌有损害的药物
抗肿瘤药物如阿霉素、柔红霉素,肾上腺素类药物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阿拉明、多巴胺,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如丙咪嗪,吩噻嗪类药物等,长期使用均可引起心肌损害,故应慎用或禁用。
2.忌大量用洋地黄类药物
心肌炎并发心衰患者,心肌细胞对洋地黄的敏感性增加,耐受性差,极易发生中毒反应。所以,如用洋地黄类(地高辛等)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药量,以免发生中毒反应。
3.忌过多过快输液
心肌炎患者心功能降低,若过多过快地输液,有效循环血量突然增高,就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衰。
4.慎用抗心律失常药
抗心律失常药适用于早搏频繁或有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但对于心肌炎并发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快速室性心律或窦房结损害的患者应禁用,否则可引起昏厥或低血压。
5.发病初期慎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抑制心肌炎的炎症和水肿,消除变态反应,减轻毒素的损害,但激素又可抑制干扰素的合成和释放,加速病毒增殖,引起感染加重。所以,一般患者,尤其是发病最初10天内,不宜用激素。
6.伴房室传导阻滞者慎用三磷酸腺苷
有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结功能不全的病人,应慎重使用三磷酸腺苷,因其对窦房结、房室结的传导有抑制作用,如静注过快或用量太大易产生心跳骤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