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硬肿症是指以皮下脂肪组织硬化、水肿为特征,同时伴有体温不升、反应低下、拒乳以及全身各系统功能低下或受到损害的临床综合征。多发于早产儿和足月低体重儿。硬肿面积愈大,并发症愈多。若不及时抢救,预后不良,肺出血常是致死原因。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外治,能提高临床疗效。
中药药浴(1)附子、桂枝各60克,干姜、甘草、丹参、赤芍各30克,煎水取汁2 000毫升,药液温度从36℃渐增至40℃,将患儿仰卧盆中浸浴,每次10~20分钟,每天1~2次,可连浴数日,浴后立即保温,并应保持室温在22~24℃。
(2)艾叶100克,加水3 000毫升,水沸后煎10分钟,装入热水瓶内备用,每日浸浴2次。
局部热敷(1)生姜、葱白、淡豆豉各30克,研细混匀,酒炒,热敷于局部。
(2)当归、红花、川芎、赤芍、透骨草各15克,丁香9克,川乌、草乌、乳香、没药各7.5克,肉桂6克。研末后加入羊毛脂100克、凡士林900克,搅拌成膏。将油膏均匀涂于纱布上,加温后热敷于患处,每天换药1次。
湿热敷法 (1)气虚血瘀型:两下肢、腹壁肿胀发亮,按之凹陷,有硬皮样感觉,皮肤暗红,面色或口唇周围发绀,哭声低弱,吮乳困难,尿少。治宜益气通阳,活血化瘀。药如:黄芪15克、桂枝9克、白术12克、苏木1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茯苓12克、泽兰10克。
(2)脾肾阳虚型:下肢及腹壁甚至全身硬肿,体温不升,反应低下,不哭不吃。治宜温补脾肾,化瘀利湿。药如:白术12克、茯苓15克、附子9克、干姜6克、当归12克、泽兰12克、桃仁10克、大腹皮10克。
(3)热毒内盛型:此型多发于夏秋季,常与感染相关,硬肿多发生在腹部及背部,患儿可伴发热,哭闹或不哭,拒乳。治宜清热解毒,化瘀利湿。药如:金银花15克、蒲公英15克、败酱草15克、红藤15克、当归12克、桃仁12克、泽兰9克、大腹皮10克。用法:根据证型选择药物,将药物混合加入700毫升水中,文火煎取药汁400毫升,装瓶备用。用时将药液加热后,用纱布浸透药液,涂擦热敷硬肿部位,每次5~10分钟,每天4~6次。可促使水肿吸收、硬化的脂肪变软而加速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