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中医称为“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传染病。以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为主要特征。好发于冬春两季,主要发病对象为儿童。本病往往因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使病程延长,有的还会并发舌下腺、颌下腺发炎肿大,以及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等疾病,后两种疾病很有可能影响生育能力。临床经验证明,配合外治疗法显效快,疗效高,痛苦小,患者易于接受,不良反应少。患者常可选用以下外治方法。
局部中药外敷法(1)芙黄软膏外敷:用芙蓉叶、生大黄、赤小豆各等分,共研极细末,以医用凡士林调制成40%软膏。按腮部肿胀的范围,将软膏摊于消毒纱布上敷贴患处,每日更换1次。主治一切痈疽、发背、对口、疮疖等红肿热痛之阳证,有良好的消肿止痛之功效。
(2)仙人掌糊外敷:取仙人掌30克,洗净,去刺,切碎,捣烂如糊,加入冰片末3克,和匀,敷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
(3)地龙外敷:取活地龙(蚯蚓)6条,洗净,捣烂,加冰片末少许,调涂于纱布敷料上,敷于患处,每日1次。亦可用活地龙加等量白糖搅拌约半小时后成糊液状,外涂患处,3~4小时1次。换药前用淡盐水洗净患处。
釜底抽薪敷涌泉吴茱萸2克,胡黄连6克,大黄4.5克,胆南星3克。上药共研为细末,以陈醋适量调成糊状,敷于两足涌泉穴,用塑料薄膜覆盖,再用绷带包扎,24小时换药1次。
发泡祛毒法药用发泡拔毒膏:斑蝥、雄黄、白矾各30克,蟾酥10克;共研为细末,每次取少许(0.1~0.3克)放黑膏药中心(胶布亦可),贴腮肿部位最高处,24小时除去。
点灸角孙穴法具体操作方法是:
(1)体位:患者取坐位,医者站立,面向患者,左手将患者头部固定。
(2)取穴:角孙穴定位耳尖对应的发际处,用剪刀去除此处毛发,使穴位裸露充分。
(3)灼穴:取1根火柴,一端从油泥盒中蘸取少许油状物,在酒精灯上点燃,沿与皮面垂直方向直接灼灸一侧穴位,动作力求快捷。若取穴位准确,手法得当,在火苗接触皮肤的瞬间可以听到发出清脆的“啪”声,这可视为成功的标志。如无引声响,可再在旁边灼灸第二次,对侧操作与此相同。无论腮腺肿胀是单侧还是双饿双侧穴位均需灼灸。
挑刺角孙穴法选取角孙穴,常规消毒,用经消毒的三棱针挑刺1~3下,轻挤微出血,每日1次,左患刺左,右患刺右,双侧腮肿则刺双侧,一般1~3次肿消痛止;如体温高于38℃以上者可加服中药:板蓝根15克,甘草9克,升麻6克,葱白2根(均为10岁以下分量),水煎服,每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