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按摩盘腿而坐,以手掌推足底板,从足跟前向趾骨方向推按,次数不限。
蹬地疗法 以足跟用力蹬地,次数不限。此法适用于跟下滑囊炎,可使炎性骨囊破裂,炎症吸收。
跟骨垫法用塑料制成同足跟相仿的凹型垫,套在足跟部,置于鞋内,行走如常,可缓解足跟部的挤压,使所受力均匀分布在整个跟骨垫的平垫上。若要参加较长距离行走(如旅游、爬山等),最好穿软底、弹性较好的胶鞋,若不具备可加厚鞋垫,以减少挤压。
研磨疗法脚踩圆形球,球直径2厘米左右,踏在痛点周围,转动研磨。或脚蹬圆棒,前后滚动,以改善足底血运,放松跖肌,恢复紧张、疲劳的组织。
体操疗法直立,双脚并拢,双手放松,下垂、抱胸或扣脑后均可。将双脚脚跟尽量提起离地,随即让脚跟自然下落着地。注意着地时不要特别用力,以免引起过大的冲击。如此脚跟上下为一个完整的动作,开始做时每天50~100次,根据各人的年龄或体力,几天后可逐步加到每天100~200次,若身体较弱可以分几次做,但每次勿少于50次,总量也不要超过200次。
疏通疗法让患者平坐于地,直膝,双脚及趾慢慢用力,向脚背弯曲,至最大限度并保持30秒。此法可使小腿后肌肉及足跟部肌肉伸展,血循流畅。
鞋垫疗法 开窗法,在毡垫或海绵鞋垫下与足跟疼痛相应部位剪成小洞,大小随疼痛范围而定。加用棉花、旧布等垫高0.5~1厘米,使跟下疼痛部位有持久挤压、按摩作用,促使局部无菌性炎症吸收、消散。注意应用适宜的鞋垫,高跟鞋可增加足的负担,使足底的筋膜趋于紧张,张力升高,容易诱发或促使骨质增生,因此不应穿高跟鞋。中老年人则应选择软底宽松的鞋子,减少足底与鞋子的摩擦。
跖屈运动跖屈是将足趾向足底方向活动,使足背皮肤紧张,典型的跖屈运动是芭蕾舞演员演出时用足尖站立时的姿势。足趾屈时使筋膜放松,张力减少,可以缓解骨刺对周围组织的刺激与损伤,有利于无菌性炎症的消退,从而预防和减轻疼痛。
针刺疗法取合谷向后约1寸处直刺,深约1.5寸,患者自觉有酸胀感为度,留针约1小时。有些患者在针刺后5~10分钟自觉足跟部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感,这样的患者疗效就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