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分站: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背景:
阅读新闻

64.如何预防和处理针刺时弯针、滞针和断针?

[日期:2009-01-23]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未知 [字体: ]

  引起弯针的原因,主要有进针手法不熟练,或针刺过猛、手法过重,患者突然产生强烈的感应而使肌肉急剧痉挛收缩;或者术者进针时用力不均,或进针过速过深,碰到坚硬组织;或进针和留针时患者移动体位,外力碰击时均可引起弯针。发生弯针后可见针柄改变了原来的方向,提插、捻转及出针时感到困难。此时切不可捻转和用力抽拔,若因体位移动所致,可先恢复原来体位,使患者肌肉放松,再顺弯针方向拔出针体。预防弯针的发生要做到手法轻、准,针后嘱患者勿变动姿势和体位。

  滞针也是针刺时最为常见的一种异常情况,表现为进针后,针涩滞在体内,提插、捻转及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行针,患者疼痛难忍。引起滞针的原因,主要是患者精神紧张,或行针过猛,致使肌肉痉挛;行针时若向一个方向连续捻转,肌纤维缠绕针体均可发生滞针。预防滞针的发生,针刺前要消除患者精神紧张,注意操作手法,避免大幅度捻转和单向连续捻转。处理:若因患者肌肉紧张而滞针,使其消除紧张情绪,放松局部肌肉,并在滞针周围按揉,或在附近再刺一针,肌肉痉挛便可缓解。若因行针不当,单向捻转而致

  断针也在针刺时常有发生。常见原因有:针根、针身有剥蚀损坏或质量不好,针刺时将针身全部刺入腧穴;或行针时强行提插、捻转,肌肉猛烈收缩;或滞针、弯针处理不当,都可导致针体折断。一旦发生断针,千万要沉着,嘱患者保持原来的体位,放松肌肉,如针身露出体外的可立即拔出;若断端与皮肤相平或凹陷于体内者,可用左手拇、示二指垂直挤压针孔两旁,使断端暴露出皮肤,右手持镊子取出。若断针埋人体内较深,应及时送往医院,由医师在X线定位后,手术取出。预防断针很重要,对已弯曲、有伤痕的针,要及时剔除;针刺时要使针体露出皮肤表面2~3厘米,不可全部刺入;行针勿过猛,手法要轻捷;弯针时要及时妥善处理,只要做到这几点,断针是完全可以防止的。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tanghan | 阅读:
相关新闻       百病外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