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分站: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背景:
阅读新闻

60.为什么针刺“得气”才有效?

[日期:2009-01-23]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未知 [字体: ]

  得气是指针刺入穴位,并施行一定的操作方法时,针刺部位产生的经气感应,又称“针感”、“气至”。得气感觉来自患者和医者两个方面。在患者方面针刺时有酸、麻、沉、胀、重等感觉,并有不同程度的感应扩散及传导。医者方面针刺时,指下则感到沉、重、紧、涩等感觉。针刺感应又因腧穴部位的特点而有所不同。如肌肉丰厚的部位多表现酸胀感和针下沉紧感,神经干分布的部位多出现麻感,感觉迟钝的部位多出现胀重感,四肢末端和敏感的部位多出现疼痛感。因此,对得气的要求,应根据不同的部位,并结合不同的体质及阴阳盛衰的情况和病情区别对待。不要在感觉迟钝的部位要求有强烈的得气感,一般也不要在感觉灵敏的部位采用过重的手法。

  针刺治病时,首先要求得气,并在得气基础上施行适当操作手法,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得气与否,是判定针刺治疗能否取得较好效果的关键。得气的迟钝、强弱与疗效成正比。得气迅速,一般疗效较好,得气较慢或不得气,一般疗效较差,甚至没有疗效。在针刺以后如无针感,就要检查针刺的角度、深度和取穴是否准确,手法是否恰当,并及时予以调整。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tanghan | 阅读:
相关新闻       百病外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