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的中西医外治疗法
白彦平、杨顶权等医师(中日友好医院)银屑病的中西医外治疗法。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美国每年新发银屑病患者25万例,全国有500万例。我国目前已有数百万例,因地域不同发病率也不同。治疗银屑病用内服和外用药物治疗法均很重要,但因许多内服治疗银屑病的药物具有副作用,因此,加强银屑病患者的外治是皮肤科关注的焦点。
在对银屑病患者的治疗中,内治固然重要,但外治不可忽视。特别是全身系统用药给患者带来许多毒副作用,为此,许多患者长期应用外用药来维持治疗。正确地使用外治,可促进银屑病的治疗,而应用不当则会延误或加重病情,使寻常型银屑病向红皮病型、脓疱型等难治型银屑病方向转化。皮质类固醇激素固然有其主导治疗作用,但伴随新一代维生索环衍生物、外用维甲酸和蒽林新剂型的出现,银屑病的局部治疗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uvB和PuvA及其各种联台疗法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外治则因其疗效较好、副作用小,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但制剂外观感觉差、使用欠方便的缺点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现代西医外治疗法治疗银屑病,主要是采用外用药和紫外线疗法。常用药物有皮质类固醇激素、焦油类、维生素环衍生物、维甲酸,蒽林、甲氨蝶呤、三甲氧啉、环抱索A、辣椒辣素等。其中维生索环衍生物、维甲酸Tazarotene( -种新型的乙炔化维甲酸)、蒽林属于局部治疗药物,类固醇激素和光化学疗法均有局部和全身两方面的治疗作用。
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历史超过40年,目前对于寻常型银屑病一般不主张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而对局限性银屑病可考虑短时局部外用。应用激素有单一疗法和间歇冲击疗法。Zanolli等主张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选用超强族皮质类固醇激素,如丙酸氯倍他素、丙酸倍他米松、卤美他松等。对小片较厚的皮损可选用单一疗法,也可复合,皮损变薄后可选用中低强度的皮质类固醇激素。1980年Katz等提出为避免耐药与反跳,采用间歇冲击疗法,即每日治疗两次,共2~3周,直至皮损消退>85%,然后每周末连续外涂3次,每次间歇12小时。1 993年Korting等介绍,莫米松糠酸脂的疗效相当于中效和高教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甲渡尼龙醋丙酯为低致萎缩而抗炎效果强的无卤族基团的超强皮质类固醇,其抗炎活性与艾洛松相等,两者为治疗效果较好的皮质类固醇制剂,值得推荐。此外,皮质类周醇制剂还可以和蒽林、水杨酸联合应用以增加疗效。值得注意的是长期外用激素可以引起皮肤干燥、萎缩、毛细血管扩张、毛囊炎、真菌感染等副作用。
目前维生素环衍生物主要有钙泊三醇、骨化三醇和他骨化醇。Gunz,Wski等体外实验证实,cPT浓度在102一106 moI/L时,与ccT一样具有明显抑制角朊细胞增殖,诱导角朊细胞向正常方向分化的作用;不同的是,对钙代谢的影响比ccT<100~200倍,因此cPT能用于治疗银屑病1994年邵长庚提出,cPT软膏是治疗寻常型锒屑病。一线外用药,疗效优于肤轻松等激素和蒽林软膏,而且主要治疗斑型镊屑病,但停药后仍可反跳。1993年Poyncn介绍,外用cPT的副作用主要是皮损周围刺激症状,约占5%—19 - 5%,表现为烧灼、痒、红斑、脱屑、干燥,头面部发生率为0~10%,长期应用未发现皮肤萎缩,如有反跳现象,为非激素样反跳。方栩等认为,外用cPT软膏可以加强银屑病的治疗D钙泊三醇溶液是一种脂溶性治疗头皮部位银屑病的药物,临床使用已显示一定效果,同时可以避免用皮质类同醇激素的局部和全身副作用。
TcT与维生素D受体的亲和力及其体外效果与ccT强度相同,其诱发高血钙比ccT略轻。在美国,应用TcT随机治疗560名轻度至中度银屑病患者,以TcT一次单用或联合中波紫外线( uvB)及其他疗法,95%有良好效果,80%在8~12周有明显效果。
uvB及光化学疗法(PuvA)治疗,是近期治疗银屑病治愈率较高的有效方法之一。uv}3有效波段在295~310 nm,其治疗机制可能是用uvB干扰过度增殖的银屑病表皮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表皮的增生opuvA是使用波长为320~400 nm的紫外线照射与光敏物质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光敏物质包括8.甲氧补骨脂素、5.甲氧补骨脂素、三甲氧基补骨脂索。能诱发8.甲氧补骨脂素的红斑和清除银屑病皮损的有效波长是335 rmio有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两种,分为消除皮损阶段和维持治疗阶段,在皮损消退>90%时,可进入维持治疗阶段。由于单独应用uvB或PuvA效果常不满意,为了提高疗效,常用联合治疗。但应注意的是PuvA治疗也可引起白内障、免疫学改变、皮肤过早老化、癌变等副作用。
焦油类是由矿物或植物进行干馏后所提取的,由煤取得的是煤焦油;由植物取得的是糠馏油、松馏油、黑豆馏油等D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DNA的合成发挥抗增生作用。焦油类药物种类很多,由于粗制煤焦油异味重、、污秽、有颜色,因此限制了这类制剂的使用。目前国内最常用的是1%纯焦油制剂泽它洗剂,可避免上述缺点。林麟等报告泽它洗剂对头皮油腻、梳理不便的改善最为明显,消退率>90%,对头皮痒、头发无光泽的疗效>80%,对头屑多、毛发于枯和红斑的消退率>60%,单独应用时对轻中度银屑病有效,对其他药物治疗失败或其他药物有禁忌者可考虑使用,副作用比蒽林和激素少。
蒽林为强的还原剂,可引起局部炎症,它可夺取组织氧使表皮细胞不能利用,从而降低了增殖。 Van等认为蒽林可抑制蛋白激酶c的活性,其引起的炎症可能是其药效作用。蒽林常用的浓度为0.1%~0.5%.用于头皮的浓度为0.25%~0.5%,对皮肤有刺激,可染色,为避免这些缺点,在用蒽林做短期治疗期间,于治疗前后使用三乙醇胺涂于皮肤上可减少蒽林的刺激和染色。另外,1992年Volden提出用结晶状单酸甘油脂将蒽林微囊化后给药,克服了皮肤和衣物被染色的缺点。
维甲酸是目前治疗银屑病的常用药物,多为局部应用治疗银屑病,但有刺激性。目前上市的一种新型的乙炔化维甲酸Tazarotene实验巳表明有抗银屑病作用,临床上正在使用。维甲酸与超强皮质类固醇激素或紫外线疗法联合治疗,可减少药物用量并减轻其毒性。
此外,外用MTx及其衍生物均有一定的效果,困其渗透性、穿透角质层的能力太弱0 1989年Wein- stein使用了数种赋形剂来增加MTx的经皮渗透,结果认为,Dms、聚乙二醇和氮酮都对此有利,其中氮酮效果最好。发展环孢素A外用药是减少其毒副作用的方向。环孢素A经皮注射,会引起注射部位的疼痛,不宜推行,改进剂型或加入渗透剂氮酮可能有利,尚需进一步研究。辣椒辣素通过减少P物质,起抗炎作用,将来有可能在银屑病的外治方面起一定作用。双酮素软膏作为治疗银屑病的外用药也具有开发前景。
虽然西医外治疗法对银屑病有一定的效果,但常常由于其副作用大而限制了使用范围。中医在治疗银屑病方面也有一定方法和特点,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针刺疗法:是常用的配合治疗方法,原则是根据临床辨证分型0 1982年顾霞仙介绍了应用针刺治疗25例患者,以清热、解毒、活血、散风为原则,采用循经取穴、俞募配穴相结合进行治疗选穴,常用的穴位是:四神聪、风池、大椎、肺俞、膈俞或肾俞、曲池、丰隆、足三里并配合耳针、拔火罐,治疗总有效率84%0 1990年张连城等采用华佗穴点刺放血法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治愈率为94.7%。缪奇祥等用棉灸治疗银屑病32例,全部病例均有效,同时也用拔罐加电针法治疗银屑病。
穴位埋线法:采用穿刺针将羊肠线埋人特定的穴位中,以羊肠线异体蛋白产生刺激作用,起到疏通经络、调节免疫、抵御病邪入侵的作用,从而发挥治疗效应。所取穴位有曲池、血海、足三里等,总有效率为100%。应用穴位埋线配合自血疗法治疗银屑病500例,总有效率为100%。
目前采用穴位注射的药物巾,中、西药均有,如维生素l312和盐酸异丙秦混合、应用654-2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取穴一般有辨证取穴和皮损近端取穴两种。
敷脐疗法:将制成的药粉或药丸填入神阙穴用胶布固定。1 989年张清华等用马钱子35 g,朱砂6g,桃仁30 g,水银30 g备丸填脐。1991年杨恒裕介绍所用的药物有升麻9g,大枫子9g,丹参9g,水牛角粉9g,葛根12 g,生地12 g,赤芍12 g,冰片12 g。
中药外涂治疗有效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又有许多新的外用药出现,以软膏为主,擦剂溶液次之。用药频率较高的为青黛、黄柏、蛇床子、石膏、麝香、黄连、生地等。仲奋志等用甘草流浸膏治疗银屑病,取得显著疗效,治愈率达68%,有效率为100%。杨利平等用化银散熏吸治疗银屑病39例(主要成分黄芩、熟地、生地、当归、大青叶、红花等)总有效率为94- 9%0温泉疗法在银屑病的治疗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推荐。
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
刘传益医师(山东省平邑县中医医院,邮编:273300)中西医结合治疗1 17例银屑病患者,取得满意疗效。
银屑病是一种原因不明而常见的无传染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根据中医理论,本病由风热燥湿之邪,侵入肌肤,以致气血运行不畅,瘀久化热,热人营血,久则血燥生风,肌肤失养,故临床表现为红斑屑性皮疹,红斑是血中有热之因,白屑是血燥生风,肌失濡养之故。因此分血热和血燥两型,采用清热凉血,养血润肤为主的治则。终使大部分患者获得满意的疗效。
一、血热型:相当于西医的进行期
临床表现:病情发展迅速,新皮疹不断出现,旧皮疹不断扩大,鳞屑较厚,炎症明显,剥除鳞屑后有筛状出血点,多伴咽干,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治则;清热凉血活血。
方用凉血汤加减。
加减:如风盛者,加白鲜皮、刺蒺黎、防风;如湿盛者,加薏苡仁、茵陈、防风、泽泻;如热盛者,大便燥结加大黄、栀子。
二、血燥型:相当于西医的慢性静止期
临床表现:病情保持静止阶段,无新疹出现,旧疹也不见消退,色泽较浅,出血点不明显,舌质淡红,脉沉无力。
治则:滋阴养血润肤。
方用养血解毒汤。
加减:如脾虚者,加白术、茯苓;如风盛瘙痒明显者,加白鲜皮、刺蒺藜、苦参;如皮损肥厚,舌质暗或有瘀斑者,加三棱、莪术、桃仁、红花、鬼箭羽。
西药治疗银屑病,见效快,疗程短,在用药前查血常规、肝功正常方可用药。
西药治疗:临床常用有迪银片,每次5片,每日2次;中强效的激素霜剂或水剂外用,每日2次。常用口服药物有氨苯矾50 mg,每日2次;氨茶碱100 mg,每日3次或加用免疫抑制剂,雷公藤2片或雷公藤多甙20 mg,每日3次;重症者可加用甲氨蝶呤15 mg人生理盐水250 ml静脉点滴,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口服自制的胎盘胶囊10粒,每日2次。
根据银屑病有同形反应,和外用药有此愈彼起的现象,因而提示银屑病患者外观正常的皮肤实际上是不正常的,所以仅局限于皮肤区的治疗,外用药是不够的,必须重视机体内在因素的调整,利用中医理论治疗效果更佳。
本组1 1 7例患者中,其中男64例,女53例;年龄在10岁以下6例,11-20岁23例,21—40岁74例,41岁以上14例,以20~40岁年龄组发病最多r占63 -2%。红皮病型银屑病3例,寻常型1 1 4例(其中进行期84例,有同形反应者39例,静止期33例,病情严重泛发全身者10例,局限某一部位者1 7例),皮损成点滴型40例,钱币型29例,地图型9例,混合型40例。病程l~4年56例,1 1年以上21例,其巾最短7天,最长35年。重度瘙痒69例,中度瘙痒31例,轻度瘙痒16例,无痒者1例;春季发病或加重者19例,夏季发病或加重者16例,秋季发病或加重者17例,冬季发病或加重者32例,余为迁延型与季节无关。其诱困是受潮湿犯病1 8例,汗后受风起疹5例,因精神创伤起疹2例,外伤后起疹6例,扁桃体炎后起疹2例,酒后起疹4例,有家族史24例,余则无明显诱因。
痊愈63例,皮损全部消退,自觉症状消失,仅残留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斑;显效37例,皮损绝大部分消退,自觉症状显著消失,仅残留点状损害;好转14例,皮损部分消退,自觉症状减轻,鳞屑减少;无效3例,坚持用药15天以上症状及皮损仍无改善,皮损持续增多。总有效率为97.4%。
对60例有效病例远期疗效随访观察,结果未见复发50例,复发10例,其中半年以内复发4例,1年以内复发3例,2年半复发3例,但复发的程度较轻,继续治疗仍然有效。
在有效病例中,皮损变化10天以内开始消退,皮损消退顺序是自上而下,以双肘部、双胫前消退最慢。皮损消退的方式,多是先从中央开始消退或皮疹分化,少数是从边缘开始消退。由此可见,银屑病损皮肤生理功能,用西药调节免疫功能,起到满意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
包佐义、任天丽等医师(铁道部十五局中心医院)中西药物合用治疗银屑病,相得益彰,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银屑病发病原因尚未明确,目前认为遗传因素、感染、精神创伤以及代谢、循环、免疫功能障碍、血液流变学改变等为发病的主要因素,而角化不全、表皮细胞生长加速、使表皮细胞更换周期缩短是银屑病之主要病理异常,尤以血液流变学改变、精神创伤为主要发病诱因者居多。
银屑病一般分为血热、血瘀、血燥三种类型。应用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及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草药组成的消银汤,临床应用在此方的基础上根据各期的不同临床表现而随症加入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养血润燥类药物,从而达到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表皮细胞增殖之目的。
消银汤处方:生地15 g,当归10 g,川芎6g,白术lo g,土茯苓15 g,蚤休10 g,露蜂房6g,白花蛇舌草10 g,半枝莲10 g,白鲜皮10 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儿童中药用量酌减。
如进行期者,加赤芍10 g,丹皮10 g,紫草10 g,生槐花10 g;如静止期者,加天冬10 g,麦冬10 g,何首乌10 g.鸡血藤10 go
西药:普鲁卡因300 - 400毫克,维生素C2克加于5%~lO%葡萄糖500毫升中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20毫升加于5%~10%葡萄糖500毫升静滴,每日1次,15天为1个疗程。儿童患者以抗感染为主,以青霉素400万~640万单位加于50%葡萄糖500毫升中静滴,连用7~10天。
若皮损呈班状、病程长者加用甲氨蝶呤lo毫克,加于50%葡萄糖500毫升中静滴,每周1次,连用5次,同时服氨肤素0.2 g,每日3次。
分析:普鲁卡因有阻断神经传导的恶性刺激,恢复机体的正常防御和调节机能的作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大剂量静滴有活血化瘀、减少红细胞聚集、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对于少数皮损呈斑块状增厚、病程长且顽固难以治愈者加用甲氨蝶呤,本药为叶酸拮抗剂,有抑制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增生的作用,采用1周1次静滴给药法和近年来根据细胞动力学提出的甲氨蝶呤每周36小时内服药3次的方法有着同样的效果,因本药有引起骨髓抑制,特别是可导致肝纤维化等毒副作用,故以不超过5次为宜,不应长期应用。
选34例患者,男19例,女15例,年龄自11—56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 5年。初发者7例,复发者27例。发病诱因,因扁桃体发炎诱发者2例(系11岁及12岁儿童患者),因感冒诱发者2例,因饮酒、进食海产类食品而诱发者10例,因精神因素诱发者8例,无明显诱因者12例。其中作甲皱微循环检查指示有红细胞聚集现象,微循环障碍者18例。除初发的7例外,其余27例均经过白血宁、乙双吗啉、乙亚胺,中药及多种外用药治疗无效或愈后复发。34例均为异常型,进行期27例,静止期5例,退行期2例,皮损呈点滴状者23例,钱币状及斑块状者11例,因用热水及中药煎剂烫洗而诱发红皮病者3例。
全部病例均采用上述治疗方法。除部分病例外贴肤疾宁外未用任何其他外用药。
疗效标准:临床治愈:皮损全部消退或仅残留少量散在点滴状损害;好转:皮损大部分清退或基本消退,无新皮损出现;无效:皮损消退不足30%或无变化。
治疗结果大多数病例于治疗1个疗程后显效,临床治愈28例,其中2个疗程治愈7倒,3个疗程治愈11例,4个疗程治愈10例,好转6例,全部病例均有效,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临床治愈病例中随访12例,3例于1年后复发,用上述方法治疗仍有效。
银屑病治验
陈立富医师(山东肥城矿务局中心医院,邮编:271608)银屑病治验。
银屑病,似属中医之白疕、步七风、干癣、松皮癣等范畴。虽有湿热、风热、血瘀、血燥、毒热蕴结等证型之分,然本病的病理基础是血虚,血虚易生燥热,热易蕴毒,复感风邪而发病。法宜养血润燥,祛风清热解毒并施。
【病案举例】
尹某,男,29岁。1 991年1月5日初诊。患者全身起癣块2年,曾于4个月前在省立医院确诊为银屑病,给乙双吗啉等药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
刻诊:全身有大量癣块,以双下肢为著,新鲜癣块色红,局部痒甚、灼热,屑片色白,搔破后出血,皮肤干燥,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中医辨证:属血虚受风,燥热蕴毒。
治则:以养血祛风,润燥清热解毒。
方药:拟防风通圣散加减。
处方:防风15 g,荆芥15 g,当归15 g.生地15 g,熟地15 g,制首乌15 g,白芍15 g,赤芍15 g,苦参15 g,蝉蜕15 g,白蒺藜15 g,麻黄15 g,土茯苓30 g,生石膏30 g.珍珠母30 g,生龙骨30 g,生牡蛎30 g,大黄(后下)12 g,神曲10 g,甘草6g。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l剂。
方解:方中当归、白芍、熟地、首乌、生地养血润燥;以防风、荆芥、白蒺藜、蝉蜕、麻黄祛风止痒;土茯苓、苦参、生石膏、大黄清热泻火而解毒;珍珠母、生龙骨、生牡蛎重镇安神以助止痒;神曲、甘草调药和胃。诸药相合,使血旺而燥热得解,风毒得散而痒止癣退。
二诊:3剂后病情无明显增减。上方加大黄至15 g,加麻黄至20 g。服1剂后全身得汗,二便正常。
三诊:又2剂后皮肤瘙痒及灼热感明显减轻,癣块大部分消退。
四诊:续进上方9剂,癣块全部消退,瘙痒等症消失。
随访2年来复发。
银屑病验案
徐太华医师(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运用清热、润燥、祛风止痒法治疗银屑病,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银屑病是一种难于治愈的慢性皮肤疾病。祖国医学称为“白疕”,认为银屑病发病原因,内因为七情内伤、内有郁热,外受风邪,或挟杂燥热之邪,客于肌表,内外台邪而发病。热壅血络则发红斑,风热燥盛肌肤失养则皮肤发疹,搔之屑起,色白而痒。因此取清热润燥、祛风止痒为治疗大法。
徐太华医师常用以下药物:天门冬、北沙参、当归、生地,养血润燥。防风、僵蚕、蝉衣、乌梢蛇、白鲜皮、地肤子、苦参、银花、黄连、连翘,清热、祛风止痒。
若症状较重加用外洗之方药。治则合理,药证相投,放疗效满意。
【病案举例1】
男,35岁。 1988年5月1日初诊。
主诉:4个月来全身出现皮疹,呈硬币状,表面有白色皮屑,伴红肿、脓点,奇痒难忍,病情不断加重,曾经上海、南京等医院皮肤科治疗,诊断为银屑病。服用维生素C、维生素B1、马来酸氯苯、抗生索静脉滴注,并加外用药膏、尿素软膏、锌氧油等药均无效。
刻诊:痛苦面容,舌质红,苔黄腻,脉濡稍数。
中医辨证:属温热内蕴,外感风邪热毒。
治则:以清热解毒、祛风润燥、利湿为法。
处方:银花15 g,防风10 g,荆芥10 g.天门冬IO g,北沙参12 g,桑白皮12 g,僵蚕IO g,蝉衣1 0 g,乌梢蛇12 g,当归10 g,生地lo g,白鲜皮15 g,土茯苓30 9 0 5剂。水煎服,每日1剂。
加用外洗方:苦参30 g,地肤子30 g,白鲜皮15 g,土茯苓30 g等。 5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服完上药诸症好转。外观表面皮疹红肿消退,白皮屑已减少。继守原方,再进7剂,外洗原方10剂。
三诊:服用完上药,诸症全愈。
随访7年,未见复发。
【病案举例2】
女,1 5岁。1993年4月16日初诊。
主诉:6个月来面部及两下肢出现散在点滴状皮疹,色红,表面有银白色白屑,瘙痒较甚。经西医皮肤科渗断为银屑病。经用维生素,胎盘组织液注射,外用恩肤霜等治疗未见明显效果。舌质红、苔薄,脉细。
中医辨证:证属血热受风。
治则:以清热凉血、祛风止痒为法。
处方:黄芩IO g,连翘10 g,白鲜皮15 g,生地15 g,丹皮10 g,当归IO g,防风10 g,乌梢蛇1 0 g,地肤子20 g,僵蚕10 g,赤芍lo g,土茯苓30 g,生甘草Sg。6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4月22日,服上药三剂后,皮疹即消退。再守原方,继服20剂。
追访至今未见复发。
【病案举例3】
女,6岁。1993年7月24 F1初诊。
家长代述:患儿2周前头面部及全身出现散在小丘疹,渐渐增多,颜色暗红与鲜红相杂.表面结有银白色、多层性鳞屑硬痂并凸起,伴奇痒,硬痂布满头面、额、眼睑、眉头等处,使面容丑陋难看。皮肤科诊断为银屑病,经西药治疗不显效。。舌质红、苔薄,脉细。
中医辨证:证属风盛血燥。
治则:以祛风润燥,止痒为法。
处方:防风9g,僵蚕10 g,蝉衣10 g,乌梢蛇9g,白蒺藜9g,白鲜皮10 g,生地12 g,炒当归9g,北沙参9g,地肤子12 g,苦参10 90 4剂。水煎服,每日t剂。
另加用外洗方:荆芥10 g,地肤子30 g,野菊花15 g,苍耳子10 g,百部10 g,白鲜皮20 g,忍冬藤30 g,枯矾15 g0 3剂。水煎 +服,每日1剂。
二诊:7月26日,服用上药后,头面、躯干部白屑渐渐脱落消退。守原方药继服7剂,外用药7剂。
三诊:服用完上药后,白色硬痴全部脱光出现愈后瘢痕。原方药继服18剂。追访至今未见复发。
银屑病验案2例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具有特征性皮损的慢性易复发的炎症性皮肤病。窦海中医师(成都中医药大学,邮编:610075)以中医分期分型辨证论治该病,疗效甚佳。
1.进行期:风热血热,宜疏风凉血,慎用活血。
【病案举例】
某女,30岁。因全身红斑鳞屑2月,加重1周,于2002年3月入院。此前曾以寻常性银屑病在他院治疗,先以红霉素静滴,口服迪赛胸腺肽片、维生素等,病情无明显改善,遂加滴红花注射液、丹参注射液02天后皮损泛发,颜色鲜红。患者自感病情加重,找窦氏就诊。
症见:全身红斑泛发,上覆少许银白色鳞屑,自觉瘙痒,小便微黄。舌质红,苔薄白而于,脉滑微数。
辨证:为风热血热。
治则:疏风泄热,凉血化斑。
方药:以消风散合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芍药、丹皮)加减。
处方:蝉衣6g,生甘草6g,防风6g,水牛角粉20 g,赤芍12 g,僵蚕15 g,丹皮15 g,石膏15 g,知母10 g,山豆根8g,山药30 g,生地30 g。
西药仍以红霉素、甘利欣静滴。
二诊:服药6剂后,新皮损不再发生,颜色较前略微变浅。
三诊:以上方加减服药20余剂,皮损大部分消失。
【按语】
该方以水牛角粉、生地、丹皮、赤芍清热凉血。血分有热宜凉血散血,这一治则清代医家叶天士早有所言。但这里的“散”血,并非活血之意,而是凉血之中微微清散血中结热,赤芍、丹皮、水牛角粉味辛性寒,凉血消斑,切中病机,配合辛凉散风之药,斯为正治,从而较快缓解病情。窦氏认为该患者当时证属风热血热,医者以丹参、红花注射液等活血之药输注,从而使热邪四散,病情加重。白疕在慢性期有瘀血之说,但在此阶段,应以疏风清热、凉血消斑为主,不宜用红花、川芎、当归等活血之药,丹参、红花注射液亦不宜用,这在临床已多次得到证实。
2.静止期:血虚风燥,宜清凉濡润,兼顾脾胃。
【病案举例】
某女,27岁。患银屑病3年,期间反复发作,于1997年3月来门诊治疗。
诊见:全身散在红斑鳞屑,色淡红,以下肢为甚,皮肤干燥,小腿胫前皮损增厚:略呈苔藓样变,自觉微痒。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辨证:为血虚风燥。
治则:养血祛风润燥。
方药:圣愈汤加减。
处方:黄苠30 g,熟地20 g,蛇舌草20 g,黄精15 g,白鲜皮15 g,白芍12 g,当归12 g,川芎12 g,丹皮10 g,黄芩8g.黄连6g,蝉衣6g。
服药6剂后,舌苔白腻,脘腹微胀,纳差,皮损无明显变化,当时以为药证基本吻合,未加深究,继续用药6剂,患者再束复诊,后来偶然遇见患者,自述服药后,除了脘腹胀满、纳差之外,皮损颜色则变黯。
【按语l
窦氏认为该患者依据当时症状,辨为血虚风燥基本是正确的,但未能因人制宜,因症制宜,灵活运用药物,患者服药之后出现舌苔白腻、脘腹微胀、纳差等,已现脾虚湿阻之象,这除了患者先天的阳虚体质之外,和运用熟地、黄精、黄连等滋腻苦寒之药又来加用顾胃之药有关,脾胃阳虚,精微不运,阳气不布,痰湿内生,则见苔腻、脘胀、纳差之症;气虚血滞,则见皮损颜色发黯。所以,该病尽管血分不足,有生风化燥之象,但用药宜清凉濡润,不宜过于滋腻苦寒。脾胃正气的盛衰直接关系到该病的治愈和复发,因此,治疗该病,可常规性地加用一些健胃之药,尤其对脾胃虚弱者,可配伍鸡内金、焦三仙或山药以顾护脾胃。
银屑病验案3则
石君碧医师(南通港口医院,邮编:226000)治疗银屑病验案3则。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中医称之为“白疕”。《医宗金鉴》中有“白疕之形如疹疥,色白而痒多不快。由风邪客皮肤,亦由血燥难荣外”的记载。不但描述了银屑病的临床特点,还阐明了其发生原因是由于风邪客于皮肤,或阴血枯燥,不能营养于外而致。若血热炽盛或外受邪毒刺激,蒸灼皮肤,则可出现全身潮红,形寒身热,肌肤燥竭,郁火流窜,积滞肌肤。
【病案举例】
朱某,男,40岁,工程师。1986年2月因全身皮肤发红斑、脱屑、瘙痒,伴发热1周入院。患有银屑病史10余年。1周前自购市售药水涂搽患处,次日皮疹加重,两下肢皮肤变红、肿胀,并向躯干、上肢蔓延,皮疹增多、脱屑、痒痛兼作,大便干燥,小便黄赤。
检查:T39℃,P120次/分,心肺正常。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有触痛。全身皮肤有散在蚕豆大小红斑,上布银白色鳞屑,剥离后可见点状出血。双下肢皮肤潮红、肿胀、表而有黄白色鳞屑覆盖。
诊断:红皮病型银屑病。
人院后经用地塞米松、乙双吗啉等半月后,皮损部分消退,体温正常。停用地塞米松2天后,全身皮肤剧烈瘙痒,皮损显著潮红,伴烦躁口渴。舌质红、苔白,脉弦滑数。
诊断:红皮病型牛皮癣。
中医辨证:为湿热内蕴,外感风毒。
治则:拟清热凉血,行气解毒。
处方:鲜生地30 g,鲜茅根30 g,紫草根15 g,茜草根10 g,赤芍药15 g,紫丹参30 g,金银花20 g,粉丹皮lo g,白鲜皮30 go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内服。
并外用lo%黄连膏涂搽。
二诊:5天后,皮损颜色转淡,痒感减轻。继以上方加生熟地、玄参、当归等养血润燥,连服20天。
三诊:皮疹全部消退。
【按语】
本例为红皮病型牛皮癣。治疗中抓住毒热人于营血,灼伤阴血,而有血热血燥的主要见证,予以清热凉血解毒之品。方中重用茅根、紫草、丹皮、银花等清热凉血,泻火解毒;白鲜皮祛风利湿;赤芍、丹参活血通络。使血热得清,热势渐退。后加生熟地、玄参、当归养血润燥,使病情很快好转。
【病案举例2】
童某,女,1 1岁。 1987年5月诊。患儿自2岁起病,周身红斑、脓疱反复发作9年,曾多方求医,经用抗生素、激素等多种内服外用药治疗无效。近10天又因发热、全身脓疱人院。
检查:T 40℃。舌质红、苔白腻,脉细数。全身可见散在粟粒至蚕豆大小脓疱,发于正常皮肤或红斑上,脓疱液混浊,尼氏征(一),部分破溃、糜烂、结痂。双手指甲变形呈顶针指。
病理检查报告:为脓疱型银屑病口
中医辨证:属湿热俱盛兼感邪毒,发于肌肤。
治则:拟清热解毒除湿。
处方:粉丹皮10 g,全当归10 g,川黄连6g,土茯苓30 g,白花蛇舌草20 g,苦参10 g,大生地15 g,紫花地丁15 g,赤芍10 g。
二诊:进上方5剂后,痒感减轻,体温复常,躯干皮损颜色转淡,脓疱减少。继服10剂。
三诊:未见新生脓疱。原方加入黄芪10 g,当归lo g,乌梢蛇10 g,漏芦10 g。继服20剂。
四诊:皮损消退。
随访半年,病情稳定。
【按语】
脓疱病型银屑病,患儿湿热并重。初诊时表现为邪毒炽盛而又正虚的特点,治疗以清热凉血、利湿解毒为法。重用地丁草、蛇舌草、苦参清热解毒;黄连苦寒清心,凉血燥湿;土茯苓利湿除疮毒。连服数剂,邪毒得以控制,脓疱迅速干燥,消退。根据患儿久病气血双亏,湿邪缠绵的临床表现,复诊时加人黄芪、当归养血益气,乌梢蛇、漏芦祛风胜湿,达到补阴血,通经络,祛风湿之目的,使肌肤腠理得荣,顽疾得以解踪。
【病案举例3】
王某,男,48岁0 1984年4月诊。
患银屑病26年,全身皮肤布满厚厚鳞屑,夏天出汗不畅,燥热难当。冬季皮肤干燥粗糙,双手皲裂,不能持物。虽经多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检查:面色晦暗,舌紫,苔白,脉沉细。头部、躯干、四肢大片皮损覆盖,基底呈暗红或暗褐色,上布蛎壳状鳞屑,稍活动见大片鳞屑脱落。
诊断:寻常型银屑病(蛎壳状牛皮癣)。
中医辨证:为风热湿邪侵扰肌肤,日久化燥,气血郁滞经络而发。
治则:拟活血化瘀,养血润燥。
处方:全当归30 g,红花12 g,桃仁12 g,丹参30 g,三棱15 g,莪术15 g,大生地30 g,玄参15 g,麦冬15 g,川牛膝12 g.鸡血藤30 g。
二诊:连服15天后,鳞屑大多脱落,皮损变薄变软。原方加熟地、川芎继服。
三诊:30天后皮损全部消退,全身皮肤润泽光滑、出汗正常。
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按语】
本例虽为寻常型银屑病,但依其疹形及范围,称之为蛎壳状牛皮癣。病程长达26年,缠绵不愈,实属顽疾。根据其临床表现,辨为血瘀型,采用活血化瘀、养血润燥的方法。方中用红花、桃仁、三棱、莪术破瘀活血,并兼顾养血润燥,以当归、丹参、鸡血藤等而收佳效。且作用持久,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审因论治的独到之处。
分型论治银屑病验案3例
银屑病是一种以表皮过度增生和真皮慢性炎症反应为特征的常见皮肤病。陈凯医师(北京中医医院,邮编:100010)辨证分型论治该病,疗效显著。
一、病因病机
陈氏认为银屑病多因七情内伤,气郁不舒,郁久化火,心火亢盛,毒热伏于营;或饮食失节,过食腥发动风之品致脾胃失和,气机不畅,日久生湿,湿蕴化热,湿热成毒,而复感风热或风寒湿邪,内外合邪而发病;或女子任脉虚,冲任不调,肝肾不足,虚火妄行,人于血分,而发于肌肤。热人于里,痹阻经络;热壅血络,则发红斑;风热燥盛,肌肤失养,则皮肤发疹,搔之屑起,色白而痒。
二、辨证分型
陈氏把银屑病从病程分为进行期、静止期、消退期,相对应于中医分型的血热型、血瘀型和血燥型。
1.血热型
主证:皮损潮红,新出皮疹不断增多,迅速扩大,鳞屑覆盖不住红斑。鳞屑刮除后,有薄膜现象及筛状出血,可有同形反应。常伴有口渴咽干、心烦易怒、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热证。舌红苔薄白,脉弦滑或数。
治则: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方药:凉血活血汤加减(白茅根、紫草、生地黄、板蓝根、生石膏、赤芍等)。
随症加减:热盛明显者可加羚羊角粉、生玳瑁粉等;而热毒偏盛者,宜增强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作用.加用五味消毒饮(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等;并酌情静点清开灵、双黄连、鱼腥草等;有红皮症倾向者加西黄九(西黄、乳香、没药、麝香)等。成药则可选用龙胆泻肝丸(龙胆草、柴胡、泽泻、车前子、栀子、生地、当归、木通、黄芩、甘草)、泻肝安神丸或复方青黛九等。若皮损的出现与妇女经期、怀孕、分娩有密切关系,并伴有神疲乏力、心烦失眠、口干舌燥、潮热盗汗等临床症状,则为合并冲任不调之证。治则调和冲任,理气和血。方用一贯煎加减(女贞子、早莲草、当归、生地黄、熟地黄、柴胡、枳壳、香附、益母草等)。伴有更年期综合征者加坤宝丸。
【病寨举例】
某女,25岁,因全身起疹,奇痒半个月就诊。患者半个月前患“急性扁桃体炎”,约l周后全身出现点滴状红色丘疹,瘙痒明显,皮疹逐渐增多。曾在外院给予皮质类固醇药膏外用,未见好转,皮损泛发全身,遂来诊。
刻下症:咽痛,口干口渴,瘙痒难忍,烦躁不安,大便不爽,小便短赤。
查体:头皮、躯干、四肢散在点滴状、米粒至黄豆粒大小红色斑丘疹,表面附着少许银白色鳞屑,鳞屑强行剥离后基底可见筛状出血点。下肢部分皮损融合成片,沿抓痕处可见同形皮损。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充血。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略数。
陈氏处方:紫草10 g,白茅根15 g,板蓝根15 g,茜草10 g,元参10 g,北山豆根6g,胖大海10 g.土茯苓15 g,槐花15 g,生地黄炭10 g.银花炭10 g,丹皮10 g,赤芍10 g.白鲜皮10 g,熟军6g,百合30 g0 21剂,水煎服,每日l剂。
二诊:服用上方21剂,皮疹全部消退,遗留色素减退斑。
【按语】
该患者因卫表不固,复感风热之邪,邪气上犯,故咽痛;表邪人里化热,则证见口干口渴,大便不爽,小便短赤,舌质红,脉弦数;热迫血分,外发肌肤,则证见红斑、鳞屑;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风邪袭表,则皮疹瘙痒。陈氏辨证属血分郁热,兼感外毒,发于肌肤之证。因血分郁热又复外感六淫邪气,而使血热内蕴,郁久化毒,毒热壅滞肌肤而发病。血热盛,则气壅血凝或郁滞成瘀,使气血不畅。瘀血闭塞,经脉阻滞,热瘀互结,故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养阴通络为大法进行治疗。方中紫草、白茅根、茜草、生地黄炭、银花炭、丹皮、赤芍凉血话血不留瘀,板蓝根、北山豆根凉血解毒,槐花、土茯苓除湿解毒,元参、胖大海利咽解毒,白鲜皮疏风止痒,百合养阴安神,熟军泻热通便。诸药协同使热去毒清,益阴活血,脉络得通而皮疹消退。
2.血瘀型
主证:病程日久,皮损肥厚浸润,颜色暗红,经久不退。可伴心情郁闷,腹胀,女性有痛经。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细缓。
治则:活血化瘀,行气软坚。
方药:话血散瘀汤加减(丹参、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三棱、莪术、枳壳、陈皮、黄芪等)。
随症加减:若皮损面积大,久治不愈,皮色暗红者尚可加藏红花、三七粉等。成药可选用银乐丸、话血消炎丸等。
【病案举例】
某男,35岁,因全身起疹10年,加重1月就诊。患者10年前患“咽炎”,躯干及四肢出现红色丘疹,经“抗感染”治疗后,很快消退。后每于秋冬季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病程迁延。此次发病迅速,皮损为泛发点滴状,色鲜红,全身弥漫性红斑,大量鳞屑,阵发性剧痒。伴有急性扁桃体炎。
刻下症:身热咽痛,口干口苦,大便干燥,小便黄。
查体:头皮、躯干、四肢散在鲜红色丘疹、斑丘疹,上覆银白色鳞屑,刮之有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部分皮疹融合成片,为浸润肥厚的斑块,颜色暗红,上覆多层较厚银白色鳞屑。手指甲有顶针样凹陷。舌紫暗,脉涩。
陈氏处方:白茅根15 g,板蓝根15 g,生地黄15 g,紫草IO g,茜草10 g,丹皮10 g,赤芍lo g,羚羊角粉0+6 g,沙参10 g,麦冬10 g,当归6g,金银花10 g,土茯苓15 g,槐花15 g,生薏苡仁15 g,熟军10 g。水煎服,每日l剂。
二诊:患者鲜红色皮疹变为淡红,部分皮疹边缘消退,出现色素减退斑。而仍有部分皮损较肥厚,浸润稍著,鳞屑稍多。舌暗红,苔略少,脉弦滑。
陈氏处方:紫草10 g,板蓝根15 g,白茅根15 g,生地黄15 g,当归6g,丹参10 g,川芎6g,三棱6g,莪术6g,鬼箭羽6g,全蝎3g,乌梢蛇10 g,女贞子lo g,旱莲草10 g.枸杞子10 g,黄苠lo go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四肢及肩背皮损大部分变薄,颜色变淡,出现大块色素减退斑。但小腿胫前皮疹仍较肥厚。舌红少苔,脉沉。
陈氏处方:桃仁6g,红花6g,当归6g,生地黄15 g,白芍10 g,川芎6g,女贞子10 g,旱莲草10 g,枸杞子10 g,黄苠lo g,板蓝根15 g,牛膝10 g。水煎服,每日1剂。
四诊:上方服用2周,皮疹大部分消退,遗留色素减退斑。继续巩固疗效。
【按语】
陈氏认为该患者起病较急,皮疹泛发全身,皮疹鲜红,并伴一派热象之候,为血热内郁,郁久化毒,毒热壅滞而外发肌肤,表现为实证、热证、毒证,其标表现为热毒。但该患者病程较长,已近10年,病势缠绵,又有热毒郁内,易耗液伤津,而致气血瘀阻,皮损浸润的“虚、瘀、毒”本质,故需注意到其本为血瘀。在把握住清热、凉血、活血大法的同时,宜适时给予养阴、益气、解毒之品。
初诊:以热毒为主,一方面处以白茅根、茜草、丹皮、赤芍、当归、金银花、羚羊角粉等凉血活血之品,另一方面考虑到现代研究证实锒屑病与超抗原的理论密切相关,故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以紫草、板蓝根、土茯苓、生薏苡仁等清热解毒药物。同时也要顾及热盛伤阴,则不仅要凉血活血,还要护阴、救阴于未涸之时,投以生地黄、沙参、麦冬等清热养阴之药。治疗中需注意到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若一味只强调凉血,则可能导致血行不畅。故在毒热之证予以控制,而“虚、瘀¨之证显露之时,适当予以益气养阴通络之品以免此弊。
二诊:以血瘀之证为主,陈氏以活血散瘀汤加减。在紫草、板蓝根、白茅根等清热解毒的基础上加强活血化瘀的力量,又因病程日久,皮损肥厚,舌苔白厚而加全蝎、乌梢蛇。并予以黄芪益气,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滋阴补肾,培补正气。
三诊:皮损尤以胫前多皮、多筋、多骨、少气、少血的部位难治,陈氏以桃红四物汤为主方,合用牛膝引血下行,用以活血化瘀散结,并加以益气通络之法,从而取得良好效果。该例病程较长,因热毒郁内而致气血瘀阻而发病,缠绵不愈,时轻时重,“虚、瘀、毒”为其发病之本;又因急性扁桃体炎骤然发展至全身为其标。所以开始治以清热凉血解毒,数日后标象已解,遂改用活血化瘀、养阴益气之剂,收到良效。陈氏认为这一病例不但说明了银屑病的血热、血瘀两型不是截然分开的,而且也说明了在治疗时需重视标本先后和谨守病机辨证施治。
3.血燥型
主证:皮损淡红,鳞屑较多,可以覆盖住红斑。原有皮损部分消退,皮损干燥脱屑。伴口干咽燥。舌淡红苔少,脉缓或沉细。
治则:滋阴养血,话血润燥。
方药:养血解毒汤加减(当归、何首乌、黄精、丹参、鸡血藤、生地黄、熟地黄、天门冬、麦门冬等)。成药可用润肤丸。
【病案举例】
某男,30岁,固身起疹3年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头部及肘部起疹,搔起白屑,后皮疹逐渐增多,逐渐发展至躯干及四肢。
刻下症:口干咽燥,偶有瘙痒,便干溲赤。
查体:头皮、躯干、四肢散发淡红色浸润丘疹,皮损干燥脱屑,上覆盖稍多鳞屑。舌淡红苔少,脉缓。
处方:麦冬10 g,沙参10 g,生地黄10 g,熟地黄10 g,女贞子10 g,旱莲草10 g,枸杞子10 g.何首乌10 g,丹皮10 g,丹参10 g,鸡血藤10 g,桑叶10 g,黄芩6g,当归6g,菊花10 g,白蒺藜10 g。14剂,水煎服,每日l剂。
二诊:服用上方14剂,皮损中心出现消退趋势。
三诊:原方续服28剂,皮疹全部消退,遗留色素减退斑。
【按语】
陈氏认为血燥型银屑病乃因阴血内耗,夺津灼液,阴血枯燥而难荣子外所致。故以沙参、麦冬、当归、生地黄养血益阴,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何首乌益肾养阴,桑叶、黄芩、菊花疏风清热养阴,丹皮凉血,丹参、鸡血藤活血化瘀,白蒺藜疏风止痒。诸药台而养血和血、益阴润肤,肌肤得以荣养,脉络通而皮疹得以消退。
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验案2例
肖伸新医师(北京铁路局承德铁路医院平泉卫生所,邮编:067500)以经验方克银方结合西医治疗银屑病,疗效满意。
【病案举例1】
某男,l4岁,1997年4月5日初诊。
主诉:2个月前,身上突然出现数个丘疹,上覆白屑,易抓落,甚痒,丘疹迅速增多,经治疗效果不显,近来病情加重。
诊查:全身皮肤弥漫潮红,覆糠麸样皮屑,内衣上也沾满了白皮屑。躯干及四肢布满大小不等的斑块,高于皮肤,或连成片,大者如手掌.被覆多层白色皮屑,基底浸润肥厚,仍有薄膜现象及露滴现象。舌红,苔薄黄,脉数,小便有时黄。
辨证:为血热风燥,营卫失调,肌肤失养。
治则:清热解毒,祛风止痒,凉血活血,化瘀消斑。
治疗方法:
中药内服克银1号(生槐花、生地、牡丹皮、土茯苓、白鲜皮、车,前子、地肤子、青黛、大黄、紫草、神曲等配成)5g,每日3次。
外用洗银方:川椒60 g,野菊花120 g,皮硝20 g,枯矾20 gD
忌酒、鱼虾等辛辣发物。
西药每疗程1 5天。第1疗程:肌注皮质激素确炎舒松A 20 mg,l次;后7天用洗银方煎水洗浴,每日1剂,洗2次。皮肤潮红基本消失,未出现新皮损,皮屑开始脱落,痒止。
第2疗程:肌注确炎舒松A10 mg.1次;洗银方连洗7天。
第3疗程:p转移因子3 mg,腹股淘皮下注射,2日 1次;左旋咪唑25 mg,每日3次,共服3日;洗银方连洗7H。皮屑全部脱落,部分皮损变成色素沉着斑。
第4~5疗程:P转移园子3 mg注射,每周2次;每疗程前3天服左旋咪唑2,5 mg,每日3次。用药后,皮损全部变成色素沉着斑,少数接近正常皮色。
随访3年未见复发。
【按语】
方中生地、生槐花、牡丹皮、青黛、紫草清热凉血,活血消斑;土茯苓、白鲜皮清热解毒,利湿祛风;地肤子清热利湿止痒,助车前于清热利水之力,引热毒从小便出;大黄既活血消瘀,叉泻火解毒,导热毒随大便出;上药多苦寒,恐伤脾胃,用辛温之品神曲消食健脾胃。诸药合用,邪去病愈。
洗银方皆清热解毒、杀虫止痒之品,煎水洗浴,直接作用于患处,见效快,并经皮肤吸收,增强疗效。
肖氏认为该例患者病情来势迅猛,兼有寻常、红皮两型特征,为控制其迅猛势头,需要短期大剂量肌注皮质激素,抑制表皮细胞增殖,但同时又阻碍了淋巴细胞DNA的合成和有丝分裂,抑制了淋巴细胞的免疫反应。因此,一旦病情被控制,即停用激素,立即应用免疫增强剂左旋咪唑及转移因子。左旋咪唑激活和修复被抑制及破坏了的淋巴细胞,使淋巴组织恢复正常。同时用大剂量转移因子,供给体内充足的“细胞免疫”,高速组建“免疫联合部队”,迅速提高免疫功能。凭借中药的“稳压器”作用,成功地防止了反跳现象,病愈且不复发。
【病案举例2】
某女,29岁,1997年1 1月23 H初诊,自诉患牛皮癣lo多年,反复发作,此次复发近1个月,瘙痒。
诊查:体瘦,面色无华,精神不佳。遍身乌斑,其上出现很多新疹、新斑块,色暗红,高于皮肤,被灰白皮屑,可刮掉,有网状出血点。舌薄瘦、质淡隐青,苔微黄不润,脉细无力微涩。
辨证:属阴血亏虚,血瘀风燥之证。
治则:滋阴养血祛风,活血化瘀消斑。
治疗方法:
中药内服克银2号(天门冬、麦门冬、赤芍、白鲜皮、生地、丹参、当归、鸡血藤、党参、土茯苓组成)9g,每日3次。
西药P转移因子3 mg,腹股沟皮下注射,3日1次。
二诊:用药2个月后,新斑全消,部分乌斑接近正常肤色。
随访至今未复发。
【按语】
方中天门冬、麦门冬养阴滋肾;当归、鸡血藤养血活血;党参补气养血;生地、赤芍、丹参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白鲜皮、土茯苓清热解毒,祛风止痒,诸药合用达到治愈目的。久病则虚,虚则免疫力低下,经补血养阴滋肾,使精血充足,气血畅通,肌肤得以濡养而恢复正常,免疫力得到增强故不复发。用转移因子起协助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案3例
王萍医师(武警天津总队机关门诊部,邮编:300042)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效果满意。
银屑病(又名牛皮癣)是一种原因不明而常见的无传染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中医称“白疕”、“干癣”。目前银屑病无明确病因,认为与遗传、感染(病毒与细菌)、免疫、代谢与内分泌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本病多因风邪外侵,伏于营血或因情志内伤,气血郁滞,郁而化热,风热相搏,发于皮肤而形成红斑鳞屑,或因饮食失节,脾胃失和,更受风热毒邪而发病。病程迁延日久,耗阴伤血,而致阴虚血燥,肌肤失其荣养,血燥生风而起白屑,更因气血郁滞,渐至皮肤肥厚,皮疹大如地图斑片。肝肾亏损,致使营血不和,亦可引发本病。针对本病的难治性、复发性,结合临床病例,根据以上,王萍医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
【病案举例1】
女性,38岁。
主述:周身红斑,丘疹伴痒感1月就诊。
体检:头皮、颜面及躯干、四肢散在红色斑、丘疹,部分皮疹覆盖白色鳞屑,剔除鳞屑后,可见硬脂斑现象及筛状出血。舌质红、黄白苔,脉弦有力。
治则:清热凉血解毒。双酮嗪0-1 g,每日3次,服凉血消风汤14付,外用去炎松软膏、皮炎露。
二诊:治疗30天后皮疹明显减退,遗留旧皮疹变薄,鳞屑减少。因服用凉性药生石膏后引起胃部不适,而改为凉血活血清热解毒法。
处方:土茯苓30 g,元参15 g,麦冬15 g,双花9g,连翘9g,板蓝根15 g,大青叶15 g,黄芩9g,红花9g,归尾9g,丹皮9g,甘草6g。
三诊:共服用24付,周身皮疹消退,痒感消失。
随诊6月无复发。
【病案举例2】
男性.22岁。
主述:周身点、片状疹伴红斑、丘疹、白色鳞屑,剥除鳞屑后,可见点状出血。舌暗红,黄苔,脉弦滑。
治则:因患者发病后曾多次服用西药治疗无效,故给予中药治疗。服用病例1中凉血活血解毒之方药D共服用中药28付,同时外用皮炎露。
治疗1个月后皮疹消退、痒感消失。随诊3个月无复发。
【病案举例3】
女性,43岁。
主述:复发性周身点、片状皮疹伴痒感1个月就诊。银屑病史14年,每逢工作劳累或情绪变化时皮疹出现。
体检:头皮、躯干及四肢、手背散在红色斑、丘疹,腰背部可见地图样皮疹。皮疹表面白色鳞屑,剥除鳞屑后可见点状出血。舌质红、黄白苔、脉弦。
治疗:双酮嗪0.1 g,每日3次,同时服用凉血消风汤1 4付,外用祛炎松软膏、皮炎露。
二诊:治疗17天后皮疹消退。
随诊4个月,因工作劳累,曾有少数皮疹,服用凉血消风汤7付.外用祛炎松软膏,皮疹消退。
辨证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赵纯修主任医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邮编:250011)从医40年,擅长用中医药治疗皮肤病,辨证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见解独到,经验丰富,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银屑病是一种表皮增生,出现感染灶,又有外周微循环障碍表现的皮肤病。该病发病原因虽有风热寒湿燥及七情内伤、饮食失节等因素,但根本原因是机体具有阳热偏盛这一病理基币出。当内外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后,极易从阳化热,热蕴体内,郁而化毒,以致热毒郁盛;热毒不解,燔灼营阴,津血因受热毒煎熬而运行不畅,日久必致血瘀;若病情迁延,又可耗伤阴液,而致血虚风燥D可见,本病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病理变化虽各有不同,但均有热、瘀的病理特点,而瘀热皆可生风,故风邪又贯穿疾病的全过程。据此,清热、话血、祛风应是本病的主要治则。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清热解毒类中药具有清除真皮乳头水肿,控制感染灶,抑制表皮细胞过度增殖的作用;活血化瘀药物能进一步改善炎症反应,纠正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善微循环,促使细胞增殖病变转化或吸收;若活血药与祛风药同用,还具有增强吞噬细胞功能和消炎作用。
一~热毒风盛型
主要症状:病势急剧,发展迅速,皮损广泛,颜色鲜红,作痒明显。或伴咽痛肿赤,烦热口渴,便干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等。
辨证:此为风湿热搏结肌肤,蕴热化毒而致。
治则:解毒祛风,凉血话血。按照“盛者泻之”的原则,给予清热解毒祛风之重剂,同时配用凉血活血之品,使血热得清,血瘀得防。
方用:解毒祛风汤。
处方:金银花、连翘、土茯苓、板蓝根各21 g,生地黄、赤芍各18 g,丹皮15 g,紫草Z1 g,山豆根21 g,白花蛇舌草30 g,白鲜皮30 g,甘草6 go
加减:若湿毒蕴阻积留成脓者,加败酱草21 g等;如便结者,加大黄3—6 go
二~血瘀风热型
主要症状:红斑鳞屑持久不退或斑块肥厚,斑色红或暗红,不起新疹或偶有新疹发生,作痒,舌质淡红或暗红,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沉微数。
辨证:此为风湿热蕴阻脉络,久致瘀热互结而致D
治则:化瘀凉血,清热祛风。因此时血瘀已成主症,故重用活血化瘀药。本型由于皮损色泽仍然较红,浸润也较明显,并时有新疹出现,说明热毒仍留恋未清,故仍需佐以清热解毒祛风的药物。
方用:活血祛风汤。
处方:生地黄21g,丹皮18 g,桃仁12 g,红花9g,赤芍21 g,丹参21g,地龙9g,大黄3~6 g,金银花21 g,土茯苓21 g,槐花30 g,白鲜皮21g,甘草6 g。
加减:若血瘀征象较重者,适当加大活血化瘀药物用量,或加三棱、莪术、穿山甲等破血化瘀之品;如痒重者,可加荆芥、乌梢蛇等。
三~血虚风燥型
主要症状:皮疹逐渐消退,基底斑色淡红,鳞屑干燥细碎,自觉瘙痒明显,舌质淡红,少苔或薄白苔,脉细。
辨证:此型多为病邪郁久,津血亏耗,以致血虚风燥,肌肤失养。
治则:滋阴润燥、活血祛风。在施以滋阴润燥药物的同时,应适当舔加活血清热之品,目的在于祛瘀生新,使血行风灭,余热得清。
方用:滋阴润燥汤。
处方:黄芪21 g.当归18 g,赤芍21 g,鸡血藤30 g,炒白芍21 g,麦冬21 g,金银花、土茯苓、白鲜皮各21 g,地龙9g,蝉蜕12 g,白蒺藜15 g,甘草6 gD
加减:如肝肾不足症明显者,可酌加熟地黄、何首乌各21 g;如脾虚四肢乏力者,加白术15 g,党参21g。
14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男63例,女77例;年龄8~57岁,平均28岁;病程最短20天,最长35年。初发因素:因感冒、发热、扁桃体炎等引起59例,因情志因索引起12例,过度劳累等引起8侧,其他如外伤、外用洗发剂、献血后、妊娠分娩等引起12例,原因不明49例。皮损分布:全身发病83例,其余为局限发病。皮损形态:点滴状42例,斑块状17例,钱币状16例,余为混合发病。属热毒风盛型者68例,血瘀风热型54例,血虚风燥型18例。
按上述方药治疗,此期间不使用其他任何药物。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疗效标准及结果。痊愈:皮损完全消退,自觉症状消失。显效:皮损消退80%以上,无自觉症状或自觉症状轻微。有效:皮损消退约50%—80%,自觉症状减轻。无效:皮损消退50%以下,或时有新疹出现,自觉症状无改善。
结果痊愈63例,显效29例,有效39例,无效9例,愈显率65.7%,总有效率93- 6%0治愈时间最短27天,最长89天,平均68天。
辨证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卢晓医师(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邮编:710001)辨证治疗银屑病,疗效满意。
一、病因病机
卢氏认为该病的外因为风、寒、湿、热、燥、毒诸邪,侵袭肌肤,内因多由素体血热,饮食不节,情志内伤等D外邪客肤,六淫之中,或风、或寒、或湿、或热、或燥,均可外客肌肤,影响肺卫之气的宣畅,进而阻塞经络,瘀于肌表,不能荣养肌肤所致。或因情志内伤,七情抑郁,郁久化火,火热之毒,扰于营血,外克于肤表,导致毛窍闭塞不通,气滞血瘀,发为该病。或固偏食腥发之品,使脾胃不和,气机不畅,湿热互结,外透皮肤而发,总之,血分郁热是银屑病的病机关键所在。
二、辨证治疗
1.血热型
主证:病程初起不久,皮疹发展迅速,常见丘疹、斑丘疹、大小不等的斑片,色鲜红或深红色,呈点滴状或钱币状,以躯干、四肢多见,逐渐发展到全身,新皮疹不断出现,表面覆有银白色鳞屑,伴瘙痒,心烦口渴,大便秘结,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或滑数等。
治则: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方药:方用凉血解毒汤加减。
处方:生地、槐花各20 g,川芎、当归、赤芍、蒲公英、金银花、紫花地丁各15 g.紫草、马齿苋、丹皮各10 g。
如痒重者,加乌梢蛇、白僵蚕各10 g,生大黄6g,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药1次。
2.血瘀型
主证:多见病程较长,皮损较厚,常呈大小不等斑块状或钱币状,颜色紫暗或暗红,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口干不欲饮;舌质暗红或挟有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涩。
治则:行气活血,化瘀消斑。
方药:方用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芍药、地黄、川芎)加减。
处方:当归、川芎、生地、赤芍、黄芪各15 g,桃仁、鸡血藤、白鲜皮、陈皮各10 g,生甘草、红花、蝉衣、熟大黄各6g,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药1次。
3.血虚型
主证:患者平素身体虚弱,病程迁延日久,皮损较薄,皮疹常泛发全身,色淡红,上覆有较多的白色鳞屑,层层脱落,并且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以及面色无华,肢体倦乏或头晕、纳差、失眠等。舌质淡红、少苔,脉弦细或沉细。
治则:益气养血,祛风消斑。
方药:方用八珍汤(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当归、芍药、地黄、川芎)加减。
处方:白术、党参、生地、熟地、茯苓、当归、川芎、白芍各12 g,玄参、黄芪、白僵蚕、鸡血藤、火麻仁各10 g,白蒺藜、生甘草各6g,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药1次。
4.血燥型
主证:病程缠绵,皮损经久不退,躯干、四肢均可出现,皮损多为混合状、环状或斑块状,色暗红或淡红,干燥易裂,覆有薄厚不等的白色干燥鳞屑,不易脱落,伴瘙痒,咽干唇燥,口干不欲饮,五心烦热,大便于结等症状,舌质红少津、苔薄黄而干,脉弦细或细数。
治则:滋阴润燥,养血活血。
方药:方用当归饮子加减。
处方:黄芪、当归、生地、熟地、制首乌、丹参、鸡血藤各15 g,火麻仁、天冬、麦冬、丹皮、赤芍、白蒺藜、白鲜皮各10 g,生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服药1次。
【病案举例】
严某,男性,46岁。以全身泛发点滴状、钱币状皮疹、斑片,色红,上有白色鳞屑3个月,加重l周来就诊,伴瘙痒剧烈,心烦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D
治则:清热凉血,解毒消斑。
方药:用凉血解毒汤加减。
处方:生地、槐米各20 g,赤芍、川芎、当归、金银花、公英、紫花地丁各15 g,马齿苋、紫草、白鲜皮、乌梢蛇各10 g,生大黄、生甘草各6 g。 lo剂,l天l剂,水煎服。
二诊:10天后复诊,皮疹明显消退,瘙痒减轻。
三诊:继服上方20天,病情痊愈。
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语】
卢氏将银屑病分为血热型、血瘀型、血虚型、血燥型。分别采用清热凉血法、活血化瘀法、益气养血法、养血润燥法辨证施治,卢氏强调在服药同时,患者应忌食生冷辛发之品,畅情志。因该病的多数患者伴有便秘症状,卢氏根据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皮毛”的理论,在辨证施治的同时,酌情使用通腑泻热、润肠通便之法,故疗效满意。
辨证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汪玉梅医师(陕西省商州区人民医院,邮编:726000)从“血”分型辨治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满意。
一、血热型
主证:多见于进行期患者,症见口渴,心烦,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数。皮损色鲜红,皮疹不断增多,鳞屑干燥而厚。
辨证:内有蕴热,郁于血分。
治则:清热凉血解毒。
方药:水牛角20 g.生地黄20 g,蒲公英30 g,白花蛇舌草30 g,丹皮15 g,紫草15 g,白鲜皮15 g,虎杖15 g,玄参15 g。
随症加减:如便秘者,加大黄等;如病程较久者,加赤芍、丹参等;如咽痛者,加板蓝根,山豆根等;如瘙痒明显者,加防风、白鲜皮等。
二、血燥型
主证:多见于稳定期或退行期患者,病程较久,原有皮损部分消退,疹色淡红,鳞屑干燥,口干咽燥,舌淡红、少苔,脉沉缓或沉细等。
辨证:阴血耗伤,肌肤失养。
治则:养血祛风润燥。
方药:生地15 g,熟地黄15 g,乌梢蛇15 g,当归10 g,丹皮10 g,玄参10 g,白蒺藜lO g,僵蚕10 g,首乌20g,鸡血藤30 g,红花6g。
随症加减:若有热象者,加知母、麦冬等;如瘙痒明显者,加白鲜皮、防风等。
三、血瘀型
主证:多见于稳定期患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皮损肥厚,疹色紫暗,鳞屑较厚难以刮除,舌质紫暗或见瘀点、瘀斑,脉涩或细缓等。
辨证:经脉阻滞,气血凝结。
治则:活血祛瘀润燥。
方药:丹参30 g,白花蛇舌草30 g,牡蛎30 g,珍珠母30 g,当归10 g,赤芍10 g,玄参10 g,三棱6g,莪术6g,红花6 go
随症加减:若关节症状明显者,加威灵仙、牛膝等;如瘙痒明显者,加白鲜皮、防风等。
各型患者均用中药水煎内服,每日I剂。
外用:用中药芒硝500 g,菊花250 g,枯矾100 g,花椒100 g。加水20升,水煎外洗患处。并外涂黑豆馏油膏,5%~10%硼酸软膏及5%~1 0%硫磺软膏0 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2年后随访,了解其复发率。
【病案举例】
某女.35岁。2000年3月初诊。半年前全身出现粟粒至甲盖大鲜红色斑块,瘙痒剧烈,曾在当地用马来酸氯苯等治疗,效果不佳,皮损逐渐扩大增多来找汪氏就诊。
诊查:全身散在扁豆至钱币大鲜红色斑块,周围境界清楚,在红斑基础上附有多层银白色鳞屑,刮去鳞屑可出现光亮的白膜,再刮可出现筛状出血。四肢皮疹较散在,以伸侧为重,躯干部皮损相互融合成地图状,头部有片状鳞屑性斑块,头发成束状。患者自觉瘙痒,大便干燥,小便色黄,口舌干燥,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西医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斑块型)。
辨证:属内有蕴热,郁于血分,结于肌肤。
治则:清热凉血解毒。
处方:水牛角20 g,生地黄20 g,蒲公英30 g,白花蛇舌草30 g,丹参30 g,紫草15 g,白鲜皮15 g,丹皮15 g,虎杖15 g,玄参15 g,防风10 g,大黄3 go水煎服,每口1剂。并用中药芒硝500 g,枯矾100 g,菊花250 g,花椒100 g。加水20升水煎外洗患处,每日2次。外涂黑豆馏油膏或5%~10%硫磺乳膏。
二诊:治疗10天后,皮损缩小,鳞屑变薄,瘙痒减轻。
三诊:用药2个疗程后,皮损全部消失。
继续用药达3个疗程。 2年后随访均未复发。
【按语】
汪氏采用中药辨证治疗该病,其中水牛角、生地黄、丹皮、板蓝根、山豆根、蒲公英、白花蛇舌草、虎杖清热凉血止血;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鸡血藤、首乌、知母、麦冬、丹参、玄参滋阴养血润肤;防风、白鲜皮、白蒺藜、乌梢蛇、僵蚕祛风止痒;紫草、赤芍、红花、三棱、莪术、牡蛎、珍珠母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辨证应用,获得了满意疗效。
寻常型银屑病的证治
吴海君(陕西省委党校门诊部,邮编:710061)、陈长勇等医师根据“有诸内必形于诸外”的立论,借鉴张志礼教授的经验,采用中医八纲、卫气营血、脏腑气血辨证的理论,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取得满意效果。
本病的发生,中医认为血热是主要根源D《温热经纬·叶香岩外感温热篇》指出:“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成斑点隐隐。”《薛氏医案·保婴撮要·肌肉不生》日:“若肌肉不生而色赤者,血热也。”又《景岳全书-血证论治》说:“血主阴精,不宜动也,动则为病。……盖动者多由于火,火盛则迫血妄行。”这些描述都说明了血热证的病机。而血热的形成又有多种因素:可以因七情内伤,气机郁滞,郁久化火,以致心火亢盛,毒热伏于营血;或因饮食失节,过食腥发动风之物,脾胃失和,气机不畅,郁久化热,复受风热毒邪而发病。或由素体血热蕴毒,复感外邪,袭人肌表,内外合邪,搏结肌肤,久蕴成毒,而发为白疕之顽疾,恰如陈远公《洞天奥旨》所云:“皆因毛窍受风湿之邪,而皮肤全无血气之润,毒乃伏而生癣矣”热郁血络则发红斑,风热燥盛,肌肤失养则皮疹脱屑,色白而痒;若病久阴血内耗,夺津灼液,则血枯燥而难荣于外;气血失和,经脉阻隔则肌肤失养;血热炽盛,毒邪外袭,蒸灼皮肤,气血两燔,则郁火流窜,积滞肌肤,形成红皮。治疗银屑病,要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特色,根据不同全身情况、不同地区、不同病情详加辨证,精心用药,可取得较好疗效。如对急性泛发性点滴状银屑病,特别是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病史者,采用清热解毒药疗效很好,单纯服药即可消退皮损;对大面积斑块状肥厚浸润型银屑病,用活血化瘀药效果好;对皮损色淡、基底浸润较薄者以散风养血润肤药效果好;对皮损基底淡红、舌淡、舌体胖嫩有齿痕,或妇女白带多者,以除湿健脾药治疗效果好;对有红皮病倾向,皮损潮红,舌质红绛者,以凉血活血解毒为主。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将本病主要归纳为3个类型进行辨证论治。
一、血热型:此型多见于急性,进行期银屑病
症状:皮疹发生及发展迅速,皮肤潮红,新生皮疹不断出现,多呈点滴状,鳞屑掩盖不了红斑,银屑病典型的四个特征即蜡滴现象(表层易剥离呈蜡滴状)、薄膜现象(鳞屑剥离后露出淡红色发亮半透明薄膜)、筛状出血(鳞屑剥离后有筛状出血点)、同形现象(外伤、注射或抓痕处发生皮疹),痒明显,常伴有心烦易怒、口干舌燥、咽喉肿痛、面赤、大便燥结、小便短赤等全身症状,舌质红、舌苔薄白或黄,脉弦滑或数。
证属:毒热内蕴,郁于血分。
治则:宜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方药:生地30 g,白茅根30 g,生槐花30 g,鸡血藤30 g,紫草根15 g,茜草根15 g,赤芍15 g,丹参15 go水煎服,每日1剂。
随症加减:如病变以身体上部为主者,加红花10 g,凌霄花10 g;如病变以身体下部为主者,加板蓝根30 g,瓜萎根15 g;如风盛痒甚者,加白鲜皮30 g,刺蒺藜30 g;若挟杂湿邪,舌质淡、苔白腻,皮损浸润较深者,加防己10 g,薏苡仁30 g,茵陈30 g;如大便燥结者,加大黄10 g,栀子lo g;如热盛者,加龙胆草10 g,黄芩lo g,丹皮15 g;如因咽炎、扁桃体炎诱发者,加大青叶30 g,山豆根6g,玄参15 g;如血瘀舌质暗或有瘀斑,皮疹深红者,加莪术10 g,红花10 go
进行期银屑病在治疗初期,发现患者有新皮疹出现,这是向愈的征兆,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又主皮毛,一方面内清肺、大肠之郁热,一方面外散皮肤之郁热,所谓“由外感郁热或脏腑积热化火佛郁于皮毛血脉之中,内不得清,外不得散,遂发斑疹”,给郁热之出路,从皮肤而发,故而治疗初期,皮肤有新疹出现,此为内清外散,疗效必然就好。
二、血燥型:此型多见于静止期或缓解期银屑病
症状:病情处于相对稳定阶段,病程较长,皮疹色变淡,很少有新鲜皮疹出现;原有皮损部分消退,部分呈钱币状或大片融合,有明显浸润,表面鳞屑少,附着较紧,与红斑大小相当;银屑病四大典型特征已不明显;全身症状多不明显;舌质淡红或舌质淡、舌尖红、苔少,脉缓或沉细。
证属:血虚血燥,肌肤失养。
治则:宜养血活血润肤,健脾除湿。
方药:当归10 g,麦冬10 g,天冬10 g,白术10 g,枳壳10 g,丹参15 g,生地30 g,鸡血藤30 g,土茯苓30 g,薏苡仁30 g。
随症加减:若兼阴虚血热,舌红步苔者,加知母10 g,地骨皮15 g,生槐花30 g;如风盛痒重者,加白鲜皮30 g,白蒺藜30 g,苦参15 g;如血虚面色苍白、脉沉细者,加热地15 g,白芍15 g。
对于静止期银屑病,须内服外用同治为好,外用:
1.黑豆浦膏,疗效佳;
2.或外用灭癣药膏:川乌、草乌、藏红花、大枫子、木鳖子、狼毒、血竭、雄黄各9g,槟榔12 g,苍术12 g,黄柏12 g,芜荑12 g具体制法:先将血竭、雄黄取出研细末,后与余药研细和匀,用凡士林调成20%软膏,每日涂擦1次。
三、血瘀型:此型多见于顽固性银屑病
症状:患者年龄偏大,病史较长,久治不愈,皮损肥厚浸润呈皮革状,鳞屑较厚遮盖红斑,痒重,舌质紫暗或见瘀点瘀斑,脉涩或沉缓。
证属:湿毒内蕴,气血瘀滞。
治则:宜活血化瘀软坚,除湿解毒。
方药:三棱15 g,莪术15 g,桃仁15 g,红花15 g,丹参15 g,蚤休15 g,鸡血藤30 g,土茯苓30 g,薏苡仁30 g,白花蛇舌草30 g,陈皮10 g。
随症加减:若合并肝郁气滞,情志不舒者,加柴胡10 g,积壳6g;如阴阳失调者,加当归10 g,钩藤lo g,熟地15 g,首乌藤15 g;如月经量少或有血块者,加益母草30 go
【病案举例】
盛某,女,42岁,1993年3月9日初诊。
病史:1982年始患银屑病,经治疗后痊愈。此次于去年11月份复发,且无明显诱发因素可查,躯干、四肢泛发点滴状红色鳞屑性丘疹,在外院诊为“牛皮癣”,服中药月余无好转。
诊查:躯干、四肢泛发绿豆大小的红斑丘疹,有的形成片状,尤以下肢为重,色鲜红,表面覆以少许银白色鳞屑,刮之易落,并见点状出血,舌红、苔薄黄,脉弦。伴皮损痒,咽干痛,心烦易怒,口干舌燥,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纳可。
西医诊断:银屑病(进行期)o
中医诊断:白疕(血热型)。
证属:毒热内蕴,郁于血分。
治则: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处方:生赭石(先煎)30 g,生龙骨(先煎)30 g,生地榆30 g,生槐花30 g,生地15 g,白鲜皮15 g,蚤休15 g,天花粉15 g,赤芍15 g,白芍15 g,川芎15 g,苦参15 g,玄参10 g,丹皮10 g,当归10 g.炒山栀10 g,5剂,每日1荆。并嘱患者将药渣晒干备用。
二诊(1993. 3-17):服上方5剂后,皮损痒不甚,咽干、心烦症状明显减轻,原皮疹部分消退,但新疹又起,舌红、苔薄白、脉弦,纳可,二便转调。
分析:细审之,此新疹又起,应视为佳兆,说明怫郁于皮肤之毒热有外散趋势,考虑为毒热炽盛,应加重清热解毒之品。
处方:生地30 g,大青叶15 g,白鲜皮15 g,蚤休15 g,沙参15 g,丹参15 g,玄参15 g,北豆根10 g,连翘10 g,紫草10 g,赤芍10 g,香附10 g,甘草10 g,5剂,每日1剂。
三诊(1993- 4P 6):断续服上方5剂后,原皮疹颜色转淡,有消退趋势,但还有部分新疹出现。舌质红、苔薄白,口不千,皮损痒轻。
处方:生地30 g.蚤休30 g,鸡血藤30 g,丹参15 g,玄参15 g,地骨皮1 5 g,大青叶15 g.白鲜皮15 g,北豆根lo g,连翘10 g,赤芍1 0 g,紫草10 g,沙参15 g,黄芩10 g,甘草6g,全蝎3 g(冲服)o5剂,每日1剂。
四诊(1993.5.4):断续服上方5剂后,皮疹未再新发,原皮疹均自边缘开始消退,出现白色晕田,皮损痒轻微,惟胸闽,手足心有时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处方:生地30 g,蚤休30 g,鸡血藤30 g,丹参15 g,玄参15 g,地骨皮15 g,大青叶15 g,白鲜皮15 g,生枣仁15 g,北豆根10 g,连翘10 g,赤芍10 g,紫草lo g,沙参10 g,黄芩10 g,牛膝10 g,柴胡10 g,甘草10 g,5剂,每H1剂。
五诊(1993.6.1):断续服上方5剂后,皮疹基本清退,仅存少量色素,眠食正常,胸闽除,惟手足心热,大便略干,舌尖红,舌质中有裂纹而燥,脉转细数,继以上法为宗,同时增加滋阴之品,以巩固疗效。
处方:生地30 g,丹参30 g,何首乌30 g,蚤休30 g.鸡血藤30 g,玄参15 g,大青叶15 g,白鲜皮15 g,生枣仁15 g,北豆根10 g,连翘10 g,赤芍10 g,紫草lo g,沙参10 g,黄芩10 g,牛膝10 g,桃仁IO g,红花10 g,女贞子10 g,旱莲草10 g,甘草10 g,5剂,每日l剂。
并嘱患者上药服完后,将所有药渣研极细末,过120目筛,每次9g,每月早晚各服1次,以巩固疗效。后随访,疗效巩固,8年未复发。银屑病有复发的特点,治必彻底治愈,而且在治愈后要巩固治疗时日,才能防止复发。
寻常型银屑病内治规律性
冯志宏.、张存孝、车明海(吉林省吉林市医院,邮编:13 2,001)、王敏等医师为探索银屑病的中药治疗规律,收集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中药方剂90首,经微机分析处理,以寻找其中的规律,所组成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基本方剂,结合具体病例进行辨证施治,在临床上取得了明显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的效果。
银屑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之一,因其发病原因不明,易反复反作,而成为皮肤科的顽症。祖国医学在治疗本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根据中药药理学特性,可将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159味中药分属于22类,用药频率位于前5位的依次为:清热,活血,解表,补血,祛湿等共占用药味数的49. 06%,总用药频率的71, 41%。构成治疗本病方剂的主干,而其中的清热、活血、解表中药是组方的核心。祖国医学认为,银屑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血热、血燥和血瘀。
在具体中药的选择方面,发现用药频率10次的中药虽然仅有26昧,占总药昧16.35%,但其出现的频率较高,占总用药频率的52.16%.明显提示这些中药是治疗本病的最基本药物。我们还发现在这些中药中有53味具有抗炎作用,占总味数的33, 33%,用数额次计34次,占总用药频率的38. 87%.主要用于伴有扁桃体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同时发现在这些最基本的药物中,具有提升cAMP作用的中药有甘草、苦参、赤芍、连翘等,而现代医学的研究发现,银屑病患者血液及皮损组织中的cAMP含量均显著降低,推测提升银屑病患者组织cAMP是治疗本病的有效途径之一。
所使用的159味中药,所涉及经络,前5位归经频率为:肝、肺、肾、胃、心经D上述5经的人经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经,在18.36%~61. 50%之间。银屑病多因情志内伤,气机瘀滞,郁久化火,心火亢盛,毒热伏于营血,或因饮食失节,过食腥发动风的食物,脾胃失和,气机不畅,郁久化热,复受风热毒邪而发病;若病久或反复发作,阴血被耗,气血失和,化燥生风,或经脉阻滞,气血凝结,肌肤失养而致。计算机对所涉中药的归经规律分析处理的结果基本符合上述观点。
在所处理的90首方剂中,各药的使用频率差异较大,现将出现频率10次以上的中药介绍如下:生地(36),土茯苓(35),当归(31),金银花(30),生甘草(28),丹参(26),赤芍(22),白鲜皮(20),防风(19).红花(17),丹皮(16),鸡血藤(16),槐花(16),连翘(15),玄参(14),黄芩(13),大青叶(11),麦冬(11),生石膏(11),何首乌(11),板蓝根(10),白茅根(10),白花蛇舌草(lo),苦参(10),乌梢蛇(10),全蝎(10)。共计26味,虽仅占总昧数的16.35%.而使用的总次数则达458次,占总用药次数的52.16%。
对90首中药方剂的分析中发现,方剂的组成主要有如下特点:解表+清热+活血30首(33.33%),解表-l清热十理气12首(13. 33%),解表十活血6首(6.67%),解表-补血3首(3.33%),清热+活血30首(33.33%),清热+止血3首(3- 33%),清热+补气6首(6- 67%)。表明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方剂中同时具有清热、活血治则组合的共计60首,占总方剂的66. 67%;同时具有解表、清热、活血治则组合的共计30首,占总方剂的33, 33%。说明寻常型银屑病的基本治则为清热、活血,这与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是统一的。
现代医学的研究证明,有相当数量的银屑病患者存在微循环异常,表现为皮肤等组织的微循环血流流速变缓,血液黏度增高,又与祖国医学中有关血瘀的论述相吻合,而临床上采用活血化瘀治疗收效确实较好。
论治寻常型银屑病
张小薇医师(北京护国寺中医院,邮编:100035)论治银屑病。
一、血热型
主要症状:皮损潮红,形状多见点滴状或小斑块状,常伴有瘙痒,口干舌燥,心烦易怒,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或腻,脉弦滑或数等。
辨证:属内有蕴热,郁于血分。
治则:宜凉血清热解毒。
常用药物:生玳瑁、生栀子、紫草、白茅根、丹皮、赤芍、生地、土茯苓、白花蛇舌草、大青叶、板蓝根等加减。
二、血燥型
主要症状:皮损色淡或暗红,多见斑块状且鳞屑厚,伴瘙痒,咽干,舌质淡红t苔白,脉沉细或沉缓等。
辨证:属伤阴耗血,肌肤失养。
治则:宜养血滋阴润肤。
常用药物:当归、二芍、生地、川芎、鸡血藤、丹参、二冬、首乌藤、蜂房、白花蛇舌草、黄芩等加减。
三、血瘀型
主要症状:皮疹经久不退,皮损肥厚色暗红,舌质紫暗或见瘀点瘀斑,脉涩或沉细等。
辨证:属经脉阻滞,郁久血瘀。
治则:宜活血化瘀行气。
常用药物:当归、桃仁、红花、三棱、莪术、鸡血藤、鬼箭羽、生龙牡、珍珠母、枳壳、白鲜皮、白花蛇舌草等加减。
选治疗组86例,男49例,女37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78岁,以21—40岁居多(56例);病程最短7天,最长21年;进行期47例,静止期39例。对照组49例,男27例,女22例;年龄最小1 5岁,最大71岁;病程最短20天,最长18年;进行期24例,静止期25例。
治疗组辨证分三型治疗。
服药方法。均为水煎服,每日1剂,日2次。
对照组用克银丸治疗,由土茯苓、白鲜皮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的功效。口服1次2丸,日2次。
疗效评定。皮损全都消退或消退90%以上,仅留有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遇斑,自觉症状消失为临床痊愈。皮损大部分消退在60%以上,自觉症状显著消失为显效。皮损消退在30%~60%,自觉症状减轻,鳞屑减少为有效。皮损消退少于30%或治疗1个月后皮损无明显变化者为无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服药时间:治疗组有效患者服药最短半个月,最长4.5个月,平均2.5个月。对照组有效患者服药最短1个月,最长5个月,平均3个月。
随访观察。治疗组对临床显效患者53例在治疗2年后随访,复发4例占7.5%0对照组对显效患者19例在治疗2年后随访,复发7例占36.8%。
从“血”论治寻常型银屑病
宋广英医师(广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邮编:530011)根据银屑病血热、血燥、血瘀3个类型的特点,从“血”论治,并自拟白疕1、2、3号方治疗56例,取得一定的疗效。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容易复发的顽固性慢性炎症性疾病。中医称为“松皮癣”、“白疤”、“蛇虱”等。中医学认为银屑病的产生与“血’’关系最为密切。其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有因外感六淫邪气,或因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或久病失治,日久皆可化热化燥致瘀。因此,对血热、血燥、血瘀型银屑病从“血”论治为其关键,采用3种不同的方剂,有针对性地辨证施治,在治疗上,祛风清热,补益肝肾,调摄冲任应用较多,均取得一定疗效。总之,着重从“血”论治,而以“血”论治又应注重去瘀,故无论是血热、血燥型均佐以话血化瘀。活血祛瘀可以改善全身及局部的血液循环,使瘀血去,新血生,脉络通、气血调,诸症愈。正如《血证论》云:“一切不治之症,总由不善去瘀之故。凡治血者,必先以去瘀为要。”
一、血热型:见于银屑病进行期
症状:患者初起常有新皮疹不断出现,多呈点滴状,鳞屑较多,表层易剥离,刮去鳞屑可见筛状出血点,基底呈鲜红色,边界清楚,瘙痒明显。常伴口干舌燥.心烦易怒,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苔黄或腻,脉弦数或滑等。
分析:证属内有蕴热,郁于血分。
治则:宜清热凉血解毒,佐以话血化瘀。
方药:用自拟白疕1号方。
处方:水牛角60 g(先煎),生地黄15 g,玄参15 g,生石膏15 g,白花蛇舌草15 g,露蜂房20 g,乌梢蛇20 g,半枝莲10 g,大黄10 g,赤芍10 g,当归10 g,甘草6g。
临床加减:如痒甚者,加白鲜皮、防风等;如夹湿者,加土茯苓、茵陈、泽泻等;如因咽炎、扁桃体炎诱发者,加大青叶、板蓝根、马勃、黄芩等。
方解:方中水牛角、生地黄、玄参清热凉血解毒为主;生石膏、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助其清热泻火解毒之力;当归、赤芍活血祛瘀;犬黄泄腑实除燥结,既能助生石膏、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清热泻火解毒,且能增强赤芍、当归括血祛瘀之功;露蜂房、乌梢蛇祛风止痒;甘草调和诸药。上药合用,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活血祛瘀之功。使热毒得解,血分之热得清,肌肤得润,诸症自愈。
二、血燥型:可见于银屑病稳定期或退行期
症状:本型病程较长,皮损多呈钱币状,基底暗红色,表面干燥,叠起白屑,瘙痒剧烈,甚则搔之出血,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苔黄而干,脉弦细数等。
分析:证属阴血耗伤,肌肤失养。
治则:宜滋阴凉血润燥,佐以活血化瘀。
方药:用自拟白疤2号方。
处方:生地黄30 g,麦冬30 g,玄参30 g,水牛角30 g(先煎),生槐花30 g,赤芍20 g,当归2,0 g,丹参20 g,乌梢蛇20 g,露蜂房20 g,蜈蚣2条,甘草6g凸
临床加减:如阴虚热象明显者,加知母、秦艽等。
方解:方中生地黄、麦冬、玄参、水牛角、生槐花滋阴凉血润燥为主;乌梢蛇、蜈蚣、露蜂房祛风止痒为辅;丹参、赤芍、鸡血藤、当归活血化瘀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上药台用,具有滋阴凉血润燥,祛风止痒,括血化瘀之功。
三、血瘀型:可见于银屑病静止期
症状:此型病程较长,皮损呈斑块或蛎壳状,基底暗红,鳞屑较厚,瘙痒不甚,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弦细涩等。
分析:证属经脉阻滞,气血凝结。
治则:宜活血化瘀,祛风通络。
方药:用自拟白疕3号方。
处方:桃仁20g.红花20g,当归20g,赤芍l5 g.川芎15 g,丹参l5 g,三棱lo g,莪术10 g,路路通15 g,乌梢蛇15 g.螟蚣2条,甘草6 go
临床加减:如血热者,加水牛角、玄参、生槐花等。如阴津亏损者,加麦冬、生地黄、天花粉等。
方解:血瘀者治则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用白疕3号方。方中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活血化瘀为主,丹参、三棱、莪术助其活血散瘀之力;气行则血行,川芎为血中之气药,得其相助,使瘀去而不滞;乌梢蛇、蜈蚣、路路通增其祛风通络止痒之功;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祛风通络之功。
以上方剂,均为每日l剂,水煎服。服药20天为1个疗程。
选56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32例,女性24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48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20年,平均1.1年。均为寻常型银屑病。
. 诊断标准均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中医分型按《实用皮肤科学》血热型34例,血燥型8例,血瘀型14例。
疗效标准。痊愈:皮疹全部消退,自觉症状消失,仅残留色素沉着斑或色素斑减退;显效:皮损消退80%以上,自觉症状消失;好转:皮损消退30%~70%,自觉症状减轻;无效:用药后皮损及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善者。
用药2个疗程判断疗效。 56例中痊愈27例,显效16例,好转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1%。一般用药20天起效,用药2疗程判断疗效。
从“血分”论治寻常型银屑病
夏智波医师(甘肃中医学院附属二院,邮编:730000)将祖国医学理论与现代医学对银屑病的研究成果相结合,经临床实践认为寻常型银屑病应从“血分”论治。
银屑病是一种顽固难愈,易反复发作的皮肤病。祖国医学对某些类型的银屑病在临床上取得了较肯定的疗效,现代医学在基础研究及临床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随着现代实验技术的发展,在中医中药治疗银屑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如临床对银屑病的治疗有从抗感染方面论治;从抗表皮细胞增殖方面论治;从话血化瘀方面论治以及某些单味药研究等。在临床上,利用现代实验研究成果,拓宽了中医对本病治疗的思路,但在具体应用时,应遵循祖国医学辨证论治思想,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治疗疾病的核心,抓住本病的病机核心血热,病理变化中血热、血燥、血瘀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从“血分”论治,以辨证分型论治为基础,以“凉血、活血”贯穿其中,在此基础上,加入实验研究对本病某些环节确有疗效的复方或单味药进行治疗。
病因病机:核心为血热,中医认为“有诸于内必形诸于外”p在银屑病发病中内在因素是关键,现代医学认为银屑病是多基因遗传,遗传性被认为是本病的因素,病人对银屑病有先天易感性。中医认为银屑病的发生,血热是机体和体质的内在因素,是发病的主要依据。在血热因素基础上,因外感之邪侵袭,致营卫失和;或情志内伤,郁久化火;或饮食失节,枢机不利,壅滞化热等诸多因素引动内伏之血热,导致血热瘀结肌肤发病。
病理过程:是血热—血燥一血瘀。血热导致血燥,进而导致血瘀是寻常型银屑病病理转化的主轴。患者索体血热内伏,在诸多因素激发下而发病,导致血热蕴结于肌肤,皮疹表现为红色斑丘疹、斑块,血热生风,风盛则燥,故在红色斑块上覆着银白色鳞屑;日久,热伤营阴,阴血不足,皮肤失养,生风生燥,表现为皮疹色淡,鳞较厚;血热壅滞不散,血受热煎熬成块而致血瘀,或营血不足,气血循行受阻,以致瘀阻肌肤,皮疹表现为斑块色淡,肥厚浸润,病程日久,难以收敛。总之,因热可以致瘀,血虚亦可致瘀;瘀久又可以化热,加剧血热蕴结,形成不良循环,导致瘀热互结,经络阻隔,这是本病顽固难愈的因素之一。
现代医药学研究:凉血、活血化瘀治疗银屑病,其主要作用在于:①改善银屑病血液流变指标的病理变化,对促使细胞增生病变的转化和吸收也有一定的影响;②调节银屑病患者免疫功能的紊乱;③调节环核苷酸的代谢失调。这为凉血、活血化瘀治疗银屑病提供丁客观实验依据。
一、血热型:进行期
症状:皮疹为红色斑丘疹或斑块,上覆银白色鳞屑,新疹不断出现,有薄膜现象、筛状出血现象、同形反应等症。
证属:血热内蕴。
治则:凉血清热解毒,佐以活血。重在凉血,佐以活血,使之既凉血又不致于瘀滞。
处方:生地30 g,槐花15 g,赤芍15 g,丹皮12 g,紫草15 g,白茅根30 g,当归10 g,丹参15 g,红花10 g,白花蛇舌草30 g,板蓝根15 g,土茯苓30 g.白鲜皮15 go
二、血燥型:静止期殛消退期
症状:皮疹色淡,鳞屑较多,或有部分消退,病情相对稳定。
证属:血虚风燥或瘀阻肌肤。
治疗:宜养血活血润燥,佐以凉血解毒。以消除瘀热因素,加速愈合,防病复发。
处方:当归10 g,鸡血藤30 g,丹参30 g,何首乌15 g,麦冬10 g,生地15 g,熟地15 g,红花10 g,槐花10 g,土茯苓20 g,白花蛇舌草30 g,白鲜皮12 g,乌蛇10 g。
,三、血瘀型:多见银屑病静止期
症状:病程日久,皮疹斑块色淡,肥厚浸润,难以吸收。
证属:瘀阻肌肤。
治则:宜活血化瘀软坚,佐以凉血解毒。
处方:桃仁12 g,红花12 g,三棱10 g,莪术10 g,当归10 g,丹参30 g,鸡血藤30 g,赤芍12 g,土茯苓20 g,白花蛇舌草30 g,白鲜皮l2 g,乌蛇10 go
凉血活血清热解毒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夏智波医师(甘肃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邮编:730000)以凉血活血、清热解毒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64例,总有效率89%。
中医认为血热是寻常型银屑病发病的主要根据。在血热因素基础上,在外感之邪、情志内伤、饮食失节等诸多原因激发下导致血热蕴积于肌肤而发病。血热是寻常型银屑病的病机核心,是其发病及复发的基础。血热内蕴,日久化毒,热毒人营,损伤营阴,致血燥;热毒内蕴,血受热煎熬而致血瘀,或营血不足,气血循行受阻而致血瘀。现代医学通过实验已证实了在寻常型银屑病中存在着血热、血燥、血瘀间的这种转化关系。血瘀内停,瘀久又可化热,加剧热毒内蕴,形成不良循环,导致瘀热互结,此亦为本病顽固难愈,易复发的原因之一。故临床寻常型银屑病应分血热型、血燥型、血瘀型论治,但凉血话血、清热解毒应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血热型,重在凉血清热解毒,佐以活血,使之既凉血,又不致瘀栉;血燥型,治则养血活血润燥,佐以凉血清热解毒;血瘀型,治则活血化瘀软坚,佐以凉血清热解毒。后两型活血佐凉血清热解毒,意在消除瘀热,加速痊愈,防病复发。
基本方:当归lo g,丹参15—30 g,槐花15 g,赤芍15 g,红花10 g,板蓝根15~30 g,白花蛇舌草20~30 g,土茯苓20~30 g,白鲜皮15 g,乌蛇10 g。
临床加减:如血热型者,加生地黄15~30g,白茅根30 g,紫草15 g,牡丹皮12 g,黄芩10 g;如血燥型者,加鸡血藤20—30 g,生地黄15 g,熟地黄15 g,何首乌15 g,麦冬10 g;如血瘀型者,加桃仁10 g,三棱10 g,莪术10 g,鸡血藤20—30 g,减轻凉血药剂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儿童剂量酌减,停用其他药及外用药,1月为1疗程。
选64例患者均来自门诊,其中男性35例,女性29例;年龄6岁~63岁,平均34.5岁;病程4个月~20余年。诊断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白疕(银屑病)诊断标准。其中,皮疹主要表现为点滴状32例,片状21例,混合状11例。临床辨证分型依据《简明中医皮肤病学》分三型,其中血热型36例,血燥型24例,血瘀型4例。
疗效标准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条例中自疙疗效评定标准。治愈:皮损完全消退,或消退95%以上;好转:皮损消退50%以上;未愈:皮损消退不足50%。
结果:临床治愈38例,好转19例,未愈7例,总有效率89%。
【病案举例】
患某,男,25岁,1995年9月26日初诊。
主诉:银屑病史2年余,时有反复。2周前患感冒后,出疹明显,不断加重,故来诊。
皮肤科检查:面部、躯干、四肢有红色斑块,上覆银白色鳞屑,以躯干、四肢为重,皮疹主要表现为点滴状,腰背部有片状,有薄膜、筛状出血现象,头皮部有束发现象,舌红,苔黄。
临床诊断:白疕(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型。
治则:宜凉血清热解毒,佐以活血祛风。
方药:生地黄20 g,槐花15 g,紫草15 g,赤芍15 g,牡丹皮12 g,白茅根30 g,当归10 g,丹参15 g,红花10 g,板蓝根20 g,白花蛇舌草30 g,土茯苓30 g,白鲜皮15 g,黄芩10 g,乌蛇10 g,僵蚕10 g,生薏苡仁15 g。6剂。水煎服。每日l剂。
二诊:服药后病情好转,上肢皮疹变淡,鳞屑变薄,新疹出现减少,守方继服。
三诊:此方基本不变服用月余,由上肢至躯干,疹色变淡,鳞屑变薄,疹块缩小,逐渐吸收,头部、背部皮疹吸收较慢,无新疹出,病情稳定。上方去黄芩、白茅根、紫草,减轻方中凉血药剂量,增加丹参量至30 g,加鸡血藤30 g,熟地15 g,莪术lo g,桃仁1 0 g。继服。
四诊:服药月余,皮疹95%吸收,患者感胃纳欠佳,原方加茯苓10 g,山楂12 g。
再服药半月余而痊愈,经随访来见复发。
益气固表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李锋医师(安徽省宿县地区医院,邮编:234000)根据本病的病因病理特点,采用益气固表法为主治疗65例寻常型银屑病,通过近期疗效观察疗效较好,复发率较低。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容易复发的顽固性皮肤病,纵观前人治疗本病之法,不外凉血、祛风养血之剂。李锋医师认为,该病发于表,且本病的形成是由风邪客于皮肤、血虚不能荣养所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不足则难以抵御外邪,气不旺则血亦亏,血亏则肌肤无以濡养。柯韵伯日:“治风者不患无以驱之,而患无以御之。”在此启发下,从表人手,运用益气固表法为主,对本病进行辨证论治,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玉屏风散加味组成:黄芪30~60 g,白术10 g,防风10 g,荆芥10 g,党参20 g,桃仁1 5 g,红花15 g,川芎9g,当归10 g,白鲜皮10 g,白蒺藜9g。
分析:本方重用黄芪30~60 g,益气固表作为主药,因其味甘性温,气薄而味厚,可升可降,重用黄芪正欲以之扶助正气,统领诸药直达病所。
近代研究证明:银屑病患者休内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活性增高,使环磷鸟苷(cGMI)含量增高,导致环磷腺苷(cAMP)与环磷鸟苷比值下降,细胞代谢异常而致表皮增生。通过益气固表治疗后,能调整环核苷酸含量,使cAMP上升,cGMI下降,cAMP/cGMI比值增高,从而能抑制过度增殖的细胞,促进细胞分化而发挥治疗作用。
临床加减:如兼血热者,加生地50 g,生槐花30 g,金银花15 g,紫草20 g等;如兼血燥者,加生地30 g,熟地30 g,玄参15 g,火麻仁10 g等;如兼血瘀者,加丹参15 g,制乳香6g,制没药6g,三棱6g,莪术6 go
用法用量:水煎,每日1剂,日2服,1个月为l疗程,一般经治l—2个疗程。
选65例患者,住院病人14例,门诊病人51例;男39例,女26例;年龄9—73岁,进行期41例,稳定期18例,退行期6例;病程20天一43年,其中5年以内28例.5年及5年以上37例0 65例中接受乙亚胺、激素、中药等治疗,时轻时重反复发作者36例。
全部病例均符合《皮肤病学》有关寻常型银屑病的诊断标准:①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及腰部;②皮损为红斑上附有多层银白色鳞屑皮疹,刮去鳞屑有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③进行期有同形反应。
全部病例均采用中医益气固表法为主治疗,以玉屏风散加味。
依据《寻常型银屑病诊疗标准》判定,临床痊愈37例:皮损完全消退;基本痊愈14例:皮损消退达原面积90%以上;显效6例:皮损消退达原面积70%以上;有效5例:皮损消退达原面积50%以上;无效3例:皮损消退不足原面积50%o有效率95.4%。对临床痊愈37例中的32例随访半年~l年,复发6例,复发率18P8%D复发后患者均较治疗前症状轻,皮疹少,再服药仍有效。在治疗的65例患者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气虚症状,病久气虚体弱,在通过益气固表治疗本病的过程中,随着皮疹的消退,气虚症状也明显得到改善。
【病案举例】
郝某,男,46岁,1995年12月4日初诊。患银屑病20余年,曾用乙亚胺、激素及中药等治疗无效。头面部、躯干及四肢泛发红色点状丘疹及斑丘疹,上覆较薄白色鳞屑,易于剥离,基底部鲜红,有筛状出血点,新疹不断出现,瘙痒明显。近几年患者经常感冒,伴四肢乏力,口干舌赤,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
中医辨证:属气虚风盛血热。
治则:宜益气固表,凉血解毒。
方药:用玉屏风散加味。
处方:黄芪60 g,白术10 g,防风lo g,荆芥IO g,党参20 g,金银花15 g,生槐花50 g,生地30 g,紫草20 g,红花15 g,桃仁15 g,川芎9g,当归10 g,白鲜皮10 g,白蒺藜9 go
二诊:服20剂后,皮疹消退大半,瘙痒明显缓解,所余皮疹色变紫暗。上方加三棱6g,莪术6g。
三诊:服25荆,原皮疹消退,遗留暗褐色斑。
随访1年未再复发。
蠲银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曹恩溥医师(安徽省歇县中医院)认为寻常型银屑病是由风盛化燥而致“风燥血热”,慢性者则由于风燥耗血、毒热未净而致血虚风燥,肤失所养更为显露,故治疗本病,若单用祛风清热解毒,则恐苦寒化燥而伤阴血,如仅以养血润燥则又有闭门养贼之虞。治当祛风清解和养血润燥并用,方可奏效。
蠲银汤组成:麻黄10 g,生黄柏20 g,生地黄10 g,炒白芍10 g,何首乌10 g,玄参10 g,红花10 g,丹参10 g,三棱10 g,莪术10 g,白鲜皮10 g,山豆根10 g,蚤休10 g,仙遗粮10 go
治疗方法:水煎服,日服2次,第3次煎水洗患处,连续服用21天为1个疗程口
选62例患者均为寻常型银屑病,其中:男性38例,女性24例;年龄最小者6岁,最大的72岁(18~50岁的有52例);发于头皮者4例,发于四肢伸侧及背部者23例,泛发者35例;病程最短者12天,最长的I4年;服药最短21天,最多服3个多月,平均服药56天;大部分患者均有冬季加剧、春夏减轻或自愈的现象。
疗效标准。痊愈:皮损完全消退,皮肤恢复正常,无自觉症状。显效:皮损消退70%以上,皮痒显著减轻。有效:皮损消退30%~60%,皮痒减轻D无效:皮损无改变,自觉症状同前。连续服用蠲银汤2个疗程以后计算疗效。
治疗结果:痊愈24例,占38.7%。显效17例,占27.4%。有效1 1例,占17-7%o无效10例,占16%。总有效率为84%。
【病寨举例】
程某,男,25岁。就诊日期:1990年1 2月8日。患者5年前头皮及四肢伸侧先后散发点滴状或环状皮疹,基底呈潮红色斑疹,上面附有较厚的银白色鳞屑,瘙痒较剧,每逢冬季加剧,春夏则缓解。近来胸背、躯干部亦被累及。无明显诱因及类似发作史。
四诊所见:头皮及四肢伸侧和躯干部均可见散在性形态不一斑疹样皮损,大者如地图状,小者如钱币状,瘙痒不堪,皮疹表面履盖一层较厚的银白色鳞屑,抓后易于脱落,可见基底部呈红色如半透明的薄膜或筛状。
用蠲银汤内外台治而愈。
乌蛇驱风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魏峰、张素红、崔云刚、马修、谭韩、成森、杜明刚等医师(邹平县中医院,邮编:2562,00)应用皮肤科专家朱仁康的经验方乌蛇驱风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00例(以下称治疗组),并与用消银片治疗的50例进行对照,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祖国医学认为血热是银屑病发病的重要原因。本病由于素体血热,外受风邪而致血热生风,风盛则燥,营卫失和,气血运行失畅,阻于肌表而成,红斑是血中有热。白屑则是热盛血燥,皮肤失养。
乌蛇驱风汤组成:乌梢蛇12 g,蝉蜕12 g.荆芥9g,防风9g,羌活9g,白芷12, g,黄连6g,黄芩9g,金银花12 g,连翘9g,甘草9g,水煎2次约500 ml,分早、晚2次服,每日l剂。3煎药渣外洗患处。
方解:方中乌梢蛇、蝉蜕为血肉有情之品,能直达病所,搜剔风邪,清除血热;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祛风止痒;黄连、黄芩、金银花、连翘、甘草清热解毒。
功能:全方配伍具有搜风清热、败毒止痒等功效,实为标本兼治之剂。
现代医学研究:炎症和感染是促使银屑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上方中的清热解毒药能抑制和消除炎症,从而减轻症状。银屑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角化不全、表皮细胞过度增殖和糖原蓄积,丹子病理基础是表皮肾上腺素一腺昔酸环化酶一环磷酸腺苷(cAIP)行列中一个或多个生化学病态或环境扰乱所致的结果。近几年的研究也证实银屑病皮损区的cAMP及外周血白细胞内cAMP较正常显著降低。而cAMP是表皮抑制素,作用是抑制表皮细胞的分裂和抑制糖原蓄积,因此,cAMJ)的缺乏在病变中起丁重要作用。清热解毒药能提高外周血细胞的cAMP水平及cAMP/cGMP的比值,由此抑制细胞的过快增殖或向正常逆转。
现代药理认为:清热解毒药能增强肾上腺皮质的功能,有抑菌作用、对抗微生物毒素作用,故服用本方后,远近期效果都比较理想。
病例全部为门诊病人,按就诊序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 00例,男62例,女38例;年龄14~46岁,平均30.1岁;病程1个月~23年,平均6.3年;其中进行期43例,静止期57例。对照组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11N 50岁,平均25岁;病程7天~2,0年,平均5.6年;进行期27例,静止期23例。两组病例在年龄、发病时间及病情上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治疗组用乌蛇驱风汤。
对照组服用消银片,每日3次,每次5片。
两组均连用10天为1疗程,服药4疗程进行近期疗效观察,1年后对临床获愈的病例进行随访以评价远期疗效。
疗效评定根据1981年l2月卫生部编制的“疗效标准”分为3级。洽愈:皮损全部消退或仅留少量不明显的点状损害;好转:皮损大部分或部分消退;无效:皮损未控制或发展。
近期疗效分析:治疗组一般于5天左右开始见效,20余天出现显著效果,临床表现为不再有新皮疹发生,鳞屑明显减少,继而皮疹颜色由红色变成暗红色,瘙痒明显减轻或消失。服药4疗程后,大部病例皮损区遗留色素沉着斑。对照组于10天后见效,治疗组不论痊愈率及好转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非常显著。
远期疗效分析:对两组近期临床获愈的77例患者1年后进行了随访。治疗组60例中13例复发,复发率为21.7%;对照组1 7例中9例复发,复发率为52-9%,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远期效果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组的复发病例病情均较前为轻,服用原方仍然有效,对照组服用消银片则效果欠佳。
升麻鳖甲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王景福(河北省邢台县卫生学校,邮编:054000)、贾东强等医师以升麻鳖甲汤为主,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显著。
银屑病病因病机:多由感受风热毒邪,日久不得宣泄,经络痹阻,肌肤失养所致。
治疗:不离疏风止痒、清热解毒、养血润燥诸端。
基本方组成:升麻15 g,鳖甲15 g,当归10 g,甘草8g,川椒6g,雄黄6 go
临床加减:若瘙痒明显者,加地龙l2 g,乌梢蛇9g等。若皮疹鲜红者,加赤芍9g,丹皮6g等D若皮疹紫黯者,加三棱6g,莪术6g等。若鳞屑肥厚者,加牡蛎30 g,桃仁9 gD
方解:活用经方,取升麻之能升能散,祛肌肤风热;鳖甲咸寒人阴,引风邪外出;当归养血润燥,则血行风灭;雄黄祛风解毒止痒;川椒辛散强烈,以助消除稽留不解之风邪;甘草清热解毒,且能和中调药。药证合拍,故而取效。惟川椒、雄黄药性温燥,临床运用时注意宜忌。
经治54例患者中,男32例,女22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8岁,病程最长者20年,最短者10天;病属初发38例,复发1 6例。经服药1~2月,36例痊愈(皮疹消退,瘙痒消失),9例好转(皮疹部分消退,瘙痒减轻),9例无效。获愈病例1年后随访,8例复发,复用本方治疗,6例获愈,1例好转,1例无效。
【病案举例】
姚某,男,42岁0 199】.年6月24日诊。
主诉:患银屑病10余年,曾用多种中西药物治疗,时愈时发。
刻诊:见头面、四肢、躯干泛发斑块状红色皮疹,表面鳞屑白薄,易于剥离,剥离后基底鲜红,可见点状出血,伴剧烈痒感,口干溲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等。
辨证:为风邪袭表,热毒炽盛。
治则:宜疏风止痒,清热解毒。
处方:基本方加赤芍9g,丹皮6g,地龙6g,乌梢蛇12 g。
二诊:服药1月后,瘙痒大减,皮疹亦消退大半。
处方:上方去地龙、乌梢蛇,雄黄改为3g。续进15剂,水煎服,每日l剂。
三诊:服上方J5天后,皮疹退尽。
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