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 疮
妇人阴户生疮,局部红肿热痛,积结成块,或化脓腐烂,脓水淋漓,甚则溃疡如虫蚀者,称为“阴疮”。亦名“阴蚀”、“阴茧”等。包括西医所指外阴炎、外阴肿瘤、痈肿、溃疡、阴茧等。
临床诊断:本病以外阴局部红肿热痛或兼脓水淋漓为特征。
中医分型:(1)热毒型:本病初期,阴户一侧或双侧忽然红肿疼痛,行动艰难,继则肿处高起,形如蚕茧,不易消退,约3-5天便可成脓,并易向大阴唇内侧粘膜处破溃,溃后脓多是臭秽而稠,全身可伴有恶寒发热,日干纳少,大便秘结,小便涩滞,舌苔黄腻,脉沉数。(2)寒凝型;肿块坚硬,皮肤不变,不甚肿痛,经久不消,或日久溃烂,搔痒出血,脓血淋漓,疮久不敛,神疲体倦,纳谷不思,心悸烦躁,舌质淡嫩,苔淡黄腻,咏细软无力。
I治疗方法】
一、坐药法
处方1桃叶适量
方法:桃叶捣烂,绵裹,纳阴户中。
功效主治:清热燥湿,杀虫。用于妇人阴疮。
资料来源:《妇科秘方》
处方2杏仁不拘麝香少许
方法:杏仁不拘多少烧灰存性,加麝香少许为细末。如疮口深用绢袋满盛药扎口炙热塞在阴户,立愈。
功效主治:适用于妇人阴疮。
资料来源:《妇科秘方》
处方3狼牙草90克
方法:以水4升,煮取0. 5千克,“绵缠紧如茧,浸汤沥阴中,日4遍。
功效主治: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疮排毒。用于妇人阴中蚀疮烂者。 .
资料来源:《金匮要略》
处方4桃仁桃叶各等分
方法:上药洗净捣烂,丝绵包,纳入患处,日换3-4次。单用桃叶亦有效,也可配合桃叶煎汤外洗。
功效主治:解毒化瘀,活血止痛。适用于妇人阴户内生疮,作痛如虫咬或作痒难忍。
资料来源:《中药大辞典》
处方5黄柏15克青黛雄黄各10克珍珠.儿茶各5克冰片1克
方法:珍珠煨后,共研极细面,装入胶囊内,每粒0.25克,由患者自己塞入阴道即可,同时配台辨证内服药。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燥湿敛疮。适用于治疗急性女阴溃疡。
资料来源:《新编妇人大全良方》
处方6白果适量
方法:白果捣烂,塞阴户内。另宜用逍遥散煎汤,吞服芦荟丸。
功效主治;杀虫止痒,舒肝解郁。适用于阴户生疮、生虫。
资料来源;《验方新编》
二、薄贴法
处方l 当归 白蜡甘草 白芷轻粉血竭紫草麻油(生肌玉红膏)。
方法:将药做成细纱条,备用。常规消毒患处,将疮面轻轻擦干净,见疮面出现新鲜肉芽生长时,贴于疮面。每日换药1次,直至疮面愈合为止。
功效主治:祛腐生肌,生新长肉。适用于阴疮,疮面较新鲜者。
资料来源:《中医诊疗常规》
处方2生肌玉红膏加红粉
方法:生肌玉红膏加红粉,做成红纱条,常规消毒患处,将疮面轻轻擦干净,将红纱条贴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见疮面有新鲜肉芽生长为止。
功效主治:提毒拔毒,祛腐生肌。适用于阴疮。
资料来源:《中医诊疗常规》
三、敷贴法
处方1黑芝麻20克
方法:上药捣烂如泥,外敷疮处。
功效主治:养血,托毒外出,敛疮。适用于阴疮,本方外敷又可治疗蜘蛛咬伤、恶疮、烫伤,及脓溃后疮口不合。
资料来源:《中药外贴治百病》
处方2橄榄20克
方法:上药烧存性,研成细末,油调外敷,每天1次。
功效主治:解毒疗疮。适用于阴疮。
资料来源;《中药外贴治百病》
四、熏洗法
处方1蛇床子黄柏苦参苍术各30克
方法:上药煎水,每日熏洗2-3次,配合口服五味消毒饮加味,即效。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止痛。适用于重症阴疮。
资料来源}四川中医1992 (1):34
处方2紫花地丁15克蒲公英15-克蝉衣9克
方法;上药煎水熏洗外阴部,每日1次。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祛风止痒,敛疮。适用于外l5I{溃疡。
资料来源:《中西结合治疗常见妇科疾病》
处方3地骨皮蛇床子苦参各30克
方法:水煎熏洗,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燥湿。适用于治疗阴户生疮。
资料来源;《400种病症民间验方》
处方4蛇床子30克花椒9克白矾9克
方法:水煎热洗患处,分作5次洗,自愈。
功效主治:清热燥湿,解毒疗疮。适用于治疗妇人阴户边生疮(外阴部溃疡)。
资料来源:《家用良方》
处方5甘草黄柏备100克
方法:煎水熏洗坐浴。
功效主治:清热燥湿疔疮。适用于治疗外阴溃疡。
资料来源:《女科诊治门径》
处方6五倍子蒲公英生侧柏叶川椒苦参苍术地愉 防风黄柏赤芍生甘草
方法:上药煎水,每日熏洗2-3次。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利湿敛疮。适用于阴疮,疮面较新鲜,分泌物不多者。
资料来源:《中医诊疗常规》
处方7地骨皮蛇床子适量
方法;水煎常熏洗,甚效。 。
功效主治:清热燥湿。适用于阴户生疮;或捕,或痒,或肿,
资料来源:《验方新编》
处方8芦荟黄柏苦参蛇床于荆芥防风花椒明矾各9克
方法:煎水熏洗数次,神敢。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适用于阴户生疮。
资料来源:《验方新编》 :
处方9吴茱萸苦参蛇床子各30克
方法:上药浓煎熏洗,1日数次。。再用生猪肝一片,或鸡肝亦可,上用针刺多孔,纳入阴户中,引虫出尽即愈。
功效主治:祛湿,消疮,杀虫。遥用于阴户生疮,或痒,或痛,或肿。
资料来源:《验方新编》
处方10地榆400克黄柏400克
方法:煎汤去渣,熏洗患处。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凉血。适用于阴下生疮。
资料来源;《外台秘要》
处方11当归 川芎芍药甘草各100克地榆150克(亦可去川芎入蛇床子100克)
方法:共为粗末,水煎数沸后,去滓。熏冼患处,每日3次,夜2次。
功效主治:清热凉血,活血。适用于阴蚀,
资料来源:《济阴纲目》
处方12麻黄50克(去节)黄连50克蛇床子50克酢梅10枚
方法:上四味药捣碎,水煎煮去渣,备用。洗患处。
功效主治:适用于妇人阴肿,阴疮溃烂。
资料来源。:《外台秘要》
处方13麻黄150克黄连100克蛇床予100克乌梅1颗
方法;上四味药为细末,水煎数沸,去滓,热浴患处,每日3次。
’功效主治:适用于阴肿或疮拦者。
资料来源:《太平圣惠方》
处方14当归19克黄芩1克川芎1克大黄1克矾石1克黄连0.5克雄黄1克
方法:将诸药为末,水煎煮去渣备用。洗患处,每日3次。
功效主治:适用于妇人阴中生疮。
资料来源;《外台秘要》
处方IS当归 大黄黄芩 川芎雄黄矾石各1克黄莲12. 5克
方法:共为粗末,以水煎汤数沸,洗患处,每日13次。
功效主治:适用于妇人阴肿生疮。
资料来源;《济阴纲目》
处方16甘草 干漆各15克生地黄黄芩 当归川芎各10克炙鳖甲25克
方法:上药共为细末,用水数碗,煎数拂,去滓外洗患处。
功效主治:适用于妇人阴户生疮,或痒痛,或脓水淋沥。
资料来源;《济阴纲目》
处方17鹤虱草50克苦参25克狼毒25克蛇床子25克 当归尾25克威灵仙25克猪胆汁(公猪的)2个
方法:上药除猪胆汁外,用水10碗煎成5碗,滤去滓,贮盆内,等药温热适度时再投入猪胆汁,搅匀即可。外洗患处。
功效主治:适用于阴唇内外起疙瘩,痛痒难忍,昼轻夜重,搔破流黄水,或流紫血。此症俗名“蚂蚁疮”。
注意事项;愈后忌辛辣动火之物,切忌房事百日,
资料来源:《妇科病中医治疗法》
处方18蚤休土茯苓苦参各90克黄柏大黄各45克龙胆草萆薢各30克枯矾15克
方法:上药水煎后去滓,熏洗外阴,每日1剂,早晚各熏洗1次,每次30分钟。若伴有阴遭滴虫者,加桃树叶、蛇床子各60克;如溃疡面积大,脓性分泌物多者,可将前阴浸泡在药液中,洗完后上锡类散,伴有发热、尿痛者内服龙胆泻肝汤。属贝赫切特氏综合征,须辨证加服中药。
功效主治t清热祛湿,解毒祛腐。适用于治疗外阴(前阴)溃疡。
资料来源:浙江中医杂志1983 18(10):452
处方19生百部30克蒲公英20克地丁15克野菊花15克黄柏10克龙胆草15克苦参l5克蛇床子20克川椒6克
方法:-水煎熏洗,日洗四次。
功效主治:清热燥湿,解毒消肿。用于阴部生疗疮,肿痛,甚则糜烂。
资料来源:《中医妇科验方选》
处方20苦参黄柏生甘草贯众土状苓各15克防风10克薄荷3克(后下)
方法:水煎至500,毫升,每日熏洗2次,另口服龙胆泻肝丸10丸,日2次。
功效主治:清热燥湿解毒。适用于外明溃疡。
资料来源:福建中医药1991:(6):45
处方21 苦参黄柏生甘草当归尾贯众各15克薄荷3克(后下)
方法:水煎至500毫升,外熏洗日2次,8剂可愈。另内服生黄芪、野菊花各15克,黄柏、赤芍、蒲公英、地丁草各10克,芦根12克,蔻仁6克,黄连3克。日2次,8剂治愈。
功效主治:清热燥湿解毒,佐以益气:适用于久病或年迈之外阴溃疡者。
资料来源:福建中医药1991 (6):45
处方22苦参。甘草生黄芪贯众丹皮各15克
方法:水煎外冼,日.2次,20剂治愈。另生黄芪15克,白术、防风、蝉衣、苍术、黄柏、牛膝各.10克,丹参15克,蒲公英12克,蔻仁、丹皮各6克,水煎服,日2次。
功效主治:清热燥湿解毒,佐以益气化瘀。适用于久病或年迈之外阴溃痒者。
资料来源;福建中医药、19 9l (6)45
五、揉洗法
处方:羊蹄适量
方法:煎汤揉洗。
功效主冶:益气养阴,活血止痛。适用于妇人阴蚀疼痛。
六、扑粉法
处方l黄连黄柏青黛樟丹蛇床子乳香没药松香各10克煅蛤粉血竭各15克冰片硇砂硼砂各8克
方法:上药共研细粉贮瓶;放阴凉处备用。清洁外阴,用盐水棉球擦净溃疡面的分泌物及脓垢伪膜,取少许药粉喷撒,日 2 -3次。另配合辨证分型口服汤药。
功效主治:化腐生肌,渗湿收敛,活血化瘀。适用于女阴溃疡:
资料来源:山西中医1992.(2):1l
处方2大黄粉适量
方法:将生大黄研成极细面,过120目筛备用。先将外阴用适量高锰酸钾或干净清水洗净,取大黄粉适量涂撒在溃疡面上,每、日上药量不限,随脱随上。
功效主治:消炎解毒,清热燥湿,祛腐生新。适应于单纯性溃疡,白色病变封闭后,及白塞氏综合征之外阴溃疡。
资料来源:山西中医1991 (2) ,18
处方3生熟石膏各500克冰片25 克黄连100克黄丹适量.
方法:先将黄连在300毫升开水中浸泡,再将研细的生熟石膏用黄连浸出液水飞阴干,加黄丹至桃红色为度。最后加入冰片粉,共研细装瓶密闭。患部常规消毒,然后将药直接涂撒在溃疡面上。同时配合内服龙胆泻旰汤(丸)。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拔脓生肌。适用于治疗外阴溃疡。
资料来源:浙江中医杂志1982 17(4):(7)
处方4 白藓皮30克土茯苓30克银花30克鱼腥草30克黄柏10克 泽泻10克,萹蓄10克瞿麦10克木通6克
方法:粉剂:上药共研为细末。糊剂:粉剂加适量的香油调制。软膏:上述粉刺剂量加乙底酚0.2克,用100克凡士林调制。用法:清洗患部,对坏疽型溃疡病应清拭伪膜。对较深溃疡,宜喷洒粉剂,再涂搽软膏或糊剂、纱布敷盖。粟粒型溃疡宜先将膏糊荆涂于纱布,再贴患处。
功效主治:清热燥湿,杀虫疗疮。适用于治疗外阴溃疡。‘
资料来源:《新编妇人大全良方》_
处方s黄柏(炒)儿荼炒白薇蚯蚓粪(炒)铅粉(炒)乳香(炒去油)樟脑备6克冰片0.9克麝香0.1克轻粉1.5克
方法:上药研细末,讽匀,扑掺疮面,虽日久不愈者,五日痊愈,神效之至。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生肌疗疮。适用于阴户生疮。
资料来源:《验方新编》
处方6.蛤蟆散,兔粪各等分 。
方法:蛤蟆散:硫磺9克,胡椒6克,共研细末,调匀,取癞蛤蟆1个(眼红腹圆八字纹者匆用),将药纳于口内,用线将口捆紧,外用黄泥包裹,入炭火中烧之,候泥团红透取出,用碗盖住候冷;去泥取蛤蟆,磨为细末,与兔粪备等分为束敷之。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用于阴中生虫,内烂尽者皆效。
资料来源:《验方新编》
七、涂搽法。
处方1珍珠1·5克轻粉3克炉甘石9克(水飞)冰片1. 5克
方法:上药研细末,调制成油膏,外涂搽患处。
功效主治:解毒生肌。适用于治疗外阴溃疡。
资料来源:《中西结合治疗常见妇科疾病》
处方2雄黄矾石各1.8克麝香0.15克
方法:共研细末,涂搽患处。
功效主治:燥湿解毒。适用于治疗阴蚀(外阴溃疡)。
资料来源:《千金要方》
处方3海蛤粉50克血竭15克诛片1克
方法:上药共研极细末,阴部洗后,外涂搽药粉。
功效主治:祛湿解毒,活血生肌。适用于治疗阴蚀(外阴溃疡)。
注意事项:本药若用后痛甚者,常有恶变之可能,应做活检。
资料来源:《女科诊治门径》
处方4硫磺 麻油
方法;硫磺研束,麻油调搽。
功效主治:祛腐解毒。用于阴户生疮最效。
资料来源:《验方忙编》
处方5硫黄 白矾杏仁麻油
方法:用硫黄、白矾同泡汤洗之,3-5次后,再用杏仁烧灰,麻油调搽,即愈。
功效主治:祛腐解毒,燥湿。适用于阴户生疮,痛痒难忍。
资料来源:《妇科秘方》
处方6枯矾,五昧子皂角各等量
方法:上药共烧灰为束,涂搽之。
功效主治:燥湿解毒,适用于妇人阴疮。
资料来源:《妇科秘方》
处方7鲫鱼胆
方法:涂搽患处。
功效主治;杀虫止痛。适用于妇人阳疮。
资料来源:《妇科秘方》
处方8煅蛤粉3克樟丹4.5克冰片4.5克
方法:上药研成细粉,用液体石蜡合成药膏。清洗患部后,将上药涂于患部,覆盖纱布,每天两次。
功效主治:祛腐解毒生肌。适用于外阴炎、外阴湿疹、外阴溃疡。
资料来源:《古今中药外治真传》
处方9雄黄0,2克 明矾l克冰片l克黄连10克苍术15克黄柏炭3克
方法:上药共为细末,涂搽患处。
功效主治:清热燥湿敛疮。用于外阴溃烂瘙痒。
资料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处方10马齿苋120克青黛粉30克
方法:上药共为细末,香油调搽患处。
功效主治:清热燥湿止痒。用于外阴湿疹。
资料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处方11马钱子适量
方法:将马钱子放清水中浸泡九天,剥下马钱子皮,将皮晾十后用油炸,再研成细粉,用香油调成糊状,净敷于患处,每日 1-2次。
功效主治:杀虫敛疮。用于阴疮症。
资料来源:《中国民间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