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管疗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民间简易物理疗法之一。早在南北朝时代,便有用牲畜的犄角制成管筒来治疗疾病,叫做角法。当时南朝位居盛产竹子的江南一带,最早用竹筒来代替牲畜犄角制成的管筒,用水煮加温及吸在体表来治疗疾病,形成了独特的竹管疗法。唐朝王焘在《外名秘要》中有详尽记载治疗结核病的资料。取三指大青竹管,长寸半,一头留节,无节头削令薄似剑,煮此筒子数沸,及热出筒,笼墨点处按之,良之,以刀弹破所角处,又煮筒子重角之,当出黄白赤水,次有脓出,亦有虫出者,数数如此角之,令恶物出尽,乃疾除,当明目身轻也。由此可见,竹管疗法当时就已不限于治疗疮疥痈疽外科疾患的范围,在以后的医疗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痹症、肢体疼痛、肌肉痉挛,以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五官科、妇科的某些疾病。
一、竹管疗法
竹管疗法是将一种特制的、口径大小不同的竹制管筒,放在沸水(或药液)中煮沸两三分钟,然后取出,迅速甩净管内水滴,趁竹管腔内充满着热气时,吸压在施治的部位上,按压片刻,待管内热气稍冷却后,管内形成的负压即可使竹管紧吸在皮肤上。由于吸力(负压)逐渐增强,便使局部组织充血,甚至毛细血管破裂,红细胞受到破坏,大量的血红蛋白释出,起到一种良性刺激的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
竹管疗法的治病机理、适应症、禁忌症等均与拔罐疗法相同,只在使用工具和操作方式上有些区别,而在临床应用上更为广泛。可以按部位治疗,也可以按经穴来治疗。
二、竹管疗法的医疗价值
(一)对早期风湿病有极高疗效。风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变化多,病程长,几乎波及到全身的骨关节和肌肉。常常导致劳动力的减弱和丧失,甚至死亡,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竹管疗法对于某些早期的风湿病疗效甚佳;对于患病年久、症状严重、骨质有病理改变者,亦有一定的效疗。
(二)治疗范围相当广泛。对肢体的各种神经痛、痉挛、麻痹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的某些疾病亦可效奏,如果配合药物治疗,效果尤著。
(三)操作简便,容易掌握。竹管疗法既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和器械,又不需特别的消毒灭菌等操作。竹管来源丰富,制作简单,可以自己削制。操作简单,易学易会,容易掌握,且无任何副作用,不仅医院可开展,而且可以推广于民间。
(四)节约药物,经济实惠。既往治疗风湿病应用阿司匹林、水杨酸制剂等药物以及祛风逐湿、通经活络的中药,患者需要长时间服用,由于难以坚持而达不到满意的疗效。而且这类药物对消化道刺激较大,有胃肠疾病的患者也难以接受。应用竹管疗法治疗,既可避免药物的刺激,又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而且也节省了许多药物,既经济又实惠。
三、竹管制作
选择适当的竹料,甚为重要。绿竹因为过于幼嫩,含水分较多,煮沸后管壁过热,易引起皮肤烫伤,同时由于管壁疏松,煮沸干燥后管壁易变形,不能反复使用。枯黄年久之竹竿,管壁易于脆裂,也不适用。应选择淡黄微绿、质地坚固的竹竿为宜。每根竹竿的下端至尖端皆可制管,管的口径为1.5~5厘米,小口径者适用于肢体及关节周围,大口径者适用于腰背及臀部。管长度为8~10厘米,过短管腔容积较小,吸附力不足,不易与皮肤粘着;过长管过重,吸附后容易坠落(图21)。
其制作步骤如下:
(一)锯段:将竹竿锯成一端有节、另一端无节的管筒。
(二)去皮:以片刀削去竹管的外皮。
(三)取圆:将管壁削圆(可用木工车床车圆),其厚度为1~2厘米。
(四)锉底:将管底(即有节的一端)用锉锉圆。
(五)作细:以砂纸或玻璃片削细管壁。
(六)见光:以皮件或光滑的圆铁棍加压于管壁,使其光滑。
(七)磨口:将管口(无节端)磨光或烫光(炉上放一光滑铁板烧热后,将管口蘸少许油类物质,放在铁板上烫之,约一两分钟即可)。
(八)煮管:将竹管放入水中煮沸数十次,使竹管在水面漂浮不沉为度。
(九)取膜:煮沸数十次后,管腔内膜与管壁自然分离,用镊子将膜取出。
竹管经反复煮沸后,管壁之竹沥煮出后,则竹管本身的重量轻,放在水中漂浮不沉即可使用。同时,经反复煮沸后也可去除虫害,这样处理后,保管适当则不会生虫蛀坏。此外,竹管的保存亦应注意,不宜将竹管经常浸泡在水中,亦不宜将竹管放于炉旁或室外,以免风吹烤晒后管壁裂缝而失用。应该用后晾干后放置木箱内保存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