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具
1.三棱针针具由不锈钢制成。分针尖、针身、针柄三部分。针长约6厘米,针尖有三面三棱,十分锐利,针身呈三棱形,针柄较粗,呈圆柱状(图14-1)。
民间刺血时有的常用竹签、木签,将一头削尖而成,另外也可以用粗毫针、缝衣针、注射针头、小眉刀、刀片、陶瓷碎片、锋利的玻璃小块等代替以进行放血。
2.梅花针针具呈小锤形。针柄一般长15~19厘米,一端附有莲蓬状针盘;下面散嵌26~28号不锈钢针成束状,有的为5支,有的7支,还有18支,针尖不宜太锐,呈松针形。针柄坚固有弹性,全束针尖平齐,针无偏斜、钩曲、锈蚀、缺损。依据小针数目的多少而给以不同的名称。如五枚的称“梅花针”七枚的称“七星针”。
民间制作方法简单,取缝衣针七枚或五枚,用线分别捆成一束,使针尖分别呈:::或:·:,然后将针尖在玻璃板上轻轻压齐,再在竹筷一端钻一小孔,将针束嵌在小孔内,使针尖外露0.2厘米,再用线捆紧即成。农村土方法也可用竹削尖然后并拢进行针刺。
3.双针一罐,“双针”即三棱针、梅花针;“一罐”即火罐。“双针一罐刺血疗法”是以民间单纯的刺血疗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的刺血疗法。
二、针刺方法
(一)三棱针
1.缓刺 用针缓慢地刺入静脉半分或1分深,随即缓慢拔出。适用于肘窝,胭窝部等处放血。
2.速刺 用针迅速刺进半分或1分深,挤出少量血液。适用于四肢末端十二井穴和十宣穴等。
3.挑刺 用三棱针挑破细小静脉,挤出少量血液。适用于胸背部和耳后等处。儿童挑疳积也常用挑刺。
4.围刺 围绕痛区、肿处四周点刺,一般常用配合拔火罐。
5.丛刺 用三棱针在某一较小局部,多次点刺,使之出血,丛刺多结合拔火罐。
6.散刺 又叫“豹纹刺”,用于点刺较宽的面积或循经点刺,结合拔火罐,运走罐等方法,也可以用手拿提点刺部位出血。
7.顺刺 由下向上作斜刺,在放血前可由上到下推至放血点,以除恶血为主。
8.逆刺 由上向下作斜刺,在针刺前可由针刺点向上下推揉,分推血液,然后针刺,以放邪气为主。
(二)梅花针
1.重刺 叩打时间用力较重,以微出血为度。背、臀部等肌肉较厚处多用此法。重刺为泻法。
2.轻刺 用力较小,以不出血为度。眼周围、头部等肌肉较薄处多用轻刺。此法为补法。
3.条刺 梅花针弹刺前进的方向,多顺着肌肤纹理,由上往下,由内往外,按直线方向进行的手法。条刺又分为:①单条是按弹刺的部位前进呈单线条。②复条是重复向一个方向弹刺前进的线条。③纵条是成纵条式的一个方向弹刺前进。④横条是横行进行弹刺。
4.环刺 按环形方向进行的叫环刺。常用于关节周围部。
5.正刺 顺经络血脉流注方向进行弹刺为补法。
6.反刺 逆经络流注方向进行弹刺为泻法。
7.旋刺 顺身躯、肢臂进行旋转弹刺,为泻法。
8.隔刺 循经顺肌进行间隔跳式弹刺,为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