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系胃张力减弱,胃小弯角,切迹移至髂嵴线以下,十二指肠向左偏移的一种状态。
自测要诀
西医临床分析:
1.患者多表现为形体消瘦、体乏无力。2.进食后腹部胀满、推腹有震水声。3.可出现食欲差、嗳气、恶心、头晕、心悸等症状。
中医临床分析:
中医认为胃下垂是由于脾胃气虚、中气下陷、升举无力造成的,常采用健脾、益气、升提等法治疗。
警示
·女性因爱美而节食减肥是导致胃下垂的重要原因,切不可因追求形体美而忽视身体的健康,导致营养不良。
建议相关检查:
x线钡餐透视:可发现胃的形状和下垂的程度,明确诊断。
自疗秘方
一、中草药内服疗法
1.白芍药、当归、陈皮、神曲、黄芪、枳壳、鸡内金各10克,柴胡、半夏、升麻、甘草各5克,水煎服,日1剂。
2.人参、大黄各30克,共为极细末,每次口服2克,日3次。
3.香附、陈皮、杏仁各20克,高良姜、干姜、黑牵牛子、白牵牛子各15克,小茴香10克,八角茴香6克,共为极细末,每次冲服5克,日3次。
4.全蝎、蜈蚣、延胡索各30克,共为极细末,每次3克,日3次。
5.肉桂10克,五倍子2克,何首乌3克,分研和匀,每日1剂,20克为1疗程,连服1-2疗程。
二、成药疗法
1.舒肝健胃丸:3克(30粒),1日3次。
2.吗丁啉片:10毫克,1日3次。
3.补中益气丸:每次9克,1日3次。
4.十全大补膏:每次1汤匙,1日3次,开水冲服。
三、外治疗法
取百会、足三里二穴。用指端及指甲按掐二穴,各3—5分钟,每日多次。
四、拔罐疗法
可由家人在腹部、背部穴位拔火罐,配合头顶部百会穴按摩。每穴留罐15分钟。中脘:腹部脐和剑突连线中点。气海:脐下2横指、腹白线上。脾俞:腰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脊柱旁开1.5寸。肾俞: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脊柱旁开1.5寸。大椎:颈背部第7颈椎棘突下。
胃下垂拔罐部位
五、刮痧疗法
刮痧治疗对胃下垂治疗颇为有效。家人用刮痧板或梳子背蘸一些红花油或刮痧油刮拭患者头顶、腹背、腿部的皮肤,穴位部位重点刮拭,使皮肤出现红斑或痧点,3日后皮肤痧点消失再进行下一次刮痧。大横:脐旁4寸,直对锁骨中线。中脘:脐眼上4寸,脐与剑突连线中点。气海:脐孑L下1.5寸。胃俞: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脊柱旁开1.5寸。足三里:下肢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O.5寸。
胃下垂刮痧部位
六、食疗
1.枳壳15克,煎汤服,每日2次。
2.肉桂10克,五倍子20克,炒何首乌30克,一起研粉,每次6克,每日1-2次,温水吞服。
3.炒黄芪30克,枳壳15克,甘草10克,每日1剂,分2次煎服。
4.蜜根30克,生姜3片,红糖适量,每日1剂,分2次煎服。
注意事项
1.不宜久站和剧烈运动。饭后宜平卧半小时。
2.避免暴饮暴食。选用的食品应富有营养,容易消化,但体积要小。高能量、高蛋白、高脂肪食品适当多于蔬菜水果,以求增加腹部脂肪积累而上托胃体。减少食量,但要增加餐次,以减轻胃的负担。
3.患者多数体质虚弱,故自疗要“治本”,从改善整体素质着手。例如,平时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运动量可由小到大。并注意加强腹肌锻炼。
自疗误区
·许多女性爱美节食,体弱消瘦,腹腰部脂肪极少,腹壁单薄,容易导致胃、肾等脏器下垂。
·由于胃体下垂,出口下降,胃内食物排空延迟,故患者时有饱胀不消化感、嗳气、恶心等症状,倘误作胃病进行治疗,会延误病情。
健康知识链接:
哪些人易患胃下垂
胃下垂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胃下垂大多发生在一种特殊体质的人身上,这种人的体质比较瘦弱,胸廓狭长,骨骼细弱,皮肤苍白,皮下脂肪缺乏,肌肉发育不良,往往有移动性的第十肋骨。这种人不仅有胃下垂,其他内脏如肝、肾等也往往下垂,所以叫“全内脏下垂”,以女性为多见,患者多数伴有神经衰弱的症状。
后天性的胃下垂,多数由腹壁的紧张度发生变化所致。例如,妇女生了几个孩子之后,腹壁松驰,腹压降低,容易引起胃下垂或其他内脏下垂。又如,本来很胖的人,在患了消耗性疾病后突然消瘦下来也易患胃下垂。还有多次做过腹部手术的人,经常卧床少动的人以及穿得紧的马甲、束很紧的腰带,经常压迫胸部和上腹部的人也易患胃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