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分站: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背景:
阅读新闻

赤石脂(附:禹余粮)

[日期:2009-01-19] 来源:  作者:未知 [字体: ]

        收涩禹粮赤石脂,下焦有病最相须;

        崩中泄泻虚寒痢,带下疮疡血便宜。

        性味归经:性温,味甘、酸、涩。归大肠、胃经。

        功效:涩肠止泻,止血。

        用量:10~20g。

        临床应用:

        1.治久泻、久痢、大肠滑脱不禁、脱肛等,取本品涩肠止泻的作用,可与粳米、禹余粮等合用。

        2.治崩漏带下,取本品收敛止血的作用,可与阿胶、艾炭、棕榈炭等合用。治带下可与黄芪、金樱子等合用。

        3.治溃疡不敛,取本品收敛生肌的作用,可与血竭、炉甘石等合用。

        4.治磷、汞中毒,可服本品以防止毒物吸收。

        5.据报道本品治疗慢性痢疾、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结核性肠炎等病可使大便次数减少。

        使用注意:因本品重坠,故孕妇慎用,有湿热积滞者忌服。

        药理提示:本品有保护发炎的肠粘膜、吸附炎性渗出物、止血等作用。

        文献引述:《别录》谓之“疗腹痛肠辟、下痢赤白、女子崩中漏下、难产胞衣不出”。

        附:禹余粮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涩。归胃、大肠经。

        功效:涩肠止泻,收敛止血。

        用量:10~20g。

        临床应用:

        1.治久泻久痢,取本品收涩止泻的作用,可与赤石脂合用,对体质虚寒的可与补骨脂、肉桂、白术等合用。

        2.治崩漏带下,取本品收敛止血的作用,可与乌贼骨、棕榈炭等合用。治带下过多可与乌梅、金樱子等合用。

        使用注意:湿热实证忌服,孕妇慎用。

        药理提示:本品有抗衰老、促进胸腺增生、提高细胞免疫功能等作用。

        文献引述:《本草纲目》谓之“催生、固大肠”。

        附:赤石脂、禹余粮的使用比较

        二药都有涩肠止痢止血的作用,但赤石脂性偏温,禹余粮性偏凉。《本草求真》谓之“禹余粮功与赤石脂相同。而禹余粮之质重于石脂,石脂之温过于余粮。”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