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清(浆)葡萄糖(GLU或BG)
【单位】毫摩/升(mmol/L)。
【正常值】脐带血,2.5~5.3毫摩/升;早产儿,1.1~3.3毫摩/升;儿童,3.5~5.6毫摩/升;成人,3.6~6.1毫摩/升。
【临床意义】
(1)增高:病理性增高,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如糖尿病;高血糖激素分泌过多时,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垂体前叶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等;颅内压增高时,如颅外伤、脑膜炎等;脱水时,也可见血糖相对增高。生理性或暂时性增高,餐后1~2小时,摄入高糖食物后,情绪紧张可有暂时性的血糖升高,但一般不应超过10毫摩/升。
(2)减低:病理性降低,见于胰岛β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肝病等。生理性或暂时性降低,见于剧烈运动后,严重饥饿时、妊娠等。
2.葡萄糖耐量试验(GTT)
【单位】毫摩/升(mmol/L)。
【正常值】空腹葡萄糖,3.6~6.1毫摩/升;餐后1小时葡萄糖,<11.1毫摩/升;餐后2小时葡萄糖,<7.8毫摩/升;餐后3小时葡萄糖,3.6~6.1毫摩/升。
【临床意义】
(1)增高:如试验中,血糖长时间维持在较低水平,称为糖耐量增高,多见于内分泌功能低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脑垂体前叶功能低下、脑炎、腹泻等。
(2)减低:如试验中,血糖长时间维持较高水平,称为糖耐量降低,主要见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脑垂体前叶功能亢进、严重肝病、肝淀粉样沉着、急性胃肠功能紊乱、肺炎、结核性脑膜炎、败血症等。
3.血清(浆)乳酸(LA)
【单位】毫摩/升(mmol/L)。
【正常值】静脉血,O.5~2.O毫摩/升;动脉血,0.5~1.6毫摩/升。
【临床意义】病理性增高,常见于缺氧、血容量减少、左心室衰竭、酸中毒、休克、严重贫血、白血病、肺痉挛、糖尿病、肝功能衰竭及B族维生素缺乏症,某些药物(如甲醇、乙醇、阿司匹林)中毒等;生理性增高,见于剧烈运动后。
4.血清(浆)丙酮酸(PYR)
【单位】微摩/升(μmol/L)。
【正常值】30~100微摩/升。
【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缺氧(如循环不全、高血压、肺病、休克、情绪激动等),以及酒精中毒、糖尿病、严重肝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腹泻、细菌感染、冠状动脉硬化、严重贫血、慢性高乳酸血症、酮酸中毒、维生素B1缺乏症等。
5.血清(浆)酮体(KET)
【正常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②非糖尿病性酮症,如感染性疾病肺炎、伤寒、败血症、结核等发热期,严重腹泻、呕吐、饥饿、禁食过久、全身麻醉后等。
6.餐后2小时血葡萄糖
【单位】毫摩/升(mmol/L)。
【正常值】低于6.7毫摩/升。
【临床意义】基本上同空腹血糖测定,但对于诊断隐匿型糖尿病有重要临床意义。如餐后2小时血葡萄糖浓度高于7毫摩/升,可怀疑为糖尿病;如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11毫摩/升,可诊断为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