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十四)出血和凝血检查

[日期:2009-01-11]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未知 [字体: ]

  1.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束臂试验)

  【正常值】男性<5个新鲜斑点,女性及儿童<10个新鲜斑点。

  【临床意义】如新鲜斑点超过上述范围,表示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可见于下述类型疾病:①毛细血管壁异常。如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过敏性紫癜、维生素C缺乏症、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②血小板减少。如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血小板<60×109/升(/L)。③血小板功能异常。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④其他。慢性胃炎、尿毒症、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恶病质等,都可为阳性。

  2.出血时间(BT)

  【单位】分(min)。

  【正常值】Duke法:1~3分;Ivy法:O.5~7分;出血时间测定器法:2.3~9.5分;阿司匹林耐量试验:服药后2小时出血时间较服药前延长2分钟为异常。

  【临床意义】

  (1)延长:见于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增多症、先天性或获得性血小板病、血管性血友病、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2)缩短:见于某些严重的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

  3.血块收缩试验(CRT)

  【单位】百分数(%)。

  【正常值】血浆法:大于40%;定量法:48%~64%;定性法:30~60分(min)开始收缩,24小时(h)完全收缩。

  【临床意义】血块收缩小于40%,表明血块收缩不佳或完全不收缩,可见于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症、严重凝血因子缺乏、低(无)纤维蛋白血症、纤维蛋白原增多症、异常球蛋白血症等。

  4.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

  【正常值】 火箭电泳法:为94.09%±32.46%;酶联免疫吸附法:为1.02±0.56单位/毫升(U/m1)。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心肌梗死、心绞痛、脑血管病变、肾脏疾病、肝脏疾病、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大手术后及周围血管病变、剧烈运动和怀孕中后期等。

  (2)减低:见于血管性血友病等。

  5.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

  【单位】纳克/107血小板(ng/107PA)。

  【正常值】PAIgG O~78.8纳克/107血小板,PAIgM 0~7.0纳克/107血小板,PAIgA 0~2.0纳克/107血小板。

  【临床意义】

  (1)可作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依据,而且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增高的程度,往往与血小板数量、血小板生存时间密切相关,即前者的升高可以导致后者的减低及缩短。

  (2)可以作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预后判定的指标,如此病治疗后PAIgG减低且不再升高,其预后较好;反之,则预后较差。

  (3)可以作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判定的指标,如病人因激素治疗有效,PAIgG减低;复发者,则PAIgG增高。

  (4)可以作为脾脏切除的指标,如激素治疗后,PAIgG一直不见减低,往往预示需要进行脾脏切除。

  (5)可以预测胎儿血小板情况,如果病人是孕妇,而且血液中的PAIgG增高,往往可以预示其胎儿出生后会发生血小板减少,因为孕妇血液中的PAIgG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中。

  6.血小板黏附试验(PAdT)

  【正常值】 玻璃球法:男性34.9%±6 9/6,女性39•4%±5.2%;玻璃柱法:为62.5 9/6±8.6%;玻璃滤器法:为31•9%±10.9%。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高凝状态及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心绞痛、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深静脉血栓形成、肾小球肾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

  (2)减低:见于血管性血友病、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肝硬化、尿毒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服用血小板抑制药物等。

  7.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

  【正常值】不同的诱导剂或同一种诱导剂的不同浓度,所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强度均是不同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测得的最大聚集率分别为:11.2微摩/升(μmol/L)ADP,为70%±17%;5.4微摩/升肾上腺素,为65 9/6±20 9/6;20毫克/升(mg/ L)花生四烯酸,为69%±13%;20毫克/升胶原,为60%土13%;1.5克/升利菌霉素,为67%±9%。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静脉血栓形成、高f}-脂蛋白血症、抗原一抗体复合物反应、口服避孕药、吸烟等。

  (2)减低: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肝硬化、尿毒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口服阿司匹林及保泰松等。

  8.血小板凝血酶敏感蛋白(TSP)测定

  【单位】微克/升(μg/L)。  

  【正常值】RIA法:血浆为57.6~215.6微克/升。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糖尿病伴微血管病变、深部静脉栓塞、肺栓塞、高血压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病综合征等。

  9.血小板因子Ⅲ(PF3)

  【正常值】血浆相互混合试验的第一管凝固时间比第二管延长5秒(s)以上时,提示PF3有效性降低。

  【临床意义】有效性降低,常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某些血小板病、尿毒症、骨髓增生性疾病、巨球蛋白血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等。

  10.血小板因子Ⅳ(PF4)

  【单位】百分数(%)。

  【正常值】凝血酶测定法:为14.4%±5.0%。

  【临床意义】

  (1)活性增高:常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冠心病、糖尿病、某些肿瘤等。

  (2)活性降低:常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病性血小板减少症等。

  11.血浆因子Ⅶ、因子Ⅸ促凝活性(FⅦ:C,FⅨ:C)

  【单位】百分数(%)。

  【正常值】因子Ⅷ促凝活性为103%土25.7 ,因子Ⅸ促凝活性为98.1%±30.4%。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高凝状态及血栓栓塞性疾病,尤其是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肾病综合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恶性肿瘤等。

  (2)减低:因子Ⅷ促凝活性减低,主要见于血友病A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Ⅸ促凝活性减低,主要见于血友病B。临床上根据因子Ⅷ、因子Ⅸ促凝活性减低的程度,将血友病A、B分为重型(两因子活性<2%)、中型(两因子活性为2%~5%)、轻型(两因子活性为5%~25%)、亚临床型(两因子活性为25%~45%)。

  12.β-血小板球蛋白(β-TG)

  【单位】微克/升(μg/L)。

  【正常值】放免法:为(25±8.2)微克/升。

  【临床意义】增高,表示血小板释放功能亢进,常见于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肾病综合征等。

  13.血小板膜糖蛋白(GP Ⅰ、GPⅡ/Ⅲ)

  【正常值】 放免法分析: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分子数为1.33×104,GPⅡ/Ⅲ分子数为6.1×104

  【临床意义】血小板膜异常性疾病时,相应糖蛋白(GP)量缺乏或减少。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GPⅠ缺乏;血小板无力症时, GPⅡ/Ⅲ缺乏。

  14.血浆血栓素B2(TXB2)

  【单位】皮克/毫升(Pg/mL)。

  【正常值】放免法:为(135.99土81.8)皮克/毫升。

  【临床意义】

  (1)增高:提示血液高凝倾向。在动脉硬化、糖尿病、静脉血栓性疾病时,由于血管壁损伤,血小板活性增高,可见此种变化。

  (2)减少:如阿司匹林等非甾类抗炎药所致。

  15.凝血时间(CT)

  【单位】分(min)。

  【正常值】玻璃管法:为5~10分;塑料管法:为10~19分;硅管法:为15~32分。

  【临床意义】

  (1)延长:见于血浆因子Ⅷ、因子Ⅸ、因子Ⅺ水平减低,如血友病A、血友病B及因子Ⅺ缺乏症;严重时凝血酶原(因子Ⅱ)、因子 V、因子X和纤维蛋白原缺乏,这主要发生在肝脏疾病、阻塞性黄疸、新生儿出血症、肠道灭菌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低(无)纤维蛋白血症等;纤维蛋白溶解活力增强,如继发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等;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有抗因子Ⅷ或因子Ⅸ抗体等。

  (2)缩短:见于高凝状态,如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脑血管病变、糖尿病伴血管病变、肺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肾脏病综合征等。

  16.复钙试验(RT)

  【单位】分(min)。

  【正常值】2.18~3.77分。

  【临床意义】与凝血时间相同,但比其更敏感。延长,常见于血友病(与正常对照相比,复钙延长时间超过40%)。

  17.复钙交叉试验(CRT)

  【正常值】如延长的复钙时间(RT)可以被1/lO体积的正常人混合血浆所纠正,说明病人有内源性凝血系统凝血因子(如因子Ⅷ、因子Ⅸ及因子Ⅺ等)缺陷;如延长的复钙时间不能被等量的正常人混合血浆所纠正,说明病人血液中含有病理性的抗凝物质。

  【临床意义】复钙交叉试验可以用于出血的鉴别诊断。在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的病人中,由于长期、大量的凝血因子替代治疗,其中一些病人(10%~20%)体内可产生针对这些凝血因子的抗体,造成治疗效果下降、出血加剧;另一些女性及老年男性病人,以前从未有过血友病病史,出现类似血友病的出血症状时,也应考虑到产生获得性抗体的可能性。此时,可首先做复钙交叉试验进行初筛,如结果显示为凝血因子缺乏,则应进行相应凝血因子活性的检测;如结果表现为病理性抗凝物质存在,则应进行相应凝血因子抗体的筛查。

  18.凝血酶时间(TT)

  【单位】秒(s)。

  【正常值】16~18秒。超过正常对照3秒,为异常。

  【临床意义】延长,见于血浆纤维蛋白原减低或结构异常,临床上应用肝素或在肝病、肾病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时的肝素样抗凝物质增多。此外,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功能亢进时的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多也会使血浆凝血酶时间延长。

  19.连续凝血酶时间(STT)

  【单位】秒(s)。

  【正常值】30分凝血酶时间为18~38秒。

  【临床意义】延长,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20.凝血酶原时间(PT)

  【单位】秒(s)。

  【正常值】手工法:12~14秒;仪器法:11~13秒;奎克一步法:11~15秒,新生儿延长2~3秒。国际标准化比值具有可比性,推荐使用。

  【临床意义】

  (1)延长见于:①严重的肝脏病变,如急性暴发性肝炎、肝硬化。②阻塞性黄疸影响、维生素K及肠道菌群紊乱并影响维生素 K生成,进而影响凝血酶原生成。③弥散性血管内凝血。④新生儿自然出血症,先天性凝血酶原缺乏症,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双香豆素、肝素等)时可见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2)缩短见于:凝血状态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

  2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单位】秒(s)。

  【正常值】35~45秒。

  【临床意义】

  (1)延长:见于因子Ⅷ、Ⅸ、Ⅺ和Ⅻ缺乏症,严重的因子Ⅱ、Ⅴ、 Ⅹ、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增强,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存在时。

  (2)缩短:见于因子Ⅷ和Ⅴ活性增多、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疾病、血小板增多症。

  22.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

  【单位】秒(s)。

  【正常值】35~45秒。

  【临床意义】

  (1)延长:较正常对照延长,超过10秒有意义。参与血浆凝血活酶生成的任何因子有缺陷者(如血友病),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者,有抗凝物质存在时。

  (2)缩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高凝期。

  23.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STGT)

  【单位】秒(s)。

  【正常值】10~15秒。

  【临床意义】生成不良(大于15秒),见于血友病、血管内假性血友病、肝脏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24.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测定

  【正常值】发色底物法:为O.80~1.43。

  【临床意义】

  (1)减低:见于肝脏疾病、外科手术后,以及血栓前期和血栓性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管疾病、肾小球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脑梗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

  (2)增高:见于血友病、口服抗凝剂、应用黄体酮等。

  25.蛋白C(PC)测定

  【正常值】发色底物法:为O.87~1.13。

  【临床意义】

  (1)蛋白C含量或活性降低:见于先天性或获得性蛋白C缺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呼吸窘迫综合征、肝病、手术后及口服双香豆素等。

  (2)蛋白C含量或活性增加:见于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妊娠后期等。

  26.蛋白S(PS)测定

  【正常值】蛋白S总活性(TPS)为O.88~1.07,游离蛋白S活性为O.71~1.30。

  【临床意义】蛋白S减低,见于蛋白S缺陷,患者常伴有严重的深部静脉栓塞;获得性蛋白S减低,见于肝脏疾病及口服双香豆素等抗凝药物。

  27.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CT)测定

  【单位】小时(h)。

  【正常值】大于2小时。

  【临床意义】

  (1)缩短:表示纤溶亢进,可见于急性纤维蛋白溶解症(如广泛烧伤、出血性休克、产科急症、胸外科手术、输血反应等),慢性纤维蛋白溶解症(如急性白血症、慢性肾炎、肝脏疾病)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晚期、原发性与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等。

  (2)延长:表明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减低,见于血栓形成前期和血栓形成性疾病。

  28.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或PPP)

  【正常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或中期,但结果判断应排除易引起本试验假阳性的因素。阳性还见于正常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晚期和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

  29.鲎溶解物试验(LLT)

  【正常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见于内毒素血症。

  30.阿司匹林耐量试验(ATT)

  【单位】分(min)。

  【正常值】服药2小时和4小时的出血时间,少于服药前2分钟。

  【临床意义】延长,见于轻型和亚临床型血管性假血友病、轻型血小板病、血小板功能异常等。

  31.游离肝素时间

  【正常值】阴性。

  【临床意义】阳性,指凝血酶时间延长,加入甲苯胺蓝后使凝血酶时间缩短5秒以上,见于使用肝素、氮芥及过敏性休克、严重肝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肝叶切除、肝移植等。

  32.D二聚体(DD)

  【正常值】定性,阴性;定量,小于75微克/升(μg/L)。

  【临床意义】 阳性或增高,见于高凝状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溶栓治疗等造成的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在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时,血浆D二聚体没有显著变化,故此项测定可以作为鉴别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症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重要依据。

  3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检测项目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许多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它常继发于感染、创伤、白血病、恶性肿瘤化疗后、病理性妊娠及休克、肝硬化等。临床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有多部位的严重出血倾向,并出现多脏器损伤症状,尤其表现为急性肾功能不全,有时表现为迅速进展的进行性贫血等。所以,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一旦发生,可危及生命,必须及时诊治。实验室主要诊断指标有以下一些:

  (1)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升(/L),或进行性下降。

  (2)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克/升(g/L),或进行性下降,或超过4克/升。

  (3)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阳性。

  (4)D-二聚体测定,为阳性。

  (5)凝血酶原时间缩短或延长3秒(s)以上,或呈动态变化。

  (6)纤溶酶原含量及活性降低。

  (7)抗凝血酶Ⅲ(AT-Ⅲ)含量及活性降低。

  (8)血浆因子Ⅷ活性低于50%。

  前三项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过筛试验,如均为阳性,结合临床便可诊断为本病;如仅有其中两项异常,可结合其他五项检查来确定。

  3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与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重症肝病的鉴别

  见表1-16。

1-16 DIC与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重症肝病的鉴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测项目                   DIC        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       重症肝病

血小板计数(PLT)            减少             正常               正常或减少

凝血酶原时问(PT)           延长           轻度延长               延长

纤维蛋白原定量(Fb)      减少或正常        减少              一般不减少

3P试验(PPP)                阳性             阴性                 阴性

凝血酶时间(TT)             延长              延长              有时延长

优球蛋白溶解时问(ELT)   正常或轻度缩短      缩短                 缩短

白陶土部分凝血酶时间(KPTT)  延长             延长                 延长

出血时间(BT)               延长             正常               正常或延长

血块凝缩时间(CRT)          不良          不良或溶解            正常或不良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  增加             增加                 正常

红细胞形态            裂细胞、碎片、畸形    正常                 正常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tanghan | 阅读:
相关新闻       化验单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