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分站: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背景:
阅读新闻

第二十章 肺功能测定

[日期:2012-11-03] 来源:  作者: [字体: ]

第三篇 常用诊治技术

第二十章 肺功能测定

呼吸是人体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在维持机体正常物质、能量代谢和细胞功能中起极为重要的作用。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密切配合,赐全身细胞、组织、脏器等以生命,没有呼吸就没有生命。呼吸功能测定是检测与呼吸相关的脏器、组织功能状态的方法。呼吸功能的主体是肺功能,但不等同于肺功能。呼吸功能测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肺容量测定 被检查者取立位,用鼻夹夹鼻,口含与肺量计相通的橡皮接口,以测量各种肺容量的值。肺容量包括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深吸气量、肺活量、功能残气量、残气量及肺总量。

.潮气量(TV) 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正常成人为500ml左右。

.补吸气量(IRV) 平静吸气后,做最大吸气所能吸入的气量。

.补呼气量(ERV) 平静呼气后,做最大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

.肺活量(VC) 深吸气后,作最大呼气所能排出的气量,由肺量计测定。正常值:男3.57L,女2.46L。

.深吸气量(IC) 平静呼气后,作最大吸气所能吸入的气量。等于潮气量加补吸气量。

.功能残气量(FRC) 平静呼气后,肺内残存的气量。等于补呼气量加残气量。

.残气量(RV) 深呼气后,残留在肺内的气量。青壮年>30%,老年人>40%为增加。

.肺总量(TLC) 深吸气后,肺内所有的气量。即肺活量加残气量。

在肺总量中,肺活量与残气量较为重要。肺活量减少见于胸廓畸形、胸廓成形术后、膈麻痹、胸水、气胸、腹水、肺切除、肺炎、肺不张、肺纤维化及肺水肿等。残气量增加见于肺气肿,减少见于肺弥漫性疾病。

(二)通气功能测定

.每分钟静息通气量(MV) 潮气量×呼吸频率/分=每分钟静息通气量。正常人4~6L/min。

.最大通气量(MVV) 为1分钟内极大呼吸速度和幅度呼吸的最大气量。正常值男为104±2.3L,女为82.5±2.17L。一般以正常预计值的±20%作为正常范围。

.肺泡通气量(VA) 为肺泡部位进行气体交换的量。即潮气量-无效通气量=每次呼吸的肺泡通气量,再乘以1分钟呼吸频率,即得每分钟肺泡通气量。

.时间肺活量(FEV ) 受检者深吸气后,用最快速度最大力气一口气把气体呼完为止,所呼出的气量为时间肺活量。现在多用第一秒钟用力呼气量占用肺活量的百分数表示。如可测出第一秒呼出气量占时间肺活量之值,为第一秒时间肺活量(FEV ),正常值为≥83%且3秒内基本呼完。

.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FR) 即把时间肺活量分为4等份,去头1/4,去尾1/4,只测定中间两个部分的流速称为最大呼气中期流速。

(三)换气功能检查

.弥散功能测定 O2 和CO2 通过呼吸膜进行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弥散。常用吸入含有0.1%CO的空气来测定肺的弥散功能,正常值一氧化碳弥散量(DL )26.47~32.92ml/(mmHg?min)。

.血气分析 血气即血液气体,主要指血液中氧和二氧化碳。由于氮在血液中的含量较恒定,一氧化碳和氩等含量极微,且与人体生理功能的关系不大,故血气分析是指用血气分析仪测定血液中含量较多并与生理功能密切相关的氧和二氧化碳分压,用以反映肺的呼吸功能。此外,血气分析仪还能测定血液的pH值和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以及通过仪器内的计算机系统计算出有关血液酸碱平衡的其他指标。

方法:用玻璃注射器(2ml),并用肝素稀释液(1∶40浓度)冲洗空针,将肝素液推出,针头应保留一滴肝素液,针内不含空气,由股动脉或桡动脉抽取1ml血,注意推出空针内的气体,用橡皮塞封闭针头,半小时之内进行血气分析。

正常值(动脉血):

血液pH值7.34~7.45。

血氧分压(PaO2 )10.7~13.3kPa(80~100mmHg)。

二氧化碳分压(PaCO2 )4.7~6.0kPa(35~45mmHg)。

血氧饱和度(SaO2 )93%~98%。

标准碳酸氢盐(SB)22~27mmol/L,平均24mmol/L。

缓冲碱(BB)45~55mmol/L。

碱剩余(BE)-3~+3mmol/L。

(四)小气道功能检查 小气道系指内径在2mm以下的细支气管,小气道的纤毛上皮细胞少,没有分泌腺,气流速度慢及内腔狭细易于闭塞是其生理特征。因此,细菌、病毒及烟尘等小颗粒易于沉积在小气道,引起炎症。但早期小气道病变临床上常常无明显症状及体征,常规肺功能检查也不易发现。近十余年来,一些新的小气道功能测定,可以较早地发现小气道病变。

.闭合气量 闭合气量系指平静呼气至接近残气位时,肺下垂部小气道开始闭合时的肺容量。在许多的肺疾患的早期,小气道的病变使呼气时小气道提前关闭,闭合气量明显增高。有人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疾病缓解期如若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 )降低,应视为不可逆性病变;如若FEV 正常而仅闭合气量增高,则其小气道阻塞有可能恢复,可视为可逆性病变。

.最大呼气流速唱容量曲线 在做用力肺活量时,令患者吸气至肺总量后,用最快最大力量呼气至残气位,呼气流速随肺容量不同而改变,以此绘图,即最大呼气流速唱容量曲线。其特点是在不同肺容量下,压力唱流速的关系存在差别。在75%以上肺容量时,胸内压增加,呼气流速也相应增加,即流速和“用力有关”,受呼气肌和意志的影响。在75%以下肺活量时,每一肺容量均有一个最大的流速点,达到此点后,即使胸内压继续增加,呼气流速仍保持不变,即与“用力无关”。随着肺容量的减少,呼气流速也逐渐减低。在阻塞性肺疾患时,最大流速和各阶段流速减低,肺活量减少。限制性肺疾患则表现为肺活量小,流速高,但因肺活量少,流速下降快,表现为曲线高耸,倾斜度大。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yua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