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分站: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背景:
阅读新闻

第12章 望牙齿诊病法

[日期:2012-08-30] 来源:  作者:佚名 [字体: ]

         第12章 望牙齿诊病法

“齿乃百骨之精”,为机体内最坚硬的组织,具有咀嚼食物、辅助发育和保持面部正常形态的机能。中医认为,齿者骨之余而属于肾,龈者肉之类而统于胃。而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基;胃为后天之本,血气之源。凡气血之往来,津液之敷布,经络之灌注,莫不辐辏并至而至于齿。是以齿虽居外而连于内,方寸之地,而与脏腑经络息息相通。另外,齿与年龄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龄”字就是“齿”字旁,年龄小则齿不出,年龄老则齿落不生。

牙齿的好坏,多半来自遗传,也有因后天造成的情况,但是不管是先天还是后天的原因,都可能是全身或内脏疾病的反映。

                      一、牙齿的形态变化

牙齿的整齐与否与遗传有关,父与母身高、体型差别较大者,子女牙齿多不整齐。如父瘦小,母胖大,孩子若遗传父亲的颌骨,母亲的牙齿,乃小颌骨装大牙齿,必致牙齿拥挤歪斜不齐。反之牙小缝隙大。

牙齿排列紊乱者,多有脊椎弯曲。德国一个牙科大夫对数千名牙齿不好的人进行X线检查证明,凡是牙齿不好的人,颈椎第3~4节有病变,颈部骨节有副脱臼现象。

有虎牙(犬齿外露)者,固执,遇事不相让,抓住就不放。

牙齿强的人,性能力也强。有一口整齐结实的真牙,不仅美观,而且是健康的特征。

牙齿排列很整齐,齿根在口腔内深且牙冠短的角型齿,被称之为“牛齿”,这种人长寿而且生殖力强。

    牙形不规整,见于乳牙过早脱落或过晚脱落,恒牙生长过晚。

牙列不整齐的,男性多性功能差,阳痿的可能性大,但也有少数性欲异常亢奋者。

暴牙或歪七竖八排列不整齐的牙,多见于性格粗暴、顽固者。

门牙尖锐者,喜食肉类,性格狂暴,性欲强烈。

10.牙齿大,特别是门牙大的人,身体健康,性功能也健全,第二性征发育良好。

11.下齿突出在上齿外面的女性,性生活不正常。

12.青年人见上门牙外龇,牙间缝隙大,嘴唇闭不上者,称为变性型牙周病,多由长期内分泌调节机能紊乱引起,女性多见功能性子宫出血、闭经、痛经、月经量或多或少等妇科病。

13.牙缝变宽,也可见于肢端肥大症、重症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牙槽骨萎缩。

14.整口牙齿外倾斜者,性格较粗暴,说话随便、饶舌,对什么事情都满不在乎,易与人发生口角。

15.整口牙齿内倾斜者,性格好的为人诚实沉稳,沉默寡言;不好者为人阴险,喜欢报复别人。

    16.上排的前齿如啤酒商标,两齿分开很远,而且齿下缘呈半月形凹陷者,称哈基松齿(音译),是先天性梅毒特有的表现,是因母亲有梅毒,通过胎盘感染了胎儿所致。

17.牙齿小的人,虽然比较健康,但常常性情急躁。

                       二、牙齿的发育不良与损伤

牙齿发育不良或损伤,对人体健康都有不良的影响。反过来讲,互为因果关系,不健康的身体可以导致牙齿的发育不良或过早损害。

    小儿一般2岁半长满乳牙,若出牙迟常见于缺乏营养和钙质,以及内分泌功能紊乱,是体质虚弱,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亏虚,后天失养的表现。

    小儿如果4~5岁仍没有长全牙齿,除以上因素外,也可见于呆小症、先天性痴呆和佝偻病等疾病。

    小儿齿落久不续生者,除见于营养、内分泌问题外,还有因感染、损伤和牙胚缺失引起。是肾气与督脉俱虚,牙齿得不到滋养的表现。

    小儿齿出稀疏歪斜者为阳明本气不足。

    病重而齿黄枯落者,是骨绝的危候。

    牙齿松动稀疏、齿根外露者,多属肾虚,或虚火上炎。

    缺少牙齿是胃肠弱的标记,也是喜欢吃甜东西的证据。

    拔掉门牙换成假牙,荷尔蒙(内分泌激素)分泌便减少,女性乳房也会变小。

    牙齿早腐,是表示体力欠佳,无论是龋齿还是外力损伤,都是一样。牙齿坏的人,晚年身体常常不好,性欲不会旺盛,但不管其他牙齿如何不好,只要门齿健在,那么性行为不会特别衰弱。

    10.过多食用白糖或体内缺乏维生素C都会引起牙齿病。中医认为,龋齿是因阳明胃实或肾气不足造成的。

    11.三叉神经出毛病者,也容易发生龋齿。

12.牙面不光滑见于牙釉质生长不全、小儿长期发烧、佝偻病等。

                       三、牙齿的色泽变化

   (一)牙齿色白

牙齿洁白如玉,坚固而有光泽,是津液和肾气都充足的表现。

若牙齿太白则性欲旺盛,性生活随便。牙齿太白,而枯干无光泽者,又称马骨。男子有此种牙,容易出现早泄,性格粗暴,寿命较短。

牙齿白中带黄且十分滑润的人,性情温和,身体健康,寿命久长。

(二)牙齿色黄

牙齿黄而干燥者,是热盛伤津液。

牙齿黄而面见污垢之色者,是发生瘟疫的征象。

病重者牙黄枯落为肾气将绝。

牙齿表面上呈现黄褐色斑块,可能是地域性氟中毒的一种表现。

    龋齿俗称虫牙,牙齿蛀蚀的部分由于脱钙,组织变得疏松,食物中的色素乘虚而入,使病变部分着色,往往表现为黄褐色或白垩状。

幼儿乳牙发黄,可见于胎儿4个月至儿童6岁间使用四环素族类药物,萌出的牙齿变成花斑状或暗黄色。成年人牙青黄,为幼年长期服用四环素所致。

患黄疸时,由于胆色素作用于牙髓,可使牙齿变成橘黄色或绿色,这些牙齿变色是暂时的,病愈后,牙齿颜色也恢复正常。

牙齿黄色而带有润泽的人,虽然看起来显得柔弱,其实身心强韧。

   (三)牙齿色黑

齿焦黑干燥如枯骨,或伴有唇、舌焦枯瘦瘪,无论是在急性外感热病,还是在杂病中见之,均表示肾中精气虚极,肾之本色外露,津液濒于涸竭。故有“肾热者,色黑而齿槁”,“面无光,牙齿黑者死”。

病重者牙色变黑为脏气大亏,不治之症。

齿黑根肿腐烂、流脓血为热毒之邪内浸,胃经蕴湿痰火凝聚,亦称齿内生虫。

牙齿黑,嘴唇色也黑,性功能不很强,但常有欲念。

牙齿黑,腰痛,时有潮热逆冷,脉数者,属骨蒸为病。

牙齿突然发黑,面目也黑,身上黄肿,腰痛如折,盗汗多者,为女劳疸。

吸烟、嗜饮浓茶,会使牙齿染上一层油黑色。

牙齿黑或黄暗成片片脱下,面色青黄,为腹中有久冷积。

(四)牙齿的其他色泽变化

患伤寒或其他急性皮疹性感染时,由于血色素的变化,可能使牙齿变成红色。

婴儿患有核红细胞增多症时,牙齿会变成灰绿色。

代谢性疾病中的黄褐病或黑尿病可使牙齿变成棕色。

孕妇患风疹、毒血症等,小儿患麻疹、白喉、猩红热等疾病时,可使小儿牙釉质发育不全,牙齿呈棕灰色。

经常接触铜、铁、锰、汞、镍、铅等金属尘埃或金属盐类者,也会使牙颈处出现与接触物色泽相似的线带状色泽,这些有助于对疾病的判断和鉴别。

(五)牙齿润燥

牙齿光燥如石,是阳明胃经热盛,津液大伤。

牙齿黄燥或焦燥如枯骨者见热盛伤津、肾津涸竭。

口张不闭,门牙干燥者,见于夏季伤暑证。

牙齿下半截润(靠牙根那半截)者,为心火上炎,水不上承之征。

⒌牙齿虽干燥,但尚有光泽,说明体内津液还未到枯竭的程度,燥无光泽,色如枯骨,说明肾阴已竭,不能上荣,难治之症。

    ⒍齿干形枯槁,是精气将竭之象,齿干枯发晦是老年人肾气虚惫的表现。

                    四、咬牙、磨齿与疾病

   ⒈睡中咬牙或磨齿,常见于胃中有热或虫积的患者,大人多为胃热,小儿多为虫积。

   ⒉咬牙磨齿,是湿热动风,将成痉病;咬牙而不磨齿者,多属胃热,气窜经络之故。

   ⒊咬牙而脉证衰者,是胃气不足而筋脉失养之故;咬牙闭口,舌硬不缩者,为风痰阻络,或热盛动风。

   ⒋咬牙而牙关急,脉证皆虚者,非胃气衰败、内风乘虚袭络,即水亏木旺、阴虚动风之征,皆属至虚而见实象。

                         五、牙垢的变化

⒈健康人经常刷牙者牙垢较少。

⒉牙垢色黄者,为热盛阳明之征;牙垢色白者,为湿聚太阴之象。

⒊牙垢坚硬难 以清理,或垢多口臭者多属于实证;牙垢松软易剔除,或垢少口和者多属于虚证。

⒋牙垢如灰膏样者,为胃中津气无权,湿浊浸淫,其病多危重。

    ⒌牙垢间有红缕,多因出血所致;牙垢中夹坚硬颗粒,多属胃滞。

⒍齿干焦无牙垢者,为肾胃阴津、精气涸竭的危证;齿干燥根部有垢,为内火旺盛耗伤津液但未枯竭之象,齿焦而有牙垢者,为肾热胃浊之征。

               六、牙痛与内脏病变的对应关系

⒈上门牙痛者,属心火盛;下门牙痛者,属肾火盛。

⒉左上牙痛者,属胆火盛;左下牙痛者,属肝火盛。

⒊右上牙痛者,属大肠和膀胱火盛;右下牙痛者,属肺火盛。

⒋两侧上磨牙痛者,属胃火盛;两则下磨牙痛者,属脾火盛。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yua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