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赖斯顿传奇的中国之旅,他自己在回忆录《最后期限》[10]中做过精辟的总结:“我的历险并不亚于马可波罗,我虽然错过了基辛格的访问,经历了手术针灸并失去了我的阑尾,但我却采访到了几个好故事,还发现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地方,有很多人。”
赖斯顿在中国的传奇经历,看似偶然,或像他本人所说的“纯属运气”(Damn good luck)。但人们千万不要被他释放的烟雾所迷惑,因为运气不能解释他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成功,总是能够采访到别人得不到的新闻,他看似简单而又不失幽默的文字,总是引发不同的反响。
赖斯顿能成为一名大记者,得益于他丰富的职业经验。他善于思考,能从不幸的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他同时敏感机智,善于抓住一切机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关于对赖斯顿的评价,《纽约时报》最有发言权:他是时报当之无愧的功臣。1995年赖斯顿86岁逝世时,《纽约时报》在头版刊登纪念文章,称他为“一位举世无双的记者” [20],是美国新闻界的巨人。作为专栏作家,赖斯顿的评论文章涉及面极广,包括五角大楼、中央情报局、白宫、国会、法院、法律、宗教、教育、种族关系、企业、婚姻、艺术等种种话题,他的读者无以计数。在《纽约时报的风格》一书中,作者对赖斯顿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还提供了很多关于赖斯顿职业生涯的趣事。
回顾赖斯顿的新闻生涯,人们会发现,他的成功和幸运绝非偶然,而是建立在天资、智慧、机遇及辛勤的努力基础上的。虽然他与政府高层和权贵名人有着良好的关系,但他谦恭自守,深藏不露,总是能用最通俗和朴实的文字表达复杂而微妙的话题,他常会告诉读者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
他不但为广大读者信赖和喜爱,还是美国所有的年轻记者心目中的楷模。赖斯顿每年都在著名大学选一名优秀毕业生当他的助手,而且只要文学或历史专业的学生,这些幸运儿后来大多成了美国新闻界的栋梁之材。他80岁的时候,一名被他选中的年轻人请求赖斯顿将此消息直接告诉他的父亲。赖斯顿欣然同意,亲自打电话到麻省总医院手术室,找到了那位是麻醉医生的父亲,说:“布什刚刚当选总统,我有责任让他循规蹈矩,但我一个人干不了这个工作,你是否同意让你的儿子到华盛顿来帮助我呢?”父亲大笑着回答,“没问题”。这个故事代表了赖斯顿式的幽默,也可以看出他的平易近人。
赖斯顿总是有办法搞到别人无法获得的新闻,这一点令他的美国同行有些嫉妒和自愧不如。他的谈话技巧,词汇的选用,打电话的风度,以及良好的信誉,使不论是总统大人还是平民百姓都愿意将新闻告诉他。据说在当年艾森豪威尔病重期间,全国都在猜测总统的病情,因为事关重大,新闻界尤其关心。显然,对于此事,总统的医生最有发言权。当时,有数百名记者守在白宫门前,苦苦等待总统医生的到来,每人都想探听一点“独家新闻”。可是,当医生的汽车终于停在门前时,谁都没想到,同总统医生一同走下汽车的是《纽约时报》的赖斯顿。见此情景,记者们什么都明白了,又一次让赖斯顿抢到了独家新闻。后来赖斯顿还因此获得了他第二个普利策新闻奖。
了解了赖斯顿的背景,中国中医界真是应该感到庆幸,这样一位“举世无双”的美国新闻巨人,在特殊历史机遇下,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尝试了他过去一无所知的针灸,接受了地地道道的传统中国针刺和艾灸治疗。对于这样一个古老的东方医术,赖斯顿并没有表现出西方人的傲慢和不屑一顾,也没有将其神化或过度渲染,而是用朴实幽默的文字如实地写在他的报道中。他仅仅将针灸止痛说成“分散了我的腹部不适的感觉”,将艾卷描写为像是“廉价的雪茄烟”。直到今天,人们都很难理解,为什么如此平淡的描写会引发后续源源不断的针灸热潮。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赖斯顿的文章能引发美国针灸热绝非偶然,这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他本人毕生的职业积累和美国民众迫切的需求相碰撞而产生的一种爆发。令人意外的是,这种爆发引来了20世纪下半叶的针灸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