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乙,字仲阳。祖籍浙江钱塘,后祖父北迁,遂为东平郓州今山东郓城县)人。约生于宋明道元年(公元l032年),卒于政和三年(公元lll3年)。
他本来和吴越王钱谬有宗属关系。他的先祖跟着吴越王北上迁移,因此就成了郓州(今山东东平县)人。他的父亲钱颖精于医道,但特别爱喝酒,又喜欢外出旅游。有一天他东游海上,便没有再回来。那时钱乙才三岁,他的母亲在那以前已经去世了。他的姑妈出嫁到姓吕的医生家里.因为可怜他是孤儿,便把他收为义子,并且教他学习医术。他对待吕医生就像对待亲生父亲一样。吕医生没有儿子,死后钱乙为他装殓埋葬,并穿孝服为他守丧。
钱乙学习时,“不名一师”,善于化裁古方,创制新方。如他创立的六味地黄丸,原是张仲景《金匮要略》所载的崔氏八味丸,即八味肾气丸的加减化裁而成,六味地黄丸,用来当作幼科补剂。这对后世倡导养阴学派起到了一定的启发作用。如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的益阴肾气丸,朱丹溪的大补阴丸等名方.都是由此方演化而来。因此,有人认为钱乙是开辟滋阴派的先驱。此外,钱乙还创制了许多有效的方剂,如痘疹初起的升麻葛根汤,治小儿心热的导赤散,治小儿,肺盛气急喘嗽的泻白散,治肝肾阴虚、耳鸣、囟门不合的地黄丸,治脾胃虚寒、消化不良的异功散,治肺寒咳嗽的百部丸,直到治疗寄生虫病的安虫散、使君子丸等等,迄今还是临床常用的名方。
钱乙撰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辩证施治法,使儿科从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后人视之为儿科的经典著作.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