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分站: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背景:
阅读新闻

第一节 概述

[日期:2009-03-27]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未知 [字体: ]

  穴位贴药疗法是一种古老的治病方法。它以中医经络学说为依据,用药物贴敷于身体的某些穴位或一定的部位上,利用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和药理作用,调整机体,达到治病的目的。

  本法源远流长,在公元前3世纪的《帛书·灸经》中1974年在湖南长沙Ⅲ号汉墓出土的文物)就有“蜢……以蓟印其中颠”的记载。即用芥子泥贴敷于百会穴,使局部皮肤发红,治疗毒蛇咬伤。在历代许多医著中都有一些关于穴位贴药疗法的记载。如汉代《内经·灵柩经筋篇》谓:“足阳明之筋……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缓,不胜收故僻,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谓:“治疟疾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临发时,以醋和附子末涂背上。”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的风毒脚气治法中记载有外用膏方八首,如“神明白膏治百病,中风恶气及头面诸病……皆以膏敷……”宋代王怀隐《太平圣惠方》谓:“治疗腰脚风痹冷痛有风,川乌头三个去皮脐为散,涂帛贴须臾即止。”明代朱棣《普济方》谓:“鼻渊脑泻,生附子末,葱涎和如泥,贴涌泉穴。”清代吴谦《医宗金鉴》谓:“阴阳熨脐葱白麝,冷热互熨尿自行。”本法即用葱白捣烂加麝香少许,敷脐上神阙穴,并用冷热刺激,治疗小便癃闭、点滴难出之证。由此可见,穴位药贴是外部治疗方法之一,《内经》、《千金方》、《外台秘要>等都有记载,历代医家也普遍使用。穴位贴药,简便价廉,疗效显著,医者可以选用,患者也可作为自我治疗的手段。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tanghan | 阅读:
相关新闻       中医传统疗法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