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分站: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背景:
阅读新闻

第一节 人中诊的理论依据

[日期:2009-03-02]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 [字体: ]

  人中一词,首见于《内经》,如《灵枢·经脉篇》日:“大肠手阳明之脉……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人中位于鼻与唇之间正中凹沟部,在望诊中主候膀胱、子处。如《灵枢·五色篇》日:“面王(鼻)以下者,膀胱、子处也”。即提示人中主候男女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状况,而事实上人中有着更深远的作用,是候人体生命功能的重要处所,因此临床上用人中穴常有复苏之效。

  人中部位是经络交错,经气贯注的要地,如手阳明大肠经“交人中”,足阳明胃经也行人中部位。如“还出挟口,环唇”,足厥阴肝经“环唇内”,冲任二脉循行也与人中相近,而督脉经气则直贯人中。因此人中为人体经气汇聚之地,脏腑经络的疾病可以反映于人中。督脉为阳经之海,其气与肾通,故人中尤可反映阳气的存亡和肾气的盛衰。概括之,人中是反映肾、命门阳气的重要部位。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tanghan | 阅读:
相关新闻       中医诊断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