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分站: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背景:
阅读新闻

立秋食疗养生篇

[日期:2009-02-27]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未知 [字体: ]

立秋进补食疗方  

  生地粥  

  原料:新鲜生地15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制作:先将生地洗干净,用纱布包好捣烂挤汁备用。将粳米入沙锅,加水500毫升,以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调入生地黄汁,加入冰糖,搅匀稍煮片刻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稍温服食。

  功效:养阴生津、清热凉血。

  应用:温热病后心烦口渴、唇舌干燥、午后低热、骨蒸痨热、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下血、大便干结等。

  注意:脾胃虚寒之便溏泄泻者不宜服。服用本粥时,忌吃葱白、韭白、薤白及萝卜。

  百合粥

  原料:百合30克,糯米50克,冰糖适量。

  制作:先将百合剥皮去须,洗干净后切碎,与糯米同入沙锅,加水400毫升左右,以文火熬煮至米烂汤稠,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搅匀,稍煮片刻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餐温热服食。

  功效:润肺止咳、养心安神。

  应用:心、肺阴津亏虚所致的久咳干咳、痰中带血、咽喉干痒、神志恍惚、坐卧不安;急性热病后期心烦口渴;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百合病、癔病、神经衰弱、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等而属心肺阴津亏虚燥热者。

  注意:外受风寒所致咳嗽及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冷痛、便溏泄泻者,均不宜服。

  龙眼肉粥

  原料:龙眼(桂圆)肉10~15克,红枣3-5枚,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制作:先将龙眼肉用温水浸泡片刻,大红枣洗干净,后同放入沙锅内,加水400毫升左右,用文火熬至微滚到沸腾后约10分钟,见粥稠,表面有粥油形成即停火,再焖5~10分钟即成。

  用法:每日晨起空腹和睡前各温服一次。

  功效:补血安神、益气健脾。

  应用:心血亏虚、心脾气血两虚所致的心悸心慌、失眠健忘、气短神疲、头晕眼自汗盗汗、便溏腹泻、慢性浮肿及贫血、神经衰弱、脑力减退等。

  注意:感冒时及胸闷腹胀、舌苔厚腻者,不宜服。

  原料:莲子肉(去心)25克,芡实15克,淮山药15克,白木耳10克,鸡蛋1个,

  白砂糖适量。

  制作:先水煎莲子、芡实、淮山药,待其将熟时,再放入洗干净的白木耳,将鸡蛋打入碗内,用筷子搅匀,当莲子、芡实熟烂后,倒人鸡蛋搅拌,然后调入适量白糖即成。

  用法:早、晚温热饮食。

  功效:补脾肺、益肾阴。

  应用:脾肺。肾气阴亏虚所致遗精滑泄、腰酸腿软、白浊带下不止、神疲气短、烦躁口渴、不思饮食等。

  玉竹瘦猪肉汤

  原料:玉竹15克,瘦猪肉100克,味精、精盐各适量。

  制作:将玉竹、猪肉洗干净,肉切成小块。将二者同时人锅稍炒后,以武火烧汤,肉熟后调入味精、精盐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养阴、润肺、止咳。

  应用:温热病后阴液耗伤之心烦口渴、气短神疲、咽喉干燥;肺结核之干咳痰少、手足低热等。

  红枣茶

  原料:红枣5-8枚。

  用法:将红枣洗干净,用刀划破,放人茶杯中,开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益气健脾、补血养肝、安神血、营养不良、血小板减少、神经衰弱、癔病等而属气血亏损者。

  注意:平素咳喘痰多、胸闷口腻,以及牙齿常痛者,均不宜饮服。

  参斛茶

  原料:太子参15克,石斛10克,五味子6粒。

  制作:将以上诸药研为粗末,每日1剂,开水冲泡代茶饮。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益气生津。

  应用:气阴亏虚所致气短乏力、心悸头晕、烦渴多饮、胃脘作痛、干呕呃逆、食欲不振、饥而不欲食、舌质红少苔或无苔等。

  润肺止咳茶

  原料:玄参、麦冬各60克,乌梅24克,桔梗30克,甘草15克。

  制作:将以上诸药共研为粗末,混匀分包,每包15-18克。每次1包,开水冲泡,代茶饮服。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润肺止咳。

  应用:肺阴亏虚所致的于咳少痰、痰少粘稠难出、咽干口燥、声音嘶哑,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等而属阴虚内热者。

  注意:外感风寒、咳嗽痰多、色白质稀清冷之属寒者,不宜饮用。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tanghan | 阅读:
相关新闻       四季食疗养生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