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分站: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背景:
阅读新闻

药 酒

[日期:2009-02-07] 来源:  作者:未知 [字体: ]

    (关节炎、腰腿痛、偏瘫麻木、痿证、缺乳、产后腹痛、跌打损伤、疝气)

    药酒疗法是以酒为溶媒,将药物与酒一起加工制成含有药物成分的酒剂或以药物与谷类共同作为酿酒原料,加曲酿制而成药酒,通过内服或外用达到防治疾病,健身强体,延年益寿目的一种治疗方法。本法具有温通经络、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消肿定痛、强筋壮骨、补益气血等作用,广泛适用于外感、内伤诸疾,尤宜于风寒湿痹,跌打损伤等。

    在我国,酒与医药结合治疗疾病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数千年以前。殷墟出土之甲骨文就有“鬯其酒”(即芳香的药酒)的记载。可见,这个时期我们的祖先已发明了药酒。

    秦汉之际,药酒在医疗方面的应用已相当普遍。1973年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我国最早的医药方书《五十二病方》及《养生方》和《杂疗方》,载有内外用酒配方30余首,用以治疗疽、蛇伤、疥瘙等病。还有酒剂配方,药酒用药、酿制工艺等记述。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专设“汤液醪醴篇”,论述了醪醴与防治疾病的关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收载了西汉名医淳于意用药酒治疗内、妇科疾病的验案。一个是济北王患病,召请淳于意诊治,淳于意按了脉说“你患的是‘风蹶胸满’病,于是配了三石药酒给他服,病就痊愈了。另一个是菑川有个王美人患难产,淳于意诊后,则用莨菪药一撮,配酒给她饮服,立即产下一婴孩。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已有了较为丰富的药酒疗法的内容。除有红兰花酒,麻黄醇酒汤、瓜蒌薤白白酒汤外,尚有很多方药均是以酒和水混煎,借酒以加强药效。

    两晋时期,出现了制作药曲和使用药曲酿酒的工艺。葛洪《肘后备急方》载有浸渍、煮等制药酒的方法,并记录了桃仁酒、猪胰酒、金牙酒、海藻酒等治病药酒。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对浸药专用酒的制作,从曲的选择到酿造步骤均有详细说明。梁•陶弘景在《神农本草经集注》中进一步论述了药酒的浸制方法,提出“凡渍药酒,皆经细切,生绢袋盛之,乃入酒密封,随寒暑数日,视其浓烈,便可漉出,不必待至酒尽也”;并指出有71种药物不宜浸酒。这一时期是药酒的制法经历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唐、宋两代,药酒疗法已发展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唐•孙思邈的《千金方》专列“酒醴篇”,提出了服用药酒的注意事项。如“使酒气相接,无得断绝”,但也“不可令至醉及吐”,“冬宜服酒,至春宜停”等。除此之外,更有详细生动的病案描述:唐相国寺僧允惠患“癫疾失心”病,半年来,遍服名家医药都不见效。僧的俗家亲哥潘家富来求孙思邈诊之。孙说:“今夜睡着,明后日便愈”。潘求道“请开药方,报恩不忘”。孙思邈说:“我这里有很咸的食物,让你弟服之,等他渴的时候再来告我。”果然,半夜潘来说其弟很渴,于是孙思邈来到僧处,让潘找来温酒一角(相当于现在的杯),调朱砂、酸枣仁、乳香等药让僧饮服,须臾,又用酒半角调上药饮服,这位寺僧睡了两天两夜,醒来病症全消。到了宋代,药酒的种类和应用范围均有了明显的扩大,仅《太平圣惠方》就设有药酒专节多达6篇,连同《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济生方》等书,记载药酒种类约数百种,运用药酒内服或外治的病种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许多疾病。且对药酒的主要功用也有了进一步明确的认识。如《圣济总录》卷四云:“药酒长于宣通气血,扶助阳气,既可用于祛痰,又可以其防病”,“素有血虚气滞,陈寒痼冷,偏枯不随,拘挛痹厥之类,悉宜常服”。在药酒的制法上,多种药酒均采用了隔水加热的“煮酒”法,这种热浸法制成的药酒,药物有效成分的浸出率较前明显增加,从而提高了药酒的疗效。这一时期补益强身的保健药酒明显增多,除上述几部方书外,宋•陈直的《养老奉亲书》和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以及许国桢等的《御药院方》也记载了老年人服用的保健药酒。此外,就连造酒的曲也应用了许多药材。在朱肱的《北山酒经》一书里,就记载了13种药曲,如香桂曲,配用了木香、官桂、防风、杏仁等药物。

    明清时期,在整理前人经验的同时,药酒疗法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此时期的诸多大、小方书及医学著作收载了大量的新制药酒方,仅《本草纲目》卷二十五酒项下即辑药酒69种。由周定王朱肃等人编著的大型方书《普济方》通卷也收载各种药酒300余种。此一时期保健药酒,特别是宫廷补益药酒最为盛行。用药酒补益调理是宫中保健医疗的一大特色,在乾隆的6个长寿医方中,酒剂竞占一半,除龟龄酒外,尚有松龄太平春酒及春龄益寿酒等,慈禧亦常用夜合枝酒;就连身体孱弱的光绪,有时还要饮上~杯葡萄酒。宫中尚有抗老美容佳酿——清宫玉蓉葆春酒等益寿祛病美容固齿之药酒。凡此,使药酒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迨至近代,中药药酒的医疗保健作用,日益受到人们和更多医家的关注。特别是建国以来,在继承和发扬传统中药药酒制备方法优点的基础上,大胆采用了现代先进的酿酒制备工艺,严格了卫生与质量标准,使药酒的质量大大提高。同时对多种传统历史名药酒(如虎骨酒、五加皮酒、十全大补酒、国公酒、龟龄集酒等等)的功效、配方和组成药物,开展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为其应用提供了宝贵依据。与此同时,药酒新产品不断涌现。如近年来,根据清宫配方研制而成的“清官大补酒”;根据我国当代中药、食疗名家配方精制的“仲景补酒”;以及根据唐代宫廷名酒——被唐高宗赐名的“养生酒”之秘方,配合伏牛五眼泉水和当地名贵药材采用传统酿制技术制成的“中国养生酒”等,深受国内外人士所赞誉,有的还多次获得国内外博览会及专业评比的金奖。中药药酒这一古老的传统民间疗法,正以新的姿态走向世界,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操作方法】

    一、制作方法

    1.冷浸法将所用药物切碎或研为细末,用纱布包装(或不,包),按要求比例加适量白酒或黄酒,置玻璃瓶或陶制容器内密封共浸。浸渍时间一般为7~15天,多则数月。其间可每日搅拌或震荡1次。到期后过滤取酒液备用。

    2.热浸法将药碎块或粗末,放入罐中,入适量白酒或黄酒密封浸半小时,然后隔水或蒸气加热至酒沸立即取下,将罐内药酒全部倒入预先清洁消毒好的缸内,加盖密封。贮藏数天至数月,倒出澄清的药酒,并压药料绞汁,榨出药汁静置过滤,合入澄清药酒内待用。

    3.煮法以酒煎所用药物至3~4沸,去渣用酒,随用随煎。

    4.淋法将所用药物炒后,以酒淋之,取酒使用。

    5.淬法取所用药物(不粉碎)于火中烧红,即时入酒中淬之,取酒使用。

    6.酿造法原料为糯米、曲和药物。根据米与药物的多少选择容器的大小。具体方法如下:①将需用药物捣细碎成粗末,曲捣细碎成粗末,备用。将糯米置锅中煮成粥状,但不要太稀,待冷后,同曲并药相和拌匀,再置于缸中,勿犯水,密封口,放到保温的地方,如厨房等处,经5~7天,开口可见表面有泡状,则药酒熟,滤去渣,贮入净瓶中。②将曲捣细碎成粗末,将糯米煮成粥状,待冷后用曲末拌匀,置于缸中,勿犯水,密封口,放到近火处,经7日后,视表面有泡状,然后将所需药物煮成汁,候冷,连汁同药倒于粥缸中相和,再经3日后,则药酒成,滤去渣,贮入瓶中。③将药物、曲碎为粗末。将糯米蒸熟,候冷,同曲并药、水相和拌匀,置于缸中,密封口,经7~10日,药酒则成,去渣贮瓶。曲的用量:一般以糯米2500g,加曲100~150g为准;因.地区、气候温度不同,曲的用量可达390g。家庭酿造药酒时可灵活掌握,以酒味不淡为度。

    二、使用方法

    药酒一般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种用法。内科疾病多采用内服药酒。根据药酒的性质、浓度,每日1次或数次饮用。对于跌打损伤、疥癣顽疮等外科、皮肤科疾病,则适宜在局部涂、擦、洗、泡,采用外用方法。

    【主治病症】

    一、关节炎、腰腿痛

    1.虎骨萆薢酒(《普济方》) 虎胫骨30g,萆薢30g,仙灵脾30g,薏苡仁30g,牛膝30g,熟地30g。先将虎胫骨炙酥,然后与其它药物共捣碎,用白布袋盛,置于净器中,浸酒1000g,经7日开取。每日饮3次,每次空心饮1杯,坚持百余日更佳。功能补阳益肾,壮筋骨,强腰膝。主治肾虚骨弱,少腹寒痛,腰腿痰痛,步履艰难,少气无力,足胫沉重,关节屈伸不利。

    2.虎骨当归酒(《太平圣惠方》) 虎胫虎骨60g,制附子15g,当归35g。上3味共为细末,白布袋盛,置净器中,以清酒1000g浸之,封口,春夏3日,秋冬7日后开取。每日空腹温饮1小杯,不耐酒者随意饮之。功能壮骨,养血,温中。主治腰脚寒冷痹痛。

    3.虎骨木瓜酒(《普济方》) 虎骨30g,木瓜90g,川芎30g,川牛膝30g,当归30g,天麻30g,五加皮30g,红花30g,川断30g,自茄根30g,玉竹60g,秦艽15g,桑枝120g。上14味,虎骨酥炙,桑枝切碎,共捣为粗末,白夏布袋盛,置于净器中,用高粱酒2500g浸7日,滤清加冰糖250g。不拘时任量饮之。功能追风定痛,除湿祛寒,壮筋强骨,调和气血。主治风寒湿邪侵入经络,筋脉拘挛,骨节瘦痛,四肢麻木,口眼歪斜,山岚瘴气,历节风痛。

    4.熟地杜仲酒(《圣济总录》) 杜仲30g,炮姜30g,熟地30g,萆薜30g,羌活30g,附子30g,蜀椒30g,肉桂30g,川芎30g,乌头30g,秦艽30g,细辛30g,五加皮50g,石斛50g,续断30g,瓜蒌根25g,地骨皮25g,桔梗25g,炙甘草25g,防风25g。将杜仲炙后,附子、乌头分别炮裂去皮脐,蜀椒去目闭口者炒出什。上20味,碎细,白布袋盛,置于净器中,用酒2000g,浸4宿开取,去渣备用。每服1小杯,不拘时,常令有酒气相续为妙。功能补肝益肾,强腰壮体。主治腰部疼痛,沉重,不得俯仰。

    5.牛膝复方酒(《太平圣惠方》) 石斛60g,杜仲60g,丹参60g,生地60g,牛膝120g。上药共捣碎,置于净瓶中,用酒1500g浸之,密封口,经7日后开取。每次饭前温饮1小盅,每日3次功能活血通络,补阳强骨。主治肾虚腰痛,关节不利,筋骨疼痛。

    6.葱子酒(民间验方) 葱子20g,杜仲20g,牛膝20g,仙灵脾15g,乌蛇30g,石斛20g,制附子20g,防风20g,肉桂20g,川芎20g,川椒15g,白术20g,五加皮20g,炒枣仁20g。上药14味,乌蛇酒浸去骨炙微黄,川椒去目及及口者微炒出汗,共捣碎,置于净器中,用酒1500g浸之,封口,经7日后开取,去渣备用。每次饭前温饮1小盅。功能补肾气,壮腰膝,除风祛寒。主治肾虚腰膝疼痛,延及腿足,腰脊拘急,俯仰不利。

    7.桑寄生酒(民间验方) 桑寄生10g,炮制后研成粉末,以白酒调之服饮。功能祛湿通络。主治腰腿痛无力。

    8.补骨脂酒(民间验方) 补骨脂6g,研为细末,以酒调服。功能补肾助阳。主治肾虚腰痛,身困乏力。

    9.白石英酒(《矿物药浅说》) 白石英、桂枝各60g,白酒500g。将白石英捣研为细末,用火煅7次,再以纱袋同桂枝一起装盛,浸于酒中20天即成。将药酒分10天服完。功能温肾祛寒,祛风除湿。主治风寒湿痹,日久不愈,阳虚寒滞,关节冷痛。

    10.狗骨酒(《偏方大全》) 狗骨、白酒各适量。将狗骨浸入酒中,15天后可服。适量饮用。功能祛风散寒除湿,强筋壮骨。主治腰腿痛,肌肉萎缩等症。

    二、偏瘫麻木

    1.喇嘛酒方(《随息居饮食谱》) 胡桃肉、龙眼肉各120g,杞子、首乌、熟地各30g,白术、当归、川芎、牛膝、杜仲、稀莶草、茯苓、丹皮各15g,砂仁、乌药各8g。上16味,绢袋盛之,入瓷瓶内,浸醇酒2500g,隔水煎浓候冷,加滴花烧酒2500g,密封7日饮。功能滋补肝肾,养血柔筋。主治半身不遂,风痹麻木。

    2.天麻酒(《圣济总录》) 天麻15g,骨碎补15g,松节15g,龟版15g,龙骨10g,虎骨10g,乌蛇酒浸去皮10g,白花蛇酒浸去皮10g,恶实根10g,制附子8g,羌活10g,独活10g,牛膝10g,当归15g,大麻仁30g,熟地15g,茄子根30g,晚蚕砂30g。上19味,粗捣碎如麻豆,用酒1500g,浸于瓶中,密封,春夏4日,秋冬7日后开取,去渣备用。每服15~20ml,不拘时,温饮。功能搜风祛邪,活血止痛,强筋壮骨。主治肢体瘫痪,行动不利。

    3.秘传药酒(《万病回春》) 当归30g,白芍30g,生地30g,牛膝30g,秦艽30g,木瓜30g,黄柏30g,杜仲30g,防风30g,陈皮30g,川芎25g,羌活25g,独活25g,白芷30g,槟榔18g,肉桂lOg,炙甘草lOg,油松节15g。将白芍炒,黄柏盐炒,杜仲姜炒,上药捣碎入绢袋中,入酒1500g,贮于瓮中,火上煮1小时,去渣备用。早、晚随量饮。功能祛风活血,止痛,补肾。主治瘫痪腿痛,手足麻痒不能移动。

    4.樱桃酒(民间验方) 鲜樱桃200g,白酒500g。将樱桃去杂质,洗净,置坛中,以酒浸泡,密封,每2~3日搅拌1次,泡15~20天即成。每日服2次,每次15~30g。功能益气,祛风湿。主治四肢不仁,瘫痪。

    5.独活牛膝酒(《太平圣惠方》) 独活30g,肉桂30g,防风30g,制附子30g,大麻仁50g,牛膝30g,川椒50g。将大麻仁炒香,川椒去目及闭口者炒出汗。上7味,捣细,用净瓶盛,以酒1500g浸之,密封口,3日后开取,去渣备用。每日饭前及临睡前温1盅饮之,以药力尽为度。功能温经活血,除湿止痛。主治中风半身不遂。

    6.五味子酒(《圣济总录》) 五味子9g,防风9g,枸杞子9g,牛膝9g,丹皮9g,肉苁蓉9g,黄芩9g,白术9g,丹参9g,当归9g,枳壳9g,炙甘草9g,厚朴9g,五加皮9g,泽泻9g,知母9g,细辛9g,白芷9g,肉桂9g。上19味,丹参、细辛微炒,厚朴姜汁制。共捣如麻豆,布包,置于净瓶中,用好酒1000g浸之,密封,经7日后开封,去渣备用。每日空心早晚各1次,每次饮15ml,渐加至20~30ml,再加至40ml。功能调和气血,搜风祛邪。主治肌肉麻木不仁,身体沉重。

    7.黑豆丹参酒(《普济方》) 黑豆250g,丹参150g。拣紧小之黑豆与参粗碎,取黄酒2000g,同入瓶中密封,用灰火煨,常令热,约至酒减半,即去渣取酒。每早、午、晚及临睡觉时各饮1次,每次1~2杯。功能活血祛瘀,利湿除痹。主治中风手足不遂。

    8.虎骨杜仲酒(《圣济总录》) 虎胫骨30g,石斛30g,石楠叶30g,防风30g,当归30g,茵芋叶30g,杜仲30g,川牛膝30g,巴戟天30g。将虎胫骨炙酥,杜仲、川牛膝酒炒,巴戟天去心后,上药9味共捣碎如麻豆大,白布袋盛,置净器中,以酒2000g,渍10日后开取。每日3次,每次空腹温饮1小杯。酒尽再添,味薄即止。功能祛风,壮骨,强筋。主治中风偏枯,四肢不遂,筋脉拘挛。

    9.晚蚕砂浸酒(《普济方》) 晚蚕砂60g,茄子根60g,牛膝60g,大麻子30g,牛蒡子60g,防风30g,羌活30g,秦艽30g,枸杞子30g,当归30g,桂心30g,虎胫骨60g,海桐皮30g,鼠粘子30g。上药细坐0,以生绢袋盛,用好酒1500g,浸7天。每日不计温饮1小盅,常令酒气相接为佳。功能祛风活血。主治妇人中风偏枯,手足挛急,顽痹不遂。

    10.天麻灵脾酒(《太平圣惠方》) 仙灵脾30g,明天麻30g,独活30g,制附片30g,牛膝30g,桂心30g,当归30g,五加皮30g,川芎30g,石斛30g,茵芋30g,萆薜30g,狗脊30g,海桐皮30g,虎胫骨60g,牛蒡子30g,苍耳子30g,川椒30g。将川椒炒汗出,上药共为粗末,以生白布袋盛,用好酒2000g浸之,密封,经7日后开取。每日不计时候,温服1~2杯,常令酒气相续。酒尽再添,以药味薄即止。功能补肾壮阳,祛风和血。主治中风半身不遂,肢体麻木。

    11.白术酿酒(《圣济总录》) 生白术500g,地骨皮500g,蔓荆子500g,菊花(未开者)300g。上药粗捣筛,加水15kg,同煮,取750g,去渣澄清取汁,酿黍米10kg,用碎曲如常酿法,酒熟压去糟渣。收取清酒于瓷器中,密封备用。每日2次,每次3-5杯,徐徐饮之,如能饮者,常令半醉,但勿至吐。功能祛风通经,清利头目。主治中风手足不遂,头晕目眩。

    12.鸡血藤酒(民间验方) 鸡血藤胶250g(或鸡血藤片400g)。将药置净瓶中,用醇酒1000g浸之,封口,经7日后开取备用。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空腹温饮1~2杯。功能补血活血,舒筋通络。主治手足麻木,筋骨不适。

    13.寻骨风酒(民间验方) 寻骨风200g。将药粗碎,用酒750g,浸于净器中,经7日后开取,去渣备用。日服3次,每次空腹温饮10~15ml。功能祛风湿,通络止痛。主治手足麻木,筋豚拘挛。

    14.夜合枝酒(《圣济总录》) 羌活70g,黑豆2500g,糯米2500g,细曲3500g,防风180g,夜合枝500g,桑枝500g,槐枝500g,柏枝500g,石榴枝500g。将羌活、防风捣碎如豆,以水25kg,与五枝同煎,取12.5kg,去渣,浸入米、黑豆,经2宿,蒸熟入曲,与防风、羌活拌和造酒。依常法酿封25日,压去糟渣即成。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随量温饮,以愈为度。勿醉。功能祛风胜湿,通经活络。主治四肢麻木,手足不随,挛缩屈伸不便,行走艰难。

    15.艾叶酿酒(《圣济总录》) 干艾叶30g,曲适量。将艾叶浓煮取汁,用糯米1000g拌浸,入曲如常酿法,候酒熟,去渣,收瓶。不拘时候,徐徐饮之,常令酒气相接。功能温经止痛。主治皮肤变白,四肢顽麻或疼痛。

    三、痿证

    1.芍药酒(民间验方) 赤芍药180g,生地lOOg,虎骨35g。将虎骨酒浸炙。上3味,共碎细,置于净器中,以酒1000g浸之,经7宿后开取。每天3次,每次空腹服15毫升。功能强筋壮骨,舒利关节。主治足痿无力,骨节疫痛。

    2.菝葜酒(《圣济总录》) 菝葜2500g,细曲250g,白糯米5000g。将菝葜捣碎,以水7.5kg煮取3500g去渣澄清,细曲捣碎将前药汁lOOOg浸曲3日沸起,将糯米净淘控干炊饭,候熟倾出,温度适中,入前药汁2500g,并曲末拌匀,瓮中盛之。春夏7日,秋冬10余日,药酒成,压去糟渣,收贮备用。每次随量而饮,每日5~6次,常令酒力相续,不过3~5剂皆平复。功能祛风利湿,消肿止痛。主治腿脚虚弱无力,肿胀痰痛。

    3.附子丹砂酒(《圣济总录》) 制附子25g,牛膝25g,丹砂-25g,山萸肉25g,杜仲25g,石斛25g,陆英根20g,防风18g,蜀椒18g,细辛18g,独活18g,秦艽18g,肉桂18g,川芎18g,当归18g,白术18g,茵芋15g,五加皮30g,薏苡仁80g,干姜12g。将蜀椒炒出汗,杜仲炙,干姜炮后,上药捣碎如麻豆大,纱布包贮,用酒2000g浸之,封口,春夏4宿,秋冬7宿,开封去渣。不拘时候,初服lOml,渐加至20ml,以愈为止。功能祛风除湿,散寒通络。主治腰脚痿弱,行走艰难。

    四、缺乳

    1.通草酿酒(《本草纲目》) 通草250g,灯心30g。将上2味药煎汁同曲、未适量酿酒。每日不拘量,徐徐饮之,以愈为度。功能清热通经,利水渗湿。主治乳汁不通。

    2.虾米酒(《本草纲目》) 虾米500g,黄酒500g。取净肉捣烂为膏。将虾肉膏2勺调黄酒1杯,温饮,每日3次。功能通乳。主治妇女乳汁不下。

    3.鱼灰酒(民间验方) 鲤鱼头5枚,黄酒500ml。将鱼头在瓦上烧灰,细研为末,以酒同前数沸后,去渣备用。功能通乳。

    五、产后腹痛

    1.红兰花酒(《金匮要略》) 红兰花30g。用白酒200ml,煎减至半,去渣候温。每次服50ml,不止再服。功能行血消肿止痛。主治因风寒客于胞中所致腹中刺痛。

    2.大补中当归酒(《千金方》) 当归40g,续断40g,肉桂40g,川芎40g,干姜40g,麦冬40g,芍药60g,吴茱萸lOOg,干地黄lOOg,甘草30g,白芷30g,黄芪40g,大枣20个。上药共碎细,布包,置于净器中,用酒2000g浸之,经1宿,加水1000g,煮取1500g,备用。每日3次,每次饭前饮15~20ml。功能补虚损。主治产后虚损,小腹疼痛。

    3.鸡冠花酒(民间验方) 鸡冠花50g,黄酒lOOg。将花加酒同煎服。功能凉血止痛,祛热燥湿。主治产后腹痛。

    六、跌打损伤

    1.桃仁生地酒(《圣济总录》) 生地黄汁500g,酒500g,佻仁30g。将桃仁去皮尖另研膏。将生地黄汁并酒煎令沸,下桃仁膏再煮数沸,去渣,收贮备用。每温服1杯,不拘时。功能疏通脉络,活血祛瘀。主治倒仆跌筋。孕妇忌服。

    2.麻根消肿酒(《圣济总录》) 大麻根及叶1500g。选用大麻根及叶生者,细削,捣绞取汁。每用汁、酒各半小杯,拌和同服,不拘时。功能消肿止痛。主治跌打损伤,红肿疼痛。孕妇忌服。

    3.续筋接骨酒(民间验方) 透骨草lOg,大黄lOg,当归 lOg,芍药lOg,丹皮6g,生地15g,土狗lOg,土虱30g,红花lOg,自然铜(末)3g。将土狗槌碎。上药中除铜末外,其它共捣粗碎,以350ml好酒煎取1半,去渣,候温备用。将其分作3份,每日用1份药酒送服铜末1g。功能接骨续筋,止痛。主治跌打损伤。孕妇忌服。

    4.化瘀止痛酒(民间验方) 生地黄汁250ml,酒500g,丹皮30g,肉桂30g,桃仁30g。将肉桂去粗皮,桃仁去皮尖炒。将丹皮、肉桂、桃仁共捣为细末,并与生地黄汁、酒同煎数十沸,候温,去渣备用。每次温服1~2小杯,日服3次,不拘时。功能通经化瘀,止痛。主治伤损瘀血在腹。

    七、疝气

    楝脂二香脬酒(民间验方) 猪脬1枚,大、小茴香、补骨脂、川楝子各等分,酒适量。将猪脬洗净入大茴香、小茴香、补骨脂、川楝子各等份填满,放适量盐,用酒煮透,食肉,其药焙干为末。每次2g,用酒冲服。温补肝肾,散寒。主治疝气坠痛。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