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分站:
全部科室 快速通道:点击直达您要访问的科室
背景:
阅读新闻

眼针疗法

[日期:2009-02-06] 来源:  作者:未知 [字体: ]

        (偏瘫、胃神经官能症、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胆囊炎、胆道蛔虫症、白内障、视神经炎、电光性眼炎、近视、斜视)

        眼针疗法是针刺眼球周围、眼眶边缘的穴位,以治疗全身疾病的方法。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就有针刺睛明、攒竹等眼周穴位治疗疾病的记载。之后历代的针灸专著,有关此类之述者也屡见不鲜,且穴位增多,适应证也不断增加。它是在《内经》理论与华佗“看眼察病”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早在《灵枢•大惑论》即有记载:“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生也。”说明目是五脏六腑精气之所注,是人体营卫、气血、精神、魂魄之所藏。十二经脉除肺、脾、肾、心包四经通过与其相表里的经脉间接与目发生联系外,其余8经均以眼为“集散之地”,所以眼与全身脏腑经脉气血均有密切关系,在眼眶周围施针,可以达到疏通经络、化瘀止痛、安神定志、调节脏腑气血功能、治疗全身疾病的目的。

       【操作方法】

        一、眼球经区定位

        两眼向前平视,经瞳孔中作一水平线并延伸过内外眦,再经瞳孔中心作一垂直线并延长过上下眼眶。于是就把眼分为四个象限,再把每个象限划分为2个相等区,即成为4个象区、8个等区。此8个相等区就是8个经区。左眼属阳,阳生于阴,8区排列顺序是顺时针方向;右眼属阴,阴生于阳,8区排列顺序是逆时针方向。但各区代表的脏腑则左右相同。1区为肺、大肠;2区为肾、膀胱;3区为上焦;4区为肝、胆;5区为中焦;6区为心、小肠;7区为

        脾、胃;8区为下焦。每区所占的范围,用时钟计算为90分钟。如左眼1区10时30分至12时;右眼逆行,右1区为7时30分至6时,余次类推。其穴位则1、2、4、6、7区,每区各2个;3、5、8区,每区各1个,统称8区13穴。

        眼诊三焦区和眼针三焦穴的含义不拘于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膀胱的说法,而是根据《灵枢•营卫生会》、《难经•三十一难》、《医经精义脏腑所属》中有关三焦的论述,把三焦的分布扩大到整个人体的内外。上焦是指膈肌以上,包括头面、五官、上肢、胸背及心脏、肺脏、食管、气管等;中焦是指膈肌以下,脐水平以上,包括腰背部和上腹部及所属区的内脏等;下焦是指脐水平以下,包括腰骶部、盆腔、臀部、泌尿生殖系统及下肢等。

        眼针穴位把全身的361个经穴的作用,归纳为13个穴,其穴位分布皆在眼眶边缘2分许。这些穴位是古今针灸书上没有的,故总称为“眼周眶区穴”。

        二、看眼察病的方法

        人的眼球血管最多。华佗所说的“内有大络六……中络八……外有旁支细络,莫知其数”颇符合解剖实际。看眼察病只看球结膜上的血管。正常人球结膜上的血管细而不明显,发生疾病以后,血管的形状、颜色均有变化,临床上可根据这些变化诊察疾病。

        1.血管形状的变化

        (1)血管根部变得粗大,多发生在瞳仁水平线以上。若根部在上,多属血流瘀滞。

        (2)血管曲张,甚至怒张,多属血瘀症。

        (3)血管变长并从某一经区延到邻近经区,是病发于一经传到另一经的现象。

        (4)血管像树枝似的分出几个权,多发生在瞳仁水平以下。若下部血管的根部在下,向上分流使附近的血管膨胀而分出权,多属血流瘀滞,左眼心区往往有此现象。

        (5)血管在球结膜上似乎隆起一条,常常发生于六腑病变时。如左眼大肠区血管隆起,多属痔瘘或肛门病;右眼小肠区血管隆起,多属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6)瘀血凝集成片状,肝、胆、下焦区皆易出现,多属郁症。

        (7)形如垂露,延长的血管末端像悬垂的露水珠,多见于虫积或瘀血患者。

        2.血管颜色的变化

        (1)色紫红:多属热盛。热壅血脉,血流不畅故呈紫红色。

        (2)颜色浅淡:多属虚证或寒证。虚证气血不足,寒证气血受阻,故血管颜色浅淡。

        (3)颜色红中带黑:为新病转热。若热炽血滞,则由紫转为黑色。

        (4)鲜红色:多属新得的实热证。因血脉郁热新成,故颜色鲜红。

        (5)暗灰色:为陈旧性病灶。球结膜上的血管一旦发生变化则永留残痕(颇似肺结核愈后的钙化点永远存在),若病情隐而未见,无症状,则颜色暗灰。

        (6)深红色:为病势加重。若病邪由表入里,则颜色转为深红;五脏热证多呈现此种颜色。球结膜上的血管有深浅两层,脏病多在深层,好像隔着一层玻璃。

        (7)淡黄色:为疾病将愈。若血管色红,示尚有余热未清。因淡黄色表示胃气之转机,故知病之将愈。

        (8)红中带黄:为病势减轻。黄色属脾胃之气,胃为后天之本“有胃气则生”,胃气盛则病势好转。

        三、取穴规律

        1.循经取穴看眼睛各经区,在与病症相符的有明显的血管形色变化的对应区取穴。如腰痛可在左眼或右眼下焦区、肾和膀胱区见到形态颜色均有改变的血管,针之常取得良好效果。

        2.看眼取穴此法不论疾病种类、病变所在部位,只根据在眼部经区血管变化最明显的部位取穴。如神经性头痛,常见于右眼上焦区和左眼肝胆区,针之常获良效。

        3.三焦取穴即按病位取穴,按三焦分布的部位对症取穴。如头面、上肢、胸部疾患取上焦等等。

        4.根据穴位敏感点取穴可用按压法和电阻测定探查。

        (1)按压探穴法:用玻璃点眼棒或三棱针柄等圆头器械在所选“眼周眶区穴”内,用轻、慢、均匀一致的压力寻找敏感点,当找到敏感点时,病人多有酸、麻、胀、重或发热、发凉、微痛、舒服等感觉。可挑选感觉最明显处加压稍重,停留数秒,使局部皮肤出现凹陷痕迹,作为针刺标志。如反复按压探查找不到敏感点,可按选好的经区针刺治之。

        (2)皮肤电阻测定:以经络测定仪寻找反应点,探索导子按压时,仪表指针读数最高处即是。

        四、操作

        以30~32号1.5cm长不锈钢针,先以左手指压住眼球,并使眼眶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在离眼眶边缘2cm处轻轻刺入。有针刺反应点的,可以直刺1~2分,达骨膜即可,勿过深。按经区的沿皮横刺2~4分,横刺时沿皮刺入皮内,由经区边缘进针不可超越所刺的经区。一般在患侧针刺,亦可在健侧缪刺,为增加疗效,也可以在同名经区双侧同时针刺。

        眼针的操作一般不用手法,刺入后得气即可。如针后未得气,可以将针稍提出,调整针刺方向后重新刺入。当需要补泻时,沿皮横刺,按左右眼穴位定向,顺着序列进针为补,逆其序列进针为泻。上中下三焦区,可针到全区,其它5个经区,每经区只有一半属于某经,应刺一半,不可超越。

        留针时间5~30分钟,以症状消失为度。如未得气或症状重者可用指甲轻刮针柄,或用极微的手法缓缓捻动,幅度不可超过10°。

        出针时一手将消毒干棉球压在穴位上,另一手缓缓把针拔出,待针尖将脱出皮肤时,急速以干棉球按压片刻,以防出血。

        【主治病症】

        一、偏瘫

        用眼针经区法。取患侧上焦、下焦。合并高血压者配肝区,伴有失语者配心区,伴有二便失禁者配肾区。除上述病症外,还可治牙痛、神经性头痛、肋间神经痛、肩关节周围炎、坐骨神经痛、痛经等病症。

        二、胃神经官能症、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胆囊炎、胆道蛔虫症

        用眼针经区法。取患者中焦。除上述病症外,还可治急性腰扭伤等病症。

        三、白内障、视神经炎、电光性眼炎、近视、斜视

        用眼针穴位法。可选取睛明、承泣、四白、球后、鱼腰、攒竹、瞳子鼹等穴。

        【注意事项】

        1.针刺前的局部消毒,要格外小心,切勿使消毒液进入眼内。

        2.针刺时注意保护眼球,针后以手指摸眼眶,在针的里边还可以摸到其边缘,让患者睁开眼,毫无痛苦,则可确保安全。

        3.针刺切忌碰伤眼睑,针左8、右4区时,不宜过深,以防误伤内眦动脉。

        4.眼睑肥厚或眼睑上青色静脉很明显者,均不宜施行眼针。如需要时宜特别慎重轻刺、浅刺。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热门评论
商务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