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是指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1)心肌梗塞的症状
心肌梗塞是心脏发出的紧急信号,它表示心脏正在缺氧而且开始出现心肌坏死,由此可引起各种各样的症状。病人大都会出现众多症状中的某几个,有些患者甚至不会有疼痛的感觉,典型的发作是经休息及服用硝酸甘油后可能暂时减轻症状,但不能完全缓解。
胸部不适:胸部中央出现沉重、挤压、疼痛、胀满或其他不舒服的感觉,并可能会传导到肩部、颈部、下肢手臂或背部。
大汗淋漓:上身大量出冷汗、头晕、气短及恶心等症状联合出现,通常提示正在发生心肌梗塞。
气短:患者常形容这一症状为胸部发紧,就像有一根绳子捆在胸部。
异常虚弱:病人还可能会感觉乏力或眩晕,特别是当起立时,这种症状通常会伴有上述的其他表现。
心肌梗塞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肌损害,缺血心肌很快坏死,而且坏死的面积会逐渐扩大,以致限制心脏的搏动。对病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在发病l小时的“黄金时间”内赶到医院,把心肌损害的程度降至最低,而医生的任务是使病情稳定下来,让缺血的心肌重新获得血液供应。
如果觉得心肌梗塞正在发作,就要马上告诉别人,以便及时获得帮助,实施救护计划。如果身边有硝酸甘油,应立刻服用。
(2)心肌梗塞的治疗
及时而积极地治疗先兆症状:先兆症状的出现可能为心肌梗塞濒临的表现。宜建议病人住院,及时而积极地按治疗心肌梗塞的措施处理;可减少这些病人发生心肌梗塞的机会。
心肌梗塞急性期的治疗:在此期间,治疗原则应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挽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塞扩大,缩小心肌缺血范围,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尽量使病人不但能度过急性期危险阶段,而且康复后还能保有较多有功能的心肌,维持较有效的生活。
(3)心肌梗塞的预防
心肌梗塞的预防重点在于防止冠状动脉硬化以及阻塞进一步加重。首先,必须在生活上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过量饮酒等。在膳食方面应注意适量的总热卡,多进谷类、豆类、蔬菜、水果等高复合碳水化合物,以及高纤维、低脂肪食物,少进糖和甜食,少进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含量高的肥肉、动物内脏、蛋黄、富含脂肪的奶品等食物,适量食用植物油,食用适量的瘦肉、鱼、鸡、鸭等荤菜。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工作中注意劳逸结合,避免不必要的连续或过度紧张和激动。对于已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病人,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适当药物加以控制。
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为心绞痛,如经常在劳累后感到胸闷胸痛,应去医院检查。对于已经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病人,应在心脏专科医生指导下接受正规的治疗,然后服用抗心绞痛药物,如硝酸酯类、p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以及抗血小板和降脂药物。若感心绞痛较前发作频繁或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体检指南
心肌梗塞常见的诱发因素:情绪激动;劳累过度;饱餐,尤其是进食富含脂肪过多的食物太多,造成本来已经狭窄的冠状动脉内形成血栓;大手术。此外,便秘后用力解便、各种感染、休克、持续较长时间的心动过速及气候突变等,也可使冠心病患者诱发心肌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