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湿酸寒数白矾,消痈止痒治风痰;
癫狂泻痢和黄疸,窍闭痰壅服可还。
性味归经:性寒,味酸。归肺、肝、脾、胃、大肠经。
功效: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止血止泻,清热消痰。
用量用法:外用适量,内服1~3g。
临床应用:
1.治中风闭证,痰涎壅盛、不省人事,取本品消风痰、开窍闭的作用,可与皂角等合用,如急救稀涎散。
2.治咽喉肿痛,取本品解毒清热的作用,可与冰片、朴硝等合用。
3.治癫痫惊狂,取本品清热消痰的作用,可与郁金合用,如白金丸。
4.治痈疽疮疡,可与黄丹合用外敷。
5.治各种出血证,取本品收敛止血的作用,可与三七、五倍子等合用,对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症都有一定疗效。白金丸治疗脂溢性脱发;与白头翁等合用治疗细菌性痢疾、肾囊肿、麻疹并发肺炎;与五味子煎粒水搽治急性智齿冠周炎都有较好的疗效。
6.有报道本品与郁金合用治疗高脂血症;与乌贼骨、延胡索粉等合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有较好疗效。与山慈菇、砒霜、麝香合用治疗宫颈癌也有一定效果。与儿茶合用治疗肺结核咯血;本品注射液治疗子宫脱垂、脱肛、痔疮都有较好疗效。
验方选介:治鞘膜积液,枯矾、五倍子各10g,加水约300mL,每天1剂,煎半小时待温浸泡阴囊,每天2~3次,每次约20~30分钟,有很好疗效。
使用注意:体虚、脾胃虚弱、无湿热痰火者忌用。
药理提示:本品有收敛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白色念珠菌等有抑制作用,对阴道滴虫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文献引述:《本草纲目》谓之“矾石之用有四:吐利风热之痰涎,取其酸苦涌泄也;治诸血痈、脱肛、阴挺、疮疡,取酸涩而收也;治痰饮、泄利、崩带、风眼,取其收而燥湿也;治喉痹阴疽中蛊、蛇虫伤螫,取其解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