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术高明汤逸生
2012/2/9 19:51:56

    民国元年,角直东市上塘街新开设了一家门诊,医生名叫汤逸生。年纪四十来岁,身穿一件浅灰色长袍,脚穿黑色牛皮鞋,细长身材,皮肤自皙,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边眼镜,像个文弱书生。汤家世代为医,精通医术。他内外科兼擅,疗效卓著。汤医生为人和善,常为居民、农民治病,每天门槛挤破。
    角直东市有个小混混名叫马小山,长着一副猴狲脸,老鼠眼睛。身材矮小,着黑色衣裤,脚穿黑布鞋。平时贪吃懒做,专靠敲“竹杠”,捞“横财”,无恶不作。他看到汤医生生意不错,常去借钱(实质上是敲诈勒索),有时钱稍慢一点给他,就在诊所里大吵大闹.并威胁说:“你识相一点,不识相把你的招牌砸了。”弄得看病人敢怒不敢言,汤医生亦无可奈何。
    北港有位姓曹的老人,老人肋下生一个拳状肿块,整天咳嗽疼痛异常,老人只能终日弯着身子。一天,曹老头三个儿子把他抬到汤医生诊所求医。曹老头遵照汤医生嘱咐,服了几个月中药,肿块消失了。他的三个儿子也非常感激。决心替汤医生教训一顿马小山,有一次马小山又坐在汤医生的案桌上,跷起二郎腿.嘴里不干不净,曹老大正好路过此处,见状一步上前把马小山一把抓住,像老鹰抓住小鸡一样,把他从案桌上拖了下来。 “混混”见势不妙,忍着痛灰溜溜地跑了。此后一段时问.汤医生诊所里平静了许多。
    但是,那个小混混马小山贼心不改,怀恨在心,心想:明的不行,咱来暗的。于是他想方设法让汤医生出“丑”。他打听到附近农村有个叫阿狗的农民,新婚不久就生病不起,请了好几个医生,都不见好,病重将死,家人已准备了后事。马小山一想机会来了,就假惺惺地对阿狗的家人说,去请那个汤医生看。马小山想:这个阿狗肯定治不好了,治死了人,又好去敲“竹杠”了。阿狗家人没有马小山那种想法,而只是抱着最后试试看的一线希望。俗语说:死马当作活马医。便请汤医生去诊治。汤医生一到阿狗家.看了病人,一切脉已知道三分病源,再详细询问,确诊为房事受寒,就是夹阴伤寒。汤医生用桂附地黄汤加减药味,一服就有起色,下腹痛止。连服几剂病就痊愈。真是神医,有起死回生之功力,阿狗家人感激万分。那个“小混混”马小山一计不成,又思忖着施二计。
    “小混混”马小山有个表兄叫董金山,是个玲珑乖巧,专打小算盘的人。他在嘉定著名外交家顾维钧先生家当杂务。有一次回乡,说起顾老太太得了重病。“小混混”认为机会又来了.他们俩臭味相投,合计密谋,设法陷害汤医生。董金山回到嘉定,就迫不及待去对顾先生讲:“我们角直有位汤医生医术高明,能把老太太的病治好……”。顾先生是位孝子,他想:母亲的病,连上海的西医都束手无策。于是就叫管家和董金山一起赴角直请汤医生去。到了顾家,顾先生以礼相待,以每天十块大洋诊金为价。这位汤医生经过一番切脉诊治后,马上开方用药,顾老太太服了药就有起色。董金山一看苗头不对,便在煎药时做了手脚,从此老太太服了几剂药不见成效。顾先生便问汤医生“怎么样?”汤医生掂量着“怎么样?”三个字。他想:照例服了几剂下来应该会好起来,为什么不见效呢?他便把煎后的药渣细细一检查。惊叫“不对!”少了几种主要的药,就拿去给顾先生看,询问煎药的女佣人,起先她也说不出所以然,后来细细一想,董金山鬼鬼祟祟来过煎药房,便向顾先生说了。于是把董金山喊了过来,他做贼心虚,哆哆嗦嗦地把经过情况和盘托出。
    后来仍按汤医生的药方煎服,老太太服了数剂大有好转,顾先生便请汤医生留下再治一个时期,包银按数付给。两个月后,老太太完全康复了。顾维钧先生高兴得不得了,于是在家大摆宴席三天,邀请苏沪一带显宦名流作陪,特请汤医生面南首席。顾先生亲自敬酒,命儿子、女儿等家人跪拜叩谢。三天后,以厚礼送回角直,汽轮前导,拖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