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戌时补土,饭后休息半小时最能呵护胃气
2010/4/23 14:10:45

  戌时是护心的良机,也是养胃的妙时,因为心火生胃土,所以善养心者脾胃功能亦不会差,脾胃不差人的“电量”就会很足!
  一位朋友告诉我,他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就是早晚都得出去遛一圈,用北京话说就是遛弯儿。他说自己早上一般是早饭之前出去,晚上则是在晚饭后。这个习惯很好,我表示赞赏,但我又下意识地想到一个问题,就是现在有很多人晚饭吃得比较晚,然后吃完饭就出去遛。于是我问他,吃完饭后多久出去。不出我所料,他果然犯了这个很常见的问题——饭后立即就出去,还拿出了“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理论。
  我提醒他,晚饭后应该稍微休息一会儿再出去。他问要休息多长时间合适,我说以半小时为佳。我这位朋友有抽烟的习惯,我就半开玩笑地跟他说:“俗话不是说‘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吗?你吃完饭坐会儿,先抽支烟再出去多好!”“也好!你是专家,现在都讲究养生嘛,就听你的。那我以后就吃完饭看会儿电视再出去。”朋友笑着说。
  在这里,我要特别说一下传统谚语中的“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问题。其实这里的“饭后”并不是说吃完饭就立即出去活动,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先休息上半小时左右,然后再出去散散步,活动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健身的目的,才可能“活到九十九”。为什么呢?
  首先,刚吃完饭的时候食物并没有全部到达胃里面,还有一部分正从食道里往下走,此时不应该做比较大的身体活动,一方面防止由于食物快速地下落对食管和脾胃造成伤害;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预防食物在快速的下落过程中行进不顺畅,发生堆积,堵上了,形成梗阻。这就像我们的道路交通一样,本来一条路的承载能力还不错,平时来往都很顺畅,但在上下班高峰时段或是因为旁边的道路交通管制,于是大量的车辆涌过来,结果整条路的通行能力就大大下降,甚至发生拥堵。
  当然这还只是表层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刚吃完饭的时候我们身体的气血会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脾胃上,以增强脾胃的消化能力。如果刚吃完饭后立即就出去活动,气血分散很大一部分能量到腿脚四肢上,这样到达脾胃的气血就会不足,它们的功能必然会受到影响。偶尔一次没什么关系,但若长此以往的话,人的消化吸收能力就会下降,甚至引起消化系统的疾病。所以你看现在很多老年人,虽然天天都在锻炼,但食欲并不好,脸上的气色很差,整个人的身体状态也不好。这不难理解,老年人的脾胃功能因为自然衰老的原因,本来就已经不太好了,每天再这么折腾一两次,它能受得了吗?
  另外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话主要针对的是那些每天活动比较少,长期伏案工作,或形体较胖、身体素质比较好的人来说的。而对本来体质不太好,尤其是患有胃下垂、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人(特别是老年人)来说,饭后胃肠活动加快,负担更重,如果很快就出去散步的话极有可能会加重病情;并且散步和活动会使体内的气血流动加快,脑部的气血供应减少,还可能引发心绞痛、早搏、阵发性房颤以及昏厥晕倒等严重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民间又有一种说法叫“要活九十九,饭后不要走”。所以对于各种养生方法和健身名言,不管它有多“权威”,多神气,我们都应该辨证地去看,切记不可盲目跟风,这可不是穿衣服,不能赶时髦。有句话说得好,最好的不一定适合自己,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现在大家几乎都知道“要想身体好,就得多锻炼”的道理,专家学者、医院媒体都在强调运动健身的重要性。由于时间比较自由充裕,现在绝大部分的中老年人都养成了健身锻炼的好习惯。但如果锻炼健身的时机和方法不对,不适合自己,多锻炼还不如少锻炼。因为你锻炼得越多,对身体的伤害越大。
  我们再来看看晚上的这个锻炼,它的时机选择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