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附:辰时经络锻炼:上下齐抓共管
2010/4/23 11:13:27
胃经是足阳明经,从上往下走,起点在鼻旁的迎香穴,挟鼻两旁上行,左右两侧交会于鼻根中,往旁边进入眼内角,会足太阳膀胱经(睛明),向下沿着鼻外侧(承泣、四白),进入上齿槽中(巨髎),返出来夹口旁(地仓),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颏唇沟(承浆);退回来沿下颌出面动脉部(大迎),再顺着下颌角(颊车),上耳前(下关),经颧弓上,沿发际(头维),至额颅中部。
颈部的支脉:从大迎前面向下,经颈动脉部(人迎),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再折向前行,进入缺盆(锁骨上窝),往下穿过横膈,属于胃,联络脾。
外行的主干线:从锁骨上窝(缺盆)向下,经乳中线往下,夹肚脐两旁,往下进入腹股沟动脉部气衔穴。
内行的一条支脉: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沿腹腔内下行到气衔穴,与直行的支脉会合,而后往下走大腿外侧前缘,经过膝盖,沿胫骨外侧(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下行到脚背(解溪、冲阳),进入中趾内侧趾缝(陷谷、内庭),出第二趾末端(厉兑)。
小腿部支脉:从膝下三寸处(足三里)分出(丰隆),向下进入中趾外侧趾缝,出中趾末端。
脚背上的一条支脉:从足背部(冲阳)分出,进大趾趾缝,出大趾尖(隐白),接足太阴脾经。
足阳明胃经是一条非常复杂的经络,我们必须化繁为简。对于胃经的锻炼方法,可以总结为一句话——搓脸抓乳推肚子揉三里,虽只一句话,却包含了四个动作。
先来说搓脸。搓脸就是“干洗脸”——用双手搓揉脸上的皮肤。其实不必专门为之,因为早上洗完脸,往脸上擦完护肤膏以后,差不多正好是胃经气血最旺的辰时(7~9点),借此机会把脸多搓一搓,揉一揉就行了。比如你平时擦完护肤膏以后只搓两下,那么你以后就揉12下,举手之劳的事情,但收效却非同寻常!目的就在于疏通途经脸上的这一段胃经。其实不只是胃经,我们的脸上是一个经脉汇聚之地,分布着多条经络,这一招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把分布在脸上的所有经络穴位都刺激到了,作用也就会更为广泛,何乐而不为呢!
接下来是抓乳。胃经是十二正经中唯一一条贯通乳房的经脉,它从膺窗穴开始,经乳中,过乳根。此法主要针对女性朋友而言,男性直接用手揉这块儿就可以。这个方法白天操作起来不太方便,可以放在晚上临睡前进行。即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先给自己的乳房“松绑”——脱掉内衣,然后用右手一下一下,轻轻地抓一抓、揉一揉自己的左乳房5分钟,之后换手,再用自己的左手抓揉右乳房。现在得乳腺疾病的女性越来越多而且年轻化,如果你能每天坚持花上10分钟这么关爱一下自己的乳房,那它就安全多了!
然后是推肚子。胃经从乳房下来之后就拐向腹部正中,距离中线任脉仅两寸,直下到腹股沟,再又拐向大腿内侧前缘。方法很简单,用手掌或手握空拳,从两乳往下推揉,基本顾及整个腹部,这样就能保证推到胃经。如此每天1次,每次100下,长期坚持,不仅能保证你的脾胃健康,内脏的其他毛病也不再会轻易来犯。因为我们推到的何止是胃经,包括任脉在内所有经过腹部的经脉都将被打通,效果能不好吗!
胃经的最后一个调养要点就是足三里了,它也是四总穴之一。“拍打足三里,胜吃老母鸡;要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关于赞美足三里功效的内容大家可能都知道的不少,我这里就不多说了,重点说一下刺激的方法。此穴位于小腿前外侧的上部,膝眼下3寸(约4横指)。按揉的时候,可以先用右手在膝盖下方“抓住”右小腿,以拇指按住穴位,其他四指抓住小腿后侧肌肉,以方便拇指使劲。每次按揉5分钟,然后再用左手按左腿上的穴位,方法完全一样。当然,如果你去药店买几根艾条来灸足三里那是最好不过了。把艾条点燃,拿在距离穴位2厘米左右的位置灸烤,每天一次,每个穴位5分钟,那真是比天天吃老母鸡还好!
另外,胃经上还有一个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