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督脉经穴歌
2009/5/4 10:50:45

(一)督脉经穴总歌
1.督脉经穴穴名歌
督脉长强与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
脊中中枢筋缩同,至阳灵台神道从;
身柱陶道又大椎,哑门风府脑户随;
强间后顶和百会,前顶囟会上星队;
神庭素髎下水沟,兑端龈交经穴收。
2.督脉经穴分寸歌
尾骨端下长强驻,骶管裂孔取腰俞;
四腰阳关二命门,一腰椎下悬枢存;
十一胸椎是脊中,十中枢九筋缩从;
七至阳上六灵台,五神道三身柱裁;
一胸椎下陶道随,七颈椎下为大椎;
入发五分是哑门,直上一寸风府存;
府上寸半为脑户,户上寸半强间住;
强间寸半上后顶,百会穴于头顶正:
会前寸半是前顶,顶前寸半囟会承;
前发上寸是上星,入发五分是神庭;
高踞鼻尖是素髎,鼻唇沟上人中招;
兑端便在上唇尖,唇系带缝龈交潜。
(二)督脉经穴各歌
1.长强
骶端督脉首长强,止痛镇痉固脱良;
便秘痔疮还泄泻,脱肛疝气及癫狂。
取穴: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针灸法:斜刺,针尖向上与骶骨平行刺入0.5~1寸;可灸。
功用:镇痉宁神,止痛固肛。
主治:泄泻,便血,便秘,痔疾,脱肛,癫狂,癫痫,腰脊和尾骶部疼痛。
临床运用:①配承山治疗肠风、痔疮、便秘。②配身柱治疗脊背强痛、惊痫。③配百会、承山、气海治疗脱肛、头昏。④配大敦治疗小肠疝气。⑤配小肠俞治疗泻痢、便秘、小便不利、脱肛。
文献报道:针刺长强、承山治疗痔疮;温针灸长强穴治疗小儿顽固性腹泻;长强刺络加拔罐治疗癫痫;长强穴予药物封闭治疗肛周湿疹、肛门瘙痒都有较好的疗效。
注意:不得刺穿直肠,以防感染。
2.腰俞
骶管孔中有腰俞,祛风通络痛能舒;
痔疮经闭溲淋沥,脊强癫狂痹痿宜。
取穴: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处。
针灸法:向上斜刺0.5~1寸;可灸。
功用:温通经脉,祛风强腰。
主治:月经不调,痔疾,腰脊疼痛,下肢痿痹,癫痫,温疟汗闭。
临床运用:①配悬钟治疗足痿软不用。②配长强、上髎、下髎治疗腰痛、髋胯痛。③配肺俞治疗腰背强直不能转侧。④配风府治疗项强、半身不遂。⑤配次髂、关元、中极治疗盆腔炎。
3.腰阳关
四腰椎下腰阳关,调血强腰祛湿寒;
阳痿遗精淋浊痔,调经止带痹挛安。
取穴: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椎棘突凹陷中。
针灸法:向上微斜刺0.6-1寸;可灸。
功用:调经活络,祛寒强腰。
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痿,腰骶痛,下肢痿痹。
临床运用:①配肾俞、中极、归来治疗淋病、带下。②配肾俞、次髂、委中治疗腰腿痛。③配命门、悬枢治疗多发性神经炎。
文献报道:深刺腰阳关治疗干性坐骨神经痛;针刺腰阳关、肾俞、环跳、足三里、委中治疗下肢痿软无力、坐骨神经痛都有较好的疗效。
4.命门
第二腰椎下命门,培元补肾体能温;
调经起痿强腰脊,带下遗精泻痢循。
取穴: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针灸法:向上斜刺0.5~1寸。
功用:培元温肾,舒筋镇痉,固精调气。
主治:头痛,身热,阳痿,遗精,带下,遗尿,尿频,月经不调,泄泻,腰脊强痛,手足逆冷,痫症,角弓反张,瘈瘲。
临床运用:①配天枢、关元、足三里治疗五更泄泻。②配肾俞、八髂治疗痛经、带下、遗尿、阳痿、遗精。③配肾俞、关元治疗腰痛、溺多。
文献报道:艾灸命门抢救施液反应,并配合辅助措施,疗效满意。命门施化脓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
提示:有研究认为艾灸命门有增强红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5.悬枢
一腰椎下是悬枢,补肾强腰壮骨施;
脾胃虚寒泄泻痢,肠鸣腹痛脱肛宜。
取穴:在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一腰椎棘突凹陷中。
针灸法:向上微斜刺0.5-1寸;可灸。
功用:温阳健脾,补肾强腰。
主治:泄泻,腹痛,腰脊强痛。
临床运用:①配天枢、气海治疗泄泻。②配肾俞、委中治疗腰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