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手少阳三焦经经穴歌
2009/5/4 10:44:57

(一)手少阳三焦经经穴总歌
1.手少阳三焦经经穴穴名歌
三焦有穴二十三,关冲液门中渚涵;
阳池外关支沟续,会宗三阳络四渎;
天井清冷渊消烁,臑会肩髎天髎合;
斜上天牖到翳风,瘼脉颅息角孙从;
耳门再上耳和醪,丝竹空与胆经交。
2.手少阳三焦经经穴分寸歌
三焦四指侧关冲,液门小指缝陷中;
往后一寸为中渚,腕背横纹陷阳池;
上二外关三支沟,沟边尺侧会宗留;
腕上四寸阳络续,肘下五寸是四渎;
肘上一寸是天井,井上一寸冷渊定;
渊上三寸寻消泺,三角肌下蠕会确;
肩峰后下找肩髎,天髎肩胛骨上角;
乳突后方为天牖,耳垂下缘陷翳风;
瘈脉耳后乳突中,颅息耳后青络从;
耳尖对发是角孙,耳屏切迹近耳门;
鬓发后缘耳和髎,丝竹空穴入眉梢。
(二)手少阳三焦经经穴各歌
1.关冲
关冲四指甲之根,清热疏风效卓勋;
目赤耳鸣喉舌肿,心烦头痛并晕昏。
取穴:在手环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
针灸法:浅刺0.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功用:清心开窍,泻热解表。
主治: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喉痹,疟疾,手臂痛。
临床运用:①配大横治疗小儿热病、反张。②配哑门治疗舌强不语。③配人中、内关、合谷治疗晕厥、中暑、休克。④配少泽、少商治疗咽喉肿痛。⑤配颊车、合谷治疗痄腮。
文献报道:点刺关冲、印堂、大椎治疗多发性毛囊炎有较好的疗效。
2.液门
液门四五指之间,通络能祛痹痛艰;
目赤耳聋头痛疟,咽喉红肿臂抬难。
取穴:在手背部,当第四、第五指之间,指蹼缘
后方赤白肉际处。
针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功用:清三焦热邪,疏经络气滞。
主治: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喉痹,疟疾,手臂痛。
临床运用:①配鱼际治疗喉痛。②配前谷治疗臂痛不得举。③配人中、大陵、百会治疗精神病。④配外关、听宫、耳门治疗头痛、耳鸣、耳聋。
文献报道:针刺液门,行泻法治疗落枕;针刺液门治疗牙痛(先刺患侧,效差再刺对侧)都有较好的疗效。
3.中渚
四五掌骨凹中渚,清热疏风热病宜;
目赤耳呜咽痛肿,指麻头痛疟同施。
取穴:在手背部,当环指本节(掌指关节)的后方,第四、第五掌骨凹陷处。
针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功用:清头目,散风热,疏经络,活气血。
主治: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喉痹,热病,手指不能伸屈。
临床运用:①配商阳、丘墟治疗久疟。②配太溪治疗咽喉肿痛。③配支沟、内庭治疗嗌痛。④配听宫、翳风、丘墟治疗耳鸣、耳聋。⑤配期门、阳陵泉治疗胁痛。
文献报道:针刺中渚可缓解肋间神经痛。针刺中渚(强刺激)治疗肩背痛、急性腰扭伤都有较好的疗
4.阳池
腕背横纹有阳池,少阳风火治相宜;
耳聋目赤咽喉肿,消渴还将疟疾除。
取穴:在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针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功用:疏经散火,聪耳利咽。
主治:目赤肿痛,耳聋,喉痹,疟疾,消渴,腕痛。
临床运用:①配风门、天柱、大椎治疗寒热头痛汗不出。②配大椎、风池、合谷治疗流感。③配少商、廉泉、合谷治疗咽喉肿痛。④配中脘、足三里治疗脘腹胀满。⑤配外关、合谷、曲池治疗前臂肌痉挛或麻痹。
文献报道:艾灸左阳池、中脘治疗子宫脱垂有较好的疗效。
5.外关
腕上二寸外关偎,活络通经痹痛维;
瘰疬肢麻头胁痛,耳聋目赤效同齐。
取穴: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针灸法:直刺0.5~l寸;可灸。
功用:散风清热,通经聪耳。
主治:热病,头痛,颊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瘰疬,胁肋痛,手指痹痛。
临床运用:①配听宫治疗耳聋。②配合谷、列缺、百会治疗感冒。③配曲池治疗手麻痹。④配会宗治疗耳鸣、耳聋、上肢痹痛。
文献报道:针刺外关治疗手术后呃逆、踝关节扭伤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