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手厥阴心包经经穴歌
2009/5/4 10:43:33

(一)手厥阴心包经经穴总歌
1.手厥阴心包经经穴穴名歌
心包九穴首天池,天泉曲泽郄门移;
间使内关又大陵,劳宫掌上中冲指。
2.手厥阴心包经经穴分寸歌
心包经穴发天池,乳外四肋隙间取;
腋下二寸出天泉,肘纹正中曲泽连;
脘上五寸是郄门,脘上三寸间使管;
脘上二寸内关停,腕纹中央取大陵;
双手掌心是劳宫,中指尖端定中冲。
(二)手厥阴心包经经穴各歌
1.天池
乳头外侧是天池,理气宽胸胁痛宜;
清热祛痰平喘息,乳痈瘰疬一同施。
取穴:第四肋间隙,乳头外侧1寸。
针灸法:斜刺或平刺0.5-O.8寸;可灸。
功用:宽胸理气,散瘀平喘。
主治:咳嗽,气喘,胸闷,肋间疼痛,瘰疬,乳痈。
临床运用:①配支沟治疗胸胁痛。②配内关、心俞、厥阴俞治疗心烦、心胸疼痛。③配乳根、膻中治疗乳痈。④配委阳治疗腋下肿。
注意:不可深刺,以免损伤肺脏。
2.天泉
天泉上臂内缘边,活血安神效两牵;
理气宽胸还治咳,臂肩胸胁痛皆痊。
取穴:上臂掌侧,腋前皱襞上端水平线下2寸,肱二头肌长、短头之间。
针灸法:直刺l-1.5寸;可灸。
功用:宽胸理气,通经活络。
主治:心痛,咳嗽,胸胁胀痛,臂痛。
临床运用:①配腕骨治疗肩臂痛。②配内关治疗心胸痛、心悸。③配期门治疗胸胁胀痛。
文献报道:络刺天泉穴治疗乳癖有较好的疗效。
3.曲泽
曲泽肘横纹正中,清营活血络能通;
温邪胃痛呕吐泻,胸痹心烦及悸忡。
取穴: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尺侧。
针灸法:直刺l—1.5寸,或点刺出血;可灸。
功用:除烦降逆,活血清营。
主治:心痛,心烦,心悸,胃痛,呕吐,泄泻,咳嗽,热病,肘臂疼痛。
临床运用:①配内关、大陵治疗心胸痛、心悸。②配内关、中脘治疗呕吐、胃痛。③配少商治疗血虚口渴。④配鱼际、神门治疗呕血。⑤配委中、曲池治疗中暑。
提示:有研究观察表明,艾灸曲泽穴对冠心病心绞痛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郄门
郄门前臂两筋间,凉血清营治躁烦;
癫痫胸痹吐咳血,痈疮心悸寐艰难。
取穴:腕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针灸法:直刺0.8-1.2寸;可灸。
功用:宽胸安神,清营凉血。
主治:心痛,心悸,呕吐,胃痛,咳血,疔疮,癫痫。
临床运用:①配内关、大陵、曲泽治疗心胸痛。②配心俞、神门治疗心绞痛、心悸。③配尺泽、肺俞治疗咳血。④配神门、膻中治疗风湿性心脏病。⑤配神门治疗失眠。
文献报道:针刺郄门穴对器质性心脏病所引起的早搏有较显著的疗效;针刺郄门穴治疗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有较好的疗效。
5.间使
间使腕上三寸行,宽胸解郁癫痫宁;
怔忡胃痛烦和呕,臂痛肢麻疟也灵。
取穴: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针灸法:直刺0.5-l寸;可灸。
功用:养心宁神,宽胸化痰,开窍启闭。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热病,疟疾,癫狂,癫痫。
临床运用:①配大椎治疗疟疾。②配支沟治疗癫狂。③配后溪、合谷治疗精神分裂症。④配人中治疗癫疾。⑤配三阴交治疗月经不调、经闭。
文献报道:针刺间使可以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针刺间使治疗顽固性呃逆有较好的疗效。提示:有观察显示针刺间使穴对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6.内关
腕上二寸内关居,和胃除烦止痛齐;
胸痹癫狂心恸悸,肢麻偏瘫效堪唯。
取穴: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针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功用:宽胸宁神,和胃止痛,除烦。
主治:心痛,心悸,胸闷,胃痛,呕吐,癫痫,热病,上肢臂痛,偏瘫,失眠,眩晕,偏头痛。
临床运用:①配人中为“醒脑开窍法”,治疗卒中。②配照海治疗腹痛结聚。③配中脘、足三里治疗胃脘痛。④配三阴交、合谷治疗心绞痛。⑤配太冲、期门治疗胁痛腹胀。⑥配公孙治疗呕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