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足少阴肾经经穴歌
2009/4/22 15:54:53

(一)足少阴肾经经穴总歌
1.足少阴肾经经穴穴名歌
肾经足底生涌泉,然谷太溪大钟连;
水泉照海到复溜,交信筑宾阴谷瞧;
横骨大赫上气穴,四满中注肓俞结;
商曲向上是石关,阳都通谷上幽门;
步廊之上有神封,灵墟神藏入或中;
二十七穴俞府终。
2.足少阴肾经经穴分寸歌
肾经足底涌泉生,舟骨下凹然谷呈;
内踝跟腱出太溪,溪下五分大钟栖;
溪下一寸见水泉,照海内踝下之缘;
溪上二寸复溜现,溜前半寸是交信;
踝上五寸是筑宾,膝内二筋阴谷寻;
前正中线旁五分,脐下五寸横骨跟;
四寸大赫三气穴,二四满一中注列;
平脐肓俞向上行,二寸商曲三石关;
四阴都五腹通谷,六寸幽门胸下伏;
此后中旁二寸开,步廊五肋入胸来;
四肋神封三灵墟,二神藏一或中居,
锁骨下缘俞府齐。
(二)足少阴肾经经穴各歌
1.涌泉
足底前凹是涌泉,滋肾平肝效用轩;
开窍除烦能降逆,中风惊痫与晕眩;
头痛失音还便秘,转筋咽肿悸难眠。
取穴:于足底(去趾)前1/3处,足趾跖屈时呈凹陷处。
针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功用:滋肾清热,平肝宁神,开窍救逆。
主治:头痛,头昏,失眠,目眩,咽喉肿痛,失音,便秘,小便不利,小儿惊风,癫狂,昏厥,下肢瘫痪。
临床运用:①配关元治疗虚劳咳嗽。②配人中、百会治疗昏厥、癫疾。③配神门、四神聪治疗头晕、失眠。④配少商、合谷治疗咽喉肿痛。
文献报道:针刺涌泉穴,提插强刺激,不留针,治疗小儿高热惊厥;针刺涌泉穴治疗乳汁不通;治疗癔病性昏厥、抽搐;以吴茱萸醋调敷贴涌泉穴治疗口腔溃疡;大蒜泥外敷治疗咯血都有较好的疗效。
2.然谷
然谷安于舟骨旁,滋阴清热利膀胱;
调经止带除消渴,阳痿遗精泄泻良。
取穴:足舟骨粗隆下缘凹陷中。
针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功用:益肾固泄,清利下焦。
主治:月经不调,带下,遗精,消渴,泄泻,黄疸,自汗,盗汗,咳血,咽喉肿痛,小便不利,小儿脐风,口噤。
临床运用:①配昆仑治疗疟疾、多汗。②配涌泉治疗咽喉肿痛。③配血海、三阴交治疗阴痒、白浊。④配人中、合谷治疗小儿脐风。⑤配复溜治疗流涎。⑥配太溪治疗心痛、胸胁胀满。
3.太溪
内踝腱间夹太溪,少阴原穴下焦滋;
调经起痿消咽肿,腰痛耳鸣便数宜。
取穴: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
针灸法:直刺0.5一l寸;可灸。
功用:滋补下焦,调理冲任,止喘舒筋。
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频数,便秘,消渴,咳血,气喘,咽喉肿痛,齿痛,失眠,腰痛,耳聋,耳鸣。
临床运用:①配昆仑、申脉治疗足痿难行。②配神门、三阴交治疗失眠多梦。③配肾俞、志室治疗阳痿、遗精。④配列缺、太渊治疗咳血。⑤配少泽治疗咽喉炎、牙痛。
文献报道:针刺太溪、次髂,以补法运针,治疗男性不育;温灸太溪配合推拿治疗中风后尿潴留;针刺太溪穴,施轻慢提插手法,治疗足跟痛都有较好的疗效。
4.大钟
太溪五分下大钟,补肾调经癃闭通;
便秘尿遗还咳血,痴呆足痛喘皆功。
取穴:太溪穴下0.5寸稍后,跟腱内缘。
针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功用:补肾平喘,调经通便。
主治:癃闭,遗尿,便秘,咳血,气喘,痴呆,足跟痛,腰脊痛,月经不调。
临床运用:①配神门、太溪治疗心悸、失眠。②配然谷、心俞治疗咳血唾血。③配中极、三阴交治疗遗尿、尿闭。④配太溪治疗烦心满呕。⑤配郄门治疗惊恐畏人、神气不足。
5.水泉
太溪下寸是水泉,益肾调经带下痊;
足痛目昏溲不利,阴挺腹痛漏崩连。
取穴:太溪穴下1寸。
针灸法:直刺0.3~O.5寸;可灸。
功用:调经活血,清利益肾。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阴挺,小便不利。
临床运用:①配三阴交、气海治疗月经不调、痛经。②配阴谷治疗小便不利。③配承山、昆仑治疗足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