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
2009/4/13 15:10:03

  脂溢性皮炎是发生在皮脂溢出部位的亚急性、慢性皮肤炎症性疾病,又称脂溢性湿疹,病因尚不完全明了,可能与遗传神经精神障碍、内分泌失调、代谢障碍等有关,易继发念珠菌感染。卫生不良、汗液脂垢的腐败分解、摩擦以及各种理化性刺激等可使皮肤发生炎症。本病青壮年多见,亦可见于婴儿。好发于皮脂腺分泌旺盛部位,如头皮、面部的鼻唇沟、眉弓、耳周、腋下、胸前、肩胛间等,常自头部开始,向下蔓延,重者可泛发至全身。一般可分为干型和湿型两种。干型最轻的表现就是头皮屑多,犹如麸皮,头皮的红斑不明显,临床上常称头皮糠疹,有时可合并脂溢性脱发。重者出现略带黄色的轻度红斑,边缘不清楚上覆盖油腻性细薄的鳞屑和结痂。湿型往往是由干型演变为急性或亚急性皮炎的表现。一般是在红斑的基础上出现粟粒大小红色丘疹、水疱甚至糜烂渗液,其渗液多时结成蜜黄色浆痂与毛发粘着,有时还有脓痂。患者仅有轻重不同的痒感,无其他自觉症状。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刺激。饮食忌肥甘、辛辣刺激之品。宜富含维生素之水果蔬菜等,忌饮酒,保持大便通畅,局部忌热水肥皂洗烫,避免搔抓止痒。本病相当于中医学“白屑风”、“面游风”等范畴,治宜清热利湿、疏风止痒。
验方大全
验方一
【组成】苦参30克,野菊花30克,白鲜皮30克,硫黄15克。
【用法】以上4味加水煎煮,去渣,温洗患处。
【功效】疏风清热,解毒止痒。适用于脂溢性皮炎。
验方二
【组成】绿豆15克,白芷30克。滑石30克,白附子4克。
【用法】以上4味共研细末,每次取药末约20克,加水擦洗头部。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止痒。适用于脂溢性皮炎。
验方三
【组成】青黛、黄柏各20克,石膏、滑石各40克。
【用法】各研细末和匀,麻油调敷患处。
【功效】清热利湿,疏风止痒。适用于脂溢性皮炎。       
验方四
【组成】鲜洋葱头1只(重约100克)。
【用法】剥去外皮,去根茎,切片捣烂,盛于单层纱布袋内,扎紧袋口,然后反复在毛发根部擦拭,以挤出浆汁,渗透全部头皮为佳,15—20分钟后,用温开水、硫黄皂洗净即可。连用3次,每隔7日1次。
【功效】清热利湿,疏风止痒。适用于脂溢性皮炎。
验方五   
【组成】啤酒适量。
【用法】啤酒稍稍加温后,用这种加温啤酒将头发浸湿,保持15分钟以上,然后用水冲洗一遍头发,最后以通常使用的洗发精洗净。每日洗2次,3天为1疗程。
【功效】止痒祛头屑。适用于脂溢性皮炎头皮屑。       
验方六   
【组成】防风30克,陈艾叶50克,雄黄50克,花椒30克。
【用法】以上4味加适量水,煎煮至沸,倒入盆中,温洗患处,每日1~3次。
【功效】解毒杀虫,祛风止痒。适用于脂溢性皮炎。
验方七
【组成】土茯苓20克,金银花15克,生地15克,薏苡仁20克,茵陈15克,白鲜皮12克,泽泻12克,萆薢15克克,侧柏叶12克,牡丹皮12克,竹叶10克,甘草3克。
【用法】将白蜡切小块,余药研细末,把麻油倒入锅内,煮沸后用新柳枝不时搅动以防外溢,陆续放入白蜡,待滴水成珠不散时,放入炉甘石、龙骨、血竭、铅粉,极力搅拌均匀,放置冷处,再下轻粉、冰片,搅匀投入冷水中去火毒,备用。清洗患处,外敷此膏,包扎4-8天换药,一般2—4次即愈。
【功效】利湿清热。适用于湿热内蕴型脂溢性皮炎。
验方八
【组成】龙胆草、槐花、生地各10  克,当归15克,刺蒺藜、黄柏各12克,薏苡仁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利湿清热。适用于湿热内蕴型脂溢性皮炎。
验方九
【组成】马齿苋、萝卜缨、薏苡仁各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利湿清热。适用于湿热内蕴型脂溢性皮炎。
验方十
【组成】桑叶15克,菊花15克,夏枯草15克,连翘12克,生地20克,牡丹皮12克,槐花15克,蝉蜕10克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