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虫皮炎
2009/4/13 14:49:38
钩虫皮炎又称稻田皮炎,是由于钩虫幼虫侵入皮肤而引起的一过性皮肤损害。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病前1~2小时,有田同赤足工作或接触粪便史。皮损以足踝或手腕尤以趾、指间多见,基本损害为散在的水肿性丘疹,偶有水泡。其上可有被钩虫蚴钻入的痕迹,奇痒不休,或有烧灼感。如搔抓严重可出现患处皮肤糜烂渗液,一般皮疹1~2周即消退,皮疹发生后2-7日常伴有支气管哮喘,哮喘发作时痰液可找到钩虫蚴,血液或痰中嗜酸性白细胞计数可增高,本病患者常为农民,特别是菜农、桑蚕种植者等。预防钩虫皮炎应推行粪便无害化处理,改良施用粪肥的方法,避免赤脚下田,一般是不会发生的。感染后如能早期治疗,一般病可很快痊愈,不致于发展成钩虫病,严重影响病者的健康。本病相当于中医学“粪块毒”等范畴,治宜杀虫止痒。
验方大全
验方一
【组成】青黛散7.5克,凡士林300克。
【用法】上药调膏,外涂患处。
【功效】收湿止痒,清热解毒。适用于钩虫皮炎。
验方二
【组成】铁屑、红枣肉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研末为丸,每服6克,每日3次。
【功效】补中益气,养血安神。适用于钩虫皮炎并发萎黄病者。
验方三
【组成】九里香25克,一枝黄花25克,羊蹄草25克,半边莲25克,毛麝香25克,漆大姑25克,了哥王25克,三桠苦25克,人地金牛25克,蛇总管25克,60度白酒1000克。
【用法】以上前10味研成粉末,混匀,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后去渣。以瘙痒、糜烂和渗液为主的患者 可用药酒外搽患处,每日3-4次;以肿痛为主的患者可用药渣外敷患处,每日1次。
【功效】止痒消炎。适用于钩虫皮炎。
验方四
【组成】石榴皮200克。
【用法】以上1味加水煎煮,去渣,浸泡患处。
【功效】收敛杀虫。适用于钩虫皮炎。
验方五
【组成】枯矾15克,青黛15克,雄黄20克,滑石加克,密陀僧10克,氧化锌15 克,植物油适量。
【用法】以上前6味共研细末,每次取适量药末,用植物油调成糊状,涂敷于患处,每日3次。
【功效】解毒止痒。适用于钩虫皮炎。
验方六
【组成】博落回(全草)150克,苦楝根白皮1:50克,柳树枝叶150克,野菊花根90克,明矾15克,食盐9克。
【用法】以上6味加5000克水,小火煎煮至1000克,去渣,涂擦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止痒。适用于钩虫皮炎。
验方七
【组成】生石灰15克,鲜南瓜叶10克。
【用法】以上2味加1000克水煎煮至沸,放凉温洗患处,每日1次。
【功效】燥湿,杀虫,解毒。适用于钩虫皮炎。
验方八
【组成】土花椒60克,食盐少许。
【用法】以上前1味加水煎煮,去渣加入食盐,浸洗患处,每E1 2次,5次为1疗程。
【功效】杀虫解毒。适用于钩虫皮炎。
验方九
【组成】地肤子、蛇床子、枯矾、雄黄、百部各30克。
【用法】上药水煎,外洗患处。
【功效】收湿止痒,清热解毒。适用于钩虫皮炎。
验方十
【组成】五倍子25克,明矾12克,白酒100克。
【用法】以上前2味共研粗末,放入白酒中浸泡2天,去渣,涂擦患处,每日3~4次。
【功效】活血解毒,祛风止痒。适用于钩虫皮炎。
验方十一
【组成】石榴皮400克,地榆200克,五倍子200克。
【用法】上药加1000克水,煎成500克,再加入60克明矾,溶解后,外擦患处。在进行上述治疗时,必须停止下稻田3—5天。
【功效】燥湿,杀虫,解毒。适用于钩虫皮炎。
验方十二
【组成1明矾60克,茶叶60克。
【用法】以上2喇Jn500克开水浸泡,涂洗手足,待其自然干燥后再下稻田。
【功效】燥湿解毒。适用于钩虫皮炎。
验方十三
【组成】五倍子30克,蛇床子30克。
【用法】以上2味加水煎煮,去渣,熏洗患处。
【功效】解毒杀虫,燥湿收敛。适用于钩虫皮炎。
验方十四
【组成】晒干后的废茶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