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疮
2009/4/13 14:45:33
疥疮是一种由疥虫引起的慢性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好发于指缝、腕屈面、腋窝前缘、肘部屈侧、膝内侧、女子乳房下、小腹、男子生殖器等处,幼儿也可见于颜面及头部。病损为红色丘疹、水疱,并可看到条状黑线,病久全身抓痕遍布,黑斑点点,甚至引起脓疱;常奇痒难忍,遇热及夜间更甚,妨碍睡眠。本病传染性强,应隔离治疗,患者物品应严格消毒,家中如有患者,应及时治疗。本病相当于中医学“疥疮”、“干疥”、“湿疥”、“虫疥”、“脓疥”等范畴。治宜祛风、杀虫、止痒。
验方大全
验方一
【组成】花椒50克,苦楝子75克。
【用法】上药加2000克水,煎20分钟后加入100克山西陈醋备用。先洗浴后用毛巾蘸温药液,自颈下反复涂擦全身,每次涂擦20分钟,每日2次,每剂药可适用5天。
【功效】收湿止痒。适用于疥疮。
验方二
【组成】夏枯草10克,黄芩10克,牡丹皮10克,川楝子10克,柴胡6克,牛膝10克,地龙10克,茜草15克,土鳖虫10克,佩兰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同时用10%芒硝液湿敷患处,每次10分钟。
【功效】清肝化瘀,化湿散结。适用于疥疮结节。
验方三
【组成】羊蹄根、苦楝皮各50克,金银花、艾叶各20克。
【用法】水煎,适温擦洗,每日1剂,3天为1疗程。
【功效】收湿止痒。适用于疥疮。
验方四
【组成】雄黄、白矾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研末,外撤患处。
【功效】解毒杀虫。适用于疥疮。
验方五
【组成】硫黄、白矾、苦参、黄柏各30克,蒲公英120克。
【用法】加3000克水煎煮取汁,待温湿敷,每次30分钟,每日4~6次,每日1剂。
【功效】收湿止痒。适用于疥疮。
验方六
【组成】蛇床子、百部各125克。
【用法】上药以2000克75%酒精浸泡15天,去渣,用棉签蘸药液自颈以下搽遍全身,每日1次,连续5天后更换衣服被褥。
【功效】杀虫止痒。适用于疥疮。
验方七
【组成】硫黄20克,苯酚2克,水杨酸3克,冰片1克。
【用法】上药用凡士林加至100克调成膏,洗澡后外涂全身,早晚各1次,连用2日,第3天洗澡后更换衣被。
【功效】杀虫止痒。适用于疥疮。
验方八
【组成】硫黄5克,酒精适量,凡士林加至100克。
【用法】上药调膏,外涂患处。
【功效】杀虫止痒去脂。适用于疥疮。
验方九
【组成】藜芦、大风子、硫黄各20-30克,川椒8—10克。
【用法】水煎外洗,每日1次约20分钟。
【功效】祛风除湿,消毒止痒。适用于疥疮。
验方十
【组成】硫黄90克,花椒50克,苦参40克,白鲜皮、黄柏、雄黄、蛇床子各30克,明矾、青黛各20克。
【用法】煎液外洗。
【功效】苦寒燥湿,杀虫。适用于疥疮。
验方十一
【组成】葫芦、大风子、蛇床子、硫黄各20—30克,川椒8~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外洗患处。
【功效】杀虫止痒。适用于疥疮。
验方十二
【组成】苦参、除虫菊、百部、鸡血藤、苦楝皮、蛇床子、烟叶各50克。
【用法】上药加2500克水,泡半小时后煎至1500克备用,每日上午及晚睡前,分别用肥皂水洗涤全身,每日上午涂搽20%硫黄软膏加5%醋柳酸(取100克20%硫黄软膏加5克醋柳酸),每晚睡前涂搽苦参搽剂。
【功效】燥湿杀虫止痒。适用于疥疮。
验方十三
【组成】藜芦、大风子、蛇床子、硫黄各25克,川椒10克。
【用法】以上5味加4000克水,煎煮2次取3000克药液,去渣,先用水和肥皂洗净全身,再将药液稍用力擦洗患处,以致将皮疹擦破,每日洗1次约20分钟,一般洗2-4日即可见效。
【功效】杀虫止痒。适用于疥疮。
验方十四
【组成】百部30克,苦参30克,地肤子30克,蛇床子30克,白鲜皮30克。
【用法】水煎外洗,每日1~2次。
【功效】清热利湿,杀虫止痒。适用于疥疮。
验方十五一
【组成】生百部30克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