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4/7 16:24:38

  痈是由葡萄球菌感染很多相邻的毛囊和皮脂腺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皮肤病。属于中医学“痈证”范畴。痈有内痈外痈两种。内痈是生于脏腑间的脓肿;外痈是生于体表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患,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多个相邻的毛囊和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验方一  
【组成】赤小豆适量。
【用法】将上药研成细末,用醋调和,贴于疮面。
【功效】化瘀消肿。适用于疽初期。
验方二
【组成】黄芩30克,瓜蒌根30克,白芷30克,川大黄90克,甘草30克,当归30克。
【用法】以上6味加工使碎,加4600克水,煎煮至2000克,去渣,用消毒纱布蘸药液温洗患处。
【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发背不消。
验方三             
【组成】冬瓜截去头。    
【用法】将冬瓜捣烂如膏,再将冬膏敷于疮。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适用于疔疮发背。   
验方五  
【组成】荷叶克,藁本克。  
【用法】以上味研为末,加水汤,去渣,淋洗患处。   
【功效】清热解毒,止痛。适用于痈疽。
验方六
【组成】鲜地胆草根适量,食盐少许。  
【用法】以上1味洗净,加入食盐同捣烂成泥状,敷于患处,每日用药1次。
【功效】清热泻火解毒。适用于痈。
验方七
【组成】芙蓉叶30克,赤小豆30克,制乳没18克,炙山甲15克,全蝎6克,凡士林适量。
【用法】以上5味共研细粉,加凡士林调成膏状。敷于患处。
【功效】清热消肿,活血化瘀。适用于痈肿坚硬未成脓者。
验方八
【组成】铅粉、黄柏、黄连各等份。  
【用法】将铅粉熬黑后与黄柏、黄连混合,过筛为粉状,涂撒在疮面上。  
【功效】清热祛腐解毒。适用于恶疮似火自烂。
验方九
【组成】大黄15克,黄柏5克,姜黄、生南星粉、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生白附子、黄连各l5克,白芷、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各3克。
【用法】将上药共碾成细末过筛,用适量凡士林调匀成膏,装瓶备用。根据疔疮范围大小,将膏撒于疔疮之上.外盖纱布,用胶布固定。每日将患处用凉开水洗净,换药l次。
【功效】清热燥湿祛毒。适用于疔疮。
验方十
【组成】地肤子30克,萝卜子30克。
【用法】以上2味加水煎汤,去渣取汁,趁热洗患处,每日2次,每次l0—15分钟。
【功效】清热解毒,除湿止痒。适用于痈。
验方十一
【组成】绿豆粉30克,猪苓30克,醋适量。
【用法】将绿豆粉炒成黄黑色,再与猪苓共研细末;每次取适量药末,用米醋调匀成糊状,敷于患处。
【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一切肿毒初起。
验方十二
【组成】熟石膏9分,升丹l分。
【用法】研极细末,掺于疮面,或制成药线插入疮口或瘘管。
【功效】提脓去腐。适用于溃疡、瘘管流浓未尽者。
验方十三
【组成】鲜芋头、鲜生姜各适量,面粉少许。
【用法】以上前2味洗净去粗皮,共捣烂如泥,再加入面粉调匀,敷于患处,每次敷药3小时,每日1次。
【功效】解毒消肿。适用于痈。   
验方十四
【组成】烟叶5克,樟脑3克,蜂蜜适量。
【用法】将烟叶切成细丝,焙干研细末,和樟脑调匀,用蜂蜜拌如糊状,敷于患处。
【功效】活血,解毒,镇痛。适用于项痈、瘩背(背痈)等。
验方十五
【组成】红娘子0.1克,青黛0.9克,芙蓉叶30克,冰片l0克,蜂蜜适量。
【用法】以上前4味共研细末,用蜂蜜调匀,敷于患处。
【功效】散瘀破积,攻毒。适用于疥癣疮毒。
验方十六  
【组成】硝石l20克。
【用法】将上药用热水调和,待药凉以后,摊在青布上,敷贴于患处。  
【功效】散寒解毒。适用于恶寒、发背、生疮。
验方十七
【组成】生地黄、木香各适量。
【用法】将上药捣烂如泥状,上药敷贴于肿部。
【功效】养血活血,理气止痛。适用于一切疮肿未破,疼痛。
验方十八
【组成】蟾酥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