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头部解剖结构
2009/3/17 13:45:06
头针疗法又称头皮针,是将针刺疗法结合大脑皮层功能定位,在头皮相应区针刺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新方法。
《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指出:“头者精明之府。”明代张介宾注解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说明头部与人体内的各脏腑器官的功能有密切关系。宋代也有人指出:“形统于首”,说明头部是全身四肢百节的统领。现代医学关于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的理论,将大脑皮层进行了详细的分区,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头皮
覆盖在颅盖表面的软组织主要是头皮,其次是四周的扁平的颅盖肌。头皮可分五层。
1.皮层:头皮的皮层较厚实,血运丰富。
2.皮层下:又称浅筋膜层,有许多致密的短纤维索和填充在其间的脂肪粒所组成,因此它的伸缩性很小。头皮的主要血管和神经都分布于此层,血管壁与纤维组织粘连甚紧。
3.帽状腱膜层:由坚韧的纤维组织所构成,其四周与扁平的颅盖肌直接和间接地相连接。并借此牵盖在颅盖之上。
以上三层由上述的纤维索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彼此不易分离。
4.蜂窝组织层:又称腱膜下层,是由疏松的纤维组织所构成,它与上述的帽状腱膜层和它下面的骨膜层,都只有不牢固的联系。
5.颅骨外衣:亦即骨膜层。
头皮、皮下层和帽状腱膜层紧密相连,针刺在该三层之间不仅疼痛明显,而且阻力大,不易进针。所以一般应将针刺在帽状腱膜层下的蜂窝组织层。
头皮血管丰富,并且互相吻合,特别在头皮下层,血管壁与纤维组织粘连甚紧,损伤后不易收缩,因此,头针较体针容易出血。
二、头颅
头颅是一个密封的骨匣,外表近似于圆形。
颅腔由额骨、顶骨、颞骨、枕骨、蝶骨组成。额骨位于颅前面仅有一块。顶骨在颅顶部,位于额骨之后枕骨之前,左右各一块。枕骨位于颅后方,在顶骨和颞骨之后,仅一块。颞骨位于颅的侧面,左右各一块。蝶骨位于颅底,形如蝶,因此而起名。
临床上将颅骨分成颅顶及颅底,在枕外粗隆和眶上缘连线以上为颅顶,此线以下为颅底。
颅底的内面:有三个呈阶梯状的颅窝,按其位置分别称为颅前、中、后窝。
1.颅前窝:容纳大脑半球的额叶,窝中央部较凹陷,中间为鸡冠,两侧为筛板,上有许多筛孔,嗅丝从此处穿入颅构成嗅神经。颅前窝两侧凸凹不平,是额骨向颅底的延续部分,构成眼眶的顶。
2.颅中窝:位置比颅前窝低,两侧部容纳大脑半球的颞叶。窝中央高起,由蝶骨构成。体内骨质中的空腔称蝶窦,体的上面形状似马鞍,因此称蝶鞍,鞍的中央凹陷为垂体窝,容纳脑下垂体,鞍前有横行的视交叉沟,由此沟的两侧通视神经孔,视神经由此处入眶。蝶鞍的两侧是海绵窦,窦内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三叉神经第一枝和颈内动脉通过。所以海绵窦病损时可出现海绵窦综合症:眼睑下垂、瞳孔散大、额部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角膜反射消失。
3.颅后窝:位置最低,其两侧容纳小脑半球。窝中央是枕骨大孔,大孔前方平坦的斜坡承托桥脑和延脑。孔的前外缘有舌下神经管内口,舌下神经由此通过出颅。 颅后窝后壁中部有十字形的隆起,其中点为枕内隆凸,自隆凸向两侧各有一条枕横沟,沟向前下接乙字形的乙状沟,为横窦和乙状窦的压迹。乙状窦外侧壁为乳突小房的内侧壁,相隔一层薄骨板,故乳突小房的化脓性感染可波及乙状突,导致乙状窦栓塞。乙状窦末端接颈静脉孔,内有颈内静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通过。病损后可有喝水发呛,吃固体食物时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麻痹等症。
儿童颅盖之间的间隙较大,骨缝尚未闭合,各骨间的间隙由结缔组织膜所填充,称之为囟,最大的囟门在矢状缝的前端,呈菱形为额囟(前囱),常在孩子生后1~2岁才闭合。因此,小儿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