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进补食疗方
芡实粥
原料:芡实粉30克,粳米(或糯米)50克。
制作:先将芡实煮熟,去壳后晒干,研成细粉,与粳米同入沙锅内,以文火慢熬成稀粥。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温热服食。
功效:益肾固精、健脾止泻。
应用:肾气亏虚所致的梦遗滑精、遗尿尿浊、小便频多、脾虚泄泻、日久不止、带下量多等。
注意:感冒发热期间及大小便不利者,均不宜服。
胡桃粥
原料:胡桃肉30-50克,粳米50克。
制作:先以粳米加水450毫升,用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将胡桃肉捣烂,加入粥中,搅匀稍煮片刻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补益肺肾、纳气定喘、润肠通便。
应用:肺肾气虚所致的气短喘咳、气不接续、腰膝酸痛、脚腿无力、遗精耳鸣、腰肌劳损,以及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而属肺肾气虚者;产后、病后、老年阴血亏虚所致的肠燥便秘、皮肤干燥以及泌尿系结石等。
注意:发热胸痛、痰稠色黄、舌红苔黄之实热所致喘咳者,不宜服。
胡萝卜粥
原料:粳米250克,新鲜胡萝卜适量。
制作:将胡萝b洗净切碎,与粳米同人沙锅加水,用武火煮至米花粥稠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餐温热服食。
功效:补脾、健胃、明目。
应用:脾胃气虚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久泻久痢、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夜盲症、角膜软化症、皮肤干燥症、小儿软骨病,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
注意:本品含糖量较多,味甜易于变质,故不宜多煮久放,需现煮即食。
参枣米饭
原料:党参10克,大枣20克,糯米250克,白砂糖50克。
制作:将党参、大枣放入锅内,加水泡发,然后煎煮30分钟左右,捞出党参、大枣,药汁备用。先将糯米淘洗干净,放在大瓷碗中,加水适量,经蒸熟后,扣在盘中。然后把党参、大枣摆在糯米饭面上,将药汁加白糖,煎成浓汁,倒在枣饭上即成。
用法:作主食。
功效:益气健脾。
应用:脾胃气虚所致的形瘦体弱、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心悸失眠、肢体浮肿,以及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慢性肝炎等属脾胃气虚者。
鹌鹑肉片
原料:鹌鹑肉100克,冬笋20克,水发香菇15克,黄瓜20克,鸡蛋清1个,酱油、料酒、猪油、花椒水、精盐、水豆粉、味精、清汤各适量。
制作:将鹌鹑肉洗净切成薄片,用鸡蛋清和水豆粉拌匀;将冬笋、香菇、黄瓜均切成片,将猪油放人锅内,烧至四、五成热时,将鹌鹑肉片放入,炒熟后倒入漏勺内将锅内放清汤适量,加入精盐、料酒、花椒水、酱油、冬笋、香菇和炒熟的鹌鹑肉片烧开后,撇去浮沫,放入味精,盛入碗内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补中益气、强壮五脏。
应用:脾胃气虚、脏腑功能减退所致的形体消瘦、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腹胀便溏、久咳气短、腰膝酸软等。
扁豆红糖煎
原料:白扁豆30克,淮山药30克,红糖适量。
制作:将白扁豆用淘米水浸泡后,去皮冲洗干净,与淮山药同入沙锅,加水适量,以文火煨至扁豆烂熟,趁热加入红糖搅匀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饮服,5天为一疗程。
功效:健脾益气、除湿止带。
应用:脾气亏虚所致的妇女白带量多、淋沥不尽等。
银耳百合沙参汤
原料:银耳12克,百合15克,北沙参12克,冰糖适量。
制作:先将银耳用清水浸泡几个小时,待其泡发胀开后,再清洗干净。将银耳与百合、沙参、冰糖同入沙锅,加水适量,文火熬煎,约一小时后,取汁饮服。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饮服。10天为一疗程。
功效:养阴、润肺、止咳。
应用:肺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