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食疗养生篇
2009/2/27 14:20:58

时令物语
  斗楷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凝而为露,故名白露。
  每年的阳历9月8日左右为白露,此时太阳黄经为165度。此节气由于天气已凉,空气中的水汽每到夜晚常在树木花草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鸟类也开始做过冬准备。
  白露节气三候为:
  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此意为,这个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的时候。
  同为白露节气,在我国的不同地区其景致也有所不同,北方已是水汽凝结,而南方有些地区仍是花香四溢,曾有“白露时分桂飘香”的说法。
  白露节气还有忌风雨的说法,在谚语中有:
  白露日东北风,十个铃子(棉桃)九个脓;
  白露日西北风,十个铃子九个空;
  滥了白露,天天走溜路;
  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
  白露日晴,稻有收成;
  白露西南风,稻谷结不成;
  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
  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
  白露前是雨,白露后是鬼。
  从这些谚语中,我们不难看出农民朋友们对节气日当天天气情况的重视和对好天气的企盼。
  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这时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多吹偏北风,冷空气南下逐渐频繁,加上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日照强度减弱,夜间常晴朗少云,地面辐射散热快,故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
  白露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东北、华北地区9月份降水量一般只有8月份的1/4至1/3,黄淮海流域地区有一半以上的年份出现夏秋连旱,对冬小麦的适时播种是最主要的威胁。华南和西南地区白露后却常常秋雨绵绵,平均每2~3天就有一个雨日,四川盆地这时甚至是一年中雨日最多的时节,过多的秋雨对秋作物的正常成熟和收获也十分不利。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