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 子宫脱垂
2009/1/21 16:05:07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至子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全部脱出阴道口外,称为子宫脱垂。常伴有阴道前、后壁膨出。
  祖国医学称之为“阴挺”、“阴癫”、“阴脱”等。因其多发生在产后,故又有“产肠不收”、“子肠不收”之称。
自测要诀
  西医临床分析:
  1.患者自觉会阴处有肿胀感,阴道有物脱出。
  2.站立或进气时可增大,平卧时可缩小或回复,脱出物常因摩擦而逐渐发干、变硬、增厚。
  3.破溃而有脓性及血性液体渗出,常伴有腰酸、腹部下坠、行走时加剧、小便困难等。
  4.本病常因多产、分娩损伤、产后参加体力劳动较早、营养不良、体质虚弱而发病。常伴有胃下垂、肾下垂等。


 
  另外,习惯性便秘,长期蹲位、站立、举重、重体力劳动和腹内肿物亦可引起子宫脱垂。
  【注】病情轻重分为3度:当站立时,子宫颈下降到阴道口,称为I度(轻度);子宫颈脱阴道口外,称为Ⅱ度(中度);子宫颈与子宫体全部脱出阴道口外,称为Ⅲ度(重度)。患者常感腹部下坠,走路时加剧,小便时有困难,白带增多,腰脊酸痛。
警示
  ·长期严重子宫脱垂,药物治疗无效者,为避免加重感染,导致它病,不宜居家自疗,需去医院就诊。
  建议相关检查:
  妇科检查可明确有无子宫脱垂及脱垂的程度。
自疗秘方
  一、中草药内服疗法
  1.黄芪、党参各30-50克,金樱子30克,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炙甘草各10克,水煎服,日l剂。
  2.山药、山茱萸、熟地黄、金樱子、淫羊藿、白术各15克,人参、杜仲、当归各10克,水煎服,日1剂。
  3.黄芩、黄柏、知母、牡丹皮、柴胡、紫花地丁、升麻各10克,黄芪、党参、白术、山药、益母草各5克,水煎服,日1剂。
  4.金樱子根60克,水煎服,1日2次。
  5.白背根30克,水煎服,1日2次。
  6.枳壳30克,茺蔚子15克,红糖适量,水煎服,1日2次。
  二、成药疗法
  1.补中益气丸:每次6克,1日3次。
  2.人参健脾丸:每次6克,1日3次。
  3.健脾资生丸:每次9克,1日3次。
  三、外治疗法
  1.蓖麻仁30克,捣烂如泥,用热粥调成稀泥状,敷头顶百会穴处,约2小时后子宫回缩至阴道内,可将药洗去。
  2.蓖麻仁10克,醋炒研细末,用热小米饭调和,制作药膏敷于脐部,纱布覆’盖,包扎固定。每晚临睡前换药1次,直至子宫复位并且稳定为止。
  3.五倍子10克,焙干研面,掺入黑膏药中贴脐。每日换药1次,直至病愈为止。
  4.闹羊花60克,捣烂,热米粥调和,敷头顶百会穴处。每日1次。
  5.石榴皮、五倍子、诃子各15克,蛇床子、乌梅各10克,水煎熏洗,日2次,每次30分钟。
  6.乌梅60克,水煎乘热先熏后洗,1日2次。
  7.川乌、五倍子9克。水煎后加醋60克熏洗。
  8.金银花、紫地丁、蒲公英各30克,蛇床子、苦参片、黄柏各15克,枯矾10克,黄连6克,水煎熏洗。用于子宫脱垂伴感染流黄水者。
  9.用枳壳、诃子各10克,益母草、五倍子各20克,明矾6克,水煎2次,合并药液,先熏后洗,最后坐浴。每次30分钟,每日2次。
  10.用苦参90克,加水煎煮,取液熏洗外阴。先熏后洗,最后坐浴。每次30分钟,每日2次。
  11.泽兰100克,加水煎煮,取液熏洗外阴。先熏后先冼,最后坐浴。每次30分钟,每日2次。
  12.当归、赤芍、生地、川芎各15克,生龙骨40克,芝麻油3克,加水煎煮,取液熏洗外阴。先熏后洗,最后坐浴。每次30分钟,每日2次。
  五、按摩疗法
  揉压足的肾脏、子宫、阴道、生殖腺反射区各3-5分钟,推揉足心3分钟,每日1-2次。


子宫脱垂足部按摩部位
  六、刮痧疗法
  刮痧治疗:用刮痧板和梳子背,蘸取少许红花油刮拭小腿及头顶的百会,腹部关元、气海穴,刮至皮肤红斑或出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