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经期紊乱
2009/1/21 15:39:14
月经周期不准,超前,落后,无定期,行经时经量过多或过少,色泽紫黑或淡红、经血浓稠或稀薄等统称为经期紊乱。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气血失调,冲任不固所引起。
自测要诀
西医临床分析:
1.月经周期提前或错后7天以上,或先后无定期。
2.月经量少或点滴即净。3.月经量多而稠,色泽较深。
中医临床分析:
中医认为本病分为肝肾亏损和肝气郁积、气滞血瘀两型。
1.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头晕耳鸣,四肢酸软等为肝肾亏损型。
2.月经下行不畅,乳胀,小腹疼痛拒按等,为肝气郁积、气滞血瘀型。
警示
·如果是因为欲望难以实现,工作遭受挫折等原因造成经乱,应该尽力调整心态。心态正常,气血运行通顺,常可不药而愈。
建议相关检查:
1.阴道涂片检查可发现卵巢功能有无异常。
2.子宫内膜活检,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或黄体功能情况。
自疗秘方
一、中草药内服疗法
1.肝气郁结型治方:
当归、赤芍、白芍各15克,茯苓、白术、丹皮各12克,柴胡、青皮各6克,枳壳10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2.实热型治方:
①丹皮、当归、赤芍、生地各12克,栀子、黄芩、柴胡各6克,大黄、益母草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②当归、党参、黄芪、熟地、白芍、茯苓、白术、女贞子、大黄、益母草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症见心胸烦躁、小腹疼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的实热型月经不调。
4.单验方:
①柴胡、白术、茯苓、当归、白芷各9克,甘草、煨姜各6克,薄荷3克。
②人参3克,熟地、山药、山茱萸、远志、五味子各9克,菟丝子12克,炙甘草6克。
③生地、当归各12克,赤芍、丹皮、龟板各15克,桃仁、枳壳各10克,熟地炭、蒲黄炭、花蕊石、藕节炭各9克。
二、成药疗法
1.女宝:每次4粒,1日3次。
2.妇科金丹:每次1粒,1日2次。,
3.逍遥丸:每次6-9克,1日3次。
三、按摩疗法
1.足部反射区按摩:按揉足的子宫、生殖腺、下腹部、脑垂体、肾、腰椎反射区各3-5分钟,每日1-2次。
月经不调足部按摩部位
月经不调穴位揉按部位
2.足部穴位按摩:揉搓足小指5分钟,按揉通谷、涌泉、然谷穴各3-5分钟,每日2次。
3.揉按血海、三阴交治疗月经不调:血海穴是治疗月经不调的特效穴,每日用拇指指腹按压2次,每次各5-10分钟。血海:髌骨内上缘向上2寸。三阴交:内踝向上3寸,胫骨后。
四、食疗
1.生地、地骨皮、槐花各30克,粳米30-60克。将生地、地骨皮、槐花洗净煎水去渣取汁,与粳米共煮为粥。每日1次,可加服3-5日。
功用:清热固经。用于月经过多,经色深红,或紫红,质地粘稠有块,腰腹胀痛,心烦口渴,尿黄,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2.鲜益母草汁、蜂蜜各10克,鲜生地黄汁、鲜藕汁各40克,生姜汁2克,粳米100克。先以粳米煮粥,待米熟时,加入上述诸药汁及蜂蜜,煮成稀粥即成。每日2次,温服,病愈即停。
功用:滋阴养血,调经消瘀,解渴除烦。适用于妇女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血晕,恶露不净,瘀血腹痛以及吐血,衄血,咳血,便血等。
注意:煮制时不宜用铁锅,大便溏薄者,脾虚腹泻者忌用。吃粥期间忌葱白、薤白及韭白。
3.红花、当归各10克,丹参30克,糯米100克,红糖适量。先煎上述诸药,去渣取汁,后入糯米煮粥,调入红糖即可。每日2次,空腹食。
功用:养血活血调经。适用于月经不调属血虚血瘀者。
4.鲜牡丹花60克(阴干品10-2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先以米煮粥,待粥煮1-2沸后,加入牡丹花再煮,粥熟后入白糖调匀即可。空腹服,每日2次。
功用:养血调经。适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经行腹痛。
5.黄芪30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