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
2009/2/11 10:58:57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由于溃疡的形成和发展常与胃液中的胃酸和置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而得名。本病可发生于与胃酸接触的任何部位,包括食管下段、胃、十二指肠、空肠吻合口附近的空肠,但发生于十二指肠和胃部的约占98%.故又称胃与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节律性和周期性的上腹部疼痛。胃溃疡疼痛多在餐后0.5~2小时发作,经1~2小时胃排空后缓解。十二指肠溃疡多在空腹时疼痛,一般在餐后3~4小时发作,进食后缓解。多伴有流涎、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常用的药物有制酸药如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铝凝胶、氧化镁等,H2受体拮抗剂如甲氰咪胍(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粘膜保护剂如胶体次枸橼酸铋、硫糖铝、胃仙u、胃加强一G、乐得胃、生胃酮(甘珀酸钠)等,解痉止痛药如阿托品、普鲁本辛,抗菌药如羟氨苄青霉素、痢特灵等。
【药物饮食禁忌】
1.制酸药忌与辛辣佐料、酒、浓茶同服
因辛辣佐料、酒及茶叶中有一些化学成分如咖啡因、茶碱和可可碱等能强烈刺激胃酸分泌,不利于制酸药发挥作用,患者常用可加重病情。
2.抗酸药忌与酸性食物同服
酸性食物(如醋、酸菜、咸肉、杨梅、果汁等)与抗酸药(如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铝等)同服,会降低抗酸药的疗效。
3.健胃药、制酸解痉药不宜饭后服
为使药物保持有效的浓度,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常用的苦味健胃药、制酸解痉药一般均宜饭前30分钟服用。
4.抗酸药、胶体次枸橼酸铋不宜与牛奶同服
由于抗酸药内多含碳酸钙和碳酸氢钠,若服这类药时再饮牛奶,常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甚则钙盐沉积于肾实质,造成肾脏不可逆性损害。此外,牛奶可干扰胶体次枸橼酸铋的作用,故二者均不宜与牛奶同服。
5.服胃仙u、胃加强一G、乐得胃忌食高脂肪、豆类及刺激性食品
高脂肪(如肥肉、油炸食品)、豆类(如豆芽、豆腐)及刺激性饮食物(如辣椒、咖啡、酒等)均可影响以上三药的疗效,增加其不良反应,故用药期间应避免食用。
6.阿托品忌饭后服用
因阿托品对腺体分泌有抑制作用,饭后服用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7.服呋喃唑酮(痢特灵)期间禁饮酒
因呋喃唑酮的代谢产物有抑制单胺氧化酶的作用,连服4~5天可阻碍酒类中所含酪胺的代谢灭活,服药同时饮酒可出现面部潮红、心动过速、腹痛、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另外,此药还可抑制酒精的氧化分解,使其代谢过程的中间产物——乙醛降解受阻,因而易使乙醛聚积,引起中毒反应。
8.呋喃唑酮不宜与含酪胺食物同用
含酪胺的食物有乳酪、扁豆、香蕉、蚕豆、巧克力、腌肉、鸡肉、肝等。正常情况下,食进的含酪胺食物,在酪胺到达全身循环前就已被单胺氧化酶代谢失活,而呋喃唑酮为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既可使酪胺代谢受阻,又能使去甲肾上腺素蓄积,故同服易出现高血压危象。
【药物相互禁忌】
1.制酸药忌与酸性中药同服
含有酸性成分的中药如山楂、五味子、乌梅、山茱萸等,含有丰富的缬草酸、枸橼酸、苹果酸、酒石酸,这些有机酸的酸性均比醋酸强,其煎液制剂经体内代谢后皆能使尿液酸性增加。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制酸药如氢氧化铝、胃舒平、盖胃平、胃必治、乐得胃等均呈碱性,与含有酸性成分的中药合用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而影响其疗效。
2.碳酸氢钠不宜与四环紊、土霉素等合用
因这些抗菌药物均能使碳酸氢钠的pH值增高,解离度下降,吸收率降低。
3.碳酸氢钠不宜与弱碱性药苯丙胺同服
因碳酸氢钠可碱化尿液,当其pH值从5升高到8时,苯丙胺的半衰期可延长2倍,因而肾小管重吸收增多,会出现白天用药晚上亦难入睡的现象(因苯丙胺有兴奋作用)。
4.碳酸氢钠不宜与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