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霜降有白霜,小心防哮喘
2009/1/16 14:21:40

  霜降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从每年的阳历十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当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开始。此时天气渐冷、开始降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每当霜降时,我国南方地区就进入了秋收秋种的大忙季节,而黄河流域一般多出现初霜。民间常有“霜降无霜,来岁饥荒”,在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地云南更有“霜降无霜,碓头无糠”的说法。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总结了气候对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们在不同的季节又该如何使自身这一有机的整体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从而使人与自然界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 这种动态平衡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不外乎有两点:
  其一,指机体自身各部分间的正常生理功能的平衡;
  其二,指机体功能与自然界物质交换过程中的相对平衡。而协调平衡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我国古代的五行学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在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生克制化”关系,由此维持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人体生理的协调平衡。
  霜降之时乃深秋之季,在五行中属金,五时中(春、夏、长夏、秋、冬)为秋,在人体五脏中(肝、心、脾、肺、肾)属肺,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在四季五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的相互关系上,则应以平补为原则,在饮食进补中当以食物的性味、归经加以区别。
  1.起居生活:注意防寒保暖
  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按中医理论,此时节脾脏功能处于旺盛时期,由于脾胃功能过于旺盛,易导致胃病的发生。所以此节气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
  由于寒冷的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发生紊乱,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被扰乱,人体新陈代谢增强,耗热量增多,胃液及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多,食欲改善,食量增加,必然会加重胃肠功能负担,影响已有溃疡的修复;深秋及冬天外出,气温较低,且难免吞入一些冷空气,可以引起胃肠黏膜血管收缩,致使胃肠黏膜缺血缺氧,营养供应减少,破坏了胃肠黏膜的防御屏障,对溃疡的修复不利,还可导致新溃疡的出现。所以要特别注意起居中的保养,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消极低落;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改善胃肠血液供应;注意防寒保暖,特别应注意腹部保暖。
  2.食疗养生,淡补为宜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时节,此时阴气更甚于前,植物开始凋零。由于此节气属土,所以饮食进补应以淡补为原则,并且注意补气血以养胃。霜降时节的进补食谱择优介绍如下:
  五神饮
  [原料]荆芥6克,苏叶6克,茶叶6克,姜2克,冰糖25克。
  [制作]将姜洗净,切成薄片。姜、荆芥、苏叶、茶叶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中火烧沸,约5分钟,即可滗出汁液,再加清水复煎一次,两次取汁液共约500克,用纱布滤净药液装入盆内。将锅内放清水(约50克),炖沸后放冰糖入锅,待溶化成汁时,趁热滤净,再把糖汁倒人药液内。
  [功效]解表,散寒,理气,和胃。 
  木耳芝麻饮
  [原料]黑木耳5克,黑芝麻10克,白糖30克。
  [制作]将黑木耳用湿水泡发2小时,去蒂,撕瓣。黑芝麻炒香。将黑木耳、黑芝麻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置中火煎熬l小时,滗出汁液;再加水煎熬,将两次煎液合并,放入白糖拌匀即成。
  [功效]凉血,止血,乌须,补肾。
  韭姜糖汁
  [原料]鲜韭菜榨取汁液10毫升,生姜榨取汁液5毫升。
  [制作]将两种汁液混合,加白糖少许调匀。
  [功效]化痰降浊,和胃止呕。
  月季花茶
  [原料]月季花10克,红花3克,红糖20克。
  [制作]用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活血,化瘀,止痛。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