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榆
2009/1/16 15:58:53
凉血消痈选地榆,能清肿毒亦生肌;
痔疮出血崩中带,水火烫伤最适宜。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苦、酸。归肝、胃、大肠经。
功效:凉血止血,解毒疗疮。
用量:10~15g。
临床应用:
l.治疮痈肿毒、烫伤、溃疡,取本品解毒敛疮的作用,可与黄柏、黄连等合用。
2.治便血、痔疮出血,取本品清热凉血的作用,可与槐花、侧柏叶等合用。治血痢可与香连丸合用。
3.治崩漏下血之热证,可与蒲黄、生地等合用。
4.有报道本品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拔牙手术后出血、肛裂、湿疹、糜烂性足癣、红斑性肢痛症、溃疡性结肠炎、菌痢、肠炎等都有较好疗效。注射剂治疗结核性脓疡及慢性脊髓炎也有良效。与白芨等制成敷液护理面部磨削术后创面有较好疗效。
验方选介:本品与黄连共为末,外敷治疗烫伤有较好疗效。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勿用。大面积烧伤不宜用地榆制剂外涂,以防引起中毒性肝炎。
药理提示:本品有止血作用,对烧伤1—2度有较好疗效。可减少创面渗出,减轻组织水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流感病毒、真菌等都有抑制作用。
文献引述:本品对烧伤有肯定疗效。治血证以下焦火盛、血热妄行为宜。《本草纲目》谓之“地榆除下焦热、治大小便血证”。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唐汉图书管理系统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